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根据“蚕壮宝”内含Fe、Mn、Zn、Mo、B等微量元素及氨基酸成份的特点,我们对四至五龄的原蚕进行了添食试验,以了解此添加剂对原蚕种茧产量、蛹体生命率、羽化率、产卵量、不良卵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原蚕添食“蚕壮宝”后,克蚁产茧量增加9.00~14.6%,死笼率最高降低3.5个百分点,蛹体生命率提高3~7个百分点,克蚁制种量增加5.47~16.86%,不良卵率降低1.65~4.25个百分点。

  • 标签: 原蚕 添食“蚕壮宝” 克蚁产茧量 死笼率 蛹体生命率 克蚁制种量
  • 简介:广西象州县罗秀镇老村有一位蚕农,一心想致富的他种植了1.5亩的桑树,养了一张蚕虫,今年10月中旬,他看到自己的桑叶有虫害,就到一个农药经销店买了一瓶某牌子的农药回家喷桑树,想不到7天后摘桑叶给蚕宝宝吃时,蚕宝宝竟死掉一大片.他将情况向经销商反映,商家却说是他用药不当所致造成,由其自负责任.老农气愤之余便跑到当地工商所投诉.

  • 标签: 经销商 蚕农 工商所 商家 致富 象州县
  • 简介:前几年,四川现行的几对二化性品种,在原种生产繁育中,越年卵的发生率很高。通过几年不断探索化性变化的原因和防止对策。现在,越年卵的发生明显降低,有效提高了原种的质量和生产效益。

  • 标签: 家蚕 不越年卵 发生 控制
  • 简介: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贯彻,外出务工的农民越来越多,劳动密集型的蚕业遇到了严峻的挑战.如何降低养蚕生产劳动强度,减少养蚕用工,降低养蚕成本,就成了蚕业工作者共同关心的问题.而养蚕劳动强度最大,用工最多的就是5龄阶段.不但天天采叶喂蚕,而且要天天除沙,上蔟时熟蚕要一条一条地捉.由于劳力紧缺,弃桑不管,有桑养蚕的现象日渐严重.为了稳定蚕业生产,近年来,我们进行了一些试探,采用固定蚕台育,5龄期除沙,上蔟捉熟蚕,让其自行结茧获得成功,受到了养蚕大户的欢迎.为了让这一成果得到健康有序的推广,笔者就相关技术谈谈初见.

  • 标签: 自动上蔟技术 桑蚕 除沙 养蚕生产 蚕业生产 劳动强度
  • 简介:河南省南阳农校2006年中秋蚕饲养实习中发生蚕儿大面积结茧,几乎绝收,损失惨重!现将对此次事件的调查情况总结如下:

  • 标签: 不结茧 事件 蚕儿 原因 中秋蚕 河南省
  • 简介:迄今,家蚕已确定了25个连锁群,但其染色体数为2n=28,即还余有3个未知连锁群(Doira,1983)。著者等以确定新连锁群及充实连锁图为目的,进行新基因的寻找及其连锁分析。而这次从实验饲育中的一杂交区中,发现了幼虫一龄经过约1周后毙死的隐性致死突变。形态特征类似的遗传

  • 标签: 连锁群 眠蚕 独立遗传 染色体数 形态特征 致死基因
  • 简介:前期从自然界土壤中分离筛选到一株纤维素酶产生菌BacillusmethylotrophicusSWU6菌株,为提高该菌株发酵产酶能力,本研究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显色法(DNS)对该菌株产酶所需碳源、氮源、温度、pH值、装瓶量、接种量等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并比较优化前后等量发酵上清液中CMCase酶活大小。结果表明:SWU6菌株产纤维素酶的最适碳源为淀粉,最适氮源为牛肉膏,最适培养温度为50℃,培养基最适初始pH值为5.0,最适装瓶量为20%,最适接种量为2%;在最优发酵产酶条件下,SWU6菌株发酵上清液中的CMCase酶活达到454.69U/mL,明显高于优化前利用基础培养基发酵所产的CMCase酶活,且酶活提高约3倍。通过发酵条件优化后,SWU6菌株单位体积发酵液显示出了更强的纤维素酶活性。

  • 标签: 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 纤维素酶 发酵条件 优化
  • 简介:羊毛与家蚕丝纤维是纺织工业重要的天然蛋白质纤维。在服用性能方面,二者有许多相似之处,更有诸多不同之点。通过将羊毛与家蚕丝纤维的主要服用性能进行比较,描述目前二者作为纺织材料的优点与缺点,提出目前研究者主要采取混纺和转基因两种方法来获得兼顾羊毛与蚕丝纤维优点、又能有效克服各自缺陷的新型纺织材料。进一步对羊毛/蚕丝混纺织物的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作概述,并指出转羊毛KAP基因蚕丝新材料有望从源头解决丝绸织物褪色、易皱、泛黄等难题。

  • 标签: 羊毛 家蚕丝 服用性能 新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