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49 个结果
  • 简介:陆川县的灭荒工程,见效最快的是50万亩人工工程林。这些工程林所需苗木都是利用新开垦山地作圃培育出来的。这种依造林规划,就近造林地设置简易苗圃育苗的经验很值得推广。1.可以根据造林面积和用水情况设置育苗点(一般每个点育苗20~50万株不等),抓住造林有利天气,做到随时起苗,随时种植。因此,造林成活率均在95%以上,保证造林质量。2.缩短了圃地与造林地点之间的距离,减少苗木运输这一中间环节,比设立中心苗圃节约运输费约30万元,人工费约20万元。3.由于苗圃采用新开垦荒地,病虫害少。旧地育

  • 标签: 造林面积 苗木出圃 开垦荒地 用水情况 造林成活率 起苗
  • 简介:半山山地公园是杭州市半山地区环境整治的重点工程,工程建成后被全国风景园林学会评为当年全国优秀工程金奖,同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以半山山地公园建设实践为基础,对半山山地公园建设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半山山地公园建设的"最小干预"、"整体开发"、"生态原则"和"文化原则",以期对其它山地公园的建设有所启发。

  • 标签: 半山 山地公园 建设
  • 简介:"八五"以来,燕山地区垂直绿化取得了显著成绩,截止到1996年底,全地区攀援植物种植量已达70万株以上。服务公司羊耳峪调压站、客运公司机关两个单位被评为首都垂直绿化先进单位,消防支队、地毯厂、岗南路、凤凰亭路等处也有明显效果。攀援植物以其独特的"借

  • 标签: 燕山地区 攀援植物 大力发展 品种间 城市绿化 公司机关
  • 简介:<正>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有3万多公顷的荒山待开发,为了充分利用光、热、水、气等自然资源,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采用了立体栽培方式。其模式有果+菜+药,即果树下面栽平贝,平贝上面栽辣椒、茄子;果+粮,适于梯田果园,台梗种紫穗槐,果树下及田内侧种大豆、花生、平贝等耐荫作物;果+药,果树下种药材;还有果菜、果瓜等模式。当然以上各模式都要因地

  • 标签: 立体化栽培 果树 平贝 山地 耐荫作物 紫穗槐
  • 简介:牛鸣怪石广西靖西县某山坳上侧伏一怪石,远望如一头灰牛伏首俯望。巨石表面光滑,中间和底部有许多天然孔洞,大的犹如军号喇叭口,小的铜钱一般。一旦向孔内吹气,巨石内便发出阵阵“哞哞”声,颇似牛叫,非常有趣。神奇漩塘贵州省安顺龙宫风景区,有一罕见的漩塘。该塘直径百余米,水流按顺时针方向慢慢的旋转,约3~4分钟转一圈。更趣

  • 标签: 顺时针方向 广西靖西县 新疆塔里木 令人
  • 简介:<正>山东省招远市镇头镇孙家夼村集约栽植的柿树,1986年由集体转为专业户承包管理,在1987~1996年间通过承包人精心地科学管理,已经连续10年高产稳产,平均每666.7m~2年产量4162.5kg,每年获得纯利6043.2元,投入产出比为1:10.8,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 标签: 高产栽培技术 成龄柿树 30%桃小灵乳油 科学管理 柿角斑病 花期环剥
  • 简介:林业施策、森林经营与坡度关系密切。决策者通常依据山地丘陵坡度的大小制定各种技术体系规定,开展森林经营,决策层甚至将坡度作为制定政策的必要条件。通过分析坡度与林业法律法规、森林经营、水土流失、地类划分、森林资源调查的关系,提出了五点建议,旨在为决策者提供参考。

  • 标签: 山地丘陵 坡度 森林经营 林业施策 法律法规 地类划分
  • 简介:林业部定点扶贫的广西九万大山地区是指龙胜县、资源县、三江县、融水县、融安县、金秀县、坏江县、罗城县等八个县,共有109个乡镇,1063个行政村,223.95万人,是仫佬、毛南、苗、侗、壮、瑶等11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土地总面积3576.56万亩,其中林业用地2595.09万亩,占72.56%,人均11.55亩;森林总蓄积量3736.9万立方米,人均森林蓄积量16.73立方

  • 标签: 林业部 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 工农业总产值 林果业 林业用地 森林蓄积量
  • 简介:油松属于常绿乔木树种,垂直分布在海拔1200m~1700m的高山地区,是黑茶山林区的主要造林树种。介绍了城庄沟林场油松育苗经验,即抓好圃地选择、整地、施肥、播种及苗期管理五个环节。

  • 标签: 油松 山地育苗
  • 简介:<正>先来听听景观规划设计专业学生的谈论。有的学生说,做景观'不出彩',主要素材是植物,不能随心所欲地改造,而且做什么都平平地'趴'在地上,不象搞建筑,现代结构和材料为设计师提供了发挥的余地,可以做出丰富的形态和空间,又能竖立起来一展英姿。有的学生说,做景观'不出彩',到处是小打小闹的小品,稍不注意,就犯了人工笔墨过重的错误。也许,这不仅仅是学生之见,很多业界的同仁也有同感。在高密度的城市中,景观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城市绿地的规划设计,改善城市自然生态是首要的职能。参天大树和植物群落的确是最好的景观,但这样的景观需要经历岁月方能造就。所以,以上两种观点都希望通过人工造景来出彩,难免有些牵强。

  • 标签: 景观规划设计 城市自然生态 鸡鸣山 主要素材 景石 视觉景观
  • 简介:通过对生态景观公园山石景观设计的分析和讨论,明确山石景观在现代园林环境中的景观效果,通过对石阵、景观挡墙、路旁置石、沟壑岸山、假山、大型塑石护坡等的山石景观的设计,极大丰富了公园景观效果。

  • 标签: 生态景观 山石景观 置石 点缀 景观挡墙
  • 简介:景观的生命解读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景观的设计与实践进入了一个空前的高速上升时期.然而,全国各地大量杂乱而分立的化的、缺乏对人文的关怀,忽视生命的武断设计.

  • 标签: 景观设计 生命 温暖 减压
  • 简介:从生态学与景观规划设计相结合的发展历程出发,指出生态学作为一门学科是景观设计创造力、想象力的源泉和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通过景观创造性的表现途径,景观设计师可以帮助人们理解抽象的生态学概念和知识,从而有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相关理论的研究与实践。结合有代表性的实例从技术手段、表现工具、比喻、格局、适应性和过程化的形式6个方面简要阐述了生态学在景观设计中的思维和表现过程,为当今乃至未来生态学理论和景观设计实践更紧密的结合提供新思路。

  • 标签: 生态学 适应性 过程化 景观表现
  • 简介:本文对符号在乡土景观的衷征意义上进行了相关研究。从乡土景观符号的概念与演变入手,介绍了符号,文化与乡土景观之间的关系,说明地域文化传承与乡土景观符号提取之间的相互联系,强调乡土景观符号在文脉延续上的重要;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材料和技术等切入点入手,讨论如何提取与传承乡土景观符号,并将其应用到乡土景观建设中,最后,结合北京市延庆县西小庄各村整体规划设计实例,提出应从环境调查,文脉梳理,符号创作和公众参与等方面进行乡土景观符号的创作,为不同地域乡土景观符号的提取与应用提供可参考的模式。

  • 标签: 乡土景观 符号 景观设计 地域主义 提取 传承
  • 简介:基于当代乡村地理学、文化生态学、新考古学等理论,以聚落地理学为契入点,从人类文化与空间特质的视角对贵州省务川县仡佬族聚居地的环境背景、聚落形态、农田景观进行探析。在仡佬族村寨整体大环境背景下,对颇具典型性的务川县龙潭民族文化村的景观构成、空间要素、路网格局、民居样式等异质性景观进行深入的调研分析,发现仡佬族村寨景观的研究价值及诸多严重制约村寨的保护及发展的现存问题。由此对龙潭村的村寨景观开展了遗存保护与旅游发展控制性统筹规划,为寻求山地民族村落景观与农业观光适宜性发展实施的应对策略提供参考,探索一条地域性民族村寨保护与发展之路。

  • 标签: 聚落地理 仡佬族 山地 村寨形态 农田景观
  • 简介:通过研究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近年来国内外山地丘陵区林业生态建设研究状况作了综述,主要包括山地丘陵区森林立地类型划分、山地丘陵区森林空间配置结构及功能、山地丘陵区森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研究,以及山地丘陵区森林经营管理研究,并指出了山地丘陵区林业生态建设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的发展趋势。

  • 标签: 山地丘陵区 立地类型 空间配置 效益 经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