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采用3S技术结合地面调查手段查清了正蓝旗干湖盆区域的基本情况;通过培育和种植乡土植物碱蓬等物种的试验,改善了干湖盆重度盐碱地的恶劣环境;同时结合灌木移栽、柳条沙障、自然恢复等干湖盆盐渍化治理方法对盐碱化土壤进行了有效的治理与恢复。通过试验研究获取了干湖盆区盐碱地生态治理的科学方法和数据资料,确定了干湖盆裸露盐碱地重建技术集成模式,提高了区域干湖盆盐碱地生态系统的治理和管理水平,有效遏制干湖盆本身的盐碱粉尘及周围草地退化的趋势;从而带来巨大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潜在的经济效益。

  • 标签: 干湖盆 治理与恢复 技术方法
  • 简介:围栏封育、机械沙障固沙和人工植恢复措施是当前沙化草地恢复治理的主要手段。将机械沙障方法与人工植被有机结合的使用方式应用更广。目前国内外针对沙化草地退化机理,植被恢复技术措施,恢复治理模式示范与推广等方面研究较多;关于人工种植被对沙化草地的适应机理,根际土壤微生物学特性对植被恢复的响应机制等方面研究相对薄弱。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是探索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植被恢复技术,特别是根据不同地区沙化草地的退化特征,因地制宜开展多学科交叉集成的植被恢复综合治理模式研究。

  • 标签: 沙化草地 围栏封育 机械沙障 植被恢复技术
  • 简介:通过对河南县高寒草句退化草地封育3年试验表明:轻度退化草地封育3年后的总盖度从78%提高到98%,增加了20个百分点,优良牧草产量增加52.8%,毒杂草产量减少33.1%;中度退化草地封育3年后总盖度从55%提高到79%,增加了24个百分点,优良牧草产量增加96.1%,毒杂草产量减少29.4%;重度退化草地封育3年后总盖度提高了35%,可食杂类草和不可食杂类草的盖度分别提高了25%和7.3%,优良牧草产量增加35.0%,毒杂草产量同时也增加25.5%。

  • 标签: 封育 退化草地 恢复
  • 简介:本研究选择荒漠草原区退化草地类型不同年限封育的样地共18个,分别在封育围栏内、外设置样方,于2011年、2012年对其封育效果进行了调查。通过对荒漠草原退化、沙化草地经过1—7年围封后的效果调查显示:封育草地草群平均高度、总盖度、单位面积鲜草、干草产量相比未围封草地(对照)都有不同程度增加,草群中优良牧草种类也有增加的趋势。

  • 标签: 荒漠草原 封育措施 恢复效果
  • 简介:2009年6月在东乌珠穆沁旗萨麦苏木陶森淖尔嘎查建立草地改良试验样地,选择小叶锦鸡儿、沙打旺、沙蒿和羊柴对退化沙化草地进行补播,试验设置裸沙地补播、裸沙地沙障+补播、风蚀坑补播、沙质退化草地补播和沙质退化草地未补播(ck)5个试验处理。于2009、2010和2013年8月对各处理进行了群落结构与特征、群落产量和植物越冬等进行观测。结果表明,退化草地通过补播增加了草地植物种类组成,提高了草地植物多样性;沙质退化草地补播效果较好,补播植物均能够适宜当地的条件;补播植物越冬率为小叶锦鸡儿〉羊柴〉沙蒿〉沙打旺。

  • 标签: 乌珠穆沁沙地 草地改良 补播
  • 简介:目前,我国草原生态建设已进入治理与破坏相持的关键时期,探索草原生态治理与地方特色产业的相结合的发展路子是生态建设是否成功的关键。阿拉善盟人民通过对干旱荒漠地区梭梭的保护、治理与利用,大力发展沙产业,带动了梭梭、苁蓉的蓬勃发展,从而带动了整个阿拉善地区区域性生态建设的发展,带动农牧民脱贫致富,为促进生态自然恢复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 标签: 阿拉善盟 生态环境 梭梭林 肉苁蓉
  • 简介:研究弃耕地植物群落的演替规律对于指导退耕还林还草工作有重大意义,但目前关于高寒农区退耕还草地植物群落演替规律的报道还很少,为此,我们研究了青海省大通县高寒农区弃耕地植物群落的演替过程。结果发现:在退耕年限为3a、5a、10a、30a的四组弃耕地和两组原生植被之间,物种数和生物量都有极显著变化。在退耕初期,植被稀疏,生物量极低;随着退耕年限的增加,物种数发生了很大变化。从退耕开始到撂荒后的30a,群落组分由一年生逐渐向多年生发展,到第30a时开始出现高寒草甸特有植物,但物种数和植被生物量与原生植物群落相比,还有明显差距,说明高寒农区弃耕地植被恢复时间很长。基于本研究的结果.我们对高寒农区弃耕地植被合理迅速恢复的人为干预策略作了适当探讨。

  • 标签: 生态恢复 物种数 生物量 地下生物量 高寒草甸
  • 简介:甘德县天然草地植被恢复与建设试点项目施实一年来,经各方努力圆满完成了建设任务,经检查验收,认为项目实施情况良好,工程质量合格,基本达到了项目建设要求.

  • 标签: 草地 植被恢复 围栏封育
  • 简介:通过对乌拉特后旗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工程区及放牧区植被特征的研究表明,工程区A(2008)、B(2009)、C(2012)平均盖度分别比放牧区高18.2、12.5、4.0个百分点;草群平均高度分别比放牧区高1.6cm,1.0cm,0。8cm,灌丛平均高度分别比放牧区高8.7cm,10.0cm,4.0cm;地上生物量分别比放牧区的高出67.7%,47.0%,12.0%。本文实验结果还说明退牧还草工程区的建设时间对草地植被的各项指标有明显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荒漠草原经1-5年围封后,围封时间长的草地植被恢复效果要大于较围封时间短的草地。

  • 标签: 退牧还草 草原植被 生态恢复
  • 简介:内蒙古鄂尔多斯东部砒砂岩丘陵沟壑地区侵蚀沟谷发育较多,由于气候干旱、土壤风沙严重等自然条件以及过度放牧、草原开垦、滥采乱挖等人为因素,使沟源区草地严重退化、加重土壤侵蚀、水土流失和景观破碎较严重。自2000年起准格尔旗开始实施退牧还草工程,得到了一定的生态效益。本文主要以准格尔旗暖水乡侵蚀沟壑地区和纳日松镇的开矿地区为研究对象,结合其草原草群的野外调查、草群样地、土壤样品与相关数据对比分析方法,展现了退牧还草以来的沟源坡地和平地草群的恢复状态以及差异。结果表现在以砒砂岩和部分黄土为基岩的地面草群特征以及表层土壤的有机质、机械组成产生变化,说明了退牧还草以来的草原环境差异。表明了草地草群的种类组成、草群盖度、高度和优势度现象等群落特性变化和表层土壤的养分、土壤机械组成等方面也提高了一定的恢复效益。

  • 标签: 准格尔旗 退牧还草 沟源草地 生态恢复
  • 简介:内蒙古自治区自2011年开始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以来,草原生态得以明显恢复,牧民收入明显提高,同时也加快推进了草地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和牧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通过不断的调研与思考,为下一步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 标签: 草原 补奖 调查 思考
  • 简介: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生态文明理念,针对内蒙古阴山南北部区域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内蒙古和信园蒙草抗旱绿化股份有限公司在现有研发团队及技术的基础上,吸收国家级草原生态系统恢复方面的专家学者,创新产学研结合、集高新技术和成果为一体的机制,努力构建水、土、气,人、草、畜综合平衡健康的草原生态系统,探索内蒙古阴山南北部区域恢复草原的有效路径。

  • 标签: 内蒙古 阴山南北部 草原 恢复
  • 简介:对物理、化学、生物以及添加剂处理农作物秸秆的技术措施、特点和农作物饲料开发利用的国内外现状和趋势作了介绍,同时提出了解决秸秆生产和应用中的关键问题。

  • 标签: 农作物秸秆 处理技术和特点 发展现状
  • 简介:假俭草是一种热带草坪草.日本西南部的九州低洼地大量引种种植该草,炎热的夏季该草也有较高和较稳定的草产量.为了在晚秋或冬季寒冷来临前假俭草能很好出苗生长,必须在年初尽早播种,此时土壤和空气温度仍然很低.然而,在非最佳温度的条件下,假俭草种子的发芽率一般很低,出苗生长也需很长时间.因此,为了在播种当年快速出苗成坪,必须提高在非最佳生长温度条件下假俭草的发芽率.

  • 标签: 假俭草 种子发芽率 播种前处理 空气温度 最佳温度 苗生长
  • 简介:用批处理能为用户带来很多方便。将形参(或称哑参或虚参)设置于批处理命令,调用时用不同的实参置换形参,可简化操作。加快命令执行的速度。可置换的形参为%0~%9。形参%0会被置换成在命令提示下所输入的批处理命令名,而%1~%9则会被依次置换成在批处理命令...

  • 标签: 批处理文件 字词库 形参 文件名 批命令 植物生理学
  • 简介:为了快速恢复退化天然打草场的生产力,提高牧草产量,在锡盟乌拉盖管理区选择2处退化天然打草场样地,设置不同施肥水平进行草地培育试验示范。2015年和2016年两年的样地监测结果显示:(1)不同施肥处理与对照相比,整体上植物种类无明显变化,施肥促进了植物的生长;(2)5kg/亩、10kg/亩和15kg/亩3个施肥处理,10kg/亩施肥处理对牧草产量的影响最大,且显著高于对照(P〈0.05);(3)施肥可以抑制狼毒的生长而促进其它植物的生长,且各样地单位面积的干物质,施肥处理的狼毒占比均低于对照,优势植物和其它植物占比明显高于对照。

  • 标签: 退化天然打草场 草地培育 施肥
  • 简介:为了研究紫花苜蓿干草田间调制过程中干燥特性及营养成分的变化规律,试验采用压扁和未压扁二种处理方法,在田间自然晾晒条件下,分别在刈割后和含水量为50%、40%、30%、20%时进行取样分析。结果表明:压扁处理干燥速度显著快于未压处理(P〈0.05),水分散失均呈先快后慢的趋势;压扁处理显著降低苜蓿叶片的损失(P〈0.05);含水量为50%、40%、30%、20%时,压扁处理苜蓿干草的粗蛋白、总消化营养物质、无氮浸出物、胡萝卜素含量均明显高于未压处理;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明显低于未压扁处理,说明压扁处理能明显提高紫花苜蓿干燥速度,降低叶片损失,改善干草的营养品质。

  • 标签: 紫花苜蓿 压扁 干草 干燥特性 营养品质
  • 简介:采用98%H2SO4浸泡种子不同时间(30min、45min和75min)、45℃温水浸泡48h后切割外壳、不同温度层积沙藏(5℃、15℃和5~15℃)以及5℃沙藏处理后45℃温水浸泡48h,98%H2S04浸泡种子45min等4种方法处理水枸子和灰构子2种构子属种子,旨在探索各处理对2种枸子种子萌发的影响及打破2种子休眠的方法和最优萌发条件。结果表明:1)98%H2SO4不同处理时间和45℃温水浸泡48h后切割外壳2种处理方法不能打破两种枸子种子的休眠。2)2种构子在不同温度层积沙藏处理下都发了芽,但发芽率低,其中5℃的沙藏温度下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相对较高。3)5℃沙藏处理后45℃温水浸泡48h,98%H2SO4浸泡种子45min处理下种子发芽率较高,解决了两种枸子种子的休眠问题,为最优萌发条件,在此处理下的两种构子种子的发芽势、活力指数、发芽指数与对照及其他处理相比差异显著。

  • 标签: 水枸子 灰构子 种子萌发 处理
  • 简介:本文用不同浓度秋水仙素和不同处理时间对山丹新麦草幼苗进行染色体加倍研究。结果表明:最适宜的处理浓度和时间是0.10%的秋水仙素处理24h的四倍体诱变率最高,达62.5%。

  • 标签: 山丹新麦草 幼苗 秋水仙素 染色体加倍
  • 简介:CASIOfX-36OOP计算器在植物生理学试验数据处理中的应用王得贤(青海畜牧兽医学院草原系,西宁810003)TheAppliCationofCASIOfX-3600PCalculatorinPlantPhysiologyWaugDe-Xian(D...

  • 标签: 试验数据处理 植物生理学 计算器 寄存器 CASIO 组织含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