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6 个结果
  • 简介:博罗水产养殖罗非鱼占九成,年需苗量约8000万博罗县作为广东省最早推广养殖罗非鱼的县市之一,现有养殖水域面积12.5万亩,其中池塘养殖面积8.4万亩,约九成左右的养殖池塘主养优质罗非鱼,养殖模式以主养和混养为主,每年苗种需求量约8000万尾左右。

  • 标签: 数据库 水产养殖 行业 池塘主养 罗非鱼 水域面积
  • 简介:一、抓鱼塘清整鱼塘经一年养殖后,池底沉积大量的淤泥和有机物质。在春节前后,抽干塘水将过多的淤泥挖去进行暴晒或霜冻,并整好塘基,修好进、排水口栅栏,已可增加池塘蓄水量,又可改善池塘养殖环境。标准高产鱼塘设计要求,水深平均2~2.5米,面积3~8亩一口,东西向,塘底平坦,不漏水,有新鲜水源,能排能灌。

  • 标签: 养鱼 高产鱼塘 养殖环境 有机物质 排水口 蓄水量
  • 简介:药物防治是鱼病防治技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科学选用鱼药十分重要,选用鱼药应坚持条基本原则:1有效原则:这是选择药物的首要原则,要求对症下药。使用的药物能够有效地控制鱼病直至痊愈,如细菌性烂鳃病可用漂白粉、红霉素、氯杀王等药物进行治疗。2最小有效量原则:药物达到一定剂量或浓度时才产生效应,这种剂量或浓度称为最小有效量。鱼体能够耐受而不显中毒症状的最大剂量为最大耐受量,即极量,引起中毒的剂量叫中毒量,剂量再大些可引起鱼类死亡,这个量称致死量。介于最小有效量和最大耐受量之间的称为治病量,又称安全范

  • 标签: 鱼药 选用 合理用药 鱼病防治
  • 简介:鲍鱼是一种非常名贵的海产食品.自古就闻名遐迩,被列为“海产八珍”之一,近代又被列为“海味珍”(鲍鱼、海参、鱼翅、鱼肚)之首。它集珍、稀、贵、美为一体.是其他海味无法相比的.因而又有“海味之冠”的美誉。

  • 标签: 鲍鱼 识别特征 生态特征 产地产季
  • 简介:症状:病鱼眼球浑浊、充血、突出,鳃盖发红,上下腭充血,肠道发红,腹部积水,肝脏肿大褪色充血,肾脏肿胀呈暗红色。取病鱼一小块肝脏,放于琼脂平板上,在25℃条件下,经24小时培养后,挑起少许进行涂片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如细菌呈圆形,链球状排列,即可诊断勾链球菌病。

  • 标签: 鱼病 充血 观赏鱼 诊治 链球菌病 诊断
  • 简介:草鱼具有生长快肉味佳的特点.但草鱼的抗病力和成活率都比较低,易患出血病、烂鳃病、赤皮病和肠炎病,严重影响草鱼生长,务必引起重视.

  • 标签: 草鱼 烂鳃病 出血病 赤皮病 肠炎病 症状
  • 简介:由南海水产研究所教授袅高级工程师冯取楼先生提出的,被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列为科研项目的《片式单拖网的研究》,经由南海水产研究所片式单拖网课题组历时2年的试验研究,获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在相同拖速下,网口高度提高50~100%,网具阻力有所减少,平均网产和时产分别增加23%和34%。于1990年5月正式通过了技术鉴定.专家们评价;

  • 标签: 单拖网 网具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海水 高度 技术鉴定
  • 简介:稻田养鱼在我国是一种传统的养鱼方式,有着悠久的历史。稻田养鱼改变了稻田的生态环境,阻止了稻田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外溢,增大了稻田对日光能的利用率,发挥了稻田生态系统的生态“负载力”,提高了生物生产力,获得了稻鱼双丰收。

  • 标签: 稻田养鱼 精养 水质调节 苗种放养 饵料 日常管理
  • 简介:我国地处北纬35°以北和海拔千米以上国土,约占全国总面积的75%,在这广大的高纬度或高海拔地带的山区,林区河流、湖泊,多属水温常年偏低的冷水水域。其中栖息的冷水性或喜冷性鱼类初步统计有56种,隶属于11科30属。其主要经济种类有七鳃鳗科、鲟科、鲑科、茴鱼科、胡瓜鱼科、狗鱼科、鲤科及鳕科等8科中的20种。冷水性鱼类的特点为:对生态环境有其特定要求,常年生活在水温不超过20°、水质澄清、底质砂砾、砾石,溶氧含量较高的山林区流水水域;繁殖水温多在16℃以下;种群数量小,地区分布不平衡,肉食性种类多,生长速度快,肉质好,多属名特优鱼品。受种种原因的影响,现存冷水性鱼类种群数量减少趋势明显,有的种类已成珍稀或濒危状态。为了保护和增殖我国贵重的冷水性鱼类种质资源,并进而对若干经济种类逐步开发利用,经过调查,提出了在黑龙江省宁安县钻心湖建立冷水性鱼类天然种质资源的可行性考察报告,阐述了多种主要冷水性鱼类的特性;钻心湖的水域环境基本情况,现有的基础条件,建的规划设想及其经营方式与效益予测。供有关郎门参考。

  • 标签: NATURAL BREED resorces storehouse coldwater FISHES
  • 简介:仔猪水肿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产生的毒素所引起断奶仔猪的一种肠毒血症。本病主要发生于补料和断奶前后营养状况良好、生长快的仔猪,以突然发病,头部、皮下和浆膜下水肿,运动失调,阵发性痉孪和痹症状为特征。剖检可见胃壁,尤其是胃的大弯部和贲门部粘膜和肌肉层之间,切开可见一层透明或淡红色胶冻状水肿。本病是小型养猪户仔猪群的一种常见多发病,发病率为5%~15%,个别地方可达30%。采用抗过敏、脱水和抗菌药物治疗,治愈率不高,特别是在仔猪出现水肿症状后再进行治疗更是难以痊愈。笔者在多年的临诊工作中,采用“停食、开泻、脱敏、抗菌”联疗法治疗仔猪水肿病取得较显著疗效。

  • 标签: 抗菌药物治疗 仔猪水肿病 疗法 致病性大肠杆菌 肠毒血症 断奶仔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