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鲫鱼是一种常见的鱼类,只有中间一条大骨,无其他骨刺。其肉质滑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老少成宜的鱼鲜品。几年前台山市极少养殖,市场上出售的鲫鱼一是靠江河捕捞.二是鱼贩从外地购入,满足不了广大市民对鲫鱼的需求。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鲫鱼的销售量越来越大,而且价格稳中趋升。

  • 标签: 鲫鱼 养殖 肉质 捕捞 鱼类 营养
  • 简介:色彩斑斓、体型肥硕……原产于中国,盛极于日本的锦鲤成为湖城市民的新爱。上午,记者在湖城“洪宝花木”就遇到了几位专程从南浔赶来购买日本锦鲤的市民。

  • 标签: 日本锦鲤 龙门 鲤鱼 市民 花木
  • 简介:正渔业信息化是实现渔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在改变渔业生产方式、增强渔业竞争力、提高渔民素质以及增加渔民收入、推进渔业信息化进程等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新乡市水产技术推广对信息化服务工作高度重视,把服务'三农'做为渔业信息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为渔民提供及时、准确、有效的信息放到

  • 标签: 新乡市 信息化进程 渔业信息 重要手段 渔业现代化 生产方式
  • 简介:近日,位于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六横镇台门沿港路的水产污水处理通过有关部门的验收并投入运行,今后该区块水产加工企业产生的污水将得到有效处理。

  • 标签: 污水处理站 水产 运行 渔港 加工企业 普陀区
  • 简介:对福建南安某猪场自2004年1月份至2005年5月份生产母猪各月份的配种率、死胎数、产活仔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应激对这些指标存在明显的影响,其中以8月份母猪的繁殖力受到的影响最严重,就减少母猪应激的技术措施进行探讨。

  • 标签: 母猪 热应激 繁殖性能 配种率 死胎数
  • 简介:郑州市水产技术推广隶属于郑州市农业局,是服务于渔业生产的公益性事业单位。担负郑州市水产病害测报与防治;健康养殖培训;新品种引进示范与推广;渔业水域污染事故检测。下属有水产病害测报与防治中心和新郑热带鱼试验场,南美白对虾养殖试验场两个基地。

  • 标签: 水产技术推广 郑州市 公益性事业单位 渔业水域污染 病害测报 新品种引进
  • 简介:随着渔业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渔业经济在整个农业经济中所占的份额稳中有增,乡镇水产做为最基层的水产技术推广部门,在促进渔业生产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我国"入世"后给渔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同时我省的渔业也面临着更严峻的考验,如何深化渔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提高渔业经济效益等问题也越来越突出,面对新形势,充分发挥乡镇水产的职能和作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结合阿城市乡镇水产的实际工作,就在新形势下如何充分发挥乡镇水产的作用,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 标签: 乡镇水产站 阿城市 体系建设 组织领导 管理体制改革
  • 简介:东宁县鲑鱼孵化放流自1988年建站以来,连续多年向绥芬河放流鲑仔鱼,累计放流秋鲑、孟苏和驼背大麻哈257万尾。1995年4月10该站又向绥芬河的东宁县境内三岔口乡新立村河段放流鲑仔鱼40万尾。这批放流的仔鱼体叉长5~6cm,体质肥壮。当放

  • 标签: 绥芬河 放流站 东宁县 仔鱼 鲑鱼 农业部渔业局
  • 简介:南宁综合试验是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在广西设置的唯一综合试验,依托单位为广西水产引育种中心。试验站下设5个示范县,15个核心示范区,分设于桂中、桂东、桂西、桂南和桂北地区。团队人员25人,其中核心技术人员5人,负责试验的日常管理和正常运转;

  • 标签: 产业技术 试验站 淡水鱼 南宁 育种中心 桂北地区
  • 简介:雌性三倍体鲑鳟鱼已知是不育的,因而有利于水产养殖。本研究旨在对多种温度和水静压刺激处理诱导三倍体硬头鳟(Oncorhynchusmykiss的一种溯河回游类型)的效果加以对比。休克和水静压刺激在各组硬头鳟卵受精后25分钟开始施行。休克处理所用温度为26—36℃,持读1.25~20分钟;水静压处理所用压力为5.5~8.3×10~4KPa(1KPa=0.145psi)持续2~6分钟。三倍体的诱导率通过红血球细胞核长径的测定来计算。在26℃温度下持续20分钟的休克处理和在7.6×10~4kPa压力下持续6分钟的水静压刺激诱导出100%的三倍体比率(triploidrate),但是各组卵的成活率却与处理的强度成负的相关关系。因而三倍体产量(triploidyield)(即三倍体的诱导率与孵出时的成活率的乘积)在26℃下持续10分钟的休克或6.9×10~4KPa下持续6分钟的水静压刺激处理时为最好,分别是50.3%和49.9%。

  • 标签: 三倍体 热休克 压力刺激 不育性 硬头鳟
  • 简介:因人工授精技术的应用可节省5~10倍以上的公猪的饲养量,降低养殖成本,提高栏舍的利用率;可以扩大的优良公猪的利用率,有利于优良基因迅速扩展到种群,加速猪群的改良,同时可以将优良公猪应用到商品群,防止本交的局限性;可以减少因本交而导致的生殖疾病的传播;保证了每头母猪配种所用精液的合格,提高了母猪的繁殖成绩;可解决育种需要,不必引入公猪所带来的成本及防疫风险,实现了异地交配;可避免公母猪体格差别太大而难以完成的配种任务;有利于大量母猪同期发情配种,适合于工厂化管理等优点,越来越受到各大中型养殖场及个体养殖户的欢迎和采用,但同时人工授精技术也有相对不足的一面,如公猪患有不良的隐性基因就会在种群迅速扩散;公猪如患有可能经精液传播的疾病如伪狂犬,猪瘟,非洲猪瘟,布氏杆菌等就会经精液迅速传播,人工授精技术人员要经过严格的专业培训,各个环节应严格的卫生操作等。生产中常因对精液的质量把关不严,不正确的输精操作过程使得各养猪场对人工授精技术的应用效果普遍不理想,有的甚至对实施人工授精技术以后的受胎率和产仔数反而低于采用本交,使得部分养猪企业和个人最终又选择了采用本交。综其原因:对人工授精技术不足的一面应用的不够好,其主要表现在后备公猪的选留、公猪的管理、精液生产的质量检控、人工授精设备及用品的管理与应用、输精技术及人员素质等方面的问题,本文就针对上述原因探讨如何加强人工授精的管理及母猪输精管理来提高母猪的受胎率和产仔数。

  • 标签: 人工授精站 输精技术 化管理 产仔数 受胎率 母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