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0 个结果
  • 简介:赤研12号为中早熟杂交一代新品种。该品种植株生长势强,果实牛角形、黄绿色、微辣、风味佳、商品性好。经多年多点区域试验及生产示范,表现出高产,耐贝宁运,抗TMV、CMV,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特点。产量表现露地每667m^2为3000~4000Kg,保护地每667m^2为6000~7000Kg。

  • 标签: 辣椒 一代杂交种 赤研12号 选育
  • 简介:沈研13号是利用100%雄性不育系A9911和恢复系S4—1—7配制的一代杂交。具有早熟、抗病、高产、商品性优良、适应性广的特点,一般667m^2产量5000kg,适宜春秋保护地及露地栽培。

  • 标签: 辣椒 雄性不育 恢复系 杂交种 沈研13号
  • 简介:沈研15号是以细胞质雄性不育系A02-7为母本,以恢复系0840-7做父本配制而成的三系甜椒杂交。该品种早熟,果实方灯笼形,果面光滑,味甜。辽宁省辣椒区域试验平均总产量3710.4kg,平均增产11.0%;国家辣椒区域试验2a平均总产量2753.5kg/667m^2,比对照冀研6号平均增产2.8%。沈研15号适应早春大棚、秋延迟、越冬温室等多种栽培方式。

  • 标签: 甜椒 沈研15号 细胞质雄性不育 三系杂交种
  • 简介:以豫椒系列品种父母本和杂交为材料,采用液氮-SDS法提取辣椒基因组DNA,使用Bio-RAD-Mycycler型PCR仪和Bio-RAD1000凝胶扫描仪,研究PCR反应的主要影响因子,建立适合辣椒RAPD分析的PCR反应体系,从40个10bp的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个能鉴定豫椒968杂种纯度的引物S149.

  • 标签: 辣椒 杂交种 纯度鉴定 RAPD 杂种纯度 父母本
  • 简介:以新椒系列辣椒杂交父母本和一代杂种为材料,采用液氮-SDS法提取辣椒基因组DNA,研究PCR反应的主要影响因子,建立适合辣椒杂交纯度RAPD分析的PCR反应体系,从12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个能鉴定新椒10号杂种纯度的引物S1220,从7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个能鉴定新椒3号杂种纯度的引物S1213。

  • 标签: 辣椒 杂交种 RAPD分析 纯度鉴定
  • 简介:辣椒杂种优势非常明显,一代杂交品种已大规模应用于我国辣椒生产,但我国辣椒杂交的生产主要靠人工去雄、授粉,不仅生产成本高,而且种子纯度难以保证,因此利用雄性不育系制种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

  • 标签: 辣椒生产 雄性不育系 制种技术 杂交种 规模化 杂种优势
  • 简介:辣椒(CapsicumannuumL.)杂交子纯度快速检测技术对于保证辣椒杂交品种种子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红龙13号、红龙18号、红龙25号辣椒杂交是新疆隆平红安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选育并大面积栽培的主栽品种。为鉴定上述3个品种的纯度,本实验在特异性引物筛选的基础上,利用SSR标记技术对3个辣椒品种进行了种子纯度鉴定。结果表明,每个品种都有1对以上SSR引物可将其父本和母本分开,3个辣椒杂交品种的纯度分别为95.35%、89.36%和95.25%。SSR分子标记方法可以准确鉴定辣椒杂交纯度,且大大缩短纯度鉴定周期。

  • 标签: 辣椒 SSR标记 种子纯度鉴定 红龙13号 红龙18号 红龙25号
  • 简介:辣椒新杂交赤研4号(商品名:亮剑),由赤峰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2005年1月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该品种中早熟,生长势强。一般果长22—28cm,最长可达32cm,果肩宽4.5—5.5cm,果肉厚0.35~0.45cm,单果重110~150g,果实黄绿色,牛角形。耐贮运,商品性好,微辣,风味佳。抗TMV、CMV,抗逆性强,适应性广。该品种在赤峰地区温室内一般11月上旬播种,次年2月上旬定植,3月中下旬采收上市。此时正是北方蔬菜生产的淡季,栽培效益很高。

  • 标签: 新杂交种 高产栽培技术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辣椒 农业科学研究所 温室
  • 简介:一、选育经过1992年,我们对已搜集的50余份红菜薹材料进行观察鉴定,从中选出熟性(从播种至开始采收商品薹)在40~60天之间的早熟材料5份,综合性状优良、熟性在60~90天的材料16份,1993年获得不育株系2个.

  • 标签: 杂交红菜薹 “鄂红2号” 选育方法 熟性 商品性 品质
  • 简介:湘研美玉是以R05-35A胞质雄性不育系为母本、206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三系配套杂交一代.该品种中熟,果实粗牛角形,果实由绿色转红色,果长约14.1cm,果宽4.7cm左右,果肉厚0.4cm,平均单果质量80.3g.该品种适合在江苏、广东、云南、海南等省区作露地地膜覆盖越夏栽培.

  • 标签: CMS 三系配套 辣椒 湘研美玉
  • 简介:湘研806是利用R9814A胞质雄性不育系和甜椒自交系206配制而成的三系配套杂交一代,中熟,果实粗牛角形,果色由绿色转红色,果长约16cm,横径5.5cm左右,果肉厚0.35cm,平均单果质量140g左右。该品种适合于在江苏、海南、云南等地栽培。

  • 标签: CMS 三系配套 辣椒 湘研806
  • 简介:辣椒891是利用云阳羊角椒为母本、洛椒5号为父本育成的一代杂种.中早熟,果实长羊角型,嫩绿色,果面光滑有光泽,辣味中等.抗病毒病、疫病、青枯病.平均单株产量1.5kg,每667m2产量为3000~4000kg.适于保护地、露地和秋延晚栽培.

  • 标签: 早熟辣椒 选育 露地 果面 抗病毒病 秋延晚栽培
  • 简介:干椒1号是由母本二金条-12-6-4和父本羊角-2-3配制的一代杂交.该品种早熟,高抗病毒病、疫病,耐寒、耐热、耐湿、耐瘠.果实细长羊角形,青椒绿色,老熟果鲜红色,果皮薄、籽少、味辣.易脱水,晒干率高,宜作晒干椒或鲜食.一般667m2产鲜红椒2500kg,或干椒800kg.全国各地均宜种植,特别适宜嗜辣、习惯晒干椒的地区大面积推广.

  • 标签: 干椒 选育 辣椒 晒干 一代杂交种 羊角
  • 简介:吉椒9号辣椒品种系2001年以辣椒自交系H-35为母本,自交系H-97为父本配制杂交选育而成:2004-2005年通过吉林省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该品种具有多抗、丰产、优质等特点,其各项技术指标已达到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的要求,适于吉林省露地栽培。

  • 标签: 辣椒 吉椒9号 一代杂种 选育
  • 简介:宝鸡市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西部,古有"陈仓"之称,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这里曾是农业始祖炎帝和后稷教民稼穑之宝地.全市辖九县三区,总面积18656.8km2,全年降雨量609.8~782.7mm,年平均气温13℃,无霜期220d,≥10℃的积温3419℃.因此,宝鸡所独有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自然条件,适宜当地传统线辣椒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宝鸡的特产线辣椒在全国制干椒生产和贸易中也在发挥着积极的导向作用.

  • 标签: 宝鸡市 辣椒 品种 性状 育种
  • 简介:黄金条是以J03-Q为母本,J31-T为父本配制的杂交一代。该品种早熟,第一始花节位8~10节,果长23~28cm,果径1.8~2.2cm,果肉厚0.30cm,单果质量18—30g,青果黄绿色,红果鲜红,辣味香浓,平均每1hm。产量为51~55.5t。适合全国各地春秋保护地和露地栽培。

  • 标签: 辣椒 黄金条辣椒 一代杂种 选育
  • 简介:赤研270是以常规牛角椒品种变异株经多代自交选育的自交系赤育牛角椒为母本,与外引自交系赤270为父本杂交而成的一代杂交。果实牛角形,果实纵径24.1cm,果实横径5.2cm,果肉厚0.47cm,2~3心室,平均单果质量118g,微辣。每667m^2产量达5000kg以上。高抗病毒病、炭疽病,抗疫病。适宜种植赤峰牛角椒的地区栽培,是赤峰常规牛角椒最好的替代品种。

  • 标签: 辣椒 赤研270 一代杂种 选育
  • 简介:辣椒雄性不育系304A是陕西省宝鸡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利用不育源0918A与二荆条测交,继续回交4代培育而成,2016年通过省级审定登记。该不育系平均株高66cm,株幅60cm,始花节位9~10节。用保持系304B授粉,果实线形,青果深绿色,成熟后呈深红色,平均果纵径20cm,果横径1.4cm,味辣,品质较好,耐病毒病和疫病,综合抗性较强。

  • 标签: 雄性不育 选育 304A
  • 简介:辛香15号是以S165为母本,N320为父本配制的一代杂种。该品种中早熟,果实羊角形,果长14~16cm,横径1.6~1.8cm,果肉厚0.26cm,单果质量16~20g,果面光滑,青椒绿色,老熟后鲜红色,中辣,品质好,以鲜食为主也适合腌制。高抗疫病、炭疽病,抗病毒病,耐热耐湿。一般667m^2产鲜椒4000kg。适合全国种植。

  • 标签: 辣椒 一代杂种 辛香15号 选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