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8 个结果
  • 简介:串珠镰FusariummoniliformeSheldon在我国分布极广,是一种重要的植物病原菌,常导致水稻恶苗病、棉花红腐病、玉米基腐病、甘蔗梢腐病、马铃薯干腐病等重要病害的发生,近二十年来又因作为植物生长素——赤霉素的生产菌而引起世人

  • 标签: 串珠镰孢 棉花红腐病 水稻恶苗病 植物病原菌 植物生长素 干腐病
  • 简介:本文针对甘蔗蚧在江西的发生为害特点,提出以选种、浸种、水旱轮作、间作营很清洁蔗田、利除枯、老叶为中心,打好3次硬仗为重点的农业防治和积极进行生物防治,使用药剂防治的系列防治措施。

  • 标签: 甘蔗粉蚧 防治方法
  • 简介:为研究球白僵菌对寒地温室4种常见害虫防治效果。通过平板计数法确定球白僵菌菌种的菌含量,将球白僵菌制备成5种浓度梯度的菌悬液,分别命名为G_1到G_5,以半致死剂量LD_(50)为实验测定标准,筛选出半致死浓度。结果表明:球白僵菌对温室4种害虫致死效果显著,其中G_1的致死率高达62%;G_3的致死率为50%;G_5的致死率最低,为34%。在寒地温室害虫的防治过程中,浓度在G_1到G_5之间的球白僵菌均可配制成生物农药,用于防治温室病虫害,但考虑到防治效果和生物农药使用剂量等诸多因素,本实验得出浓度为G_3的球白僵菌菌悬液较为合适。

  • 标签: 球孢白僵菌 菌悬液 LD50 致死率 生物农药
  • 简介:蚧壳虫(SaccharicoccussacchariGockell)近年来在我县已上升为甘蔗的主要害虫,并有逐年加重为害的趋势,严重威胁甘蔗高产稳产和品质的提高。为了摸清该虫的发生危害规律和有效的防治方法,笔者于1985~1987年进行了初步调查和试验,现将所获结果报道如后。材料和方法1.越冬调查在丘陵蔗区选择有代表性的调查基点3个,每年3月中旬在基点的蔗窖中调查蔗种,宿根蔗田的蔗蔸以及蔗田中的枯蔗茎叶及的田周围的杂草,仔细观察蚧虫的越冬情况。

  • 标签: 粉蚧 宿根蔗 蔗种 蔗区 高产稳产 蚧壳虫
  • 简介:以一株侧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laterosporus)为试验菌株,研究其对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aeruginosa)的抑制效应,并将其应用于水产养殖富营养化水体中,进行蓝藻水华的生态控制。结果表明,侧芽孢杆菌可以抑制铜绿微囊藻的生长,使其叶绿素a的含量显著下降,从而抑制了其光合作用的活性,达到限制铜绿微囊藻细胞增殖的目的。这种抑制作用与侧芽孢杆菌的细菌含量成正比,初始接种的菌体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且这种限制作用在菌藻接触后的8~10d较为显著。将活菌数≥108个/mL的侧芽孢杆菌按0.50、1.00mg/L的用量加入淡水池塘养殖的富营养水体,在60d内不仅可使养殖水体中的TN、TP和高锰酸盐指数有所下降,同时还可显著抑制藻类的数量,增加藻类的种类,提高养殖水体中藻类的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较好地调节藻类群落结构。研究显示,侧芽孢杆菌因具有较强的抑藻能力,在生物修复养殖富营养化水体的水生生态系统方面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侧孢芽孢杆菌 铜绿微囊藻 抑制 养殖水体 水华
  • 简介:研究不同浓度苏云金杆菌与球白僵菌复配混合剂对佳木斯地区小菜蛾幼虫死亡率的影响。用PBS缓冲液将苏云金杆菌与球白僵菌稀释成不同浓度梯度的菌悬液,采用正交分析法对苏云金杆菌及球白僵菌复配成7种不同浓度梯度的混合剂,并测定不同浓度混合剂对小菜蛾幼虫的死亡率,从而筛选出较适幼虫死亡的LD_(50)的比例及其浓度。经观察分析,在96h内苏云金杆菌与球白僵菌复配为3:1时,小菜蛾幼虫的死亡率达到72%,其中在1×10~(-1)~1×10~(-6)g/mL浓度下幼虫死亡率较高。各混合液对小菜蛾幼虫致死效果不一,其中当苏云金杆菌与球白僵菌复配比例为3:1且浓度在1×10~(-1)~1×10~(-6)g/mL时,对昆虫幼虫致死效果明显。

  • 标签: 苏云金杆菌 球孢白僵菌 复配 小菜蛾
  • 简介:通过在万安、泰和蔗区调查和室内饲养,得出蔗纷纷(SaccharicocussacchariCockerll)在该地区的越冬虫态以卵为主,若虫、成虫次之;其越冬场所有害藏蔗种、宿根蔗兜、蔗田枯叶鞘和田埂杂草白茅Imperatacylindrica(Linnaeu)。

  • 标签: 蔗粉蚧 越冬虫态 越冬场所
  • 简介:通过系统调查湘西州吉首市周边的柑桔虱类害虫,发现湘西州柑桔虱主要是黑刺虱,其次是柑桔虱,黑刺虱在湘西1年发生4代,存在世代重叠,柑桔虱主要发生在9月份和10月份,其它时间很少发生。黄板对黑刺虱和柑桔虱成虫的诱杀效果明显,可作为监测和防治柑桔虱类害虫的有效手段。

  • 标签: 柑桔粉虱 黑刺粉虱 发生规律 防治策略
  • 简介:扶桑绵蚧是近几年入侵我国的一种外来危险性有害生物,2009年9月,在富宁县城街道绿化带扶桑上首次发现。通过对富宁县扶桑绵蚧发生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扶桑绵蚧监测和综合防治等防控对策。

  • 标签: 扶桑绵粉蚧 发生现状 检测 防控对策
  • 简介:为了更好地了解螺旋虱(AleurodicusdispersusRussell)对寄主植物的化学选择机制,运用H型嗅觉仪和触角电位(ElectroantennogramEAG)反应技术,研究了螺旋虱雌雄成虫对印度紫檀(Pterocarpusindicus)、番石榴(Psidiumguajava)、番木瓜(Caricapapaya)、香蕉(Musasupientum)、羊蹄甲(Bauhiniavariegata)、大叶榄仁(Terminaliaesculentum)和散尾葵(Chrysalidocarpuslutescens)等7种植物及其挥发物的嗅觉行为及电生理反应。结果表明:螺旋虱雌虫对印度紫檀及其挥发物表现出显著的正趋向作用;螺旋虱雌雄虫对散尾葵及其挥发物表现出显著的负趋向作用。在剂量反应试验中,螺旋虱雌虫的EAG反应随着印度紫檀挥发油和散尾葵挥发油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当浓度增加到10mol/L时,EAG反应最强。该研究结果可为开发螺旋虱田间引诱剂和驱避剂提供参考。

  • 标签: 螺旋粉虱 植物挥发物 行为反应 触角电位反应
  • 简介:为了对江西烤烟进行综合评价,利用DPS数据处理系统软件对江西烤烟71个烟叶样本的香气成分进行主成分分析,按累积贡献率79.60%提取前7个主成分,计算综合得分,并将综合得分以卡方距离为衡量样本间品质差异的指标,运用离差平方法进行聚类分析,将71个样本分为4类。从第1类到第4类,评吸总分和香气指数B值逐渐降低。

  • 标签: 烤烟 香味物质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 简介:通过分析大量气象资料,系统地统计分析近30年山东石岛地区春季气温,从日、月、季三个方面寻找气温的变化规律,以期为海洋气象业务服务、科研提供有益的参考。

  • 标签: 石岛 春季 气温 分析
  • 简介:介绍某些农药隐性成分的分析方法。剖析时主要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和气相色谱仪,并给出8个剖析实例。农药隐性成分剖析应和使用农药经验丰富者相结合,这样可大大缩小分析范围。

  • 标签: 农药 定量分析 隐性成分 气相色谱 高效液相色谱
  • 简介:本文针对宁都县近年来稻瘿蚊常有重度发生的情况,进行气象条件分析,结果表明:冬季气温明显偏高,水稻生长季节雨日、雨量明显们多,有利于稻瘿蚊的重度发生,易造成水稻大减产。因此,有必要提出一些有效的防治对策,做到及时预测,及时防治。

  • 标签: 稻瘿蚊 重发原因 防治对策
  • 简介:蔬菜农药残留问题是世界农产品安全中备受关注的问题之一,农药在保护农作物的同时对人体健康、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带来了隐患。为此,从蔬菜农药残留现状出发,分析其原因及危害,进而提出相关对策,以期为蔬菜质量安全提供参考。

  • 标签: 蔬菜 农药残留 食物安全
  • 简介:浙江黑松叶蜂在福建局部地区发生严重危害,通过对其危害特征进行分析,发现其具有:危害症状隐蔽性,发生具有暴发性,幼虫危害历期长,根治难度大等特点。同时,经过风险分析评估表明,该虫种为福建省重要的林业有害生物和中度危险的林业有害生物,对全省松林已构成了很大威胁,建议应将其列入福建省林业主要虫害进行管理,加强对其的综合治理,防止其继续扩散蔓延。

  • 标签: 浙江黑松叶蜂 危害特征 风险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