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新型除草剂唑磺隆是磺酰脲类小麦田除草剂,为明确其在野燕麦植株中的内吸传导特性以及为合理使用唑磺隆防除杂草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分别采用水培法和涂药法研究了唑磺隆在野燕麦Avenafatua植株中的传导特性。结果显示:采用水培法以50mg/L的唑磺隆处理野燕麦根部,药后24h野燕麦根、叶鞘和下部成熟叶中唑磺隆含量的占比分别为22%、74%和4%,心叶中未检测出;药后48h野燕麦根、叶鞘、下部成熟叶和心叶中唑磺隆含量的占比分别为23%、58%、8%和11%。采用涂药法以50mg/L唑磺隆处理野燕麦成熟叶片,药后24h野燕麦下部成熟叶和心叶中唑磺隆的含量占比分别为57%和43%,根和叶鞘未检测出;药后48h野燕麦根、叶鞘、下部成熟叶和心叶中唑磺隆的含量占比分别为1%、1%、68%和30%。结果表明,唑磺隆能被野燕麦的根吸收,具有优异的自下而上的内吸传导特性;同时唑磺隆能被野燕麦的叶片吸收,并可在叶间传导和向根传导。表明唑磺隆在野燕麦中具有双向传导的能力。

  • 标签: 氟唑磺隆 野燕麦 内吸 传导性
  • 简介:巴斯夫近期在阿根廷推出了苹果杀螨剂Nealta■(活性成分:丁螨酯),该杀螨剂可防治卵、幼虫、若虫、成虫各生长阶段的螨虫。

  • 标签: 杀螨剂 阿根廷 巴斯夫 氟螨 苹果
  • 简介:拜耳收购孟山都,是在全球行业演进大背景下,内因与外因叠加作用下,世界种业格局发生的一次巨变,堪称巨头之间“硬实力的重组、跨领域的聚合、黑科技的革命、大平台的再造”,奠定了未来一个时代全球种业态势,反映了产业演进的内在逻辑,对我国种业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转型升级既形成了战略紧迫感,又提供了更新的经验和更高的标杆。

  • 标签: 孟山都 大平台 重组 硬实 收购 拜耳
  • 简介:3月份共484项制剂加原药产品获得登记,登记项分别为:211项除草剂、121项杀虫剂、123项杀菌剂、13项植物生长调节剂、10项卫生杀虫剂、2项杀菌剂/杀虫剂、1项杀虫剂/杀螨剂、l项杀虫剂/杀菌剂、1项杀线虫剂、1项杀螨剂。

  • 标签: 农药产品 五氟磺草胺 呋虫胺 卫生杀虫剂 植物生长调节剂 杀菌剂
  • 简介: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检测虫双酰胺和噻嗪酮在茭白中残留的方法。样品采用乙腈提取,乙二胺-N-丙基硅烷(PSA)净化,0.1%甲酸-甲醇梯度洗脱,电喷雾正离子扫描,多反应监测模式,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0.005~1mg/kg添加水平下,虫双酰胺和噻嗪酮在茭白植株和茭白中的平均回收率在81%~107%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4.2%~11%之间。消解动态规律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虫双酰胺和噻嗪酮的半衰期分别为2.3d和2.8d,属易降解农药。最终残留试验结果表明:10%阿维·酰胺悬浮剂按制剂用量450~675g/hm^2分别施药2和3次,间隔期5d,距最后一次施药后7、14和21d采样,虫双酰胺在茭白中的残留量均〈0.01mg/kg;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按制剂用量600~900g/hm^2分别施药2和3次,间隔期5d,距最后一次施药后7、14和21d采样,噻嗪酮在茭白中的残留量为〈0.005~0.078mg/kg。建议10%阿维·酰胺悬浮剂最高制剂用量为450g/hm^2,最多施药2次,安全间隔期以7d为宜;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最高制剂用量为675g/hm^2,最多施药2次,安全间隔期以21d为宜。

  • 标签: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 氟虫双酰胺 噻嗪酮 茭白 残留 消解
  • 简介: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内标法检测灭蝇胺及其代谢三聚氰胺在双孢蘑菇Agaricusbisporus子实体和覆土中的残留量,以及两者在双孢蘑菇工厂化栽培中的变化规律。样品经V(甲醇):V()=4:1混合溶液提取,MCX固相萃取柱净化,HILIC色谱柱分离,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三聚氰胺-^13C同位素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灭蝇胺和三聚氰胺的检出限均为0.001mg/kg。在0.02~1mg/kg添加水平下,灭蝇胺在双孢蘑菇子实体和覆土样品中的回收率为86%~102%,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7%~5.3%;三聚氰胺在子实体和覆土样品中的回收率为98%~103%,RSD为1.5%~2.4%。在有效成分为1、10、50和250mg/kg施药水平下,灭蝇胺消解规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在覆土中的平均半衰期为31.3d。在覆土中灭蝇胺会转化为三聚氰胺,第2潮蘑菇采摘结束后,覆土中灭蝇胺的转化率为8.58%~13.87%。在施药水平较高(50、250mg/kg)时,灭蝇胺和三聚氰胺在第1潮菇中的残留量高于在第2潮菇中的,其最高检出量灭蝇胺为2.36mg/kg,三聚氰胺为1.75mg/kg。综合考虑环境和产品安全,建议灭蝇胺的使用量不宜超过50mg/kg。

  • 标签: 同位素内标 灭蝇胺 三聚氰胺 双孢蘑菇 残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