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9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以草莓为研究试材,对草莓原生质体分离过程若干影响因子如分离材料、酶液组成、酶解方式及时间、纯化时离心力及离心时间进行了比较分析,以探讨草莓原生体分离最佳条件,为草莓原生质体培养和融合等研究提供大量优质原生质体。结果表明:继代5d草莓悬浮细胞系原生质体分离最佳材料,其次愈伤组织,而从组培苗叶片分离原生质体产量和活力最低。以悬浮细胞系为分离材料酶液组成为CPW13%甘露醇+0.5%PVP+0.1%MES+0.5%~1.0%CellulaseOnozukaR-10+0.5%MacerozymeR-10+0.05%PectolyaseY-23;以组培苗叶片及胚性愈伤组织为分离材料酶液组成为CPW13%甘露醇+0.5%PVP+0.1%MES+1.0%CellulaseOnozukaR-10+1.0%MacerozymeR-10+0.1%Pec-tolyaseY-23。分离草莓悬浮细胞系原生质体宜采用低速(30r/min)恒温(27±1)℃摇床振荡酶解,时间为12h。纯化时,适当提高离心力短时间离心有利于原生质体纯化过程产量和活力保持,以80×g离心6~8min,效果为好。

  • 标签: 草莓 悬浮细胞系 原生质体 原生质体分离
  • 简介:为了从蛋白质分子生物学方面研究白菜型冬油菜不同抗寒品种低温逆境及恢复条件下相关蛋白响应机制,揭示大田生产中冬油菜抵御突发骤变低温伤害抗寒机理,以超强抗寒冬油菜品种陇油7号和弱抗寒品种天油2号为材料,在培养箱培养至幼苗五叶期时,模拟北方寒旱区冬油菜返青期倒春寒环境,运用双向电泳结合质谱技术,分析其幼苗在低温(4℃)-恢复(20℃)-低温(4℃)-恢复(20℃)过程存在蛋白及其差异表达量。研究表明低温胁迫与恢复过程,有2个蛋白点发生了显著差异丰度变化,它们分别是半胱氨酸型氧化还蛋白过氧化物酶(定义为1号蛋白)和一种未知蛋白(2号蛋白)。且不同抗寒性品种存在2种不同蛋白差异表达机制,1号蛋白在抗寒性较弱天油2号低温胁迫恢复过程表现出上调-下调-上调变化趋势,抗寒性较强陇油7号此蛋白在第一次低温胁迫后消失,而出现了另外一种未知蛋白(蛋白2),且在低温胁迫恢复过程也表现出上调-下调-上调变化趋势,并且表达量高于天油2号蛋白1,因此,这种未知蛋白2可能陇油7号抗寒性强于天油2号原因之一。

  • 标签: 白菜型冬油菜 低温胁迫 双向电泳 蛋白质
  • 简介:分离一种广泛存在于生物遗传学现象,被认为一种强有力进化动力。本文从生殖隔离因子、细胞质效应以及环境因素三个方面分析了雄配子体选择可能导致遗传偏分离效应。研究证明,位于细胞核基因组上生殖隔离因子如配子体基因、不育基因等遗传因素导致雄配子体选择引起遗传偏分离主要原因;而细胞质核互作导致雄性不育产生雄配子选择同样可导致核基因发生遗传偏分离;非遗传因素如环境温度等引起雄配子选择也会导致遗传偏分离现象。

  • 标签: 偏分离 配子体选择 生殖隔离 细胞质效应 环境因素
  • 简介:龙血树热带、亚热带地区所特有的珍稀植物,著名民间药物“血竭”重要原料。该药在我国中药材市场占有重要地位。目前血竭生产从多年生龙血树上取其带脂茎杆提炼而成,该法需要大量原材料,不断砍伐已使其资源面临枯竭威胁,现其己被列为国家三级保护濒危植物。如何有效地开发和利用龙血树这一宝贵资源,使其得到可持续和高效利用是目前研究一个重要方向。本研究以经诱导物诱导处理刚产生血竭和未经诱导物处理海南龙血树(DracaenacambodiannPierreexGagnep)组培苗为材料,利用抑制消减杂交(supressionsubtractivehybridization,SSH)技术构建了龙血树血竭生物合成相关基因差减cDNA文库,采用PCR方法筛选差减文库获得431个重组子。随机挑取200个克隆经ReverseNorthernBlot筛选剔除假阳性后,共获得59个差异较明显阳性克隆,测序后得51条差异片段,通过BLASTn和BLASTx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分离到与信号转导相关cDNA片段5个,转录翻译相关蛋白cDNA片段5个,物质能量代谢酶类cDNA片段12个,另外有23个克隆在GenBank均未发现显著相关同源序列,推测它们可能功能未知新基因或是靠近3--末端基因片段,因保守性较低,难以通过同源比较推测其功能。

  • 标签: 海南龙血树 血竭 抑制差减杂交
  • 简介:黄瓜枯萎病一种世界性土传病害,常常给黄瓜生产造成非常严重甚至毁灭性损失。从感病品系‘早二N’上分离纯化得到黄瓜枯萎病病原菌为尖孢镰刀菌黄瓜专化型(Fusariumoxysporumf.sp.cucumerinum),利用真菌核糖体基因及其间隔区DNA相似性鉴定了病原菌属性,发现其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transcribedspacer,ITS)序列与尖孢镰刀菌(Fusariumoxysporum)相似性为99%。回接试验进一步确证了分离得到枯萎病菌为尖孢镰刀菌黄瓜专化型(Fusariumoxysporumf.sp.cucumerinum)。以灌根方式对70个黄瓜自交系(含两个对照品系)接种此病原菌,通过调查接种后病情指数分析不同黄瓜品系对枯萎病抗感差异。结果表明:共有26个品系隶属抗病等级、42个品系隶属感病等级。其中'日节成'对枯萎病抗性最强,‘Superina’抗性最弱。这一结果为今后选择抗感亲本研究黄瓜枯萎病抗性遗传机制及分离鉴定抗性基因提供了重要材料选择参考。

  • 标签: 黄瓜 枯萎病 尖孢镰刀菌 品种抗性
  • 简介:植物原生质体进行细胞工程遗传操作和植物育种良好材料。由于部分植物不亲和障碍和特殊细胞信号传导途径研究等方面的需要,使得植物原生质体操作相关研究变得独居优势。我们对近年来植物原生质体分离方法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植物原生质体研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指出在植物遗传操作及育种等方面,植物原生质体研究将变得不可或缺。研究影响植物原生质体再生因素可能未来植物原生质体研究重要方向。

  • 标签: 原生质体 分离 应用 进展
  • 简介:杂种不育性繁殖隔离一种主要形式,数年来,尽管繁殖隔离在广泛生物体体进化生物学已经成为一个关键问题,但仅有几个基因在繁殖隔离中被鉴定。亚洲种分为两个亚种,籼稻(indica)和精稻(japonica)。这两个亚种杂交种通常为高度不育,水稻胚一个特殊种群具有广泛亲和性,与籼稻和精稻进行回交时能产生高度育性杂交种。在本研究,我们利用图位克隆方法,

  • 标签: 繁殖障碍 杂交种 亲和性 籼稻 调控因子 杂种不育性
  • 简介:为探索适于小麦籽粒蛋白质组学研究样品制备最优方法,本研究以Rht10鲁麦15开花后第31天籽粒为材料,采用4种不同蛋白质提取方法:TCA/丙酮法、尿素/硫脲法、酚提取法Ⅰ和酚提取法Ⅱ,对不同提取方法得到蛋白量以及蛋白分离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TCA/丙酮法和尿素/硫脲法获得蛋白点较少,分别为484个和489个,蛋白质损失较大,蛋白质在碱性端(pH7附近)堆积严重;酚提取方法Ⅰ得到蛋白点709个,部分蛋白点弥散,碱性端蛋白轻微堆积;酚提取方法Ⅱ得到蛋白点866个,蛋白点清晰,无碱性蛋白堆积。研究结果表明,在小麦籽粒蛋白质组研究,酚提取方法更为适合小麦籽粒蛋白提取,同时方法Ⅱ优于方法Ⅰ。

  • 标签: 小麦 籽粒蛋白 蛋白提取 双向电泳
  • 简介:对香蕉束顶病毒(BBTV)广州分离物MGHDNA组分6全序列进行了克隆及序列分析。并对来自广州、海南、台湾、澳大利亚及印度BBTV组分6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BBTV组分6都含有CR-SL(stem-loopcommonregions),CR-M(majorcommonregions)结构等典型特征序列。BBTV组分6核苷酸全序列、开放阅读框(ORF)核苷酸、CR-M核苷酸序列及其氨基酸序列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BBTV分离物可分为2个组群:亚洲组和南太平洋组。CR-M结构在2个组群间有明显差异,南太平洋组分离CR-M结构中有一段不完全保守16个核苷酸重复序列,而在亚洲组分离这个序列并不重复。对BBTV组分6蛋白质进行了二级结构预测和理化性质分析发现,这2个类群蛋白质二级结构有差异,但是理化性质无明显差异。

  • 标签: 香蕉束顶病毒 DNA组分6 克隆 分离物
  • 简介:本文在籼、粳稻细胞质背景下研究了Rf-1位点上PCR标记M45461遗传分离比例,结果显示M45461遗传分离与提供雄配子杂合体细胞质背景有关。粳稻细胞质不影响M45461遗传分离比例,而籼稻细胞质会导致M45461极显著偏向籼稻或具有籼稻遗传成分较重亲本。在籼、粳稻细胞质背景下,杂合体花粉育性分别为半不育和正常可育,而小穗育性均正常。说明M45461分离与雄配子选择有关,而与雌配子关系不大。该结果还揭示粳稻细胞质可以与籼稻细胞核和谐共存,籼稻细胞质则与粳稻细胞核存在不谐和遗传互作。这一结论可以为籼粳分化研究提供一些参考,也可为籼粳杂交父母本选择提供参考。

  • 标签: 水稻 籼粳分化 偏分离 细胞质 Rf-1位点
  • 简介:启动子调控外源基因在植物体内表达“开关”。随着植物转基因技术广泛应用,无论基础研究还是应用研究,人们希望能够充分利用启动子来准确控制外源基因在植物体内表达,使目的基因“开”和“关”、表达“多”和“少”、在“何地”和“何时”表达等。能够听从人指挥,以实现植物育种分子设计。因此,快速分离和鉴定植物体内各种特异启动子已经成为植物基因工程研究热点和难点。本文在互补末端连接反向PCR(CELI—PCR)技术基础上建立起…种快速分离目的基因全长cDNA和启动子序列新方法。该方法利用CELI—PCR进行染色体连续步移,获取足够长目的基因及其上游基因组DNA序列,再根据转录起始位点目的基因转录本和启动子分界点,其下游转录本外显于可通过RT-PCR扩增,而上游启动子序列则不能被RT-PCR扩增这一特点,借助RT-PCR进行cDNA连续步移,直到获得全长cDNA,确定启动子基因5’非翻译区位置,进而精确定位转录起始位点。从而获取目的基因准确启动子序列和全长cDNA序列。因此,建立在CELI,PCR基础上RITIS技术,可绕过繁琐构建cDNA库和5'-RACE等方法快速分离目的基因全长cDNA和启动子序列。

  • 标签: 启动子 全长CDNA 转录起始位点
  • 简介:普通洋葱(AlliumcepaL.)一种开放授粉重要蔬菜作物,在洋葱品种纯度鉴定因其亲本保有一定程度异质性,所以杂交种纯度百分率难以确定。为了有效地控制杂交种纯度质量,本研究从收集于各文献89对引物筛选出了12对具有多态性引物,利用筛选出12对SSR引物对39份洋葱种质进行分析,检测到47条多态性带,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7.25。可变类平均法(Flexiblegrouplinkage)聚类分析表明,SSR标记可将39份洋葱划分为三大类,聚类分析结果与洋葱自然属性相符合。同时发现这些标记在常规品种、亲本自交系内,甚至在杂种一代中都显示出很高遗传异质性。为了促进和提升繁育品种质量鉴定准确性,本研究所提出SSR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方案,可通过选定SSR位点纯和原种田,制出杂交种。该方案能在选育几个SSR位点检测出准确杂交率,还可以有效地监测洋葱F1代杂交种纯度质量,并且这个方案可以用于任何表现出严重近交衰退异花授粉作物SSR标记分子纯度鉴定,为促进和提升繁育品种质量鉴定准确性提供帮助。

  • 标签: 洋葱 SSR标记 遗传多样性 种内异质性 纯度鉴定
  • 简介:WRKY转录因子高等植物中最重要转录因子基因家族之一,在植物应对生物胁迫(病原菌和病毒等)和非生物胁迫(干旱,盐害,冷害和热害等)等一系列逆境应答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高等植物WRKY转录因子在调控植物应答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相关功能进行了总结。在目前已经报道WRKY转录因子功能基础上,分析了不同植物WRKY转录因子逆境应答模式和功能特征,为未来探索作物WRKY转录因子逆境应答调控机理奠定基础。

  • 标签: 植物 WRKY转录因子 胁迫应答 功能
  • 简介:松树世界上分布最广且最具经济价值树种之一。近年来随着DNA分子标记技术发展,分子标记已经广泛应用于松树遗传多样性、亲缘关系、遗传图谱构建、基因定位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方向。本文从遗传多样性、亲缘关系、遗传图谱构建、基因定位及标记辅助选择等角度,评述了松树遗传与进化上常用DNA分子标记如RFLP、RAPD、AFLP和SSR等应用情况和进展。在遗传多样性方面,DNA分子标记技术已成为鉴定松树种间、种内遗传多样性有效手段,并用于指导杂交育种;在亲缘关系判定方面,可以在分子水平上阐明生物系统演化及分类情况,揭示育种亲本选配和种质资源有效利用;在松树遗传图谱构建和基因定位及标记辅助选择方面也取得了显著进展,构建了二十多张连锁图谱,并对其生长、材性和抗性等性状进行了基因定位,获得了一些重要与抗病相连锁标记。

  • 标签: 松树 分子标记 遗传 进化
  • 简介:寄主诱导基因沉默(hostinducedgenesilencing,HIGS)技术基于RNAi而发展起来新技术,它既可以从反向遗传学方向鉴定植物病原真菌基因功能,又可以通过在寄主植物中表达沉默病原物特定基因HIGS载体,以达到控制病原菌扩展,提高作物抗病性目的。因此HIGS在研究植物病原真菌致病机理和作物抗病育种中极具应用前景。HIGS技术从报道以来在植物保护领域得到了广泛运用,其适用范围广,可以在多种病原真菌中进行应用,特别对于难培养和难以进行遗传转化真菌。并可以在植物抗病育种中发挥更大空间,为病害防治提供可靠策略。本综述总结概括了HIGS技术原理和它在植物病原丝状真菌研究最新进展,为该技术在更多植物病原真菌使用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寄主诱导基因沉默 丝状真菌 致病基因 抗病育种
  • 简介:水淹胁迫植物遭受主要非生物胁迫之一,对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品质等都会带来严重影响,全面解析植物耐涝机制,对选育耐涝品种具有重要意义。高通量转录组测序技术以其数字化信息、高灵敏度、广泛检测范围及重复性好等优点,已被广泛用于生物体多种功能研究。目前在水稻、玉米、油菜、黄瓜、大豆等多个物种,已有从转录水平分析植物对水淹胁迫分子响应机制相关研究报道,这对于深度解析植物耐涝分子响应机制和加快作物耐涝品种选育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尚未有转录组测序技术在植物水淹胁迫应用方面的综述。因此,本研究着重综述了植物水淹胁迫测序组织及时间点选择、各阶段基因表达水平、GO功能富集、小RNA功能特征几个方面,并展望了新一代测序技术在植物抗逆机理研究应用前景。

  • 标签: 植物水淹胁迫 转录组测序 差异表达基因 GO功能富集
  • 简介:用DNA分子标记技术,对21份番茄种苗进行黄化曲叶病毒病(TYLCV,TY)抗病基因及病毒病感染检测。结果表明:9份材料携带ty-1/ty-1、ty-2/ty-2和Ty-3a/ty-3a抗性基因,1份材料携带ty-2/ty-2和Ty-3a/ty-3a抗性基因;自根苗欧迪斯、嫁接苗金棚/11-8、金棚/荣威和金棚/双飞8号已经感染TY。种苗进行田间种植,其中携带抗性基因番茄品种没有发生TY,抗性较强;在已感染TY4份材料中,欧迪斯田间表现感染TY,其余3份未发生TY。试验表明,TY分子标记技术检测可靠,可以在番茄育苗生产中推广应用。

  • 标签: 番茄 TYLCV 分子标记 抗性基因 检测
  • 简介:转运体生物体内一类跨膜蛋白,主要参与离子以及一些小分子吸收、转运和隔离。百草枯一种联吡啶类速效触杀灭生性除草剂,主要作用于光系统Ⅰ光合膜系统,影响电子传递。在正常生理条件下,植物拥有解毒系统,能除去叶绿体活性氧。科学家针对生物对百草枯抗性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和假说,其常见抗性机制如抑制转运、隔离到液胞、增强氧自由基清除酶活性等。其中,抑制转运和隔离到液胞较为合理。深入研究转运体对百草枯关系,培育转基因抗百草枯植物重要基础。本文主要综述了转运体在百草枯抗性可能作用。

  • 标签: 转运体 百草枯 除草剂 抗性机制
  • 简介:DNA分子标记为直接从遗传物质进行育种材料选择提供了有效手段,在玉米育种得到广泛应用。随着DNA分子标记技术不断发展,功能标记开发与应用成为一个新发展方向。功能标记与重要农艺性状直接相关,具有育种材料选择直接性和准确性。为了在玉米育种更广泛地应用功能标记辅助选择,本综述简要介绍了功能标记含义和功能标记开发策略。在此基础上,对玉米功能标记开发与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 标签: 玉米 DNA分子标记 功能标记
  • 简介: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insituhybridization,FISH)在植物研究已被广泛应用,它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一种非放射性原位杂交技术,将特定DNA序列定位在染色体或染色质上一门新兴分子细胞遗传学方法。该技术灵敏度和准确性较高并且安全、直观。本文简单介绍了该技术基本原理,重点从染色体制片、探针标记技术、染色质凝缩程度、与分带技术相结合和单拷贝或低拷贝基因检测等方面,阐述了近些年该技术发展状况,最后本文概述了该技术在基因工程育种应用,并展望其应用前景。

  • 标签: 荧光原位杂交 染色体 基因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