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鸡桑,英文名MorusaustralisPoir,在河南称小叶桑,《尔雅》称糜桑、山桑。最早由法国学者普瓦雷Poiret.1796年在(Encycl.Méth.》杂志上发表定名。

  • 标签: 鸡桑 地理分布 《尔雅》 英文名 小叶
  • 简介:桑红叶螨,学名朱砂叶螨(Tetrnychchischnabarnuszozoisduval)是我省桑树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年来在找省部分蚕区发生日趋严重,有关桑叶红螨空间分布型尚无报导,笔者在92年5月至9月上旬在三台蚕种场西桑园对夏伐式桑园中的桑红叶螨进行空问抽样调查,并引用平均捅挤度(M)和平均虫口密

  • 标签: 桑红叶螨 空间分布型 相关系数 聚集分布 聚集度指数 扩散系数
  • 简介:据《ScientiaHorticulturae》的一篇研究报道(https://doi.org/10.1016/j.scienta.2018.06.041),来自智利大学的E.Jorquera-Fontena等人发现,库比影响着果树产量和果实品质。该研究评价了两个蓝莓品种的叶片和果实性状受库比变化的影响(以叶面积/果实数量表示)。

  • 标签: 果实性状 源库比 蓝莓 茎叶 果实品质 果树产量
  • 简介:本文测定了桑天牛卵的多种聚集指标和分布型,得知桑天牛卵属聚集分布,且符合负二项分布,抽样方法以平行线法为好,并以Iwao法计算了理论抽样数和进行序贯抽样。

  • 标签: 桑天牛 空间分布型 抽样技术
  • 简介:2014年3月8日,广东丝集团有限公司在遂溪基地举办“2014年丝集团(遂溪)桑果节”,迎接广大游客前来采摘桑果、踏青赏心,在桑果飘香的浓浓春意中,品尝桑果汁、桑果酒,充分感受中国五千年浩瀚博大的蚕桑文化。一、丝集团遂溪果桑基地基本情况早在两年前,丝集团就积极筹划,在巩固自有的蚕种蚕茧主业中,拓展多元开发,构建大健康产业。大健康产业为国家新兴产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蚕桑资源产品是天然大健康产品。以开发生态桑资源的多元化产品为重点,着力打造桑果、桑叶系列精品,提供畅销市场的桑果汁饮料、桑果酒、桑果醋、桑叶茶和桑叶食谱等。遂溪县是我省蚕桑主产区之一,已有40多年养蚕史,全国最大的万亩连片桑园就在该县洋青镇,蚕桑业为该县农民,特别是“移民”脱贫致富产业的支柱产业,已形成一整套“快速高产低成本”的种桑技术体系,如“直接扞插”、“就地嫁接”、“一代杂交实生苗”等生态快速成园技术。通过多次考察研究,丝集团确定与当地蚕桑合作社合作,采用有机施肥和科学植园科技方法大面积种植“大10”果桑。经过两年的精心栽种和科学管理,目前丝集团遂溪果桑基地已经栽种果桑园区700多亩,桑果原浆榨汁厂也即将投产,园区预计今年产500t桑果,榨350t桑果原汁、酿37.5t桑果酒;收250t桑叶,制50t桑叶粉。

  • 标签: 桑果汁饮料 果节 广东 多元化产品 蚕桑资源 健康产业
  • 简介:作者1987~1992年调查研究了我省各蚕区桑红叶螨天敌的种类,初步鉴定为2纲8目15科■其中食螨瓢甲、食螨瘿蚊、食螨蓟马、小花蝽,植缓螨分布广,数量大,为控制该螨的优势种■同时研究了各种天敌在我省盆地内部各蚕区的分布状况,通过室内饲养测定了几种主要天敌对该螨的日捕食量,计算出的天敌指数,可用于该螨的发生预测。估计未来种群的扩张或收缩。

  • 标签: 桑红叶螨 天敌 捕食作用
  • 简介:东川区是昆明市石榴主产区,石榴种植面积达666.67hm^2,年总产量达5000t,产品远销北京、杭州等地。近年来。由于石榴园有害生物发生十分严重.导致产量损失常年达30%,品质变劣,加上果农盲目使用高毒农药,影响了食用安全。

  • 标签: 石榴园 东川区 昆明市 病虫草 种类 种植面积
  • 简介:2009年,井研县丝蚕桑专业合作社社员养蚕19500张,产茧70万千克,分别占全县养蚕量和产茧量的85%、90%以上。

  • 标签: 专业合作社 蚕桑 调研 产茧量 养蚕
  • 简介:采用眠性稳定的三眠蚕品种和综合经济性状优良的现行生产用四眠蚕品种作亲本进行杂交,育成了综合经济性状良好、眠性稳定的强健性三眠蚕品种三、龙、汇、泉、、景。经配合力测定和组合筛选,选配出的三·龙×汇·四元杂交组合,强健好养、眠性稳定(三眠率达到98%以上)、全龄经过短,茧丝纤度1.840~2.160dtex,一茧丝长1000~1200m,解舒率70%~80%,洁净93~95分,强度4.11克力/旦,伸长率23.3%。抱合115次。

  • 标签: 三眠蚕品种 四元杂交组合 强健性 细纤度生丝
  • 简介:通过剖析广西蚕业50年科技发展历程,尤其是2000年以来的科技创新成就,重点分析平台建设、人才培养、品种创新、种养技术、资源利用等科技创新的手段及成效;客观分析了广西蚕业科技创新存在的种业、技术、人才、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等不足,提出了广西蚕业今后在科技创新方面需着重从产业多样化、种业集团化、技术省力化、产业高效化方面发展的思路。

  • 标签: 广西蚕业 科技创新 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