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文章通过对肃南县天然草地虫害蝗虫种类、分布、发生面积调查,为进一步做好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为草地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草地畜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等草地生态功能恢复起到一定的作用。

  • 标签: 天然草地 虫害种类 分布 发生面积
  • 简介:通过对刚察县草地基本情况的调查,分析了导致草地退化主要原因,并依据本地区的实际提出了治理退化草地的对策和建议。

  • 标签: 草地退化 原因 治理对策
  • 简介:柴达木草原主要有害鼠虫及其防治星学军,拉麻才让,仓生海(海西州草原工作站817000)柴达木盆地位于东径89°─99°北纬35°─39°20′之间。有土地面积2565.9万公顷,草地面积553.7万公顷。因其高寒干旱的气候特征,形成了以荒漠、半荒漠草...

  • 标签: 害鼠 草地面积 达木 宽须蚁蝗 高原鼠兔 草场退化
  • 简介:简述了草坪的社会功能和生态功能以及草坪业在国内的发展概况,提出了青海省草坪业发展中在草种选择、建植技术、质量标准及市场秩序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 标签: 草坪业 发展概况 存在问题 青海省
  • 简介:为维护荒漠地区的生态环境稳定,探讨巴丹吉林沙漠塔木素地区天然梭梭林中主要优势物种的基本数量特征关系及其种间关联性,以巴丹吉林沙漠东缘塔木素地区的"野生肉苁蓉及梭梭产籽基地"为试验区,划分4个间隔尺度,采用样线法测定2014-2016年间试验区内梭梭、白刺和红砂的高度和冠幅直径,得到的结果如下:一是2014年天然梭梭林中主要优势物种的平均高度和平均冠幅直径均显著高于2015和2016年,这是由塔木素地区2015年频繁出现的扬沙与沙尘暴天气所导致。二是随着间隔尺度的增加,物种的种间关联性不断减弱,且在降水等气候的综合影响下,物种间的协同作用增强,对资源的竞争作用减弱,表现出较强的亲和性。三是较小的间隔尺度主要表现为负联结,即物种间竞争激烈;而较大的间隔尺度以正联结为主,即物种间亲和性较强。

  • 标签: 巴丹吉林沙漠 梭梭 种间关联 间隔尺度
  • 简介:本文根据草原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力度和发展潜力,依照草原生态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差异特点,将草原生态划分不同功能区域,确定主体功能定位,明确发展方向,进行分类保护、利用、建设,逐步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相协调的空间格局,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并提出了本旗草原功能区划分的重要意义及采取的主要措施。

  • 标签: 阿拉善左旗 草原 区划 保护 措施
  • 简介:大通县通过秸秆养羊项目的实施,提高了秸秆饲料利用率,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生产条件,促进了生产发展,加快了秸秆氨化技术和饲草料青贮技术的推广应用。

  • 标签: 大通县 秸杆养羊 调查
  • 简介:民和县通过实施"草牧业发展试验试点"项目,2015年新建成优质饲草基地0.82×10^4hm2,生产优质饲草36.78×10^4t;新建青贮池18.45×10^4m3,新增青贮饲料和加工配送20×10^4t;新建家庭牧场2000户,并取得了年增出栏肉牛0.46×10^4头,肉羊8.2×10^4只,鲜奶0.2×10^4t的好成绩。

  • 标签: 民和县 草牧业 试点
  • 简介:2005年5月10日,由青海省科技厅组织,邀请省内外有关专家,在西宁召开了“青南地区适用草种选育”项目中期评估会。

  • 标签: 青南地区 评估 中期 项目 选育 草种
  • 简介:应用稳定性碳同位素(δ13C)技术分析了放牧对内蒙古短花针茅荒漠草原主要植物和土壤的δ13C值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重度放牧干扰显著降低了主要6种C3植物的δ13C值,增加了C4植物木地肤的δ13C值,而对c4植物无芒隐子草的δ13C值影响不显著。可以看出放牧对不同光合类型植物的δ13C值影响是不一样的。同时,长期重度放牧显著地增大了0—15cm深度内土壤的δ13C值,尤其表层土壤(0-5cm)的变化幅度较大,说明放牧对表层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影响程度更大一些。

  • 标签: 短花针茅荒漠草原 δ13C 放牧干扰
  • 简介:刚察县在2001~2003年实施了"无鼠害示范区"项目,通过项目的实施天然草地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草原鼠害得到了有效控制,草地植被得到恢复,产草量明显增加,为刚察县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 标签: "无鼠害示范区" 调查
  • 简介:同仁县牧区开发示范工程项目于2001年启动并实施.依据项目实施方案,本年度因地制宜地实施了第一期工程.主要完成了"绿色证书"培训、草业技术服务建设、草原监理站建设,总计完成投资79.9755万元.

  • 标签: 初报 同仁县牧区 工程项目初
  • 简介: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总结项目实施情况,整理分析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探讨性对策和建议。

  • 标签: 草牧业 项目 实施情况 对策 建议
  • 简介:畜牧项目是海南州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主要建设项目之一,通过四年的实施,已完成计划投资的103.63%。监测表明,项目实施经济效益明显,群众经营观念和经营方式有所改变,人均收入由项目前的594.43元提高到1076元,增长81.13%;草地生态环境得到初步改善。

  • 标签: 畜牧 项目 效益
  • 简介:1项目区概况项目区位于天峻县西北部,地处托勒南山和疏勒南山之间的小盆地。海拔3890m,各类土地总面积8.01×10^4hm^2,其中牧业用地20.27×10^4hm^2,占34.94%,其他用地(即未利用地石山、冰川等)37.32×10^4hm^2,占64.35%。牧业用地中:可利用草场3.6×10^4hm^2,占17.76%,退化、沙化严重的“黑土滩”草地16.67×10^4hm^2,占82、23%。气候高寒、干旱。距天峻县城196km。草地多为退化、沙化草地。“黑土滩”草场上植被盖度在10%左右,仅在沟壑、水渠边等水源良好地带植被盖度超过25%,零星分布着苔草、紫花针茅、早熟禾、垂穗披硷草、星星草和小白蒿、金露梅、红景天等植物。

  • 标签: 退耕还林还草 项目区 天峻县 效益分析 沙化草地 植被盖度
  • 简介:甘德县天然草地植被恢复与建设试点项目施实一年来,经各方努力圆满完成了建设任务,经检查验收,认为项目实施情况良好,工程质量合格,基本达到了项目建设要求.

  • 标签: 草地 植被恢复 围栏封育
  • 简介:通过对果洛州玛多县26.67×104hm2鹰架招鹰生物控制害鼠种群数量项目区调查,在鹰架设立前鹰类日平均遇见数为12个,筑巢率为24%;鹰架设立后1年鹰类日平均遇见数为27.5个,筑巢率为72%,鹰架的招鹰效果为鹰架设立前的2.29倍,筑巢率是鹰架设立前的3倍.按鹰类非繁殖期每鹰巢一只鹰计算,项目区有鹰类1152只,其害鼠有效洞口减退率达25.71%.

  • 标签: 玛多县 鹰架招鹰 生态控制 种群数量 生态平衡 草地鼠害
  • 简介:1项目区基本情况化隆县位于青海省东部,地理坐标为北纬35°48′57″一36°17′18″,东经101°39′45″一102°42′7″,总面积27.4×104hm2.处于青海省东部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交接地带,地势北高南低自西北北向东南南倾斜.

  • 标签: 化隆县 草地生态建设 效益分析 长势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