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食品营养学"是食品科学专业一门专业基础课,该课程具有很强科学性与应用性。当今,随着食品营养学理论及技术快速发展,以及现代人才培养新理念和新要求,该课程传统教学内容已不能满足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结合课程改革实践,在分析"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内容现状基础上,结合学生学习特点,并从当代对人才培养新需求入手,对该课程教学内容改革进行了探讨。

  • 标签: 教学改革 课程建设 教学内容 教学质量
  • 简介:“互联网+”时代一个重要挑战就是如何利用互联网思维实现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学术期刊编辑、出版、服务模式也将随着“互联网+”时代到来迎来新变革。但是每一本学术期刊都有相应专业领域,期刊用户也是专业人群,“内容为王”依然是影响期刊是否具有长久生命力决定性因素。因此,在学术领域,

  • 标签: 学术期刊 加工 保鲜 质量 互联网 服务模式
  • 简介:(1)技术简介以100%大豆豆粕为原料,采用挤压质构重组技术,通过优化配方和工艺生产,具有不同纤维状结构组织化蛋白系列产品。其中,高水分挤压组织化技术原料最低蛋白质含量和最低蛋白质质量分数分别仅为55%和50%,挤压物料含水率从35%增加至55%,能耗大大降低,下降幅度达60%以上。其产品组织化度、弹性、感官、口感极具鸡肉质地。无菌鲜样品在冷藏或低温条件下可贮藏30天以上,干品具有较长保质期。该技术可使原料全部被利用,几乎无废弃物排放,具有生产连续、工艺集成度高、能耗低等优点。

  • 标签: 挤压组织化 生产技术 低蛋白质 大豆豆粕 蛋白质含量 物料含水率
  • 简介:以山药为材料,研究了鲜切加工加速组织衰老与活性氧代谢关系。结果表明,鲜切加工提高了山药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促进了H2O2和丙二醛(MDA)积累,加速了抗坏血酸(ASA)损失,加强了膜脂过氧化作用。统计分析表明,H2O2含量,MDA含量和ASA含量三者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

  • 标签: 山药 鲜切 H2O2 抗氧化酶 膜脂过氧化
  • 简介:研究冷激处理对小白杏采后贮藏过程中杏果组织活性氧和抗氧化代谢影响,为小白杏冷激处理贮藏保鲜提供理论依据。将挑选好绿熟期杏果(生理成熟)进行定量分配后,放入有孔垫有软纸1m3塑料筐内,做冷激处理,同时留1组不做任何处理,作为对照(CK),把处理好组合杏子移至(0±0.5)℃冷库内贮藏,每隔特定时间,观察并测定相关指标。结果表明,最佳冷激处理组合为冷激温度-3℃,冷激时间3h。在此条件下,可以有效抑制小白杏果实冷藏期间酶活力,同时可以减少自由基对膜损伤,抑制果实呼吸,达到延缓细胞衰老和延长小白杏贮藏期效果。

  • 标签: 小白杏 冷激处理 活性氧 抗氧代谢
  • 简介:世界卫生组织经过3年研究和评选,评出最健康食品包括最佳蔬菜、最佳水果等6类。人们熟悉红薯,被列为13种最佳蔬菜冠军。

  • 标签: 世界卫生组织 健康食品 蔬菜 红薯 评选
  • 简介:以大豆蛋白为原料,研究调质处理对大豆理化特性影响,以便生产更加优质大豆组织蛋白。结果显示,最佳工艺参数为:喂料转速20r/min,蒸汽压力0.3MPa。

  • 标签: 大豆 凋质 理化特性
  • 简介:由国家农产品保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津)、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中国果品流通协会葡萄分会、中国农产品保鲜工程协会、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采后处理与加工研究室、农业部公益性行业葡萄科研专项组共周主办“全国葡萄合作组织流通与市场信息交流会”于2010年3月29日至3月31日在天津成功召开。包括台湾在内全国13个省市120余名农产品保鲜专家和葡萄专业合作组织及生产流通企业代表参加了会议。

  • 标签: 专业合作组织 信息交流会 流通企业 国家农产品保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葡萄 天津
  • 简介:为研究鸭梨可溶性固形物(SSC)等内在品质对其组织褐变发生影响,进而为鸭梨组织褐变采前防控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利用K—BA100R型无损水果糖度检测仪,按SSC高低对鸭梨进行分级,贮于0℃环境中,分别采用1%02+10%C02浓度气体进行诱导褐变处理15d和30d,分析鸭梨果实采后品质与其组织褐变关系。结果表明,诱导处理30d。鸭梨果皮和果肉褐变指数与SSC分别呈极显著(R=0.999,R=0.992)正相关,与果实单果重呈显著(R:0.965,R=0.959)正相关,与可滴定酸(TA)含量呈显著负相关(R=-0.958,R=-0.966)。随着诱导时间延长,果实组织褐变程度越重,TA和VC含量下降明显,且鸭梨果皮、果肉和果心组织细胞膜透性增大。同时,在鸭梨果皮组织中,N、Ca和B元素含量越高,则果皮无褐变或褐变程度较轻;在果肉和果心组织中,无褐变或褐变相对较轻果实,其K和B元素含量较高:褐变程度较重果实.其组织Ca含量较低。表明鸭梨果实TA与VC含量及K、B、Ca等元素含量与其组织褐变关系密切,提高鸭梨果实内在品质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褐变发生.而SSC含量与高CO2伤害型黑心病发生程度无明显规律。

  • 标签: 鸭梨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内在品质 组织褐变
  • 简介: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是一种高效特异溶血栓药物,但天然t-PA存在半衰期短,有潜在引起颅内出血危险等缺点,因而限制了它广泛应用。世界各国科研人员利用了分子设计和基因工程等技术,构建了一系列t-PA突变体,旨在提高对纤维蛋白亲和力,延长半衰期,提高纤溶效率,减少颅内出血危险。综述了t-PA结构和功能、对t-PA结构改造,以及一系列t-PA突变体研究现状及进展情况。

  • 标签: 溶栓剂 基因工程 t-PA突变体 表达
  • 简介:食品企业(质量)管理是食品科学相关专业必修课程,为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案例教学被应用到该门课程教学中。通过教学案例选择、课堂讨论、总结提高3个阶段教学模式,实现教师与学生课堂角色转换,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师综合素养,收到良好教学效果。

  • 标签: 教学改革 案例教学 食品企业(质量) 管理
  • 简介:实验教学是高职院校实施实践教学一个重要环节,随着课程改革推进,项目教学法已逐渐成为实验教学主导方向。在教学质量工程和创新型人才培养背景下,对"发酵食品生产技术"实验教学中实行项目教学法,引入项目任务教学模式,让学生独立去解决某个项目任务,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缩短了学生适应就业岗位时间,取得了较好效果。

  • 标签: 项目教学法 发酵食品生产技术 实验教学
  • 简介:在“互联网+”时代,大学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陈旧教学方法不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不能最大程度地吸引学生课堂注意力,因此教学改革迫在眉睫.从学校、教师和学生3个方面探讨如何创造新教学理念,寻找新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挖掘潜能,构建合理知识体系,进而在大学教育中开拓大学生创新能力,为培养新时代创新人才提供有效途径.

  • 标签: 素质教育 创新性思维 评价标准
  • 简介:案例教学是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一种有效教学方法,符合果蔬加工学课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需要。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果蔬加工学课程实施案例教学必要性和如何具体实施案例教学过程进行了探讨,并对影响该课程案例教学效果因素进行了分析。

  • 标签: 果蔬加工 案例教学 实践
  • 简介:“食品分析”是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重要专业基础课程之一,由于其实践性很强,按传统操作步骤进行课堂教学无助于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在多年课程教学实践基础上,对课程改革做了一些有益尝试和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

  • 标签: 食品分析 教学改革 探索
  • 简介:"食品机械与设备"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核心课程,在培养学生工程意识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提高该课程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案例教学法。从传统教学方法存在问题、案例教学优势、案例教学实施、应用效果及作用4个方面进行阐述。

  • 标签: 案例教学法 食品机械与设备 应用
  • 简介:"饮料加工技术"是高职食品加工专业主干课程,通过分析该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进行课程教学改革,取得了较好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

  • 标签: 饮料加工技术 教学改革 教学方法
  • 简介:针对在西藏高校进行食品毒理学教学时遇到实际问题,结合西藏高校学生学习特点及藏区独特高原环境,对食品毒理学理论教学及相应实验教学谈出自己体会并提出几点建议,旨在提高食品毒理学理论教学水平和实验课教学效果,为培养适合西藏发展优秀食品人才提供良好平台。

  • 标签: 西藏 食品毒理学 教学
  • 简介:通过讨论'食品理化检验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阐述该课程改革必要性。根据'食品理化检验技术'课程特点,从改革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手段、改进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课程改革,力求通过改革让学生较好地掌握实验操作技能,使其成为具有专业知识背景和掌握食品检测方法一线技术技能型人才。

  • 标签: 食品理化检验技术 理实一体化 项目教学法
  • 简介:"天然产物化学"作为高校本科高年级和研究生开设选修课程,具备了采用互动式教学条件。为落实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发展需要,探索"天然产物化学"互动式教学法恰逢及时。几年来教学实践表明,互动式教学法能真正使学生成为教学主体,学生自主性、创造性和交流能力等也可得到全面而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显著提高,值得在本科高年级和研究生教学中推广。

  • 标签: 天然产物化学 互动式教学 改革 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