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红薯的副产品主要有红薯粉渣和薯藤,均是良好的饲料原料。现将红薯粉渣鲜贮和薯藤糖化加工技术介绍如下:一、红薯粉渣鲜贮加工技术红薯粉渣是薯块提取淀粉后的主要副产品,是生猪的好饲料。红薯粉渣由于含水量多,如果不及时晒干,堆积后容易酸败变质;而晒干后的粉渣,营养损失大,饲喂时费时、费工、耗燃料,既不方便,又不经济。若采用鲜贮,其营养成分比晒干后少损失30%左右。且饲喂方便、省工省时、省燃料。具体做法是:选用无毒聚乙烯塑料薄膜(厚8-10丝米左右),用火粘成与化肥袋(或饲料袋)直径一样,而长度为30-40厘米的塑料袋,然后装在化肥袋(或饲料袋)内备用。将鲜薯粉渣摊开晾晒,晾至含水量70%左右时装袋。装袋

  • 标签: 产品加工技术 红薯藤 聚乙烯塑料薄膜 饲料袋 粉渣 营养成分
  • 简介:棉花除提供棉纤维和棉油外,还有棉短绒、棉籽壳、棉籽饼、棉秆皮和棉秆等副产品可进行综合利用,提高经济效益。■棉短绒的利用籽棉轧花后还留有一层短绒,用剥绒机三道剥绒,100公斤棉籽可剥短绒7~10公斤。头道绒可纺粗纱,生产棉毯、绒衣、绒布,还可生产高级纸;二道?..

  • 标签: 综合利用价值 棉副产品 棉籽壳 棉籽饼 棉籽仁 低酚棉
  • 简介:2018年11月6日,从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获悉,利用麻类副产品工厂化栽培灵芝、羊肚菌、榆黄蘑等珍稀食用菌,产量高、周期短、成本低、品质好。长期以来,麻类作为传统的纤维原料作物,占生物量约85%的副产品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导致麻类产业的经济效益有限。利用麻类副产品做栽培基料,可有效促进麻类副产品资源化利用,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研究表明,利用麻类副产品工厂化栽培灵芝、羊肚菌、榆黄蘑、猴头菇、茶树菇、秀珍菇、真姬菇等珍稀食用菌,与未加入麻类副产物培养基相比,栽培周期缩短11%~21%,栽培生物学效率可达70%左右,高于棉籽壳栽培效率50%左右。首次发现麻类副产品培养基能提高木质素降解酶蛋白表达水平与酶活性,木质素降解酶的活性与产量呈正相关,为筛选合适的培养基、提高食用菌生物学效率奠定了理论基础。

  • 标签: 工厂化栽培 珍稀食用菌 麻类作物 副产品 木质素降解酶 中国农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