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现代青贮户玉米青贮的概念,是选择适合通辽地区种植的生物产量高,籽实产量在5千kg/hm^2以上的全青贮玉米种子,科学的栽培管理,以获得高产,优质的青贮原料。利用科学合理的青贮技术提高全青贮玉米的饲料价值。

  • 标签: 全株青贮 生产技术
  • 简介:青贮玉米含有丰富的营养成份,进行全青贮玉米生产与加工利用,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的河套地区当前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形势下,是实施“粮改饲”战略和发展草食畜牧业的一项有力措施。本文就全玉米青贮推广的意义,以及生产、加工、利用环节方面的一些技术问题进行了阐述,以期为推广全玉米青贮提供参考。

  • 标签: 全株玉米 种植 青贮 利用
  • 简介:玛多县位于青海省的南部高原,是青海省的主要畜牧业基地之一,盛产藏羊和托牛。本区海拔高度大都在4200-4800m之间,具有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特征.由此而造成的牲畜冬春缺草长达半年之久。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在推广种植优良牧草、积极建立人工草地的同时,进行了牧草整青贮试验,对不同品种和不同含水量的牧草、不同添加剂处理和不同容器等对青贮效果影响作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以低水份的人工种植的垂穗披碱草再添加食盐的青贮效果最好;青贮容器应以中小型规模的水泥窖或土、砖、石等窖体衬以塑料膜为好。试验表明,在高寒牧区进行牧草整青贮不但可行,而且易行,应该推广。

  • 标签: 高寒牧区 青贮
  • 简介:王栋,字秉钧,畜牧学家,农业教育家。中国草原学科奠基。1906年10月24日出生于江苏省崇明县(现属上海市),1906年10月24日出生于江苏省崇明县;1923一l927年在南通农科大学学习;1927—1929年在南通农科大学助教;1929—1936年在上海国定税则委员会工作;1937~1941年考取庚款公费留学英国,获爱丁堡大学博士学位。1941年底一1942年春,二战正酣,横贯大西洋,太平洋,冒险乘船40多天回国;1942年任贵州农工学院教授兼教务主任;1942—1946任西北农学院教授兼畜牧系主任;1946-1949年任中央大学畜牧兽医系教授兼系主任,兼任中央畜牧实验所研究员、营养系主任(短期兼任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专员);1949一1957年任中央南京大学、南京农学院(南京农业大学前身)教授,兼畜牧兽医系主任。1957年5月5日逝世于上海华东医院。

  • 标签: 草原学 中国 南京农业大学 农科大学 科学 畜牧兽医
  • 简介:微生物单细胞蛋白饲料开发利用概况刁治民,韩增祥(青海畜牧兽医学院)目前,畜牧业发展中的一个较突出矛盾是蛋白质饲料不足,致使配(混)合饲料的质量和数量受到限制。充分开发和利用蛋白质饲料资源,是当前畜牧业生产中的迫切需要,解决蛋白质饲料的途径多样,其中微...

  • 标签: 单细胞蛋白 饲料开发 蛋白质饲料 利用概况 季也蒙假丝酵母 畜牧业生产
  • 简介:贾慎修先生治学严谨、造诣精深、为人豁达、平易近人,把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他所钟爱的草地科学事业,为我国草学的繁荣发展和人才梯队的建设呕心沥血,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先生率先研究了中国草地的分区,对40亿亩草原进行了区划,揭示了我国草地资源的基本特征和地区分异,为草地研究和合理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被我国广泛采用。

  • 标签: 草原学 草业科学 草地资源 科学事业 合理利用 特征和
  • 简介:贾慎修先生(1912-1988),山东省曲阜,1937年毕业于北平大学农学院,留校任教。抗日战争期间曾在山东、西北区农林实验场、西北农学院、西北师范学院等地任教,抗战胜利后在北平师范大学、北京大学任教。1950—1988年在北京农业大学从事草地学教学、科研等工作。历任教授、教研室主任、中国草原学会理事长、《中国草地》主编,

  • 标签: 草地学 《中国草地》 科学 北京农业大学 师范大学 抗日战争
  • 简介:许令妊,女,祖籍江苏太仓,1929年出生于北京。1947年就读于北京大学,读大三时,院校调整,到了北京农业大学读完大四。1951年毕业后到南京农业大学读研究生,师从中国草原科学的创始王栋教授。1952年,内蒙古畜牧兽医学院(内蒙古农业大学前身)成立,许令妊来到内蒙古畜牧兽医学院畜牧系,担任与牧草饲料相关的教学工作。1958年,他和彭启乾、曹自成等年轻老师一道,组织创建了我国第一个草原本科专业,为中国草原科学的人才培养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 标签: 本科专业 草原 内蒙古农业大学 北京农业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北京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