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随机组试验和拉丁方试验的缺数据估计公式的推导王宝山湟源牧校草原组随机组设计和拉丁方设计是方差分析中常用的两种试验方法,例如用不同种类和浓度的药物杀死鼠虫害的试验,不同牧草品种、施肥量与产量关系的试验等。由于野外难以控制的偶然因素的影响。常常会造...

  • 标签: 随机区组试验 拉丁方试验 估计公式 牧草品种 拉丁方设计 随机区组设计
  • 简介:笔者从自身的绿化工作经验出发,对居民绿化的基本要求,园林品种选择和配置及居民绿化需要注意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以使绿化工作逐步向着集植物美与艺术美融为一体的方向上发展,创造一个优美、舒适、和谐的居住与生活环境.

  • 标签: 居民区 绿化工作 环境
  • 简介:刚察县在2001~2003年实施了"无鼠害示范"项目,通过项目的实施天然草地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草原鼠害得到了有效控制,草地植被得到恢复,产草量明显增加,为刚察县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 标签: "无鼠害示范区" 调查
  • 简介:概述了海东地区五年来退耕还林(草)实施情况,介绍了退耕草业资源及利用现状,针对海东地区退耕还林(草)工程草业存在问题,提出了今后草业发展对策.

  • 标签: 海东地区 退耕还林 退耕还草 草业发展
  • 简介:近年来,黄河上游的生态环境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特别是青海省内的黄河源头的生态环境十分令人担忧,进入90年代,源头水量减少22.7%。1997年黄河出现了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断流,给流域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影响。本文分析了黄河源头生态环境现状,提出治理对策。

  • 标签: 黄河源头区 生态环境 治理对策
  • 简介:长江源的土地沙漠化是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沙漠化土地主要分布于曲麻莱和治多两县境内的通天河阶地及楚玛尔河滩地,在玉树、称多县和塘古拉山乡也有分布。在青藏公路的五道粱至二道沟以东的河滩地区,有大片流动沙丘分布。在沱沱河口以东有连片的流动沙丘分布,其余地区为不连片的零星流动沙丘和沙漠化土地分布,长江源共有沙漠化土地面积19475.32k。土地沙漠化的迅速扩展,不仅影响本区生态环境,同时直接影响着整个流域的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根据本区高海拔寒冷的严酷自然条件,依科技为先导,建立科技示范工程,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主,恢复植被与防治沙漠化土地相结合,即采取封育保护或建立生态保护,在条件适宜的地区结合补播、治沙造林,运用生物和工程相结合的综合防治土地沙漠化的技术措施,建立新的生态系统,改善生态环境,恢复和重建长江源的生态环境

  • 标签: 长江源区 沙漠化 防治技术
  • 简介:对青南牧区防灾基地建设2000年项目执行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总结了建设成绩与经验,针对项目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 标签: 青南牧区 防灾基地 草地建设 调查研究
  • 简介:青海湖滨草地蝗虫适生于海拔3100~3500m,植被盖60%~85%的温性草原和高寒草原上坡度≤9℃的缓坡;其种群数量主要受胚胎期和蝗蝻期温湿(或温雨)系数的影响,当胚胎期温湿系数为9%~14%、蝗蝻期温湿系数为11%~16%时,有利于草地蝗虫的发育和为害.

  • 标签: 草地 蝗虫 环境因素 关联性
  • 简介:"3S"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生态环境监测的各个领域.针对利用"3S"技术在三江源进行生态环境动态监测的意义、特点及可行性进行了探讨,并根据三江源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制定了动态监测主要内容.

  • 标签: “3S”技术 三江源区 生态环境 动态监测
  • 简介:试论风沙土对我省草原及环境的影响严振英青海省草原总站在全球性的生态问题中,土地沙漠化是最重要的研究问题之一,土地沙漠化(风沙土)是一种严重的蚕食式、潜移式的灾害。据资料,在过去的50年中,撒哈拉沙漠南缘的65万平方公里可用地变成了沙漠,仅就东部苏丹而...

  • 标签: 风沙土 土地沙漠化 严振 潜移 畜牧业生产 生态效益
  • 简介:叶面喷施微肥对红豆草根系的影响陈宝书(甘肃农业大学)牧草正常生长发育,需要氮、磷、钾、钙、硫等大量元素,还需要多种微量营养元素。目前研究和使用得较多的微量元素有硼、钼、锰、锌、铁、铜等,它们在作物体中的含量仅占作物干重的千分之几至十万分之几,所起的生...

  • 标签: 微肥 作物体 大量元素 微量营养元素 红豆草 生长发育
  • 简介:早霜冻害是制约我省高寒牧区燕麦种子生产及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选种早熟品种,调节栽培措施,可避免或减轻霜冻的危害,是促进燕麦种子生产,提高种子质量的有效途径。

  • 标签: 早霜冻害 燕麦种子质量 栽培措施 品种
  • 简介:1绪言5-氨基乙酰丙酸(ALA)是生物体内生物合成的叶绿素、血红素、维生素B12等4氮化合物群中互相变换的重要中间物质.此外,植物中的ALA是从谷氨酸到被称作C5经路的3阶段反应合成的.

  • 标签: 乙酰丙酸草坪 氨基乙酰丙酸 生长影响
  • 简介:研究了苜蓿霜霉病对苜蓿生理及生物学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苜蓿霜霉病明显影响苜蓿的生理和生物学性状,感染苜蓿霜霉病的苜蓿植株与健康植株相比,其株高下降(10.40%~36.50%)、鲜重下降(18.61~64.55%)、分枝数下降(4.92%~36.87%)、生殖枝数下降(17.90%~86.15%)、花序数下降(17.75%~87.50%)、水分含量下降(7.48%~43.02%)、叶绿素含量下降(28.42%~68.63%).

  • 标签: 苜蓿 霜霉病 生长
  • 简介:试验结果表明,施N比施P更有利于多叶老芒麦叶面积的增加、叶片干物质的积累,且施N后鲜草产量和种子产量明显比施P的高,而N、P合施后会得到更大的经济效益,其中以N10+P10效果更优,播种后的第二年和第三年两年的年均鲜草产量可达7844.55kg/hm2,种子产量可达1500.45kg/hm2.

  • 标签: 施肥 多叶老芒麦 产量
  • 简介:用C型肉毒素、燕麦配制成毒饵的不同投饵量,即A,0.45kg/hm^2(8粒/洞)、B,0.56kg/hm^2/(10米王/洞)、C,0.87kg/hm^2(15粒/洞)和D,1.29kg/hm^2(20粒/洞)对高寒草甸类草地高原鼠兔进行了防治试验。结果表明,C、D处理灭洞率最佳,分别达到93.5%和94.78%,经方差分析比较,两者间差异不显著。但C处理较D处理节省饵料0.2948kg/hm^2,可降低投资成本0.58元/hm^2。

  • 标签: 高寒草甸鼠害区 投饵量 灭洞率 试验
  • 简介:采用紫花苜蓿种子拌不同浓度的农用型高吸水性树脂(SAP)进行播种试验,结果表明,经农用型高吸水性树脂拌种后的紫花苜蓿其出苗时间比对照提前,而且每平方米平均有苗数比对照增加,各处理间平均植株高度、鲜草产量差异显著(P<0.05).

  • 标签: 干旱地区 紫花苜蓿 吸水剂拌种
  • 简介:采用田间试验方法,对不同密度、刈割高度对老芒麦生物量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返青初期老芒麦种群在不同密度处理下,单位面积上的总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差异显著(P<0.05)。成熟期,老芒麦种群不同密度处理下,单位面积各生物量指标差异不显著;不同刈割高度,单位面积各生物量指标差异极显著(P<0.01)

  • 标签: 密度处理 刈割处理 生物量
  • 简介:1前言白三叶(TrifoliumrepensL.)是世界温带地区重要的豆科牧草,由于其适应气候范围广、营养品质和牧草消化率高、并可通过固定空气中的氮而对肥料缺乏地区禾草/白三叶草场的经济具有显著贡献.白三叶品种按叶型分为:小叶、中叶和大叶,一般认为大叶种主要在割草地种植,中叶和小叶种则种植在放牧草地.

  • 标签: 品种影响 密度生 放牧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