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2 个结果
  • 简介:据统计,我区小蚕共育面还不大,仅占发种量的15%左右,约85%的蚕种都是直接发给蚕农,因而,有相当多的蚕种表现孵化不齐,或不孵化卵多,且收蚁时间长,蚁量少等现象,直接影响了我区蚕茧单产和质量的提高。笔者针对这一问题,通过实际调查,结合蚕卵发育生理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浅析了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和对策。

  • 标签: 蚕种胚子发育 温湿度 补催青
  • 简介:即时浸酸蚕种是指蚕蛾产卵后在正常温度(24—25℃)保护下,经20个小时左右,给越年蚕卵以盐酸浸渍处理,使其停止滞育的过程,从而使越年蚕卵继续发育至孵化。在生产中,采用此法主要是为调节夏季用种的供应。但由于运输关系,各生产单位根据各自的用种计划,自行进行蚕种即浸,然后人库作短期冷藏、以备出库,然即浸蚕种由于各种因素.易造成蚕卵孵化不齐.给生产造成损失.

  • 标签: 冷藏时间 孵化率 蚕种 即时浸酸 浸渍处理 生产
  • 简介:由于我区目前蚕种生产能力有限,今年春制秋用种不能满足全区蚕农养蚕需求,造成下半年大部分地区蚕种紧缺。为了解决蚕种供应,广西蚕种业协会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应急措施;区农业厅经过调研,下发《关于做好当前我区蚕种供应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农业部门全力抓好当前蚕种供应工作;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组织召开了两次专题会议,专门研究蚕种生产供应问题。

  • 标签: 蚕种管理 生产供应 专题会议 生产能力 应急措施 农业部门
  • 简介:蚕种即浸后再冷藏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实际生产中,蚕种即浸后利用大胚子(丁胚子)在2.5-5℃中冷藏的期限不能太长,如果是原种,最好控制在10天以内,如果是杂交种,再冷藏时间可适当延长,但最好控制在半个月以内。

  • 标签: 蚕种 丁胚子 再冷藏 实用孵化率
  • 简介:2001年以前,我蚕业总站原蚕点大多分布在离本站较远的桂平、宁明、宜州、贵港等地,由于路途远、蚕种生产管理不到位,原蚕制种产量、质量在较低水平徘徊.随着近几年来的蚕业生产大发展,蚕种需求量巨增,我总站承担着占全区总量10%以上的生产任务,给我站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迫使我站必须重新考虑原蚕基地的合理布局.2001年开始全部转移到本站附近,到现在为止已建立了600多亩高产稳产的原蚕基地,年可生产优质蚕种20万张.

  • 标签: 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 桑园管理 微粒子病 综合防治 饲养管理 种茧保护
  • 简介:本试验用福尔马林、二氧化氯和漂白粉液3种消毒液对原原种转青卵进行卵面消毒后,调查比较各种卵面消毒处理对蚕种孵化率及蚁蚕绝食生命率的影响,以探索最适合作为卵面消毒的方法。试验发现最适合的卵面消毒药物因品种不同而异。

  • 标签: 卵面消毒 一日孵化率 蚁蚕绝食生命率
  • 简介:由茂名市蚕业技术推广中心与华南农业大学合作完成的“优质蚕种繁育及随时孵化创新技术产业应用”项目成果,于2014年4月获得了2013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本项目是由林健荣教授和叶学林高级农艺师带领的研究团队,根据广东蚕区蚕桑生产的要求与特点,对传统的蚕种繁育技术、随时孵化供种技术及随时解除滞育孵化的机理进行技术集成与创新研究,创建了一套适宜南方蚕区优质蚕种繁育的技术新体系。

  • 标签: 技术产业 蚕种繁育 孵化 创新 优质 应用
  • 简介:蚕种是特殊的桑蚕生产资料,是蚕茧生产的物质基础。其特殊性在于,它的生产计划性强,属于超前计划生产,保质期限相对较短,且保护技术要求高,在运输和保管过程中不能接触高温、病菌和有毒气体,否则就会导致胚胎营养消耗过大,出现死卵、孵化不齐或蚁蚕体弱等现象,为传染性蚕病发生埋下隐患,直接导致养蚕失败。因此,蚕种的经营和管理直接关系到蚕农的切身利益和蚕业的稳定发展,是蚕业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

  • 标签: 经营管理 蚕种 生产资料 传染性蚕病 物质基础 蚕茧生产
  • 简介:蚕种冷库是蚕种冷藏及浸酸的核心场所,所以,保证冷库的安全工作极其重要。影响冷库安全产生的因素有制冷设备、工作人员自身行为以及蚕种质量等多方面,文章主要针对如何高效保证蚕种冷库安全管理的对策进行探讨。

  • 标签: 蚕种 冷库 安全 管理 对策
  • 简介:1形势严峻,蚕种场受到巨大的经济损失1.1由于国内竞争机制的建立和化学纤维工业的进步,“纤维皇后”(生丝)的许多用途逐步被合成纤维代替,加之外贸与丝绸内部结构的不协调等诸多因素形成了在国际处于垄断的中国丝绸步入了底谷,茧、丝、绸产品大量积压,四川的丝绸形势更为严峻,作为茧丝绸生产资料的蚕种销售量锐减,蚕种场也就走入困境.1.2四川省蚕种年销售数量从1995年的870多万张,猛减为1996年的530万张左右,下降幅度达40%.而全省的蚕种场近120家并未减少,年销种量由平均了.7.7万张/场,降为4.4万张/场.有部分场春季生产的任务不足,有近7o%的蚕种场秋季没有生产.原种销不出去,仅南充蚕种场今春库余合格原种超过万张,即使种场仅按合同生产出的种也由于用户无

  • 标签: 蚕种场 蚕种质量 产业结构 丝绸行业 微粒子病 提高质量
  • 简介:广西蚕种业协会于2005年7月29日在南宁市召开了成立大会,全区32个会员单位的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协会理事潘志新主持。自治区民政厅梁丽玲副处长出席会议并宣读协会成立批文;自治区农业厅经作处梁永良调研员和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协会理事长胡乐山在会上发表了讲话。

  • 标签: 蚕种业 协会 广西 成立大会 会员单位 技术推广
  • 简介:为促进广西蚕种业健康稳定发展,提高蚕种质量,保障全区蚕种供应,做好灾后蚕桑生产恢复工作。广西蚕种业协会和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于2008年2月25~27日组织开展了广西蚕种质量检查评比和灾后蚕桑生产情况调研活动,并于2月28日在南宁市召开”全区蚕种质量评比暨灾后蚕种生产供应保障会议”。

  • 标签: 蚕种生产 供应保障 质量评比 南宁市 灾后 蚕种质量
  • 简介:防控微粒子病是蚕种场提高蚕种质量的关键环节,桑叶全程消毒是综合防控微粒子病的关键措施。搞好桑叶全程消毒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漂白粉液的检测配制方法,做到目的液有效氯含量准、浸泡桑叶的时间科学合理、全面彻底,做好脱水、保叶质、防止再被污染等工作。在原蚕区全面推行桑叶全程消毒的重点:一是在保证搞好桑叶全程消毒的前提下,减少蚕农桑叶消毒开支,根据种质、茧质情况给予蚕农奖励,增加蚕农收入,调动蚕农搞好全程桑叶消毒的积极性;二是解决全程桑叶消毒配药、脱水、消毒彻底等问题。实践证明,桑叶全程消毒是一项防控微粒子病效果好、投资成本合算的适用技术,应当继续抓好以桑叶全程消毒为核心的综合防微工作,提高蚕种质量。

  • 标签: 桑叶 全程消毒 蚕种质量
  • 简介:蚕业发展史的情况表明,蚕种质量的优劣不仅直接影响广大蚕农栽桑养蚕的积极性,而且影响丝绸行业的兴旺发达。在漫长的岁月里,无数德高望众的老前辈和当今的专家学者为了提高蚕种质量付出了毕生精力,作出了巨大贡献。而今蚕业在不断向前发展,蚕的品系在不断更新换代,气象因子在不断改变,微生物的适应性在不断增强,这些因

  • 标签: 蚕种质量 丝绸行业 微粒子病 栽桑 蚕业 蚕病
  • 简介:长期以来,蚕种的供应价格不论其质量高低,只要达到规定的合格标准,均可享受国家规定的统一价格.笔者认为,产品达到合格标准,并不等于就是质优的产品,并且,“合格标准”中也有高低之分,也有先进与落后之别,所以,达到合格标准的产品,只能表示该产品在某一程度上属于合格的范畴,并不表示该产品就是质量高的.蚕种虽然是一种生产资料,但对蚕农来说,它又是商品,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

  • 标签: 蚕种生产 蚕种质量 合格标准 生产设施 生产质量 种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