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5 个结果
  • 简介:2008年8月1日,由水利部黄委会水保局主持,在郑州召开了《黄河中游粗泥沙集中来源区水土保持植被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评审会,会议成立了由黄委会总工办、水保局、财务局、上中游管理局等单位专家组成的验收组,验收组组长由黄委会副总工吴宾格教高担任。验收组听取了规划编制单位一水利部水土保持植物开发管理中心关于规划编制工作情况、主要编制成果和经费使用情况等方面的汇报,查阅了相关资料,开展了认真讨论。

  • 标签: 规划编制工作 水土保持植物 植被建设 黄河中游 水利部 粗泥沙
  • 简介:在九成宫基地,定位观察了三株杂交沙棘的新梢生长、叶数、叶重、结果数、落果率、果重等多个参数,研究了在严重水分亏缺胁迫下,沙棘随季节变化这些参数的相关胁变性。结果看到,干旱加重,出现了茎、叶、果的部分脱落,又以新梢脱落最重。新梢脱落的规律是由枝条下部开始,逐渐向上部发展,具有生理脱落的位移应答反应。杂交沙棘对干旱胁迫较敏感,在种植管理中注重在于早年份和干旱季节适时灌溉,减轻干旱胁迫引起的枯梢落叶和落果,是增产的必要和重要措施。

  • 标签: 沙棘 新梢 干旱胁迫 相关性
  • 简介:本文就沙棘标准的现状及其发展对策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沙棘标准体系逐渐形成,沙棘标准示范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沙棘的标准化工作应以加强沙棘标准制修订步伐为切人点,以建立健全沙棘标准体系为基础,突出典型示范,强化标准实施,促进沙棘各项工作真正做到按标准进行,最终实现沙棘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 标签: 沙棘 标准化 体系
  • 简介:黑龙江省孙吴县是我国目前大果沙棘栽植面积最大的县市,经过10多年的大果沙棘栽培试验实践,成功总结出了大果沙棘果园式栽培技术体系。本文从地块选择与整地、品种选择与苗木准备、栽植时间与方法、大果沙棘园管理等6个方面对这一技术体系展开介绍,旨在为区域大果沙棘的科学栽培提供技术支撑与参考。

  • 标签: 黑龙江孙吴县 大果沙棘 果园式 栽培技术
  • 简介:由于沙棘果实中营养成分含量高,野生果实被用于食物、化妆品和植物医药品生产。然而,野生沙棘果的机械采收存在问题是果小,果实质量低和用于脱果的力量之间的平衡问题是浆果采收技术的一个难题。除此之外,果实的形态和它的防护性覆被使采收变得更加复杂。在进行果实测量和数学公理测算出停止符后,可以大概估算得出果实脱落所需的加速度。

  • 标签: 机械化采收 野生果实 沙棘果实 小果 德国 营养成分含量
  • 简介: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是沙棘的适宜区,是潮河、滦河的发源地,是北京、天津地区的供水源地和生态屏障。进入新世纪,丰宁水务局为全面提升水土保持生态环境效果和效益,积极与水利部沙棘开发管理中心合作,依托水土保持生态项目建设沙棘基地,依托北京盛恒华生态园林有限公司建设沙棘加工厂,把丰宁建设成为华北地区规模最大的沙棘示范基地,从而实现开发沙棘,恢复生态,为京、津涵水源、阻沙源,为当地增资源、拓财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多赢目标。

  • 标签: 沙棘 示范基地 产业化
  • 简介:沙棘大规模的种植与开发是近20多年来,随之沙棘标准不断完善,现已颁布行业标准10项、地方标准20多项、企业标准多项,基本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标准体系。沙棘标准涵盖了种子、苗木、育苗、种植、验收、效益监测、沙棘汁加工、沙棘果叶的采摘、沙棘籽油、沙棘黄酮、沙棘原汁等资源建设、行业管理、产品加工及产品标准等各个方面。这些标准的出台,有效地规范了育种、育苗、种植和管护过程,提高了种植成活率、保存率和成材率,加快了标准示范区建设,提升了产品的质量和资源开发综合效益。

  • 标签: 沙棘 标准体系 资源建设与开发
  • 简介:基于5年沙棘子代全面观测,对俄罗斯沙棘品种与中国沙棘优良类型间的地理远缘杂交F1代的表现性状进行了总体分析,认为杂交实验十分成功,亚种间杂交在中国沙棘育种方面有巨大潜力.

  • 标签: 沙棘 地理远缘杂交 F1代 物候期 生长 果实性状
  • 简介:多年来,在国家标准管理委员会、水利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的大力支持下,在水土保持司的正确领导下,吴起县政府以及相关部门或单位的积极参与和协助下,水利部沙棘开发管理中心积极加强行业管理,标准化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先后编制完成了一系列行业标准,初步构建了沙棘标准体系;同时,也纳入了《全国农业和食品标准(2007--2010年)发展规划》和《水利技术标准体系表》,

  • 标签: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示范区建设 《水利技术标准体系表》 沙棘 小流域 佛坪
  • 简介:本文讨论了沙棘嫩枝扦插的生产过程,并在理论上分析了沙棘嫩枝扦插的环境条件,阐述了嫩枝扦插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以及理论研究对生产实践的重要意义。

  • 标签: 沙棘 嫩枝扦插 辩证分析
  • 简介:利用沙棘特殊的生物学特性,在荒山荒坡、低产田及风沙干旱区建立沙棘生态经济林,改善农作物的耕作环境,提高农牧产量,同时结合不同发展模式来分析预期经济效益,为农业增效提供参考。

  • 标签: 沙棘 发展模式 效益分析
  • 简介:对山西自然概况,沙棘种质资源、生境习性、资源分布和产地气象条件进行调查研究;对山西沙棘主产地土壤进行分析测试。结果表明,山西沙棘资源丰富,各地气候土壤存在一定差异,可为山西沙棘优势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山西 沙棘 生态 资源 调查研究
  • 简介:通过沙棘甘油三酯和甘油磷脂中的糖、果酸(气相色谱-质谱法,TMS衍生物)、矿物质(FAAS,ETAAS)、挥发性物质(顶部空间气相色谱-质谱法)、Vc(高压液相色谱)和脂肪酸(气相色谱-质谱法,甲基酯)的分析方法,优化不同产地的沙棘果.对1997年10~11月采集的中国沙棘果(CH)和8月底采集的芬兰沙棘果(FI)和俄罗斯沙棘果(RU)的成分进行比较,得到了为今后开展更广泛的沙棘项目所需要的足够的资料.中国沙棘果汁中的Vc含量极高,平均8g/l(4.2~13.2g/l),是芬兰沙棘果汁中含量的5倍.主要矿物元素的含量比其它可食用的浆果中丰富得多,钾是沙棘果(6~14g/kg,干重)和沙棘籽(5~9g/kg,干重)中的主要矿物质之一,在一些样品中铅和镉含量的增加表明存在轻微的污染.压榨的沙棘果汁中糖的含量从1~20g/100ml有很大的变化,含量最高的是晚秋收获的中国沙棘果,最低的是8月收获的芬兰沙棘果.糖主要是葡萄糖(占总糖分的50%以上)、果糖及葡萄糖衍生物.苹果酸和奎宁酸是主要的果酸(77%~97%),含量为每100ml果汁中4.2~9.1g.果汁上部油脂的特点是形成了C2~C5n-、iso-、和ante-iso乙醇,C4~C5n-,iso,及ante-iso酸,也呈现出挥发性油脂的籽油乙醇前体.不同的产地和采收时间对挥发物有着明显的影响,整个果中的含油量为2%~11%(鲜重),籽中的含油量为4%~17%(鲜重),磷脂占脂类的10%,柔软部分(果肉和果皮)及籽中甘油三酯和甘油磷脂具有典型的所有脂肪酸的成分组成.

  • 标签: 沙棘果 产地 成分
  • 简介:沙棘具有改良土壤,适应性强等促进生态平衡的作用。富含生物活性物质,具有广泛的营养保健的药用价值。本文通过对5种不同沙棘种子浸泡并浇灌培养,定期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和淀粉酶的活性,还对沙棘叶片和小果的过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进行测定。综合活性指标分析结果,从而选出优良的品种。

  • 标签: 沙棘 发芽率 淀粉酶 生物活性物质
  • 简介:建平沙棘发展具有阶段性的历史过程,从引种到发展到百万亩沙棘林最终出现大面积死亡,综合分析沙棘死亡的客观和主观因素,提出从建平沙棘现存状况出发,摒弃落后的思想观念,并结合品种选育、良种扩繁、选择栽培模式、抗旱造林等营林关键技术,从认识上入手,从技术上发挥,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从而重振建平沙棘产业,树立建平沙棘品牌,构建具有辽西特色的林-工-贸一体的人工沙棘商品林业。

  • 标签: 建平沙棘 中国沙棘优良类型 俄罗斯大果沙棘 裸地嫩枝扦插 栽培模式
  • 简介:山西吉县蔡家川流域,在九十年代进行了大面积的人工造林,其中阔叶林主要是刺槐林及刺槐与侧柏的混交林,研究其植被结构对以后人工林的营造和抚育有重要意义。分坡向、坡度和混交类型,选择了不同类型的24块标准地,测定各标准地内乔木的树高、胸径、冠幅和枝下高,利用二元材积表,计算样地的立木材积量,同时测出草本层的生物量和枯落物层的生物量。通过比较草本层、枯落物层的生物量和乔木层的材积量,由此确定在不同的立地类型内种植何种混交林最佳。

  • 标签: 黄土区 植被结构 立地类型 混交林 生物量
  • 简介:本文用水培方法研究了沙棘短茎段插穗生根的机理。结果表明,在用外源激素处理、控温控湿条件下,沙棘可以用极短的茎段(1~3芽段)插穗产生不定根,进而形成新的植物。沙棘插穗不定根形成有两种方式:一是茎段切面先产生愈伤组织,然后再分化为不定根;二是直接由茎皮层内分生组织产牛不定根;且不定根产生具“茎多部位生根效应”。沙棘插穗不定根形成属于“温度敏感型”,最适温度为16℃~26℃。外源激素对沙棘短茎段插穗生根表现出良好的诱导效应,而且对插穗苗的生长发育一定的影响,ABT优于GGR;“壮根素”效果优于生根粉,不仅促进发根,而且促进成熟不定根的早期结瘤。

  • 标签: 沙棘 短茎段插穗 微繁 不定根 水培 外源激素
  • 简介:利用不同节数(芽数)嫩枝插穗,进行嫩枝扦插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节数(芽数)嫩枝插穗扦插皆可生根,但生根率差异较大;1~2节(1~2芽)插穗生根率低,3节(3芽)以上生根率较高,生根率随节数(芽数)的增加而提高,本试验中,以6节(6芽)插穗,生根率最高。

  • 标签: 节数 插穗 嫩枝 扦插 生根率
  • 简介:为了探讨、揭示干旱胁迫对沙棘生育与产量形成因子间的关系。本文采用田间调查与室内实验分析相结合。结果表明沙棘单株生育与产量关系受干旱胁迫影响最大,造成植株生长势衰弱与减产。沙棘产量的形成,决定于植株生长势、水分利用效率、根系贮水能力、果枝数、座果率。

  • 标签: 沙棘 干旱胁迫 营养生长 生殖生长 适应性 相关性
  • 简介:本文对黄土高原中部油松、侧柏、刺槐、沙棘、胡颓子和火炬树等乡土树种树高、胸径及材积生长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研究区树高生长曲线分两种类型,以油松、侧柏等人工实生林为一种类型,即满足“慢一快一缓慢一稳降”生长规律,沙棘、火炬树等萌蘖林开始生长较快,之后逐渐降低并趋于稳定。6树种树高平均生长量为0.4518±0.2763m,刺槐的最高,侧柏的最低;连年生长量平均值为0.3190±0.1358m,刺槐的最高,胡颓子的最低。6树种胸径平均生长量相对稳定,平均生长量为0.4170±0.1714cm,刺槐的最高,是侧柏的3倍多,阔叶树大于针叶树,实生林的较高;胸径连年生长量平均值为0.3723±0.1205cm,油松的最大,侧柏的最小;随着年龄的增长,材积平均生长量和连年生长量都呈逐渐增加的趋势,6树种材积平均生长量平均值为3.1254×10^4±4.8827×10^-4m^3,刺槐的最大,侧柏的最小,二者相差20倍左右;材积连年生长量平均值为6.8956×10^4±10.1233×10^-4m^3,刺槐分别是油松和侧柏的2.38和15.34倍。生长量大小除遗传因素外,主要是降水量的影响。

  • 标签: 黄土高原中部 主要乡土树种 生长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