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8 个结果
  • 简介:茶叶是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人民生活必需品,是全民的健康饮料。据有关资料,二十世纪初全世界人口为16亿,到1999年10月世界人口已突破60亿;全世界人均年茶叶消费量从0.19kg增加到了0.5kg,增长了1.63倍。持续十五年的茶与健康的研究,明确证实茶叶有益于健康,尤其是绿茶和乌龙茶,具有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防龋、抗氧化、提高免疫力、除臭、杀菌、抗辐射和抗癌等功效。可以预料,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加之茶文化和茶与健康研究的进展,

  • 标签: 持续发展 科技创新 茶业 梅州 世界人口 生活必需品
  • 简介:广东是我国重点产茶省之一,茶叶发展方兴未艾.据唐陆羽《茶经》载"岭南茶产韶州(今韶关)往往得之,其味甚佳……"可见历史相当悠久.得天独厚的华南气候,适于各类茶树生长,汇集了丰富多彩的茶树品种资源,尤以花香型茶树品种居国内外领先地位,近代又发现了国内外独有的不含咖啡因的天然茶种.丰富的资源成就了众多的历史名茶,如粤北的乐昌白毛尖、清远笔架茶、粤东的凤凰单丛茶、梅县清凉山茶和鹤山的古劳银针等享誉国内外.近代我省创新名茶层出不穷,据统计省级名茶已达94个,部分名茶获得全国和国际奖.到2001年止,全省无性系茶树良种面积已达到39%,名优茶产量和产值分别达到0.8万吨和3亿元,分别占19.3%和38%,比1990年递增4.7倍和5倍.成为我国名优茶发展较快的省份之一.为进一步促进我省名优茶的持续发展,再上新台阶,现就我省茶树品种的现状和优势作如下阐析,以资参考.

  • 标签: 广东 茶树品种 名优茶 可持续发展 品种结构调整 无公害栽培技术
  • 简介:台湾乌龙茶品种台茶12号,别名"金萱",是八十年代初育成的灌木型早生中小叶品种.该品种具有适应性广、抗性强、耐肥力强等特点,在台湾的种植面积已达2000多公顷.其制成的乌龙茶具有独特"清香"和"韵味",在台湾颇受消费者欢迎.我所于1998年引种金萱品种,现种植面积达百余亩,并在逐步推广到全省其他茶区.试制的金萱乌龙茶品质接近台湾原产风味,金萱绿茶香高味醇,市场反映良好,经济效益显著.但是,直至目前,我们对于金萱品种的栽培施肥技术特点尚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影响了该品种的推广和价值提升.

  • 标签: 配方施肥技术 茶品种 研究初报 种植面积 效益显著 台湾
  • 简介:在茶树育苗工作中,搭棚遮阴是一项不可缺少的技术环节。阴棚的作用在于保护插穗及幼苗免受阳光直射而导致死亡,而且通过阴棚下的星点光线维持幼苗的光合作用和正常的生理活动。然而,育苗中搭棚遮阴所需原材料较多,费用较大,尤其是大面积的连续性的育苗工作,耗用的财才,物力更大。况且,采用自然界原材料,如竹、木,草等,也往往因受季节的制约,无法解决不时之需,以致妨碍育苗工作的进展。

  • 标签: 茶苗 茶树生长 新梢 星点 茶籽 英红
  • 简介:高效的光合作用是作物高产和优良品质形成的保证。我国早在二十几年前就开始实验,发现向植物喷洒低浓度亚硫酸氢钠可促进光合作用。近年来,大量实验证明,低浓度亚硫酸氢钠可促进小麦、水稻、棉花以及枇杷、柑桔等作物的光合速率,并在很多情况下获得增产效果。

  • 标签: 亚硫酸氢钠 低浓度 研究进展 茶树生长 光合作用 品质形成
  • 简介:尽管天空飘着雨,气温骤降。广州茶博会的现场依然热火朝天,十分火爆。2012年11月22-26日,业界公认的"全球茶业第一展"——第十三届广州国际茶文化节、2012中国(广州)国际茶业博览会(简称广州茶博会),在广州·琶洲·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C区举行。本届广州茶博会展览面积超过50,000平方米,来自中国内地20多个省市、港澳台地区及斯里兰卡、越南、马来西亚、韩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600多家企业参展。5天展会,入场观众超过13万人次,取得了圆满成功。

  • 标签: 茶博会 广州 国际茶文化节 茶市 中国内地 商品交易会
  • 简介:本研究结果表明,三种茶具的水温在10分钟内玻璃杯〉紫砂壶〉瓷盖碗。且水温的变化可分为三个阶段:0-2分钟这一时间段,水温都急剧下降,降幅瓷盖碗〉紫砂壶〉玻璃杯:2-4分钟,水温下降趋缓,降幅玻璃杯〉瓷盖碗〉紫砂壶:4—10分钟,水温下降处于较平稳的状态,降幅玻璃杯〉瓷盖碗〉紫砂壶。研究还发现,用紫砂壶、瓷盖碗和玻璃杯泡茶,茶汤中的儿茶素类和咖啡碱差异不是很明显。

  • 标签: 茶具 保温性能 泡茶效果
  • 简介:法国“费加罗报》日前刊登文章称:“如果您是从没有品过茶的30%的法国人之一;如果您还认为茶是一种‘女士饮料’或者只适于感冒或者消化不良时饮用,那么,您落伍了。”在法国,茶文化从没有像现在这样流行、这样具有吸引力。

  • 标签: 茶文化 法国人 持续增长 销量 茶叶 消化不良
  • 简介:清远笔架茶是清远的地方特色茶产品,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本文从笔架茶的历史发展、种植方式、加工制作、品质特征、产业现状、科研情况以及发展趋势等进行了综述,为读者进一步了解笔架茶提供资料。

  • 标签: 清远笔架茶 历史发展 种植方式 加工
  • 简介: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我国新世纪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任务。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了指引国家和社会前进方向的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大深化了科学发展观。我们要认清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论观点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发展”。对此,我们既要务虚,也要务实。固然,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要义,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我们所说的发展,与传统的发展理念不周,科学发展观强调的发展,是又好又快地发展。同时也是全面地发展,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发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一个重大的战略决策,就是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强调提高国家文化的软实力。茶叶是人类和谐健康的优选载体,堪称“和谐饮品”,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是许多物质生活中融入高深文化的典型代表,因为茶叶不仅在经济价值上,而且在文化价值上契合了人类发展的需求,在新世纪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和谐乃至促进世界和平的进程中,茶叶可以起到特殊作用。要提高中国茶文化软实力,须要贯彻科学发展观,为此开宗明义地对中国茶文化的性质、内容、范畴和特点,阐明作者的观点。认为茶文化是一种典型的“交叉文化”,是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茶的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融合、共振、升华,属交叉科学范畴。力求理论联系实际,重点就如何运用交叉科学于茶产业,提高茶文化软实力,并就如何积极应对世界金融危机,力争化危为机,危中找机,建言献策。

  • 标签: 和谐健康 交叉科学 文化软实力 解放思想 化危为机
  • 简介:茶树原产于中国西南地区,茗饮之事亦始于中国西南一带。各地种植的茶树和茗饮之风,寻本溯源,最初也是从这一地区传播开来的。茶的传播,在人类对茶的利用之前,是靠山川河流将茶子带向下游,茶子着陆后,适者生长成树,逐渐漫延,如此经历漫长的年代。远古采集利用的茶树,则属这种自然传播而长成的野生茶树。当我们的祖先发明茶的种植栽培方法之后,茶的传播,则转而靠采集种子或野生茶苗,乃至其它繁殖材料,进行繁衍扩种,于是就大大加快了茶的更多还原

  • 标签: 茶苗 中国西南 山川河流 子带 华阳国志 繁殖材料
  • 简介:为加快茶叶生产技术更新、品种更新的步伐,在坚持增施有机肥、栽培无性系良种和使用高效低毒农药等技术措施的基础上,我们重点推广了名茶机制技术和早春名优茶栽培技术。经过多年的试验,目前该二项技术已经成熟,茶园可以提早开采,茶叶可以提早上市,并可增加早春茶产量;同时减轻了茶叶

  • 标签: 机制技术 名优茶 栽培技术 茶叶生产 无公害生产
  • 简介: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新政策的不断出台,民生的变化,各行各业都在做相应的调整,不少传统企业面临转型升级,传统茶产业亦进入新一轮的转型期。很多茶企、茶商都纷纷抱怨近年行情不好,茶市冷淡,市场发展缓慢,同时茶叶质量问题时有发生及在移动互联网的冲击下,传统茶产业被推上了新的“风口”。

  • 标签: 茶行业 茶叶质量 茶叶流通 茶产业发展 茶艺师 商业模式创新
  • 简介:根据中国茶业产业现状,分析了茶业经济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提出了以茶业科技迎接新世纪茶业的发展之路,并进一步深化和完善茶业产业组织制度、以现代科技为手段,提高茶叶制品品质和科技含量、扩大行业范围,引导茶叶消费、完善管理机制,加速茶叶流通等四个方面指明了中国茶业在入世后的突破口以及实施茶业科技先行战略的环境条件.

  • 标签: 中国 茶叶 茶业 科学技术 加工水平 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