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9 个结果
  • 简介: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火电厂、磷肥厂、电解铝厂、水泥厂等企业排放废气中的氟化物污染桑叶,蚕食下受氟污染的桑叶后造成蚕体生理机能的破坏,从而引起家蚕中毒,给蚕桑生产带来了严重威胁。为了最大限度地减轻大气氟污染对蚕桑生产的危害,必须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的方针,建立"政府重视、部门支持、企业配合、技术到位、措施有力、保障成效"的防体系,形成齐抓共管的格局。

  • 标签: 蚕桑生产 氟污染 污染防控 蚕区 电解铝厂 排放废气
  • 简介:重点蚕的开发是当今商品社会发展经济的必然.这里既有自然资源条件和技术问题,又有社会经济问题,很值得认真探讨.近几年来,重点蚕开发建设,有成功的、也有失误的.要寻求新的开发建设路子,还需要从理论上进行分析总结提高,联系本地实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 标签: 重点蚕区 开发建设 生态条件 蚕桑发展 商品社会 社会经济条件
  • 简介:11月18日.从国家考核组传来消息,河南省灵宝市苹果示范被确定为第二批国家级出口苹果质量安全示范。这标志着该市苹果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苹果生产管理水平已达到全国最高标准。这是继日前该市被中国果蔬产业品牌论坛组委会授予“中国优质果品基地十强县(市)”称号之后又一喜讯。

  • 标签: 质量安全 示范区 国家级 苹果 出口 生产管理
  • 简介:近两年由于市场原因,使行业外部生存环境日趋恶化,处于建国以来形势最严峻、处境最困难的时期,蚕茧价格波动较大,丝绸价格低迷不振,销量极度萎缩,茧丝价格倒挂严重.1997年是蚕茧市场复苏的有利时机,公司一班人清醒认识到只有抓住机遇,加强自身管理,深化内部改革,搞规模效益,才是公司发展的必然之路.当年公司建立了良性循环机制,使蚕桑生产持续发展.

  • 标签: 蚕桑生产 涪陵区 持续发展 共育室 增产增收 蚕茧质量
  • 简介:夏、秋时节,桑树枝叶生长量约占全年总量的三分之二以上,因此加强桑树夏、秋管理是促进桑树生长,提高桑树单株严叶量和亩桑产叶量的关键措施。一、及时“夏伐”,合理采叶1.及时“夏伐”。部分蚕农由于去年蚕茧价格低,思想怨气大,桑树虽然未挖毁,但未重视对桑树实行冬(春)季修剪,放任自流。其补救办法是:要实行夏季伐条,简称“夏伐”。“夏伐”对提高今年秋季和明年春季桑

  • 标签: 技术措施 桑树生长 夏秋季 残毒期 产叶量 夏伐
  • 简介:大竹县石桥铺看准今年蚕桑行情回升的机遇,依靠科技大上基础,取得了蚕茧产量双倍增长的好成绩。全区三季共收购蚕茧89500公斤,比去年增产2.6倍,平均单产22公斤,蚕农收入120余万元,比去年翻了两番多,蚕茧产量、蚕农收入跃居全县第一。该区首先是重视了对蚕农的教育和引导,向蚕农大力宣传茧价上

  • 标签: 蚕茧产量 教育和引导 依靠科技 大竹县 农收入 蚕茧质量
  • 简介:2008年广西全区的桑园面积、蚕茧产量仍保持全国首位,从事桑蚕生产的蚕农人数剧增,产业做大之后我桑蚕生产的各个环节所产生的新问题也很多,特别是原料茧生产环节,问题日益突出,如果不重视这些问题,就会造成我原料茧的产量和质量难以提高,进而影响到蚕农养蚕的效益和桑蚕业的健康发展。

  • 标签: 桑蚕生产 农村 蚕茧产量 生产环节 原料茧 桑蚕业
  • 简介:嘉陵是传统的丝绸之乡,种桑养蚕有3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有5个市级蚕桑基地乡镇,是南充五大优质蚕茧基地之一。2009年以来,嘉陵依托"东桑西移"和"蚕桑百万工程",以前所未有的力度稳步推进蚕桑产业发展。截止2014年嘉陵区有桑园2万余亩(1333.3hm2),年产茧123万kg,蚕茧总产值4140万元。

  • 标签: 嘉陵区 蚕桑基地 东桑西移 种桑 省力化 小蚕共育
  • 简介:通过加强原蚕建设和实施原蚕饲养技术管理规范化,提高了原蚕饲养成功率,确保了种茧质量,为生产优质高产蚕种打下了牢固的基础,对蚕种生产具有指导性作用。

  • 标签: 原蚕区 管理 规范化 种茧质量
  • 简介:原蚕冬消即全年养蚕结束后一次全面彻底的消毒工作。原蚕基地经过一年的蚕桑生产,各种病原物堆积,加之蚕沙乱堆乱放,环境严重污染。为彻底消灭病原,营造良好的养蚕环境,保证一代杂交种的繁育质量,原蚕冬消工作很有必要,且对来年的生产和防微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消毒工作 原蚕区 冬季 养蚕环境 蚕桑生产 一代杂交种
  • 简介:湖南省柑桔黄龙病最早发生于1981年,1995年出现第一个流行高峰,2003--2004年出现第二个流行高峰。近年来,受冬季气温偏高,传毒柑桔木虱积累增加等多种因素影响,该病害呈加速蔓延、加重发生态势。

  • 标签: 柑桔黄龙病 湖南省 防控 强化 冬季气温 柑桔木虱
  • 简介:伴随着社会经济的日渐发展,畜牧业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对于畜牧业而言,动物疾病的防治水平直接关系到其能否健康可持续发展。目前随着畜牧业逐步进入到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中,动物疾病的发生、传染以及流行也更加的频繁和发展,同时也进一步增加了动物疾病的防难度。因此,文章首先简要分析了当前动物疾病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 标签: 动物 疾病 防控 问题 对策
  • 简介:<正>我国历来以“东方丝国”著称于世,丝绸产品是出口创汇的“拳头”产品。1989年生产厂丝约5万吨,丝织品16万米,丝绸出口创汇18.4亿美元,今年预计超过20亿美元,可见蚕丝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显著的地位。我是珠江流域蚕丝产区,已有悠久的历史,近年来生产发展较快,种桑养蚕已遍及40多个县市,缫丝工业也有了发展,生产发展出现较好的势头。但是,单产较低,质量较差,生产效率方面也还远远比不上江苏、浙江等先进蚕。这种“三低”状况不及时改进,产品将会失去竞争能力。因此,笔者认为很有必要对蚕业经营的方式进行分析研究,探讨改变“三低”状况和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子。

  • 标签: 种桑养蚕 桑蚕生产 桑蚕茧生产 用工 蚕具 劳动日
  • 简介:2011年6月份,在贵港很多蚕暴发脓病,蚕农损失很大,这是近10年来蚕病发生最为严重的月份,笔者凭借自己多年蚕桑生产的经验,对暴发脓病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总结,并提出防治技术措施,以供大家参考。

  • 标签: 贵港市 蚕区 暴发脓病 原因及对策
  • 简介:防微工作是蚕种生产过程中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也是蚕种场提高产品质量的首要课题,其好坏直接影响种场的兴衰成败。而作为“蚕种生产第一车间”的农村原蚕基地在防微微方面又存在许多薄弱环节,种场因原蚕微毒侵染而造成蚕种超毒烧种甚至停产停业的现象已司空见惯。笔者根据多年的生产经验,认为原蚕防微工作必须在抓好消毒的同时,重点落实“三件事”,即原蚕桑园防微治虫工作、蚕沙规范处理工作及冬消和冬季清园工作,才会取得实效。现就原蚕家蚕微粒子病防治浅谈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 标签: 微粒子病防治 原蚕区 家蚕 防微工作 蚕种场 生产过程
  • 简介:通过分析1950—2015年蚕桑产业发展的总体情况,并用桑园面积、蚕种发放量、蚕茧产量三个指标分析了我国江苏、浙江、四川(含重庆)、广东、广西、云南等主要蚕的发展情况。通过相关的数据分析,认为1950年以来我国蚕桑呈现出生产效率明显提高,蚕桑产业发生结构性转移,受国际经济形势影响较大,蚕桑产业发展反弹性弱的特点,并结合中国蚕桑发展的实际和当前的研究动态提出了打造高效省力的蚕桑生产方式,全方位提升蚕桑产业产品附加值,加快"立桑为业"的步伐,延长蚕桑产业链等对策。

  • 标签: 蚕桑产业 发展情况 对策
  • 简介:广西的蚕业生产近年来有了长足的发展,去年年产茧量名列全国第八位,有的县市已步入规模生严,有14个县市年产鲜蚕茧500吨以上,其中宜州市投产桑园已达1458公顷,年产茧2025吨,居全区之首。14个县市年产茧1.38万吨,占垒1.84万吨的75.13%,有48个村公所年产茧50吨以上,

  • 标签: 蚕业生产 适度规模 中国 广西 宜州市 发展
  • 简介:养蚕生产环节多,技术要求高,在生产过程中,蚕病一直是蚕种、蚕茧生产丰收优质的最大威胁,直接影响到蚕茧产量、质量和经济效益,是蚕业生产不稳定、不安全、风险大的主要因素。凉山州夏、秋两季发种量占全年60%以上,而夏秋季往往是蚕病最容易发生的季节,如何做好夏秋季蚕病防工作,夺取蚕茧产、质量双丰收,是凉山州蚕业的重点工作之一。为此,笔者根据多年农村大面积蚕桑生产积累的经验,谈些认识和体会。

  • 标签: 蚕茧生产 夏秋季 蚕病 防控 蚕业生产 生产环节
  • 简介:由于有利的气候条件及种植者良好的栽培管理,今年印度克什米尔邦的苹果产量将创新高。据该邦园艺学副主任MohamedYousufDar称,今年该邦苹果种植面积145000hm2,产量预计可达180万t,年产值有望达到8.25亿欧元。

  • 标签: 克什米尔 产量 苹果 创新 印度 栽培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