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2 个结果
  • 简介:凝胶特性是蛋黄蛋白在食品加工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加工特性之一。南京农业大学教育部肉品加工与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对蛋黄凝胶形成及蛋白浓度对其凝胶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旨在为蛋黄蛋白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提供依据。

  • 标签: 凝胶特性 凝胶形成 蛋黄 食品加工过程 蛋白浓度 南京农业大学
  • 简介:夏至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也标志着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即将到来。营养专家提醒,此时公众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并可多吃一些苦味食物和酸性食物,以利清泄暑热,增进食欲。夏至时节气候炎热,蚊虫繁殖,雨水较多,易感染痢疾等肠道疾病,如果过食油腻食物,会伤害脾胃,宜食绿豆、西瓜、大枣、鸡肉、牛肉、鲫鱼、豆浆、甘蔗、梨等清淡食物。除了要吃一些清淡的食物外,为了抗菌消炎、解热去暑、提神醒脑、消除疲劳,夏至时节还应刻意去吃一些苦味和酸味食物。现代营养学研究表明,苦味食物中含有氨基、生物碱、维生素、苦味素、微量元素等成分,

  • 标签: 现代营养学 酸性食物 苦味食物 肠道疾病 油腻食物 抗菌消炎
  • 简介:以鲶鱼鱼糜为研究对象,在鱼糜中加入TG酶、结冷胶和大豆分离蛋白作为抗冻剂,在温度为-18℃下冷冻后,分别做1,2,3,4次反复冻融处理,同时将未加抗冻剂的鱼糜也做反复冻融处理,对比加抗冻剂的鱼糜;将解冻的鱼糜制成火腿,以鲶鱼火腿产品的凝胶质构特性(弹性、黏聚性、硬度和咀嚼性)为考察指标,研究抗冻剂对反复冻融的鱼糜凝胶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鱼糜凝胶质构特性和嫩度均降低;加抗冻剂的鱼糜比未加抗冻剂的鱼糜凝胶质构特性好。

  • 标签: 鲶鱼鱼糜 反复冻融 抗冻剂 凝胶特性
  • 简介:果胶支链多、分子量大,可被转化为水凝胶,以形成聚合物链的网状结构,使其在水中聚集起来且不溶于水。果胶由于其简单的细胞相容性胶凝机制,已被开发用于不同的生物医学应用,包括药物输送、基因传递、伤口愈合和组织工程。通过讨论果胶的结构、来源和提取程序对多糖性能的影响,从而优化凝胶的形成,得到所期望有一定应用的凝胶,建立其在医学领域中的基础性作用。

  • 标签: 果胶 凝胶 聚合物 生物医学 药物输送
  • 简介:分别研究了明胶、卡拉胶和变性淀粉的凝胶强度随浓度的变化,并对比3种材料在不同pH值、不同蔗糖浓度下凝胶强度的变化,为3种材料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 标签: 明胶 卡拉胶 变性淀粉 凝胶性能
  • 简介:研究谷氨酰胺转氨酶及其对肉制品凝胶特性的影响,分析谷氨酰胺转氨酶的来源及性质,对催化蛋白质凝胶反应机理进行介绍。阐述谷氨酰胺转氨酶在肉制品凝胶过程中的作用,并对肉制品品质的改善进行综述。

  • 标签: 谷氨酰胺转氨酶 肉制品 凝胶特性
  • 简介:阐述了玉米辛烯基琥珀铝淀粉制备工艺过程,以辛烯基琥珀酸酐添加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pH值进行单因素试验,得出最佳制备工艺为辛烯基琥珀酸酐添加量2%,反应温度30℃,反应时间3h,反应pH值8.5,交联反应时间4h,产品取代度0.019。

  • 标签: 辛烯基琥珀酸酐 硫酸铝 取代度 疏水性
  • 简介:采用超声波辅助甲醇提取栀子中的绿原,考查超声功率、超声时间、甲醇体积分数、料液比、超声温度对栀子中绿原提取效果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试验因素与水平,根据中心组合试验设计,采用三因素三水平响应面分析方法,拟合试验因素与响应值的多元二次方程,对各个因素的显著性及交互作用进行分析,运用DesignExpert8.0.6Trial优化试验条件。得到最佳工艺参数为超声功率72.87W,超声时间18.46min,甲醇体积分数60.54%。在此条件下,绿原提取率为5.68%。

  • 标签: 超声波辅助 栀子 绿原酸 响应面法 优化
  • 简介:以绿原提取率为考察指标,对微波法辅助提取向日葵叶中绿原提取工艺条件中的每一个可能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乙醇体积分数70%,料液比1∶20,浸泡时间30min,微波温度60℃,微波功率300W,微波时间6min,浸提温度70℃,浸提时间20min,pH值7时,向日葵叶中绿原提取率达1.848%。通过对提取过程中每一个细致因素的分析,以期为向日葵叶中绿原的工业化微波辅助提取提供参考。

  • 标签: 向日葵叶 绿原酸 微波辅助 提取
  • 简介:分析山西老陈醋生产过程中酒精度与总之间的变化,可以得出酒精最后全部发酵成总。结果显示,通过提高酒精发酵阶段的酒精度,就可以提高老陈醋的产量。

  • 标签: 酒精度 总酸 山西老陈醋 产量
  • 简介:以小麦粉为对照,研究不同配比的燕麦—小麦混合粉的粉特性。结果表明,随着燕麦粉质量分数的增加,燕麦全粉—小麦粉混合粉和燕麦精粉—小麦粉混合粉的吸水率均呈增大趋势,稳定时间均是先增大后减小;在燕麦粉质量分数为5%~40%,随着燕麦粉质量分数的增加,形成时间的变化趋势均是先减小后增大,弱化度的变化趋势均是先减小后增大。

  • 标签: 粉质特性 吸水率 稳定时间 形成时间 弱化度
  • 简介:我国在解决大蒜产品数量方面已经取得了前所未有和举世瞩目的成就,各类大蒜产品(速冻蒜米、腌制蒜米、脱水蒜片、蒜粉、蒜泥、蒜汁、油炸大蒜、大蒜饮料等)数量充足。然而近年来大蒜产品在数量增长的同时,其质量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分析大蒜产业生产领域中重数量增长、轻质量和安全的不良倾向,探讨了改进的对策和建议。

  • 标签: 大蒜产品 食品安全 对策分析
  • 简介:建立了使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动植物油脂中苯并(a)芘含量的方法。样品经环己烷-乙酸乙酯提取,凝胶色谱(GPC)净化,采用高效液相荧光检测器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该方法RSD小于1%,回收率为92.0%-95.8%。该法前处理简单、回收率高、操作简便,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 标签: 凝胶色谱 高效液相色谱法 苯并(A)芘 动植物油脂
  • 简介:HPLC分析表明,L.rhamnosus719在MRS中发酵时,醋酸含量先升后降,而乳酸在发酵过程中不断增加,发酵过程中,乳酸和醋酸的摩尔浓度比从6h的0.28增加到60h的2.63。L.rhamnosus719在MRS培养48h的上清液抑菌效果最好,抑菌圈直径达36mm,其中乳酸、醋酸含量分别为17.70g/L和4.32g/L。L.rhamnosus719产生较高浓度的乳酸和醋酸是其抑菌作用的主要原因。

  • 标签: 干酪乳杆菌鼠李糖亚种 有机酸 抑菌作用 HPLC
  • 简介:建立检测奶粉中色氨酸含量的氨基分析仪法。用碱水解法水解奶粉,氨基分析仪测定奶粉中色氨酸。结果表明,该方法标准曲线良好,线性范围为0.02-0.20μmol/mL,相关系数等于0.99999,检出限为10pmol,回收率为95.54%-103.82%。该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度高,适用于样品数目较多的定量检测。

  • 标签: 奶粉 色氨酸 氨基酸分析仪
  • 简介:通过向面粉中添加不同比例的黑豆粉,利用构仪测定在不同储藏时间下,面包构特性的变化趋势,发现添加5%黑豆粉末的面包,在硬度、弹性、咀嚼性3个方面都有很好改善,不但增强了面包的营养价值,而且还具有良好的保藏性能,使货架期更长。

  • 标签: 黑豆粉末 面包 老化 质构仪
  • 简介:在研究超声波辅助提取杜仲叶中绿原的丁艺。在单因素和正交优化设计实验的基础上,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提取溶剂乙醇体积分数为45%,料液比为1:8,超声波屏极电流为0.60A,提取时间为30min,绿原提取率可达2.81%。该工艺具有溶剂用量较少,提取周期较短,提取率较高等特点。

  • 标签: 绿原酸 杜仲叶 超声波辅助
  • 简介:以甘肃省成县核桃为试材,将带壳核桃、核桃半仁和核桃碎仁装入厚40μm的白色聚乙烯塑料袋中,在常温(20~30℃)下旷藏。研究了贮藏180d期间核桃种仁的脂肪氧化变化。试验结果表明,核桃的总脂肪含量和碘价在旷藏过程中下降,而价、过氧化值和皂化值升高。核桃带壳贮藏能较好抑制核桃种仁的脂肪氧化,有利于保持核桃的贮藏品质,常温贮藏180d期间,其品质明显优于核桃半仁和碎仁。

  • 标签: 核桃 常温贮藏 脂肪酸氧化
  • 简介:采用改造后深黄被孢霉YZ-124菌株发酵生产γ-亚麻。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发酵温度、发酵时间、装液量和接种量的适用范围,再利用正交试验进行工艺优化,确定最佳的发酵培养条件。结果表明,最佳的培养条件为发酵温度为28℃,发酵时间7d,装液量50mL,接种量8%,在此条件下产品中γ-亚麻产量达到最大值。

  • 标签: 深黄被孢霉 Γ-亚麻酸 培养条件
  • 简介:为提高豆腐的品质及稳定性,实现豆腐酸浆点浆技术的标准化、规范化生产,通过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豆浆、黄浆水、自然酸化得到的酸浆中乳酸、草酸、酒石等10种有机的变化,结果表明在黄浆水的自然酸化过程中乳酸、醋酸增加幅度最大,丙酮、苹果酸、柠檬、富马等4种有机的含量有所降低,其他有机含量基本不变。研究结果显示,这种变化可能与产微生物参与有关。

  • 标签: 豆腐 高效液相色谱法 黄浆水 酸浆 有机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