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对物理、化学、生物以及添加剂处理农作物秸秆的技术措施、特点和农作物饲料开发利用的国内外现状和趋势作了介绍,同时提出了解决秸秆生产和应用中的关键问题。

  • 标签: 农作物秸秆 处理技术和特点 发展现状
  • 简介:1项目区概况项目区位于天峻县西北部,地处托勒南山和疏勒南山之间的小盆地。海拔3890m,各类土地总面积8.01×10^4hm^2,其中牧业用地20.27×10^4hm^2,占34.94%,其他用地(即未利用地石山、冰川等)37.32×10^4hm^2,占64.35%。牧业用地中:可利用草场3.6×10^4hm^2,占17.76%,退化、沙化严重的“黑土滩”草地16.67×10^4hm^2,占82、23%。气候高寒、干旱。距天峻县城196km。草地多为退化、沙化草地。“黑土滩”草场上植被盖度在10%左右,仅在沟壑、水渠边等水源良好地带植被盖度超过25%,零星分布着苔草、紫花针茅、早熟禾、垂穗披硷草、星星草和小白蒿、金露梅、红景天等植物。

  • 标签: 退耕还林还草 项目区 天峻县 效益分析 沙化草地 植被盖度
  • 简介:大通县通过秸秆养羊项目的实施,提高了秸秆饲料利用率,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生产条件,促进了生产发展,加快了秸秆氨化技术和饲草料青贮技术的推广应用。

  • 标签: 大通县 秸杆养羊 调查
  • 简介:亟待开发利用的油菜秸秆资源巩元庆李守财(执笔)陶延英(互助县畜牧业开发中心810500)互助县油菜秸秆资源丰富,尤其脑山地区秸秆资源以大量的油菜秸秆和少量的青棵秸秆为主;而油菜秸杆又不能被家畜很好地利用。目前,油菜秸秆的利用只处于简单地机械加工制成养...

  • 标签: 油菜秸秆 亟待开发 马属家畜 播种面积 脑山地区 活干菌
  • 简介:通过对退耕林草区农民收入及后续产业的调查,摸清了平安县退耕林草取得的成效以及目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等,提出了后续产业发展对策。

  • 标签: 退耕还林草 后续产业 调查
  • 简介:通过对黄南州、海南州退耕草试点工作的实地调查,2000年完成退耕草任务0.81万hm2,占计划任务的94.95%.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在今后的工作中应着重进行统一规划与设计,坚持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因地制宜的原则,切实做好退耕草工作.

  • 标签: 退耕 还林还草 试点工作 调查 建议
  • 简介:互助县南门峡地区秸秆饲料资源调查报告徐成体(青海省牧科院草原所)为了查清互助南门峡地区秸秆饲料资源的种类、数量及利用现状,合理开发利用各种秸秆饲料,促进脑山地区农牧业的发展,我们根据《农区节粮型畜牧业综合技术开发》课题的计划安排,对该地区秸秆饲料资源...

  • 标签: 秸秆饲料 脑山地区 资源调查 氨化饲料 饲草料 徐成
  • 简介:全株青贮玉米含有丰富的营养成份,进行全株青贮玉米生产与加工利用,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的河套地区当前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形势下,是实施“粮改饲”战略和发展草食畜牧业的一项有力措施。本文就全株玉米青贮推广的意义,以及生产、加工、利用环节方面的一些技术问题进行了阐述,以期为推广全株玉米青贮提供参考。

  • 标签: 全株玉米 种植 青贮 利用
  • 简介:总投资为4531.297万元(其中国债2954万元,自筹1586.2977万元)的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着晓乡退牧草工程从2003年启动以来,坚持“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理念。在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项目乡干部群众共同努力下,退牧草工程顺利实施。截至2005年10月,全乡实现向城镇转移牲畜超载牧户526户,

  • 标签: 退牧还草工程 囊谦县 实施情况 人与自然和谐 藏族自治州 以人为本
  • 简介:为研究5个饲用玉米品种的生产性能,在海东市乐都区进行了品种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豫玉22号、甘玉23号,豫青贮23号的产量均较沈单16号、金穗青贮1号有明显的增产,可以在本地区推广应用。

  • 标签: 乐都 产量 玉米品种 比较
  • 简介:青贮玉米是发展现代畜牧业的主要饲草料来源,转变草原畜牧业发展方式,对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内蒙古地区具有种植青贮玉米的诸多优势,根据目前内蒙古青贮玉米的种植现状,为今后内蒙古发展青贮玉米提出了较为合理的技术措施与政策建议。

  • 标签: 青贮玉米 情况 建议
  • 简介:现代青贮户玉米青贮的概念,是选择适合通辽地区种植的生物产量高,籽实产量在5千kg/hm^2以上的全株青贮玉米种子,科学的栽培管理,以获得高产,优质的青贮原料。利用科学合理的青贮技术提高全株青贮玉米的饲料价值。

  • 标签: 全株青贮 生产技术
  • 简介:概述了海东地区五年来退耕林(草)实施情况,介绍了退耕区草业资源及利用现状,针对海东地区退耕林(草)工程区草业存在问题,提出了今后草业发展对策.

  • 标签: 海东地区 退耕还林 退耕还草 草业发展
  • 简介:1饲草料基地建设现状西部大开发是以生态环境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为主,农牧民减地不减收为目标的一项综合工程.

  • 标签: 契机建立 建立稳定 稳定饲草料
  • 简介:根据鄂尔多斯市饲用玉米生产发展相对滞后且品种老化、种植水平落后的实际,对21个饲用玉米品种的饲用物质生产特性和营养品质进行了系统研究,筛选出适合本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品种2个,对鄂尔多斯市饲用玉米栽培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实验证明营养价值高的饲用玉米品种将可以节省更多的配合饲料,降低成本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

  • 标签: 饲用玉米 产量 质量 分析 评价
  • 简介:退牧草与生态移民工程于2003年在"三江源"地区的十二县实施,实施的主要内容是以草定畜、禁牧和生态移民的暖棚及房屋建设等,其中暖棚建设是退牧草工程实施后牧民群众后续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暖棚利用情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牧民群众生产生活问题.因此,进行了专项调查.

  • 标签: 退牧还草 暖棚利用 专项调查
  • 简介:对北方重要生态区草原退牧草工程区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和土壤容重的研究结果表明,退化草地经围栏禁牧和补播后,由于有效消除了放牧的干扰,草地得到了休养生息,开始不断改善和恢复。土壤表层(0—20cm)的有机碳和全氮在禁牧加补播区和放牧区没有显著差异,但都显著低于禁牧区的草地。土壤容重则表现为:相同土壤质地,放牧区高于禁牧区。综合评价显示,在该地区禁牧是较好的工程实施措施。

  • 标签: 退牧还草 有机碳 全氮 容重
  • 简介:蒙古国是畜牧业为主国家,并处于全年放牧的粗放型经营模式的状态。然而,近年全球气候变暖、蒙古国家畜头数剧增、天然草场面积逐步减少等约束条件下,选育出产量和营养价值均高的饲料作物是迫在眉睫。所以,于2010、2011年在蒙古国开展了4种玉米种植。通过,该试验已证明80天极早熟玉米在蒙古国气候条件下,能够完全成熟,可以用于打籽;90天早熟玉米在蒙古国部分省市能够完全成熟;两种专用高产青贮玉米差异不大,均能用于青贮饲料。

  • 标签: 蒙古国气候条件4种玉米种植 产量和营养价值均高的饲料作物
  • 简介:通过对乌拉特后旗天然草原退牧草工程区及放牧区植被特征的研究表明,工程区A(2008)、B(2009)、C(2012)平均盖度分别比放牧区高18.2、12.5、4.0个百分点;草群平均高度分别比放牧区高1.6cm,1.0cm,0。8cm,灌丛平均高度分别比放牧区高8.7cm,10.0cm,4.0cm;地上生物量分别比放牧区的高出67.7%,47.0%,12.0%。本文实验结果还说明退牧草工程区的建设时间对草地植被的各项指标有明显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荒漠草原经1-5年围封后,围封时间长的草地植被恢复效果要大于较围封时间短的草地。

  • 标签: 退牧还草 草原植被 生态恢复
  • 简介:内蒙古鄂尔多斯东部砒砂岩丘陵沟壑地区侵蚀沟谷发育较多,由于气候干旱、土壤风沙严重等自然条件以及过度放牧、草原开垦、滥采乱挖等人为因素,使沟源区草地严重退化、加重土壤侵蚀、水土流失和景观破碎较严重。自2000年起准格尔旗开始实施退牧草工程,得到了一定的生态效益。本文主要以准格尔旗暖水乡侵蚀沟壑地区和纳日松镇的开矿地区为研究对象,结合其草原草群的野外调查、草群样地、土壤样品与相关数据对比分析方法,展现了退牧草以来的沟源坡地和平地草群的恢复状态以及差异。结果表现在以砒砂岩和部分黄土为基岩的地面草群特征以及表层土壤的有机质、机械组成产生变化,说明了退牧草以来的草原环境差异。表明了草地草群的种类组成、草群盖度、高度和优势度现象等群落特性变化和表层土壤的养分、土壤机械组成等方面也提高了一定的恢复效益。

  • 标签: 准格尔旗 退牧还草 沟源草地 生态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