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3 个结果
  • 简介:据《EXUALPLANTREPRODUCTION》(2012年12月)的一篇研究报道,无核柠檬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来自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调查花粉和胚囊育性、胚胎发育以及白花和异花授粉机制研究了“香水”柠檬无核性状的细胞及分子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花粉和成熟胚囊的育性正常,当“香水”柠檬白花或异花授粉后,花粉粒能够在柱头正常萌发。在自花授粉情况下,花粉管发生扭曲,前端延长,花粉管在柱头底部破裂;异花授粉时,花粉管正常生长,并且在胚囊完成双受精作用。

  • 标签: 分子机制 柠檬 无核 香水 新品种 华南农业大学
  • 简介:近年来南非柑桔产业为减少CBS(柑桔黑斑病)付出了巨大代价(10亿兰特),已减少了出口柑桔因CBS而被拦截的次数,从2013年的35次降至2014年的28次,2015年更降至15次。根据对2015年有机柑桔被拦截的研究和分析,南非非CBS感染地区的有机柑桔种植户在与南非柑桔种植者协会(CGA)协商后自愿做出决定,2016年将暂停向欧盟出口有机柠檬

  • 标签: 南非 出口 柠檬 柑桔产业 欧洲 CBS
  • 简介:柠檬目前深受消费者热捧,市场行情普遍较好。宜昌市夷陵区决定利用三峡大坝库区独特的地理优势,在库区太平溪、三斗坪等地试验种植柠檬,成功后再全区推广。今年初,该区农业部门已在太平溪、乐天溪、三斗坪等地试验栽植柠檬种苗1000多株,目前大部分种苗长势良好。

  • 标签: 宜昌市夷陵区 柠檬 试验 栽植 湖北 市场行情
  • 简介:阿根廷驻美大使马丁·卢托斯(MartinLousteau)指出,阿根廷即将重启对美柠檬出口。目前阿根廷已经通过了美国入境农产品授权的所有测试,等待美国农业部的相关规定。2000年6月15日,阿根廷开始对美出口新鲜柠檬,但美国加州的一些种植户针对美国农业部的柠檬进口授权提起诉讼,而法院最终判决美阿柠檬贸易于2001年8月终止。

  • 标签: 阿根廷 柠檬 出口 美国农业部 提起诉讼 美国加州
  • 简介:今年阿根廷柠檬产量可能会增长10%。阿根廷国内经济持续复苏,但仍存在危险,由于当前政府更迭预计上半年会出现通货膨胀。据估计,阿根廷柑桔类水果出口将会继续增长。图库曼省和西北地区的厄尔尼诺现象带来的影响仍在继续。不过,该地区许多农场已开始采收柠檬,预计2015/2016产季阿根廷柠檬产量比上产季增长5%~10%。

  • 标签: 出口形势 阿根廷 柠檬 厄尔尼诺现象 柑桔类水果 通货膨胀
  • 简介:美国农业部市场及规划部副部长EdwardAvalos访问智利期间,于4月初声明美国农业部将在《联邦公报》上发布声明,要求修改通过系统方法机制从智利进口新鲜柠檬和南美番荔枝。目前,智利出口美国的番荔枝需经过清洗和上蜡处理,以减轻美国土壤受感染的风险。

  • 标签: 美国农业部 番荔枝 智利 柠檬 程序 副部长
  • 简介:通过采用不同的浸时间和盐酸刺激量处理,调查桂蚕N2原种催青蚕卵发育情况、蚕种孵化成绩,找出该品种冷藏浸种浸的适浸范围。根据催青的发育情况及蚕种孵化调查成绩得出,桂蚕N2原种在标准的盐酸液温47.8℃(118°F)、比重1.092~1.093条件下,中系品种NC9C×NC99R、NC99R×NC9C适宜的浸时间范围为5′00″~5′30″;日系品种NJ7×NJZ、NJZ×NJ7适宜的浸时间范围为5′45″~6′15″。

  • 标签: 桂蚕N2 原种 冷藏浸酸种 适浸范围
  • 简介:即时浸法,又称普通盐酸孵化法。任何制种时期只要于产卵后一定时间内浸,且技术处理得当,就能达到孵化齐一的目的。此法是解决夏、秋用种严重不足的一种有效方法。尤其是目前夏秋蚕种紧张的情况下,更有它的实用意义。

  • 标签: 浸酸 孵化法 夏秋蚕 蚕品种 盐酸浓度 浸渍时间
  • 简介:分析家蚕茧层蛋白质的微量结果表明:其中存在着新构成成分——非纤维性的低分子量蛋白质。将其精制后,分析氨基的排列,有丝蛋白、丝胶蛋白等异质蛋白质,特别是4KDa成分的一次构造与KaZaL型胰蛋白酶抑制剂类似(栗风、平野、1995)。

  • 标签: 酸提取法 茧层 缩氨酸 蛋白质 电泳
  • 简介:广东省在蚕种供应上,广泛使用即时浸孵化法,使产卵后的越年性蚕种在24~25℃经20~22小时,给予越年卵以盐酸浸渍处理,从而停止滞育过程,使越年卵发育而孵化,或再冷藏,根据生产需要而出库。但是,我省过去对即浸后的冷藏期没有明确规定,现行的推广品种也缺乏这方面的资料。因此,我们对本省现行推广的杂交种进行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一)供试品种:1989年试验品种有新九×7532、7532×新九,由省蚕种所提供,并在该所进行饲养观察;1991年试验

  • 标签: 蚕种即时浸酸 冷藏期 推广品种 滞育 上茧 浸渍处理
  • 简介:冷藏种的常温浸标准因品种不同,冷藏天数不同,最佳盐酸刺激量的要求也不同,在这个问题上品种间也有所差异。781的标准范围比734×782大。在低浓度时(冷藏40天的在1.12以下。冷藏60天在1.11以下),虽然试验种与对照种的总孵化率无显著差异,但实用孵化率较低,与对照种有极显著差异,一般不能达到生产上的要求;在较高浓度时(冷藏40天的在1.16以上,冷藏60天的在1.15以上),死卵增加显著,总孵化率和实用孵化率都低,并且有许多组合的蚕卵全部死亡。

  • 标签: 冷藏 浸酸 常温 加温 总孵化率 实用孵化率
  • 简介:据《中国农学通报》2018年第2期《不同砧穗组合对红肉蜜柚树体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作者陈鹏等)报道,为研究张家界地区不同砧木类型对红肉蜜柚树体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以2种砧木和4种中间砧类型的红肉蜜柚为试材,对植株生长势、果实内在和外在品质进行测定和比较。

  • 标签: 红肉蜜柚 砧木 酸柚 果实品质 植株生长势 砧穗组合
  • 简介:秋用蚕种浸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生产工作,是属于环节多、参加人员多、技术处理要求严格的流水作业,如日浸4万张毛种,十多个生产环节,需技术人员30人左右,辅助工100多人。如何进行有效组织保证生产安全,提高蚕种质量,多年来我们进行了探索。以前我们均采用的是拉通式组织浸工作,即边浸边盐比,由于人多,工序多,组织管理难度较大。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我们改革秋季浸组织方式,分两段进行,即先浸入库冷藏,浸全部结束后,再根据用户的出库时间陆续出库盐比。这种组织方式由于时间和生产管理人员精力比较充足,对各个生产环节的技术管理更细致到位,对提高蚕种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

  • 标签: 生产组织模式 蚕种浸酸 出库时间 生产环节 技术人员 蚕种质量
  • 简介:据《中国果树》2016年第5期《热空气协同茉莉甲酯处理对冷藏石榴冷害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作者张姣姣等)报道,为研究热处理及茉莉甲酯处理对石榴冷害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以云南蒙自的“大粒石榴”为试材,将其经38℃热空气和茉莉甲酯单独及协同处理后。

  • 标签: 茉莉酸甲酯处理 热空气 石榴 协同 冷藏 果实品质
  • 简介:针对原种夏芳即浸后容易产生转色欠齐、水引偏深、孵化欠齐等情况,采用盐酸比重分别为1.073、1.074、1.075进行即浸.实验表明,盐酸比重1.074浸高于盐酸比重1.075的实用孵化率,存在显著差异;三种不同盐酸比重浸对最大一日孵化率没有显著差异,但是不同品系间存在极显著差异;三种比重的盐酸浸,其实用孵化率均达到96%以上,盐酸比重1.074实用孵化率最高.

  • 标签: 原种 即时浸酸 孵化率
  • 简介:用热击与浸相结合的办法能更有效解除家蚕滞育卵的孵化。滞育卵经热击浸酸处理后,提取卵蛋白经SDS-PAGE电泳分析,处理区与对照无明显差异,经双向电泳比较分析,在电泳图谱中的30000Da处有一个差异点,在15000-25000Da处有四个明显的蛋白差异点,表明滞育卵经热击浸酸处理后会引起某些卵蛋白组分的变化。

  • 标签: 家蚕 滞育卵 热击 浸酸 蛋白变化
  • 简介:枯草芽孢杆菌CP6是从宜州市南蛇山土壤中分离获得的一株可分泌抗真菌活性物质的拮抗细菌,经测定表明该菌对家蚕绿僵病原菌生长有抑制作用。为了获得其抗真菌活性物质,本研究利用甲醇抽提、离子交换层析、分子筛层析及RP-HPLC对该菌株产生的抗真菌活性物质进行分离纯化,最佳色谱条件为:乙腈∶0.1%三氟乙酸水溶液=22∶78(v/v),分离得到一个抗真菌活性物质组分,经UPLC验证为单一峰,即为单一活性组分。

  • 标签: 枯草芽孢杆菌CP6 家蚕真菌病 活性物质 分离纯化
  • 简介:摘要本文对广西家蚕短期冷藏浸种孵化不良的原因进行了综合分析,认为主要影响因素有:蚕种遗传因素、蚕种卵质不充实、蚕种补种不当造成卵龄开差大、蚕种入库时间与冷藏时间把握不当、蚕种浸技术把握不当、其他管理不当等,提出通过提高蚕种质量、减少蚕卵卵龄差、准确把握蚕种入库时期、掌握好蚕种浸技术、加强人员管理这五个方面的措施来提高广西家蚕短期冷藏浸种的孵化率,为蚕种生产提供参考。

  • 标签: 蚕种 短期冷藏 浸酸 孵化率
  • 简介:根据“蚕壮宝”内含Fe、Mn、Zn、Mo、B等微量元素及氨基成份的特点,我们对四至五龄的原蚕进行了添食试验,以了解此添加剂对原蚕种茧产量、蛹体生命率、羽化率、产卵量、不良卵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原蚕添食“蚕壮宝”后,克蚁产茧量增加9.00~14.6%,死笼率最高降低3.5个百分点,蛹体生命率提高3~7个百分点,克蚁制种量增加5.47~16.86%,不良卵率降低1.65~4.25个百分点。

  • 标签: 原蚕 添食“蚕壮宝” 克蚁产茧量 死笼率 蛹体生命率 克蚁制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