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近年来,我国加大了水牛资源开发的经费投入,明确提出把发展水牛奶业作为发展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进一步推动了水牛产业的发展。但由于水牛的繁殖性能低下(初情期迟,初产年龄长.产后久不发情,产犊间隔长,受胎率低),我国水牛杂交改良面临着良种种源匮乏的问题,要突破这个瓶颈,必须集成现代动物繁殖技术(如人工授精、超数排卵、体外胚胎生产、核移植、转基因和胚胎移植等技术),以提高水牛的繁殖效率和种源供应能力,从而促进我国水牛品种改良和水牛奶业开发。本文主要简述了繁殖生物技术在水牛上的应用。

  • 标签: 水牛 生物技术 应用
  • 简介:生物统计学”课程是农业院校种植专业、养殖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随着本科教学改革及质量工程建设,讲授“生物统计学”课程的学时大大缩减,教师在课堂上只能讲授本课程的重点、难点。教材作为课程最基础辅助工具能够有效补充课堂内容,起到技术手册作用。因此,在教学改革及促进课程质量工程建设中不断完善其内容,及时导入本学科领域发展的前沿知识,发挥其潜能是教材建设面临的最大挑战。

  • 标签: 生物统计学 教材 基础课程 质量工程 教学改革 种植专业
  • 简介:针对养蜂生产中,人们大多使用化学药物治螨,蜂产品中农药残留量过高以及长久使用出现抗药性等问题,笔者阐述了前人运用生物技术治螨的一些方法及其应用前景。

  • 标签: 蜂螨 生物防治 发展前景
  • 简介:动物生物化学是畜牧兽医、动物防疫与检验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它是以动物体为研究对象,运用化学的原理和方法,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现象化学本质的科学。动物生物化学课程内容比较抽象,理论点多、面广,代谢反应错综复杂且相互联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反映学习难度大。近年来,高职教育注重加强实践教学,缩减了专业基础课程的课时。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势必对高职动物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进行改革。

  • 标签: 动物生物化学 课程教学改革 高职教育 专业基础课程 学习过程 实践性教学
  • 简介: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乳品市场的快速增长带动了奶牛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但目前我国奶业进一步发展还存在一些重大制约因素,其中,高产良种奶牛的缺乏成为影响我国奶业发展的瓶颈。奶牛是单胎动物,自然状态下1头母牛1年1胎,且雌雄性别比各占五成,终生只能提供3~4头有效后代(母牛)。故国内现有良种奶牛种群扩繁受到很大限制,从国外大批引进良种奶牛需要大量外汇,同时受到隔离场数量不足及进口国牛源、质量的限制。因此,应用胚胎生物工程技术,利用产学研多方合作,建立优质奶牛高效繁殖平台,快速扩充繁殖高产奶牛群是整体提高奶牛生产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 标签: 奶牛养殖业 生物工程技术 繁殖 应用 胚胎 良种奶牛
  • 简介:2013年12月5日至6日,广州百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广州天虹宾馆举办了2013年百奇技术交流会,多名来自国内外的专家与百余名华南地区的奶牛养殖者共同分享了最新的奶牛饲养管理理念和经验。

  • 标签: 技术交流会 生物科技 广州 管理理念 奶牛饲养 奶牛养殖
  • 简介:动物营养与饲料包含“动物营养”和“饲料科学”两大部分内容,由于实验教学课时少、设备陈旧简陋,以及受重理论轻实验的教学思想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实验设计孤立,内容肤浅分散,且大多为验证、演示实验,忽视了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限制了学生创造发挥的空间和创新思维发展,这种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已不适合新时代对人才的需求。

  • 标签: 创新能力培养 设计性实验 动物营养 饲料科学 学生 课程
  • 简介: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AIV)引起的一种主要发生于鸡群中的烈性传染病。根据禽流感病毒致病和毒力的不同,可将该病分为高致病禽流感、低致病禽流感及无致病禽流感。本文主要介绍了高致病禽流感与低致病禽流感的不同之处,以期为临床诊断与预防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低致病性禽流感 高致病性禽流感 禽流感病毒 防控 鉴别 烈性传染病
  • 简介:创伤心包炎是由来自网胃尖锐异物刺伤心包而引起的心包化脓、增生性炎症,常伴有毒血症和充血性心力衰竭,胸膜炎、腹膜炎等炎症的发生。其临床表现食欲废绝,颈静脉充血,心动过速,胸、腹下浮肿及心音异常等主要症状。本病在以自配饲料的牛场中较为常见,饲料加工过程中不进行异物清除处理的牛场发病较多。

  • 标签: 创伤性心包炎 充血性心力衰竭 防治 病因 奶牛 饲料加工过程
  • 简介:雏鸡7日龄达到目标体质量对充分发挥肉仔鸡的生产潜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cobb500肉种鸡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育雏期对饲养肉种鸡全程总体结果的好坏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时期,7日龄取得好的活体质量将提高整体的生产性能指标,如:提高出栏重、饲料转化率以及全程维持低的死亡率等。

  • 标签: 质量调控 日龄 雏鸡 生产潜力 饲料转化率 性能指标
  • 简介:1仔猪腹泻的病因引起仔猪腹泻的因素很多,一是传染因素,二是非传染因素。传染因素包括细菌、病毒性和寄生虫三大类。最常见的有大肠杆菌、沙门氏菌、传染胃肠炎、轮状病毒等。非传染因素主要是因饲养管理不当造成的,如饲料不合格,断奶、转群引起的应激等。

  • 标签: 仔猪腹泻 病因分析 顽固性腹泻 非传染性因素 防控 传染性胃肠炎
  • 简介:猪蓝耳病又名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是1987年才新发现的一种接触传染病。主要特征是母猪呈现发热、流产、木乃伊胎、死产、弱仔等症状,仔猪表现为异常呼吸症状和高死亡率。因发病猪一般表现出耳朵发蓝,故称为猪蓝耳病。2007年7月首次在永胜县程海、期纳镇的部分村委会相继发生以高热为特征的猪病,从临床症状、病理剖解变化、流行病学调查及病料送云南省动物疾病控制中心检验,

  • 标签: 猪高致病性蓝耳病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 防治 接触性传染病 疾病控制中心 流行病学调查
  • 简介:本试验对天津市嘉立荷牧业有限公司第十四牧场1000头左右的荷斯坦泌乳牛奶样进行分析.然后统计体细胞数和产奶性能的相关。结果表明:不同胎次,不同月份体细胞数与日产奶量和乳脂率负相关程度,和与乳蛋白率正相关的程度不同。其中,一胎牛体细胞数与日产奶量的相关系数差异极显著所占比例较大(60%);二月、五月、六月、八月、九月体细胞数与日产奶量相关系数差异显著和极显著比例较大(分别为75%、75%、50%、50%、50%);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体细胞数与乳蛋白率相关系数显著比例较大(分别为50%、75%、75%、75%);二月体细胞数与乳脂率相关系数显著比例较大(75%)。说明胎次对体细胞数与产奶性能的相关的影响相对较小,月份的影响相对较大。

  • 标签: 体细胞数 产奶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