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4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从上世纪90年代参加了全国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示范县工作,开始编报水土保持方案实践,前后跨越10多年。通过实践,对水土保持方案编报认识不断深入,编制质量也不断提高。进步认识到必须从源头上加强水土保持管理,立法与行政执法是有力保障;编报水土保持方案对专业技术职称要求管理,是提高水土保持方案编报质量基础性工作;科技示范园为方案编制树立了榜样;工程与植物措施相结合,对永久绿化美化区域以园林绿化标准进行绿化;落实监督、监测措施是水土保持工作必不可少手段,以促进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制度健康有序、持续地发展。

  • 标签: 水土保持方案 编制 认识
  • 简介:本文介绍了雨篷式生态治理崩岗方法,具体包括修整崩岗坡面,设置若干平面台阶,挖种植沟;施足基肥;植物播种;安装遮雨篷喷灌装置等步骤,坡面及台阶设置遮雨篷人工植被层形成前能够有效防止雨水对坡面的冲刷,防止形成水土流失区域,保护播种种子不被雨水冲走,从而能够稳定地坡面上发芽、生根、生长。

  • 标签: 生态治理 崩岗 雨逢式 关键技术
  • 简介:土壤水分作为干旱监测重要指标,直是干旱遥感监测研究重要内容。本研究利用MODIS数据EVI、红波段反射率、近红外波段反射率数据构建了基于Nir-Red反特率光谱特征空间EPDI模型进行土壤水分反演。利用野外同步测量数据对PDI、MPDI、EPDI三干旱指数模型获取拉萨河流域土壤水分进行了验证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EPDI能够更准确地反演土壤水分,其样本点相对误差仅为0.1040,线性相关系数为0.9181,反演精度相比PDI、MPDI(0.1646、0.1472)分别提高了36.83%29.35%,为利用遥感影像数据进行大尺度干旱动态监测提供了新途径。并且相比MPDI,EPDI模型参数更容易获取,模型构建受人为因素影响小,从而为模型大范围推广提供了可能,具有很好应用意义。

  • 标签: 土壤水分 干旱检测 NIR-RED光谱特征空间
  • 简介:本文分析了东江水源区(东江上中游)水土资源持续利用主要问题在于原生植被过度砍伐,果业开发速生商品林建设及工业项目开发建设水保措施不落实,工业污染城乡"三废"未有效处理,水资源受益区与保护区行政区划分隔,上下游水土资源保护得、失不平衡;同时,提出了从落实各地政府水土资源保护责任、建立流域生态协商机制、探索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等方面促进生态环境改善水土资源持续利用.

  • 标签: 水土保持 生态补偿机制 东江
  • 简介:土壤蚀性是土壤侵蚀预报土地利用规划重要参数,本文采用EPIC(ErosionProductivityIrnpactCalculator)模型中土壤蚀性因子K值为指标,利用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探讨广东省土壤蚀性K值及分布特征,并绘制了广东省土壤蚀性K值图。结果表明:广东土壤蚀性K值为0.116—0.415,加权平均K值为0.25,主要分布较低中高侵蚀性范围;以铁铝土为例,成土母质对土壤侵蚀影响是多因素,由于母质特性差异,母质所发育土壤蚀性K值并不能完全代表其侵蚀危害性,从总体看,土壤经过多年耕种,抗侵蚀能力明显下降。

  • 标签: 土壤可蚀性 抗侵蚀 K值图 成土母质 耕地
  • 简介:将影响水资源持续开发利用主要评价指标组成模糊物元,同时各开发利用阶段作为物元对象,以各项评价指标及其相应模糊量值构造复合模糊物元,运用层级分析法(AHP)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最后计算其欧化距离相似贴近度。通过雷州半岛水资源持续开发利用评价验证了该分析方法水资源持续开发利用评价科学性有效性。

  • 标签: 模糊物元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欧氏贴近度 层次分析法
  • 简介:土地持续利用评价具有景观生态学基础。将景观生态学中干扰与稳定思想引入土地持续利用评价方法中,以漳州各县(市、区)为参评区域,从干扰度、生产力、稳定度三个方面构建蔓延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等20个指标,采用均方差权重赋值法进行评价,评价结果通过弹性检验。说明用景观生态学评价方法进行土地持续利用评价是确实可行

  • 标签: 景观生态评价 可持续利用 弹性指数 漳州市
  • 简介:香根草系统通过世界银行于1988年由格雷姆肖先生引入中国.自1997年"福州会议"、1999年"南昌会议"2003年第三届国际香根草会议后迅速传播开来,中国南方得到广泛研究、应用推广.本文汇集了我国现有研究成果基础,阐述了香根草中国可能种植区域及与此有关有待进步研究课题.

  • 标签: 水土保持 香根草 种植区域 环境保护 生态环境 种植季节
  • 简介:砒砂岩是特殊泥岩、泥沙岩,是黄河中下游粗泥沙主要来源。通过试验,观测了砒砂岩耐水性,测试了砒砂岩抗压强度、颗粒粒径分布、最大干密度等物理性能指标,利用X射线衍射测试了砒砂岩矿物成分化学成分,并通过光学电镜扫描电镜观察了砒砂岩微观结构。结果表明,砒砂岩力学强度0.4~2.8MPa之间,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赤铁矿,氧化物成分为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钙。微观结构分析表明,砒砂岩结构疏松,孔隙较多,胶结物质主要碳酸盐黏土物质。

  • 标签: 砒砂岩 矿物成分 抗蚀性
  • 简介:大地是位伟大母亲,她孕育着世界生灵万物全体人类;她拥抱着壮丽山川宁静湖泊;大地是位历史巨人,她见证着生命起源,人类诞生人世间沧桑巨变;

  • 标签: 土地利用 人类 生态安全 安全管理
  • 简介:水土保持是生态环境建设主体,它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①水土保持改善了生态环境,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良好的人文发展空间;②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物质帮助积累了资金;③水土保持综合科普教育培育了新型农民;④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乡村人居环境。⑤水土保持监督执法规范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生态环境行为,强化水土保持服务,为新农村建设保驾护航。

  • 标签: 水土保持 新农村建设 生态环境
  • 简介:通过对我国退耕还林工程期中评估,总结出退耕还林主要经验:各级领导重视,精心组织实施:加大宣传力度,用政策调动农民积极性;制定规章制度,保证规范操作;落实个体承包,创新运行机制;示范带动,完善配套措施,正确处理几个关系;重视自然规律,加强科学性。指出退耕还林主要问题:缺乏思路清晰、重点突出综合总体规划;存在重林轻草、重生态、轻生计、重造轻封等问题;造林当年成活率低,植被建设布局、模式不够合理,对水资源承载能力考虑不够;政策配套措施不落实。

  • 标签: 退耕还林 主要经验 存在问题
  • 简介:采用样地调查法,对盐池县1991年以来不同时期老封育区、新封育区对照区进行半干旱沙地草场植被特征及其生物量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对沙化草地实施封育,群落组成发生了规律性变化,随着封育年限增加,群落多样性逐渐增加;老封育区、新封育区对照区植物种盖度、高度生物量差异并不显著,老封育区植被则以多年生草本为主;从3措施植被饲用价值来看,新封育区植被饲用价值高于老封育区,表明长期封育不利于提高草场放牧利用价值。

  • 标签: 生物多样性 生物量 沙地草场 封育 半干旱区
  • 简介:通过利用短期施水代替降雨方法,研究长期干旱条件突然施水对本氏针茅光合特性影响.结果表明:施水后,本氏针茅叶水势得到恢复,RuBP羧化酶活性提高,表观量子效率、羧化速率最大光合能力明显增加,限制光合作用气孔因素非气孔因素得到缓解.同时,本氏针茅光化学活性施水后部分恢复,光量子产量热耗散能力明显提高.不同水分条件,本氏针茅叶片叶绿素荧光光诱导过程存在较大差异,施水条件,叶片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实际光化学效率非光化学淬灭上升速率较快,而持续干旱条件下叶片光诱导速率较慢.

  • 标签: 本氏针茅 长期干旱 短期施水 光合特性 叶绿素荧光
  • 简介:在对水土流失遥感监测数据流程进行分析基础,详细说明了数据库设计内容,嘉陵江流域水土流失遥感监测项目涉及项目区DEN、土地利用、植被覆盖、土壤侵蚀等诸多因子信息,累计达200GB。设计完成后数据库可以满足对水土流失海量监测成果数据进行科学系统有效地管理,便于嘉陵江流域水土保持宏观决策大、中尺度水土保持规划设计。

  • 标签: 水土流失 GIS数据库 遥感监测 嘉陵江
  • 简介:水文自动测报系统能够对雨量、水位等水文信息进行自动采集、处理与实时传递,能有效解决江河湖泊及水库洪水预报、防洪调度水资源合理利用,改变了人工测量落后状况,并扩大了测报范围,增长防洪决策预见期,效益明显,因而被越来越多防汛部门所采用。本文简单介绍了自动测报系统亚湖水库配置及运行情况。

  • 标签: 水文自动测报系统 水情信息 应用
  • 简介:根据项目区地理位置、气候情况、土壤条件及其植被现状,综合考虑林场区划、立地条件以及林分特征等因素,选择豆科、木兰科、桃金娘科等7科共13乔、灌、藤植物按5个分区进行配置,培育常绿阔叶林为主林分,突出其保持水土、涵养水源与调节气候等生态功能同时,注重群落外貌、物侯与季相等森林景观效果。

  • 标签: 林分改造 分区设计 绿化美化
  • 简介:本文利用闽东南沿海遥感调查实例解析“3S”水土流失遥感调查中作用,并具体分析GIS与RS,GIS与GPS如何相互结合,为水土流失遥感调查服务。

  • 标签: 水土流失 遥感调查 3S 信息系统
  • 简介:农村生活污水是农村面源污染重要来源。通过为期1农村污水水质监测,研究松花坝水源区建立池塘系统对农村污水净化效果。结果表明:1)池塘系统对铵氮、总氮、总磷输出具有较好控制效果,最高去除速率分别为3.78、4.20、1.06g/(m^2·d),最大去除率分别为88.35%、79.28%、86.49%;2)由于硝化反硝化作用同时存在,硝态氮含量变化不能准确地反映池塘对硝态氮去除效果;3)池塘系统对污染物去除效果与污染物输入速率呈负相关关系。研究结果可为松华坝水源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池塘系统 农村面源污染 控制 松花坝水源区 昆明市
  • 简介:2006年雨季,对北京密云水库库西试验区的人工林林冠层、枯落物层土壤层水文特征进行观测研究。结果表明:单次降雨过程中,林冠截留量、穿透降水量树干茎流量占大气降水量比例,油松人工林分别为8.46%~68.97%3、0.80%~90.63%0.12%~1.62%,栎柏人工混交林分别为0.53%~29.35%6、8.48%~93.71%2.17%~5.76%,2林分平均截留率分别为29.23%18.21%,2林分枯落物最大持水量分别为1.511.76mm。油松人工林地0~30cm土层最大贮水能力有效贮水能力分别为204.9068.23mm,栎柏人工混交林地分别为160.8041.87mm;油松人工林地栎柏人工混交林林地稳渗速率分别为0.680.22mm/min。

  • 标签: 水文效应 人工林 林冠截留 枯落物持水 土壤贮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