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5 个结果
  • 简介:家蚕品种资源保护,不仅是保存品种继代,还要在饲育选择中保持品种遗传性状与资源利用,做好品种资源保护与利用,重视种质资源保护基础建设,整合资源,寻求创新,开发利用蚕种质资源,促进行业持续发展。

  • 标签: 家蚕 品种资源 保护 利用
  • 简介:家蚕种质资源的搜集、保存和研究利用是家蚕遗传育种学领域中一项极为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资源收集得越多,研究得越深,对新品种选育越有利。作为育种工作者,在对资源进行保存的同时,尚需对野生资源和特殊资源进行搜集、挖掘,以及开展遗传学、生理学等方面的深入研究,采用分子标记、转基因等新型育种手段,创建新的特色种质资源,为家蚕种质资源的高效利用奠定基础。

  • 标签: 种质资源 创新利用 家蚕 保存 搜集 遗传育种学
  • 简介:30多午来收集和保存广西地方栽培的桑树种质资源250份、野生桑资源30多份;从省外、国外引进和保存桑树种质资源211份:用鲁桑、白桑等与广东桑杂交选育成的中间类型种质资源71份:用82个桑树杂交组合的后代植株2万多株诱变创造桑树人工四倍体种质603份;从四倍体种质的杂交后代及四倍体种质与二倍体种质的杂交后代选育出多倍体种质120多份。利用桑树种质资源育成高产优质杂交桑“桂桑优12”、“桂桑优62”已推广种植130多万亩;新育成的优良三倍体杂交桑“桑特优2号”、“桑特优1号”、“桑特优3号”均通过广西农作物品审定,正在大面积推广。

  • 标签: 桑树 品种资源 育种
  • 简介:目前,世界家蚕遗传资源主要集中保存在中国和日本.日本九州大学大学院农学研究院基因资源开发研究中心家蚕基因开发部门和本研究室,是国际上进行突变系统保存研究的两大机构,二者所保存的家蚕突变系统综合计覆盖世界现存突变系统的90%以上.两方的交流合作历史悠久,本室基因库先期的奠基人蒋同庆教授30年代即在九大留学深造多年.但二战后的近半个世纪,交流不幸被中断.其间,两者通过独自发展,逐步形成了在系统保存、遗传分析、开发利用等方面各有特色的格局.随着中日关系的正常化,两方的交流合作得以继续.尤其是双方1997年实施大学间国际学术合作研究项目,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研究者的互访和研究情报的交流等得到更进一步的推动.现在,强化双方有关研究者、技术人员的交流,特别是青年主力人才的培养,对于妥善保存世界现存的贵重的家蚕遗传资源,以及确保其在基础生命科学研究和产业应用研究上的利用,促进家蚕遗传学、蚕丝学和蚕丝业的发展,无疑是当前极其重要的措施和面对未来最负责的态度.

  • 标签: 日本 九州大学 家蚕 基因资源 保存特点 遗传
  • 简介:第三届全国农作物品审定委员会蚕桑专业委员会于1998年5月10~12日在成都四川省蚕业管理总站举行了第二次会议。本次会议到会委员5人,品审专家5人,到会人数及表决票数符合规定要求。会议由专业委员会主任李奕仁同志主持,农业部农业司经作一处马淑萍副处长到会了解专业委员会的审议情况,

  • 标签: 第二次会议 蚕桑 专业委员会 成都 中国 蚕业
  • 简介:<正>素斑,食桑旺,体质较强,但抗湿性弱。壮蚕遇多湿,用叶偏嫩,有吐水污染蚕体现象,增加簇中死蚕和死笼茧,秋期干旱,叶质差,簇中及蛹期遇高温增加不受精卵和死卵。熟蚕营茧快,上爬性强,上簇过密易产生同宫茧。催青期10天,幼虫期21~22天。蛹期16~17天,全世代为48~49天。茧白色,茧形椭圆中等,缩皱中等。全茧量1.45~1.53克,茧层量0.35~0.40克,茧层率

  • 标签: 饲育要点 家蚕新品种 品种性状 上簇 壮蚕 熟蚕
  • 简介:新桑品种川7657系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采用人工杂交育种方法培养而成。经过十六年的观察调查及室内鉴定和二年省区试结果及农村推广应用后,该品种表现出较好的丰产性能,平均亩桑产叶量1807.41kg,比对照湖桑32号高12.14%。1996年省农作物品审定委员会通过审定发给品种审定合格证书。现将川7657桑的鉴定结果分述如下:1选育经过

  • 标签: 新桑品种 湖桑32 蚕业研究所 产叶量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经济性状
  • 简介:新桑品种川826系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1974年选用5801×6031人工杂交种子经co60r射线1.6万伦琴,剂量率2000伦琴/小时处理,1976年选出优良单株763—3,当年再与地方品种纳溪桑杂交的复合杂交方法培育而成。于2006年4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审定委员会审定为合格品种

  • 标签: 桑品种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简介 杂交种子 蚕业研究所
  • 简介:由美国育出的4个蓝莓品种于2011年2月开始在巴西东南部栽培。这几个蓝莓品种耐热,年需冷量仅30~50小时,而传统的蓝莓品种需冷量为300小时。据栽培人员称,在巴西引入这些蓝莓品种,可以充分利用巴西肥沃的土壤条件和有利的气候条件,为巴西增加出口创汇。这些品种产量高,收益好,

  • 标签: 品种 蓝莓 巴西 北美 引种 气候条件
  • 简介:“国美”李是以“龙园秋李”为母本、“安哥诺”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早中熟李新品种。2013年8月通过了辽宁省非主要农作物品备案委员会备案并定名(备案编号2013002)。

  • 标签: 新品种 优质 农作物品种 龙园秋李 杂交选育 早中熟
  • 简介:在泰国农业大学(KasetsartUniversity)植物学院的支持下,泰国曼谷西南部SamRoiYod地区的菠萝种植户称,已成功通过组织培养选育出了一菠萝新品种,该品种可以延长保鲜期.采后在室温下可以保鲜45天.大大超出普通的菠萝品种。普通菠萝品种采后保鲜期通常在一周左右。

  • 标签: 新品种 菠萝 泰国 保鲜期 农业大学 组织培养
  • 简介:"朝霞"是油桃品种"超红珠"早熟单株芽变。2014年通过山东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果实近圆形,平均纵、横、侧径为5.91cm×5.96cm×6.15cm。果个大,平均单果质量124.0g,最大单果质量195.2g,果实底色绿白色,果面着浓红色,艳丽美观。果皮表面光滑无毛,果顶尖,缝合线明显。

  • 标签: 早熟新品种 油桃品种 品种审定委员会 单果质量 表面光滑 超红珠
  • 简介:目前我国草莓主栽品种以日本和欧美品种居多。日本品种品质好,香味浓。但耐贮性、抗病性较差;欧美品种生长势较强,果实硬度大,耐贮运,但偏酸,味淡。为满足生产和消费需求,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林业果树研究所从1990年开始进行大果、质优、丰产、硬度高、耐贮运的草莓新品种选育工作。“星都2号”是从“全明星”ד丰香”后代中筛选出来的草莓新品种

  • 标签: 草莓品种 星都2号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欧美品种 果实硬度 果树研究所
  • 简介:目前,大面积丝茧育及原蚕饲育反映现行推广品种饲养困难,抗逆性差,繁育系数低,怀疑种性退化。要正确判断一个家蚕品种性状是否退化,不能仅从个别性状的变化或局部地区,个别年季的成绩来判断,应经过多次的生物学性状观察和经济性状的调查,根据历年纯种饲养成绩及F1经济性状

  • 标签: 家蚕品种 丝茧育 经济性状 推广品种 原蚕 原原种
  • 简介:蚕儿因只有以桑作为饲料,才能生长发育。然而除热带外,由于落叶冬季而无法饲育;再者也有由于霜冻不能养蚕的情况。因此,从解决此问题的对策出发,用桑以外物质的养蚕试验,很早就在尝试。可是,除1960年在蚕丝试验场成功地进行了全龄人工饲料育之外,尚未找到更有效的方法。这种人工饲料尽管其后饲料成分得到改善已实用于小蚕共育,但由于现在一般使用的人工饲料成本比桑叶高,所以大部分只能饲育到2龄。为打破这种现状,最近蚕丝昆虫研究所用畜用饲料素材等作为原料开发出了低成本人工饲料,

  • 标签: 蚕品种 人工饲料 小蚕共育 蚕儿 广食性 早秋蚕期
  • 简介:“青秋脐橙”是从“眉红脐橙”芽变选育而成的早熟柑桔新品种。2016年11月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审定委员会鉴定并命名。该品种果实大,平均单果质量270.0g,大小均匀,果形整齐;果肉化渣性好,风味浓郁,有香气;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左右,

  • 标签: 新品种 脐橙 柑桔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单果质量 重庆市
  • 简介:泰山嘎拉属皇家嘎拉大果红色芽变品种。2010年9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审定委员会审定。果实圆锥形,果形指数0.84,平均单果重212.8g,大小整齐一致。果面盖色鲜红,底色黄绿,全果面着片红。果面光滑,果皮稍厚,有蜡质,无果粉。果点稍大、中疏、平。果

  • 标签: 皇家嘎拉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泰山 新品种 苹果 平均单果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