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3 个结果
  • 简介:总投资为4531.297万元(其中国债2954万元,自筹1586.2977万元)的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着晓乡退工程从2003年启动以来,坚持“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理念。在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项目乡干部群众共同努力下,退工程顺利实施。截至2005年10月,全乡实现向城镇转移牲畜超载户526户,

  • 标签: 退牧还草工程 囊谦县 实施情况 人与自然和谐 藏族自治州 以人为本
  • 简介:退与生态移民工程于2003年在"三江源"地区的十二县实施,实施的主要内容是以定畜、禁和生态移民的暖棚及房屋建设等,其中暖棚建设是退工程实施后牧民群众后续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暖棚利用情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牧民群众生产生活问题.因此,进行了专项调查.

  • 标签: 退牧还草 暖棚利用 专项调查
  • 简介:对北方重要生态区草原退工程区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和土壤容重的研究结果表明,退化草地经围栏禁和补播后,由于有效消除了放牧的干扰,草地得到了休养生息,开始不断改善和恢复。土壤表层(0—20cm)的有机碳和全氮在禁加补播区和放牧区没有显著差异,但都显著低于禁牧区的草地。土壤容重则表现为:相同土壤质地,放牧区高于禁牧区。综合评价显示,在该地区禁是较好的工程实施措施。

  • 标签: 退牧还草 有机碳 全氮 容重
  • 简介:通过对乌拉特后旗天然草原退工程区及放牧区植被特征的研究表明,工程区A(2008)、B(2009)、C(2012)平均盖度分别比放牧区高18.2、12.5、4.0个百分点;群平均高度分别比放牧区高1.6cm,1.0cm,0。8cm,灌丛平均高度分别比放牧区高8.7cm,10.0cm,4.0cm;地上生物量分别比放牧区的高出67.7%,47.0%,12.0%。本文实验结果还说明退工程区的建设时间对草地植被的各项指标有明显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荒漠草原经1-5年围封后,围封时间长的草地植被恢复效果要大于较围封时间短的草地。

  • 标签: 退牧还草 草原植被 生态恢复
  • 简介:内蒙古鄂尔多斯东部砒砂岩丘陵沟壑地区侵蚀沟谷发育较多,由于气候干旱、土壤风沙严重等自然条件以及过度放牧、草原开垦、滥采乱挖等人为因素,使沟源区草地严重退化、加重土壤侵蚀、水土流失和景观破碎较严重。自2000年起准格尔旗开始实施退工程,得到了一定的生态效益。本文主要以准格尔旗暖水乡侵蚀沟壑地区和纳日松镇的开矿地区为研究对象,结合其草原群的野外调查、群样地、土壤样品与相关数据对比分析方法,展现了退以来的沟源坡地和平地群的恢复状态以及差异。结果表现在以砒砂岩和部分黄土为基岩的地面群特征以及表层土壤的有机质、机械组成产生变化,说明了退以来的草原环境差异。表明了草地群的种类组成、群盖度、高度和优势度现象等群落特性变化和表层土壤的养分、土壤机械组成等方面也提高了一定的恢复效益。

  • 标签: 准格尔旗 退牧还草 沟源草地 生态恢复
  • 简介:1项目区概况项目区位于天峻县西北部,地处托勒南山和疏勒南山之间的小盆地。海拔3890m,各类土地总面积8.01×10^4hm^2,其中牧业用地20.27×10^4hm^2,占34.94%,其他用地(即未利用地石山、冰川等)37.32×10^4hm^2,占64.35%。牧业用地中:可利用草场3.6×10^4hm^2,占17.76%,退化、沙化严重的“黑土滩”草地16.67×10^4hm^2,占82、23%。气候高寒、干旱。距天峻县城196km。草地多为退化、沙化草地。“黑土滩”草场上植被盖度在10%左右,仅在沟壑、水渠边等水源良好地带植被盖度超过25%,零星分布着苔、紫花针茅、早熟禾、垂穗披硷、星星和小白蒿、金露梅、红景天等植物。

  • 标签: 退耕还林还草 项目区 天峻县 效益分析 沙化草地 植被盖度
  • 简介:通过对退耕林草区农民收入及后续产业的调查,摸清了平安县退耕林草取得的成效以及目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等,提出了后续产业发展对策。

  • 标签: 退耕还林草 后续产业 调查
  • 简介:通过对黄南州、海南州退耕试点工作的实地调查,2000年完成退耕任务0.81万hm2,占计划任务的94.95%.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在今后的工作中应着重进行统一规划与设计,坚持宜林则林,宜,因地制宜的原则,切实做好退耕工作.

  • 标签: 退耕 还林还草 试点工作 调查 建议
  • 简介:概述了海东地区五年来退耕林()实施情况,介绍了退耕区草业资源及利用现状,针对海东地区退耕林()工程区草业存在问题,提出了今后草业发展对策.

  • 标签: 海东地区 退耕还林 退耕还草 草业发展
  • 简介:1饲草料基地建设现状西部大开发是以生态环境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为主,农牧民减地不减收为目标的一项综合工程.

  • 标签: 契机建立 建立稳定 稳定饲草料
  • 简介:高寒草场鸡治蝗试验总结陆元彪,周志刚,杨有忠,党生贵,王宇宏(海北州牧科所青海省矿区810200)海北州地处青藏高原,自然条件严酷,草原蝗虫危害十分严重,给草地畜牧业生产造成了很大损失。年发生面积101万亩,成灾面积65万亩,年损失牧草6545万公...

  • 标签: 治蝗 试验总结 草原蝗虫 草地畜牧业 成灾面积 州牧
  • 简介:大雪知贵1989年入冬以来,我国少数民族牧区的青海西部、内蒙古中东部和西藏北部的一部分地区,相继发生雪灾。白茫茫的大雪,封闭了数亿亩草原,通讯、邮电、交通断绝,数十万各族牧民受围困,数千万头牲畜无处觅,出现了牛吃牛、羊吃羊的悲惨景象。在短短的两三...

  • 标签: 内蒙古中东部 封育 半荒漠 鄂温克旗 育肥牛 饲草料
  • 简介:针对近几年内蒙古扎鲁特旗较严重的草原蝗虫灾害,草原技术部门以《草原蝗虫生物防治示范县项目》建设为契机,2011年-2015年采取鸡治蝗技术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总结了鸡治蝗技术的方法及注意的问题,分析了取得的效益,为今后大面积推广生物治虫提供了技术支撑。

  • 标签: 牧鸡治蝗 技术 效益
  • 简介:在青海高寒牧区利用人工饲养的鸭进行防治草原蝗虫,结果表明:在60d的防治期内,鸭平均灭治效果86.3%,为人工利用天敌治虫技术在高寒牧区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 标签: 高寒牧区 牧鸭 治蝗试验 防治面积 日捕食量
  • 简介:草木樨是一种优良牧草、绿肥和水土保持作物,具备产量高,品质好,适应性强,可以综合利用等特点,为当今许多国家所提倡。我国北方生产上常用的草木樨为二年生草木樨,主要在东北、华北、西北等地区栽培,缺乏适宜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种植的一年生优良草木樨品种。为此,我们于2007年开始引进俄罗斯一年生野生黄花草木樨种质资源,通过混合选育,品比试验、区域试验、生产试验,于2013年经内蒙古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登记为育成品种,定名为科草木樨1号(品种登记号:N022)。

  • 标签: 牧科草木樨1号 利用 评价
  • 简介:新疆草地退化现象严重,已成为制约草地畜牧业发展的主要障碍。通过建立一套草地退化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灰色相关分析方法,得出草地退化的最主要因素是草地放牧率,牧民的超载放牧行为是导致草地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为制定保护草地政策提供一定的现实依据。

  • 标签: 新疆 草地退化 关联度分析
  • 简介:本文综述了对护林的认识问题,划分了护林的类型,提出了建设方法和对策研究,其中包括若干新见解。

  • 标签: 青海省 护牧林 建设
  • 简介:在铁卜加地区对红豆进行了引种试验,结果表明:红豆不仅能适应该区气候和土壤条件,而且表现良好,在该地能正常越冬和完成生育期,适宜在高寒牧区及类似气候条件下推广种植。

  • 标签: 高寒牧区 红豆草 引种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