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3 个结果
  • 简介:对老龄人工草地实施补播和施肥,可提高牧草产量4~9倍,改变传统的利用方式,可使人工草地永续利用。

  • 标签: 人工草地 改良
  • 简介:对天然草地、燕麦和老芒麦人工草地每公顷喷施O(CK)、45、75、120、150、180和225克增产菌,试验结果表明,150克/公顷为最佳施用量,可使燕麦鲜草产量和株高分别提高20.93%、10.76%;老芒麦分别提高12.49%、10.66%;对天然草场增产效果不明显,但使其中的早熟禾株高提高11.26%,其经济效益可观。

  • 标签: 增产菌 产草量 经济效益
  • 简介:大通县通过秸秆养羊项目的实施,提高了秸秆饲料利用率,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生产条件,促进了生产发展,加快了秸秆氨化技术和饲草料青贮技术的推广应用。

  • 标签: 大通县 秸杆养羊 调查
  • 简介:利用喷施宝肥料对天然草地、人工草地、饲料作物燕麦不同生长期进行不同浓度的叶面喷施试验,结果表明,除饲用燕麦施用每公顷112.50ml较大量的喷施宝在当年对作物具有抑制作用外,施用每公顷75.00ml~112.50ml的喷施宝对天然草地和人工草地牧草都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

  • 标签: 喷施宝 叶面肥料 增产效果
  • 简介:30只青海高原毛肉兼用半细毛绵羊,随机平分成3组,即对照I组、对照Ⅱ组与试验组。对照Ⅰ组每日喂0.5kg精饲料与小麦秸秆,小麦秸秆不限量;对照Ⅱ组每日喂0.5kg精饲料与燕麦青干草,燕麦草不限量;试验组用地肤青干草草粉替代20%的精饲料,粗饲料喂地肤青干草,不限量。结果表明,对照Ⅰ组、对照Ⅱ组与试验组平均日增重分别为118g、172.5g、169.5g;试验组每千克增重成本比对照Ⅰ组、对照Ⅱ组分别下降了24.23%、6.96%;以地肤为主的日粮饲喂绵羊效果最佳。

  • 标签: 地肤 绵羊 育肥增重 效益
  • 简介:依据调查资料,分析了互助县草地退化原因,提出了防治对策.

  • 标签: 草地退化 防治对策
  • 简介:为进一步研究复合预混料对牛羊育肥的效果,在农户中进行了成年羯羊的预混料添加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平均每只羊比对照多增重3.96kg和7.35kg,增加幅度为28.45%和33.78%(P<0.01),增加纯收入46.28元、88.59元,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 标签: 复合预混料 育肥效果
  • 简介:本文从黄南州草地畜牧业发展和畜草平衡现状入手,分析了造成畜草矛盾的主要原因,针对性地提出了持之以恒,防治草原鼠虫害;以草定畜,减轻草场压力,缓解畜苹矛盾;加强人工草地建设,提高第一性生产力;加快牲畜周转,提高草地产出能力等草畜平衡的对策

  • 标签: 黄南州 畜草平衡 分析 对策
  • 简介:根据县鼠虫害测报站和州鼠虫害测报中心的实地调查,2001年尖扎滩乡蝗虫发生面积达2.67×104hm2,危害面积2×104hm2.为此,青海省畜牧厅给尖扎滩乡下达草地蝗虫防治任务1.33×104hm2.该乡从7月15日开始,历时27d,灭蝗面积达13533.33hm2.平均灭效达96%.使用25%辛硫甲氢菊脂乳油4694.2ml,共雇用"手扶"拖拉机11台,其中6台为牵引式喷雾机,5台为拉水专用车,人工背负式超低量喷雾器55台.

  • 标签: 尖扎滩乡灭蝗 灭蝗效果显著
  • 简介:2003年冬季省农牧厅下达给都兰县沟里乡3.33×104hm2的高原鼠兔灭治任务,我县积极组织人力、物力于11月25日进点至12月22日结束,历时28d,共投入40万元资金,对沟里乡秀毛村一社、二社的四季草场进行了鼠害的防治工作,平均灭治效果达97.3%.

  • 标签: 灭治效果显著 都兰县鼠害 鼠害灭治
  • 简介:民和县地处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位于青海省最东端,县域内海拔最低的地区为湟水流域的松树、川口、马场垣,黄河流域的官亭、中川,这里平均海拔1820m,年均气温7—10℃,无霜期210d左右,80%的耕地为水浇地,水热条件好,农作物种植主要以小麦和玉米为主,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该区域冬小麦和玉米带状田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 标签: 民和县 试验效果 青绿饲料 复种 二茬 农业种植结构
  • 简介:为探讨饲喂桂牧1号杂交象草、白花扁豆和紫色象草对山羊增重、饲料转化效率和经济效益的影响,选gash羊32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8只,分别饲喂不同种类饲草,分别对饲草营养价值、采食量、生长情况及经济效益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桂牧1号杂交象草组日增重112.33g。与其他三组比分别高出了11.48%、41.44%和6.33%。料肉比为17.98:1,饲料转化效率明显,每千克增重纯收益为25.34元,是饲喂山羊的优良牧草。

  • 标签: 象苹 白花扁豆 山羊 增重 经济效益
  • 简介:以收获马铃薯块茎后的马铃薯茎叶为原料,以甲酸为添加剂进行青贮饲料调制试验,以期实现其饲料化利用。试验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在3个含水量水平(75%、65%、55%)的马铃薯茎叶分别添加梯度为0.5%、1.0%、1.5%的甲酸(FA)进行青贮,室温青贮45d后,测定其理化指标。结果表明:随甲酸添加量的增加,青贮料的感官指标呈向好趋势,添加量1.5%时,均为1级优良,发酵效果最佳;化学指标中,pH值显著降低(P〈0.05),乳酸含量升高,乙酸含量显著(P〈0.05)降低,丁酸不产出或较少产生;NH3-N/TN的含量显著(P〈0.05)下降;CP、WSC明显上升。

  • 标签: 马铃茎叶 青贮 甲酸
  • 简介:通过介绍大通县饲草产业发展现状和特点,指出在实际生产中,存在着饲草种植规模小,利用率低,产业链条不完善等问题,认为大通县发展饲草产业具有一定的优势和潜力,提出今后发展饲草产业要积极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构建草畜联动机制,完善产业链条,健全饲草保险机制,优化和重组资源优势,保障饲草销售渠道,大力发展现代草业经济,真正做到兴牧富民。

  • 标签: 大通县 饲草产业 发展现状 对策
  • 简介:针对国内外及青海省肉羊业生产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了青海省发展肉羊业的有利条件和存在的问题,并从加强对发展肉羊业的组织领导、建立肉羊良种繁育体系、大力开展经济杂交,实现商品肉羊杂交化、组织肥羔生产、加快畜群周转、加大草原建设和饲草料基地建设、培育“龙头企业”、注重肉羊生产加工环节的无公害化、落实疫病虫防治检疫制度等方面,对发展青海肉羊业生产提出了对策

  • 标签: 肉羊业 生产现状 发展趋势 对策 青海
  • 简介:通过对青海食用菌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了发展食用菌生产的具体措施.

  • 标签: 食用菌 发展对策
  • 简介:通过综述科右前旗草产业发展的现状,找出了该旗草产业发展中存在草原项目建设质量不高、饲草种植规模小、饲草加工处理技术落后、草产业链条短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大力宣传立草为业,对草业给予政策和投入上的倾斜,保护天然草场的同时建立粮一经一草三元种植结构,积极探索草业产业化发展组织模式等草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科右前旗草产业的开发和发展探讨有效的政策支持与技术参考。

  • 标签: 草产业 现状分析 存在问题 对策
  • 简介:文章对民和县草牧业试验试点工作进行了简述,分析了民和县草牧业试点工作的现状和优势条件及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快发展民和县草牧业工作的对策措施。

  • 标签: 民和县 草牧业试点 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