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以中国南部5省区引种栽培的猴面包树为研究对象,运用主成分分析对其观赏性状进行客观的评价分析,结果表明:优良的猴面包树其观赏性状主要体现在:树高、胸径粗大,分枝数少,花朵数量多、结实率高,叶片密集程度较低。此结果可以为猴面包树园林景观应用及培育推广提供参考。

  • 标签: 猴面包树 观赏性状 主成分分析法 综合评价
  • 简介:树不是'坏树',不是'邪恶的树',是我们应该放声讴歌的树,是我们应该放声赞美的树。在民间,树长期背负着骂名——被唤作'坏树'、'邪恶的树'。因此,乡村很少有人种树,我们看到的树几乎都是野生的。树坏吗?——有那么一点点坏.树邪恶吗?——有那么一点点邪.但离恶还差得远呢。

  • 标签: 构树果 构树皮 杂交构树
  • 简介:利用喷筒效应设计的机电空气负离子发生器,和现有的利用其他原理设计制造的空气负离子发生器相比,具有产生空气负离子浓度大,空气负离子转播距离远,增加空气湿度等特点;利用该空气负离子发生器可以规划设计大型的或较大规模的空气负离子休憩保健区,在医院,疗养院,城市住宅区,公园,学校等场所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标签: 空气负离子浓度 负离子发生器 机电式 应用 水法 原理设计
  • 简介:无刺骨属冬青科冬青属常绿小乔木,树高可达3-4米,树皮灰白色,叶革质,表面深绿而有光泽,背面淡绿色,叶卵形至椭圆形,无锯齿。4-5月开花,9月果熟,果实球形,熟时鲜红色。无刺骨病虫极少,生长缓慢,适宜长江流域以南广大区域栽培。溧水县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引种栽培无刺骨,并进行扦插育苗试验,成活率达90%以上。目前无刺骨市场供不应求,发展前景广阔。现将无刺骨繁殖技术介绍如下:

  • 标签: 扦插育苗试验 栽培技术 常绿小乔木 生长缓慢 区域栽培 长江流域
  • 简介:本文作者通过多年实验,结合大庆工程实际,详细对比了四种施工方案,以及计算方法,并从中论述了如何选择最佳方案,具有指导意义.

  • 标签: 桩基 基础加深 强夯 换土垫层法
  • 简介:按:2013年7月18日,银监会和国家林业局联合印发《关于林权抵押贷款的实施意见》,提出:银行业金融机构要积极开展林权抵押贷款业务,可以接受借款人以其本人或第三人合法拥有的林权作抵押担保发放贷款。可抵押林权具体包括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的林木所有权和使用权及相应林地使用权,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的采伐迹地、火烧迹地的林地使用权;国家规定可以抵押的其他森林、林木所有权、使用权和林地使用权。

  • 标签: 林权抵押贷款 林木所有权 国家林业局 林业资源 银监会 采伐迹地
  • 简介:她是一位神奇的女士,能够解读不同环境下大象叫声的含义,是非洲草原上聆听大象心声的"象者",草原上1500多头大象是她的亲密朋友;她是全球最权威的大象行为研究专家,为了近距离地接触大象,她每天与象群相随记录它们的行为,三十余年久居非洲从未间断,已将肯尼亚视为自己的第二故乡;如今,同样为了大象,

  • 标签: 非洲草原 行为研究 大象 近距离 肯尼亚 叫声
  • 简介:在城区绿化中,野花野草是园林工人最烦的不速之客。然而,最近从市园林绿化局获悉,2007年8月,京城将出现13由纯野生植被构成的“野草绿化地”,每块在10000m^2左右。“野草地”最大的好处就是“皮实”又省水。正常气候下,野草喝雨水即可存活生长。

  • 标签: 野草 北京市 绿地 城区绿化 绿化局 绿化地
  • 简介:用角规—断面平均木计算小班蓄积是目前森林资源清查中普遍应用的方法,但多方面的误差导致“角规测树蓄积往往偏低”的问题。本文从几方面对误差的来源和结果进行了分析,并略述避免、减少误差的手段。

  • 标签: 平均木 森林资源清查 样地 变动系数 林分 调查方法
  • 简介:一、晒种:如果种子是自己刚收集的,在播种前要进行晒种(而非暴晒),以提高种子的活力,提高发芽率和发芽势。发芽率是指能发芽种子的比例,发芽势是指单位时间内的发芽比例。如果是购买的,可以免去此步骤。

  • 标签: 催芽法 纸币 发芽势 单位时间 发芽率 种子
  • 简介:阐述了现浇楼板混凝土施工时,混凝土终凝前通过二次振捣的施工方法,愈合混凝土内部和表面初裂缝,以提高混凝土密实度,达到控制混凝土裂缝的目的。

  • 标签: 混凝土 二次振捣 抹压 裂缝
  • 简介:<正>取一大缸、按100斤鲜柿配8—10斤梨子的办法,分层混放在缸内,放满后封盖缸口,梨在缺氧状态卜放出大量乙烯,促进柿果的脱涩和软化,经4—5

  • 标签: 脱涩 梨子 分层 大缸 封盖 缸内
  • 简介:1975年12月,在湖北省云梦县的睡虎地发掘了12座墓葬。其中11号墓是公元前217年即秦始皇三十年的墓葬,墓主人名喜,任过安陆御史、鄢令史等司法官职。棺内有竹简1155支,内容有《编年纪》、《书》、《秦律十八种》等十种。在《秦律十八种》中,有一种是《田律》,内有一则关于保护森林的条文:“春二月,毋敢伐材木山林及雍堤水。不夏月,毋敢夜草为灰,取生荔,靡卵彀,毒鱼鳖,置井罔,到七月而纵之。唯不幸死而伐棺椁,是不用时”。这可以说是我国有记载的最早的森林保护法律。这段文字要译成现代的话就是说:从春季二月起,不准进山砍伐林木,并且不准堵塞林间水道;不过夏季,不准进山樵薪、割草烧灰,不准捕捉幼兽,不准掏鸟蛋,不准捉兽鸟,不准毒捕鱼类,不准设网与陷阱来捕杀鸟兽,到七月方可解除此禁令。只有不幸的死者制作棺椁而伐木,可以不受时间限制。我国最早的森林@郭天亮@李鹏

  • 标签: 我国最早 最早森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