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4 个结果
  • 简介:本文根据以往对白背飞虱研究的结果和10多年来所积累的灯下、田间虫量资料,对此虫的发生量预测进行了探讨,初步提出了适合本地区的预测方法,经应用验证,平均准确度,短期预测达92.7%,中期预测达89.74%;长期预测准确性也较好。

  • 标签: 白背飞虱 发生量 预测预报
  • 简介:白背飞虱是为害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80年代以来,其发生量和为害程度在全国范围内显著上升和加重。实施“压前控后”的药剂防治措施,常不能控制主害代虫量的剧增和为害,即压了前却控不住后,主害代仍需大面积施药防治。如我市1980年定点田系统调查:6月20日百丛虫量为904只,当

  • 标签: 白背飞虱 药剂防治 虫量 主害代 为害程度 种群数量
  • 简介: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我省1991年植棉面积扩大到170多万亩,比上年增加62.12%,预计1992年植棉面积可达200万亩。广大棉农经过实践已深刻认识到,扩种棉花等经济作物是农民致富的重要途经之一,但要实现棉花高产、优质、高效益,搞好病虫防治工作则是关键所在。过去我省在

  • 标签: 植棉面积 二代棉铃虫 棉叶蝉 农业产业结构 防治指标 常规防治
  • 简介: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日益被人们广泛应用,然而随着太阳能产业的发展,由于其自身的特点,雷击事故频发,也日益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太阳能设备的雷电防护是保障该产业安全发展的重要保障。从太阳能产品的雷电防护出发,在探讨太阳能产品防雷设计同时重点分析太阳能产品防雷安全措施,在此基础上,提出安全防护建议。

  • 标签: 太阳能产品 防雷设计 防雷安全
  • 简介:本文采用扩散型指数法中的扩散系数法(c)、k值法和扩散型指数法(Is)对桑天牛卵粒在幼龄桑树上的分布型和取样方法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桑园(田)的桑天牛卵粒属聚集分布型,取样方法以双对角线取样误差率最小.

  • 标签: 桑天牛 卵粒 分布型 取样方法
  • 简介:80年代中期以来,乐平县三化螟明显回升,发生量、分布面、危害程度均居全省之首.为了找出回升原因,深求防治对策,根据1990年铅山县病虫分析会与会者提议,由省植保植检站牵头,江西农大植保系、景德镇市和乐平县植保站参加,组成联合调查组,于1990年4月22~24日,7月21~22日、10

  • 标签: 乐平 县植保站 有效虫源 植保植检站 晚稻品种 姜家村
  • 简介:高中生物教材中,有许多反映事物一般的、本质性特征的名词概念,它们比较抽象,学生往往不易理解。老师可以利用通俗易懂或者有趣的生活语言,使得枯燥无味的基本概念变得丰富多彩,采用设疑法有效地分解基本概念的难度,通过对相似概念的比较,使易混淆的基本概念较清楚地加以区分,概念图可使原来迷惑的概念清晰化,零散的知识系统化。本文就如何进行生物概念的有效性教学做一探讨

  • 标签: 生物学教学 生物学概念 有效性 方法
  • 简介:以脱氮假单胞杆菌为供试菌,通过外源添加氧化应激诱导剂甲萘醌,测定了维生素B12发酵过程中代谢特征参数,应用Logistic、Luedeking—Piret和Luedeking—Piret修正模型建立了氧化应激状态下菌体生长、产物积累和基质消耗的动力学方程,采用Origin90软件对其进行非线性回归分析,获得动力学模型参数。研究结果发现:甲萘醌可以加快菌体生长、加速总糖消耗,但对维生素B12合成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拟合结果表明甲萘醌能够有效降低菌体的最大比生长速率μm、提高总糖的比消耗速率、降低维生素B12合成的比生成速率,延缓稳定期出现的时间,且拟合相关系数R^2均达到90%,说明该模型能较好地反映本研究实验条件下脱氮假单胞杆菌的细胞生长、产物合成和底物消耗过程,为接下来深入研究不同氧化应激状态下的菌体代谢变化特征提供参考。

  • 标签: 脱氮假单胞杆菌 甲萘醌 维生素B12 相关系数 氧化应激
  • 简介:就桔小实蝇寄生蜂种类、生物学特性、寄主选择行为、农药对寄生蜂的影响及寄生蜂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较全面的综述。

  • 标签: 桔小实蝇 寄生蜂 生物学 生物防治
  • 简介:利用温度、降水和日照资料,根据早稻生理特性和有关研究成果,分别构建早稻温度、降水和日照适宜度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早稻的气候适宜度模型来反映多因子对早稻产量的协同效应。根据不同时段的早稻气候适宜度,构建早稻气候适宜指数。利用不同时段的气候适宜指数和早稻产量建立早稻产量动态预报模型。结果表明,模型回代检验和预报检验的丰欠趋势正确率、实际预报准确率均有较好效果,能满足业务服务的需要。

  • 标签: 应用气象学 气候适宜度 气候适宜指数 早稻产量 动态预报
  • 简介:增产菌用于桑蚕生产,是个新的课题,为了探明在桑、蚕及制种上的增产效应,省植保站与省蚕茶所于1992年4~6月联合在蚕茶所蚕桑研究室较系统地进行了该项目试验研究。现将试验结果小结如下:

  • 标签: 桑蚕生产 蚕茶 试验结果 茧层率 增产效应 试验研究
  • 简介:在一种新农药的药效试验中,我们常根据防效来确定最佳用药量(姑且称之为"药效确定法"),或凭经验,认为只要防效达到80~100%,就断定可以大面积推广使用,忽略了这样的用药量是否经济合理。Hillebrandt(1960)第一次将边际分析理论应用到害虫防治上来。当药剂处理的追

  • 标签: 边际分析法 用药量 次将 确定法 生产函数 害虫防治
  • 简介:犬细小病毒病感染是由犬细小病毒(cPv)引起犬只死亡的最重要传染病之一,目前诊断该病的方法主要是胶体金快速检测试板法,虽然检测方法较简便快速,但其敏感性较差。通过对NCBI网站GenBank发表的CPV-2基因组序列的分析,选择该病毒VP2基因保守序列设计引物,通过对阳性病料扩增及扩增产物测序,与NCBI发表的相关基因对比,同源性在99.8%-100%,成功建立了特异性、灵敏度高的PCR方法,最低只需2.5PgDNA模板。在对28例可疑CPV病例检测中,本方法检出25例阳性、3例阴性,阳性率为89.28%;胶体金检测板检测出20例阳性、8例阴性,阳性率为71.42%,证实PCR方法比胶体金检测更敏感。

  • 标签: 犬细小病毒 PCR 检测方法
  • 简介:本文是在二化螟Chilosuppressalis(Walker)田间种群生命表(1982~83年)的基础上,利用1~4代各虫期卵、幼虫(一、二龄,三、四龄,五、六龄),蛹、成虫的存活率,繁殖力组成射影矩阵,与初始虫量(Ni)进行矩阵乘法运算,预测下一个虫期的数量(Ni+1),同时结合运用网络模型图解法,直观地揭示二化螟的数最变化的全过程,从而,更有利于对它进行监察和综合治理。

  • 标签: 种群生命表 CHILO 虫量 虫期 射影矩阵 矩阵代数
  • 简介:对全省盆地区22个农气观测站小麦各生育期的观测资料、各地海拔经纬度及影响小麦生长发育速度的因子进行分析,建立小麦生育期预报模式,根据所建立的模型对未来天气进行预报,可实现实时动态预报小麦生育期。

  • 标签: 四川盆地 小麦 生育期 预报模式
  • 简介:1984年以前,我站一代甘蔗二点螟发生期预报,主要是通过剥查发育进度来进行预测预报。但由于越冬代二点螟有向上位移化蛹的习性,而剥查有较大的难度,极易漏查,处在蔗蔸底部的极大多数是幼虫,加上受虫源田及化蛹至羽化期间的气温影响也较大,

  • 标签: 甘蔗二点螟 性诱剂 越冬代 羽化期 诱芯 预测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