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7 个结果
  • 简介:为了加快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防治步伐,我国从1985年开始在黄土高原地区推广沙棘种植,并着力发展沙棘产业.18年来,全国各地对沙棘认识逐步提高,在沙棘植被建设、科学研究、加工利用和产品销售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绩,走出了一条既建设植被、培植资源,又利用资源搞开发,发展沙棘产业新路子,产生了显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标签: 关键环节采取 再上新台阶 工作再上
  • 简介:由于建平县南部地区乡(镇)铁矿开采,选矿尾矿渣沿河道排放,造成河道淤积、抬高河床、危害下游村庄道路、水利工程等。使人民生命安全受到威胁,为了清除隐患,保证安全度汛,在矿业整顿过程中,各乡清除河道淤积矿渣,拓宽行洪断面。因尾矿砂易冲性强,不加生物措施,难以防冲。

  • 标签: 河道淤积 尾矿渣 防护 矿区 柔性 沙棘
  • 简介:中国沙棘是毛乌素沙地主要造林树种之一,但其造林效果受到干旱缺水和风沙危害双重制约。为此,本文提出了缝植造林、丛状栽植和栽前灌水3项实用技术。结果表明,常规穴状单株栽植以及造林前不灌水相比,这些措施能够有效地提高水分利用效率、降低风蚀危害,从而提高造林成活率、促进苗木生长。

  • 标签: 中国沙棘 栽植措施 成活率 生长量 毛乌素沙地
  • 简介:通过对砒砂岩区治理水土流失生物措施及工程措施进行调研,本文对最适合砒砂岩区生长油松、沙棘、柠条特点进行了详细调查分析,给出砒砂岩区植被建设几点建议。提出了砒砂岩区综合治理总体思路,并总结了不同类型砒砂岩区措施空间配置模式。生物措施方面以沙棘作为砒砂岩区生物措施治理突破口,在立地条件较好地方栽种油松、柠条,在造林方式上宜采用混交造林I在工程措施方面要结合沙棘植物“柔性坝”技术,以大、中型拦泥库为骨架,以淤地坝为主体,建设支流坝系。实现淤粗排细,改善进入下游河道水沙条件及泥沙组成。

  • 标签: 砒砂岩区 水土流失 治理措施 调研
  • 简介:沙棘产品开发关系到沙棘资源可持续发展,本文介绍了目前已开发一些主要沙棘产品,指出沙棘产品开发有赖于沙棘基础原料生产工艺,技术和品质,好沙棘原料是沙棘产品研发和生产保证,并预测了沙棘产品未来开发方向。

  • 标签: 沙棘 产品 研究 开发
  • 简介:沙棘是一种独特药食同源植物,它具有广泛而显著药理功效.沙棘至今在我国药用开发中显得落后和滞后.沙棘药用研发现代化,当前应走"中药西做"途径,最终应走分子药学开发道路.应建立多个国家企业为主体药用研发平台,用产业链将研发生产有机组合起来.采用现代高新科学技术,包括分子药学技术,在沙棘药用研发中,要依据、充实、创新和发展中医药理论,研发出具有理论应用特色,疗效靶点稳定而显著,毒副作用小,质控指标明确,工艺剂型包装先进,有自主知识产权多种新型药物,推向国内外药物市场.建议当前沙棘全株药物研发重点应放在:心脑血管疾病和偏瘫;抗炎消炎和妇科疾病;消化道疾病和儿童厌食症;抗癌及其辅助治疗药物;古今秘验方二次开发等.

  • 标签: 沙棘 药理作用 新药研发重点
  • 简介:在中国沙棘天然分布区主轴线上,自西南向东北,选择5个有代表性地段,用样地调查和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中国沙棘主要性状变异及性状间组配情况;比较了不同地段异同;统计了各主要经济性状变异参数;探索了几个主要性状演化趋势.认为中国沙棘乃是多态型种群系统,即存在很大幅度随机变异,也存在着地理种群间差异.种群变异主要特征是各主要性状出现频率随生态--地理条件而递变,但群内变异幅度小,而群间差异显著.

  • 标签: 中国沙棘 性状变异 生态-地理群 性状演化
  • 简介:本文讨论了沙棘嫩枝扦插生产过程,并在理论上分析了沙棘嫩枝扦插环境条件,阐述了嫩枝扦插理论实践辩证关系以及理论研究对生产实践重要意义。

  • 标签: 沙棘 嫩枝扦插 辩证分析
  • 简介:本文作者从1988年起开始进行引种栽培试验,对它生态适应性、果实和枝叶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柳叶沙棘是品质优良沙棘,具有很好引种、栽培和育种价值.

  • 标签: 柳叶沙棘 引种 栽培
  • 简介:沙棘是一种有着丰富种质资源植物,它天然分布在欧亚大陆不同地理、气候类型区,形成了独特生理、生态特征.科学调查、分析和保护各国沙棘种质资源,对于我们合理利用沙棘各种、亚种或类型遗传优势,培育出适合于不同地区、不同用途新品种,具有重要生产意义.本文对世界沙棘资源分布特征、主要国家对沙棘资源利用现状进行了系统分析,对今后利用方向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 标签: 沙棘 种质资源 保护和利用
  • 简介:正如其它水果一样,沙棘果可被加工成一系列产品.沙棘果可鲜食,可被用作食品、保健营养品、宠物食品、化妆品等,具有保持健康及改善皮肤功效.沙棘果在果梗处易破损,采收时造成汁液流失,从而使果实市场鲜销有一定困难.不过,沙棘果可被用作某些食品添加剂或改良剂,以提高产品感官或风味.沙棘果由相对较结实表皮、果肉、果汁和种子组成.图1是沙棘果加工工艺流程图.果实加工工艺流程从压榨制汁开始.

  • 标签: 加工工艺流程图 沙棘产品 宠物食品 沙棘果 保健营养品 汁液流失
  • 简介:本文论述沙棘企业实行HACCP必要性紧迫性,以及在国家质检总局2004—6—1发布SN/T1443.1~2-2004《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审核指南》指导下,如何在沙棘企业质量管理中推行HACCP体系,并使企业产品质量管理在技术层面上顺利达到出口食品安全要求。

  • 标签: 沙棘企业 HACCP 建立
  • 简介:本文介绍了沙棘在辽宁西部建平县种植情况,论述了沙棘改善生态环境和发展农村经济重要作用,最后分析了百万亩沙棘林兴衰原因及恢复沙棘林迹地思考。

  • 标签: 水土保持 木蠢蛾 杂交沙棘新品种
  • 简介:沙棘是喜光植物,属阳生叶。群体叶片,5月份生长速率慢,6月份加快,7月份最快,8月份开始减缓。一个枝条上新叶数占28.6%,成熟叶数76.7%,老叶数23.3%。自枝条顶端向下不同叶位叶之间存在着生理年龄上差异,也存在着表观光合效率上差异。叶序5~13为幼叶;15~31是成熟叶;33叶以为老叶。幼叶叶绿素含量较低,成熟叶含量最高,老叶又明显下降。气孔导度,也具有幼叶张开度小,成熟叶张开度最大,老叶张开度又变小。沙棘叶气孔CO2浓度也具有个体和生理年龄上差异。

  • 标签: 沙棘 阳生叶 叶位叶 生理年龄 表观光合效率 功能叶
  • 简介:政府扶持力度不够,原料基地建设不健全,技术梗阻,新产品开发相对滞后,生产体系不健全,专业技术人员缺乏,产业链中关键环节链接不畅,这些是我国沙棘产业化开发瓶颈。克服我国沙棘产业化开发中薄弱环节瓶颈,应拓宽投融资渠道,沙棘项目力争国家资金支持,增强其产业化建设力度。立足资源优势,推动沙棘生产基地建设。实施专业化、标准化生产,创造名牌产品,打造现代化企业。加强龙头企业合理配置配套设施。强化高新技术应用研发,及时进行产品更新换代。制定全面的营销方略,开辟和寻求内外销市场。

  • 标签: 沙棘 产业化 瓶颈 对策
  • 简介:本文概述了俄罗斯(前苏联)沙棘油研究开发历史进程,援引了该国研制沙棘油提取工艺,列举了沙棘油药用价值,并对沙棘油系列药物和化妆品作了简要介绍.

  • 标签: 沙棘油 提取工艺 开发 药物 化妆品
  • 简介:改变沙棘产品"两多、一少"(常规产品多,低劣产品多,附加值高产品少)局面,实现突围创新,主要路径是制定系统产品研发战略,实施持续优化产品方案;加大研发投入,提高新产品入市标准;建设产学研合作平台,提高研发含金量;准确产品定位标准化;提高产品附加值为市场切入点;突破传统,强化沙棘"药食两用"功效,实现品种市场创新;强化产品形象设计;打造品牌,拓展国际市场。

  • 标签: 沙棘产品 突围 创新 路径
  • 简介:在九成宫基地,定位观察了三株杂交沙棘新梢生长、叶数、叶重、结果数、落果率、果重等多个参数,研究了在严重水分亏缺胁迫下,沙棘随季节变化这些参数相关胁变性。结果看到,干旱加重,出现了茎、叶、果部分脱落,又以新梢脱落最重。新梢脱落规律是由枝条下部开始,逐渐向上部发展,具有生理脱落位移应答反应。杂交沙棘对干旱胁迫较敏感,在种植管理中注重在于早年份和干旱季节适时灌溉,减轻干旱胁迫引起枯梢落叶和落果,是增产必要和重要措施

  • 标签: 沙棘 新梢 干旱胁迫 相关性
  • 简介:沙棘果实营养价值是基于已知成分(Beveridgeetal.,1999)以及这些成分与人体营养需求相关关系来考虑(Magherini,1986).果肉,包括种子,含有大量人体必须油脂和维生素C(Centenaroetal.,1977;NovruzovandAslanov,1983).

  • 标签: 沙棘 果实 营养价值 医学价值 组成成分
  • 简介:本文介绍了孙吴县利用10多年时间,初步建成了大果沙棘苗木繁育、栽植、加工、科研四大基地,基本形成了产业化发展体系。利用从俄罗斯引进大果沙棘培育了乐思捷等3个孙吴县自有品种。全县现己达到年繁育种苗350万株能力,栽植总面积达到8万亩,大果沙棘栽植面积成为全国之最。产品研发和精深加工已经起步,研发生产长乐山牌系列饮品和保健品。科研和服务体系也逐渐完善。

  • 标签: 孙吴县 大果沙棘 产业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