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本文研究了高加索地区沙棘资源的分布、生物学特征、结果率以及生化性质。沙棘主要分布于丘陵地区的河谷地带中。在此区域,具有工业开发前途的沙棘聚集区的果实产量超过500t。物候观测显示沙棘生长与繁衍受到生长地点与生长期的气候条件的影响。该结果显示,沙棘个体特性、生长地点、生态条件、光照方位、湿度、海拔高度等因素均会影响结果率、果实中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物质的积累。

  • 标签: 大高加索地区 沙棘 生态 特性
  • 简介:沙棘果中富含维生素、矿物质、有机酸、多酚和其它人体所需的生物活性酸物质。在过去的10年中拉脱维亚新增了许多的沙棘种植园。因此,此篇论文主要研究拉脱维亚生长的沙棘中的生物活性物。拉脱维亚靠近波罗的海,在多贝莱县开展实验。每年的光照时间是4522h;温度从5—24(23)℃;植物生长期可达200d;每5—10年会出现极端最低温度-36℃。本文旨在研究适应拉脱维亚气候条件的沙棘品种:“Avgustinka”、“Prozrachnaya”、“BotanicheskavaLubitelskaya”、“Luchistaya”、“Trofimovskaya”和“Pod—arokSadu”各自的可溶性固体、总酸、维生素c和E、类胡萝卜素和总酚类化合物组成。拉脱维亚种植的沙棘都是俄罗斯沙棘。将拉脱维亚国家果树栽培研究所果实和浆果加工中心作为实验场地。研究时间为2004~2005年之间。所有品种的生物化学组分平均值为:可溶性固体为8_3。Brix,总酸为3%,维生素C为84.9mg/100g,维生素E为23.2mg/100g,类胡萝卜素为14.5mg/g,总酚类化合物为126.mg/100g。通过实验可知,“Trofimovskaya”和“PodarokSadu”中的生物活性组分是最高的。

  • 标签: 沙棘 可溶性固体 类胡萝卜素 酚类 维生素C
  • 简介:在控温控湿条件下,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影响沙棘苗木蒸散水的生理生态因子,初步结论为:沙棘苗木蒸腾速率的日变化一般为单峰曲线,偶尔出现双峰曲线;沙棘苗木蒸腾速率季节变化有2次高峰,第1次峰值通常出现在7月,第2次峰值在9~10月.一定范围内,气温与沙棘苗木蒸腾速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空气相对湿度与沙棘苗木蒸腾速率呈负相关关系.随着土壤含水量的降低,沙棘苗木的蒸腾速率有逐渐下降的趋势;不同土壤类型,土壤田间持水量高的土壤的苗木蒸腾速率较低;沙棘苗木蒸腾速率日变化、季节变化与气孔导度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沙棘苗木单株蒸散耗水量随季节变化呈"正态单峰"曲线,峰值多在7~8月,而且土壤含水量越低,苗木蒸散耗水量越少.土壤粘粒含量越多,土壤持水力越高,蒸发耗水量越低,反之则越高;土壤含水量越高,蒸散含水量越多.

  • 标签: 沙棘 苗期 耗水 影响因子
  • 简介:柳枝稷(PanicumvirgatumL。)是一种优良的纤维素类草本能源植物,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可再生替代能源,同时又具有优良的牧草特性及水土保持功能。研究水分胁迫对柳枝稷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可为其在干旱地区大面积栽培种植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柳枝稷幼苗叶片水分随着停水时间延长逐渐降低,但是叶片含水量下降趋势较为平缓,在试验时段内,柳枝稷叶片具有一定保水能力。干旱胁迫下,柳枝稷幼苗叶片的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总含量与对照相比均表现为明显减少,干旱对叶绿素a的影响要明显高于叶绿素b;干旱胁迫后期,柳枝稷植株体内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升高,丙二醛含量也有明显增加,可见,柳枝稷幼苗能通过增加游离脯氨酸及提高可溶性糖含量来缓解土壤干旱胁迫的伤害,表现出一定的抗干旱特性

  • 标签: 柳枝稷 幼苗 干旱胁迫 生理指标
  • 简介:沙棘是喜光植物,属阳生叶。群体叶片,5月份生长速率慢,6月份加快,7月份最快,8月份开始减缓。一个枝条上新叶数占28.6%,成熟叶数76.7%,老叶数23.3%。自枝条顶端向下不同叶位叶之间存在着生理年龄上的差异,也存在着表观光合效率上的差异。叶序5~13为幼叶;15~31是成熟叶;33叶以为老叶。幼叶叶绿素含量较低,成熟叶含量最高,老叶又明显下降。气孔导度,也具有幼叶张开度小,成熟叶张开度最大,老叶张开度又变小。沙棘叶气孔CO2浓度也具有个体和生理年龄上的差异。

  • 标签: 沙棘 阳生叶 叶位叶 生理年龄 表观光合效率 功能叶
  • 简介:根据成熟度不同与品种不同,沙棘果实百粒重在270~480g(平均重量为350g).这些果实可以得到60%~85%的果汁.有报道表明,通过离心方法可以得到67%的果汁(HeilscherandLorber,1996a).果实或果汁的成分见表11.1(Beveridgeetal.,1999).

  • 标签: 沙棘 化学组分 物理特性 成熟度 品种 油脂来源
  • 简介:四川省木里藏族自治县海拨2900~3600m区域,分布着1.67万hm2的中国沙棘"原始林".其形态特性与国内外异地沙棘不同而独特.研究和掌握它的区域特性,对开发和发展沙棘业有着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四川木里 中国沙棘 形态特性
  • 简介:本文通过2001~2003年对辽宁省朝阳地区建平县沙棘木蠹蛾生物学特性观察,在该地区1~4年的幼虫危害5~20年生沙棘树根部的输导组织,阻断营养物质传送,导致腐烂枯萎.成虫在本地区5月中旬至8月下旬羽化,老熟幼虫4月末从地下爬到地面,寻找适宜场所再钻入地表下6~10cm处结茧化蛹,当年孵化的幼虫在基部树干生活入冬前迁徙地下与2~4年生的幼虫混居越冬.在铁路线以东分布的沙棘林内发现天敌优雅蝈螽(GampsocleisgratiosaBrunnervonWatteumy)、暗褐蝈螽(Gampsocleissedakoviiobscura).3~6龄成虫取食沙棘木蠹蛾的卵粒.这一发现为科学防治沙棘病虫害起到一定的作用.

  • 标签: 沙棘木蠹蛾 幼虫 生物学特性 建平县 成虫 腐烂
  • 简介:本文简述了辽宁阜新地区沙棘苗期危害沙棘苗的白蚁种类、危害部位及形态特征,并针对白蚁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观察和研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及注意事项。

  • 标签: 危害 沙棘苗 白蚁 防治措施
  • 简介:围连环夜蛾在我国多有分布,但看见其幼虫的还是很少,因资料中寄主不祥,笔者经室内外观察。发现其危害多种植物的叶片,更喜欢危害沙棘树的叶片,笔者经2a的室内外观察得知。其生物学特性在辽宁西部每年1代,以蛹越夏及冬。对沙棘树危害较重,对栽植的大果沙棘危害尤为严重,在5a生的沙棘树上有100多头幼虫危害,成虫善飞翔。

  • 标签: 围连环夜蛾 危害 沙棘 防治
  • 简介:黄带多带天牛在我国北方地区少有分布,但没有其生物学特性描述,没有危害沙棘树的报道,经过2年的室内外观察得知,黄带多带天牛在辽宁西部每2年1代,以幼虫在寄主内越2次冬。该虫世代整齐,对树木危害严重,对栽植的大果沙棘危害尤为严重,在1株5a生的沙棘树上有30多头幼虫危害。成虫善飞翔。

  • 标签: 黄带多带天牛 沙棘 生物学特性
  • 简介:在鄂尔多斯半干旱地区,杂交沙棘高产株的优势,表现在表型指标:新梢数、果枝数、百叶重、单叶面积、总叶面积、果实数、百果重和果产量都明显高于中、低产株。生理指标:果实脱落率最低、果/叶比系数最小、净光合效率和日进程都最高、水分利用效率也高。高产株杂种优势的实质,是能自我调节、合理分配源(叶)与库(果)间物质流和能量流的结果,显示了高产株杂种在重组基因优势上能较好的适应恶劣的生态条件。

  • 标签: 沙棘 杂种 杂种优势 表型 生理型 果/叶比
  • 简介:2011年5月6日,水利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在北京主持召开了由水利部水土保持植物开发管理中心和山西师范大学完成的科技成果鉴定会。专家认为该项目针对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恢复的需求,对翅果油树的光合特征、水分生理、器官解剖及生殖等生物学、生态学特性进行了深入系统地研究,

  • 标签: 科技成果鉴定会 开发利用 翅果油树 生长发育特性 水土保持植物 半干旱地区
  • 简介:通过对蒙古沙棘亚种优良品种与中国沙棘亚种优良类型F1代雄株的变异特性分析,建立了选择优良单株的标准,为叶用型沙棘选择育种提供了科学依据.

  • 标签: 沙棘 叶用型 F1代 雄株变异特性 选优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