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9 个结果
  • 简介:飞虱是传播玉米粗缩病和水稻黑条矮缩病的重要传毒媒介,2007年以来,连续五年在山东省发生严重,对玉米和水稻生产造成严重威胁。根据历年飞虱发生情况,目前发生虫量,结合该虫发生规律、近期气象预报等综合分析,预计飞虱在鲁西南地区大发生,鲁南、鲁中及半岛地区偏重发生。

  • 标签: 灰飞虱 山东省 大发 水稻黑条矮缩病 玉米粗缩病 警报
  • 简介:以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简称甲维盐)为芯材,以明胶和阿拉伯胶为壁材,采用凝聚法制备了甲维盐微囊。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分析了甲维盐的质量分数,甲维盐的紫外最大吸收峰为243nm,其浓度对吸光度值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45.84x+0.0052。研究了不同壁材浓度和不同芯壁材比例对甲维盐微囊载药量、包封率和粒径大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凝聚法制备的甲维盐微囊包封率在62%左右,甲维盐微囊质量与芯壁材比例和壁材浓度有关,合适的壁材浓度以及合适的芯壁材比例有利于提高微囊质量。

  • 标签: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 微囊 复凝聚法
  • 简介: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不同温度下纳他霉素和乙霉威对葡萄孢Botrytiscinerea的抑制活性,同时采用药液培养间接测定了不同温度下药剂对菌丝体糖、蛋白和电解质渗漏的影响。结果表明:纳他霉素对菌丝生长的抑制中浓度(EC如)在25℃下为37.42μg/mL,在5℃下为0.9840μg/mL,活性提高了37倍;乙霉威对供试菌的活性在5℃下较25℃提高了5倍。25℃下经纳他霉素处理8h后,菌丝体可溶性糖渗漏量为6.5mg/g,蛋白渗漏量为162μg/g,药液电导率为700μs/cm,均显著高于相同条件下的0.1%吐温-80对照和乙霉威处理。不同处理温度之间,温度越低菌丝内含物的渗漏量越少。

  • 标签: 纳他霉素 灰葡萄孢 抑制作用 作用机理
  • 简介: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叶面喷施乙烯利-甲哌鎓配剂,能起到改善株型结构、促进同化物分配转运和提高产量的综合效果.具体表现为:1)增加气生根数和根系干重;2)缩短节间长度、增加茎粗,降低株高和穗位高,提高茎粗系数;3)促进灌浆初期同化物向根系分配、灌浆中期在地上部营养器官内积累、灌浆后期向产量器官转运,并有利于玉米提早成熟;4)提高双穗率、增加穗数,减少秃尖、增加行粒数,显著提高玉米单产.上述结果表明,乙烯利-甲哌鎓配剂能起到防止倒伏、提早成熟的作用,在夏玉米生产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推广价值.

  • 标签: 乙烯利 甲哌鎓 复配剂 夏玉米 产量
  • 简介:近日,新奥股份发布关于位于石家庄的下属子公司产的提示性公告,公告称在要求停产的期间,公司位于石家庄的两家下属子公司根据政府部门的要求,积极配合开展工作,并利用此时间对必须停产的生产设施进行了维护检修。近期,经相关部门同意,原涉及停产的两家子公司在利剑斩污期间停工的生产线已陆续开工产。

  • 标签: 股份 停运 利润 政府部门 维护检修 生产设施
  • 简介:以多菌灵为对照药剂,采用生长速率、悬滴和浸渍分别测定了不同温度下纳他霉素对葡萄孢Botrytiscinerea菌丝生长、分生孢子萌发和菌核萌发的毒力,研究了常温下两种药剂对菌株产孢和菌核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纳他霉素及多菌灵对葡萄孢不同生育阶段菌体的抑制作用随温度降低而有不同程度增强;分生孢子对药剂最为敏感;温度对药剂对菌丝毒力的影响最显著;多菌灵对菌株不同发育阶段的抑制活性均高于纳他霉素。供试药剂对菌株产孢时间和菌核产生时间无显著影响,但多菌灵可显著刺激菌株产孢和菌核形成。

  • 标签: 纳他霉素 多菌灵 灰葡萄孢 毒力 生物学性状
  • 简介:唑啉草酯,英文名Pinoxaden,属于新苯基吡唑啉类除草剂,为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抑制剂。其作用机理主要是造成脂肪酸合成受阻,进而导致细胞生长分裂受阻,杂草植株死亡,具有内吸传导性。该产品主要用于谷物田,苗后除草剂,用于防除禾本科杂草。有效成分的用量在30~60g/hm2。

  • 标签: 苗后除草剂 吡唑啉类 乙酰辅酶A羧化酶 禾本科杂草 市场 开发
  • 简介:摘要:分别采用β-环糊精作为手性流动相添加剂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和涂敷型纤维素-三(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正相高效液相色谱手性固定相拆分了农药己唑醇.结果表明,己唑醇对映异构体在以上两种方法下都完全达到基线分离.考察了影响容量因子、选择性系数和分离度的各种因素.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 手性固定相 手性流动相添加剂 己唑醇 对映体拆分
  • 简介:新环保实施至今已近半年。6月15日,环境保护部在官方网站通报了今年以来新法及配套办法执行情况,提出各级环保部门充分运用按日连续处罚、查封扣押、限产停产以及移送行政拘留等手段,执法力度日益加大,同时加强与司法机关联动,积极推进两衔接。在这一背景下,石油和化工行业在意识上和行动上均发生着深刻的变革。

  • 标签: 环保法 执行情况 官方网站 环境保护 环保部门 执法力度
  • 简介:研究了新型环烷基磺酰胺类化合物N-(2,4,5-三氯苯基)-2-氧代环己烷基磺酰胺(简称化合物108)对葡萄孢菌丝生长、孢子形成和萌发以及菌核产生等不同生育阶段的抑制作用及其对菌丝致病力和形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化合物108对葡萄孢菌丝生长和孢子形成及孢子萌发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EC50值分别为6.90、4.70和4.11μg/mL;菌核形成受到明显抑制,当药剂质量浓度达20μg/mL时,无菌核产生。经化合物108处理后的葡萄孢菌丝致病力下降,40μg/mL处理的菌丝致病力显著低于对照。超微结构观察结果表明,化合物108能导致葡萄孢菌丝萎缩、塌陷和变形,菌体细胞壁增厚、皱缩及分层。

  • 标签: 灰葡萄孢菌 环烷基磺酰胺类化合物 抑制作用 形态学 超微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