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3 个结果
  • 简介:根据北流新兴的旅游热点,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根据旅游观光型小流域的潜力和前景,发展能体现特色的旅游观光型小流域,实现水土保持与人类环境的和谐发展。

  • 标签: 水土保持 旅游观光 发展前程
  • 简介:在实地调查厦门同安区旅游资源和市场的基础上,通过对同安旅游资源分析评价和旅游市场趋势分析,确定同安区的5个旅游主题,结论是随着旅游发展,厦门同安区城市旅游主题开发的出现将是一种必然现象,旅游主题开发满足同安建设“城市后花园”的需要。

  • 标签: 主题旅游 同安 旅游资源 旅游市场
  • 简介:结合生态农村园发展的要求及对同安造水村的综合考察,从多角度来分析市场形势和造水村的人文、地理等各条件的综合状况,为造水村观光农业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提供较为科学的理论依据,同时,为同安区汀溪镇发展成为厦门市的后花园提供借鉴。

  • 标签: 乡村旅游 旅游资源 观光农业 生态旅游 造水村
  • 简介:生态旅游是我国自然保护区旅游业发展最快的一部分,然而,目前的生态旅游概念太空泛,又缺乏具体标准,在现实中难以操作,并常被用来误导游客;另一方面,旅游从业人员、当地社区、环保人士以及旅游者对生态旅游从认识到行动层面都较浮浅,势必对自然保护区乃至全球生态环境产生负面的影响。本文借鉴国外发展生态旅游的经验,提出应制定生态旅游等级,规范生态旅游,并要求旅游从业人员、当地社区、环保人士和旅游者转变传统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促进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

  • 标签: 规范 等级 生态旅游 自然保护区
  • 简介:湿地是濒危鸟类、迁徙候鸟的主要栖息、繁殖地,鸟类及其生存、栖息的环境具有极强的观赏性,为湿地开展旅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但是,目前国内的湿地鸟类旅游只是简单地涉及到观鸟等单个项目,系统、理论的研究还比较少.本文以泉州湾湿地鸟类为研究对象,在全面分析鸟类的赋存状况、可观赏性的基础上,结合鸟类旅游开发的若干原则,提出鸟类旅游专项产品,指出湿地鸟类旅游开发的保障措施,以期对湿地鸟类旅游开发提供借鉴.

  • 标签: 旅游开发 鸟类 湿地 泉州湾
  • 简介:在引入“社会责任”的绿色营销的基础上,通过对牛姆林旅游资源地实地调查、游客及景区工作人员的问卷调查,了解目前牛姆林旅游的开发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牛姆林的客源市场特征并结合其旅游产品特点,并提出生态旅游市场开发建议。

  • 标签: 旅游市场 生态旅游 游客调查 牛姆林
  • 简介:本文通过对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植被生态环境的分析,预测武夷山发展旅游对植被生态环境可能的影响,提出了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发展旅游业,应本着保护的原则,在注重生态伦理的基础上,有规划地进行,以达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 标签: 武夷山 植被 旅游开发 生态环境
  • 简介:步云乡地处梅花山自然保护区腹地,生态养生环境优越,自然景观奇特,客家文化底蕴深厚,生态养生旅游资源丰富。本文从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4个方面分析步云乡生态养生旅游发展条件。结果表明,步云乡发展生态养生旅游优势明显,但存在一定的限制因素,机遇与挑战并存,并据此对步云乡发展生态养生旅游提出了相应发展对策。

  • 标签: 生态养生旅游 SWOT分析 梅花山 发展对策
  • 简介:在我国水土流失影响分析与损失分类的基础上,构建系列评估模型方法,对1990年和2000年水土流失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进行分类与分区评估。结果表明:水土流失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影响显著,尤其是在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西南和西北地区;2000年全国水土流失的面积和强度均较1990年有所降低,但经济损失却增加了34.8%。水土流失防治工作任重而道远。

  • 标签: 水土流失 经济影响 损失评估 中国
  • 简介:实现区域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对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内涵,建立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分析的指标体系,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筛选出经济和环境两大子系统的主成分,得出经济与环境系统综合得分X、Y,利用协调度公式计算1996-2009年厦门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度。结果表明这一时期厦门市经济与环境发展的协调程度分为四个阶段:①1996-1999年属于环境主导型基本协调阶段,这一阶段环境和经济系统都在不断的发展,两者的协调关系在发展过程中调整;②2000-2002年属于环境主导型初级较协调阶段,尽管环境系统得分有所波动,但是环境和经济系统协调度快速提高,厦门经济发展与环境进入较协调阶段;③2003-2005年属于环境主导型较协调阶段,这一阶段环境与经济系统的协调度得到不断优化提升;④2006-2009年属于环境一经济转换型较协调阶段,这一阶段经济系统得分保持上升,环境系统得分却出现先升后降的态势,经济发展逐渐转换为经济与环境系统协调的主要动力。

  • 标签: 协调度 环境 经济发展 厦门
  • 简介:贵州织金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全县93万人88万农民,农业人口占97.8%,是典型的农业县,农村穷农民苦农业难表现得最为深刻。经过近几年反复不断的探索与实践,一个具有科学性、循环性、增值性,围绕着有机种植、绿色养殖、沼气建设、循环利用等展开的循环经济模式逐渐形成,并很快在13个具有代表性的行政村进行试点。试点工作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强烈的感召力。本文阐述了该县在发展“农村循环经济”方面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并做了一定的反思。

  • 标签: 循环经济 模式 贵州织金县 试点
  • 简介:为了贯彻落实福建省委省政府提出“百姓富、生态美”的战略目标,充分发挥福建“八山一水一分田”和森林覆盖率居全国第一的优势,在解决保护生态与农民增收这一对矛盾中,积极探索合理利用林地资源发展林下经济,改变了林农“要致富,先砍树”的传统观念,有效解决了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林农增收致富之间的冲突,既开辟了山区农民增收渠道,又保护了森林资源。本文从福建的省情、林情出发,阐述福建省发展林下经济的有利条件、发展现状、主要问题以及今后采取措施。

  • 标签: 林下经济 发展条件 现状问题 对策建议
  • 简介:为丰富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的价值量化研究,客观评价我国西南地区生态建设所取得的效益,以长江上游为对象,根据区域自然地理环境条件的差别,将其划分为暗针叶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林、经济林、竹林、灌木林6个自然地理类型区.利用区域降水量和产流特征参数,计算了长江上游森林涵养水源能力.采用水源调节"替代工程的影子价格"原理,计算了该地区森林生态系统的水源涵养经济价值.结果表明,长江上游地区森林生态系统的年水资源涵养量为1288.5亿m3,主要集中在高山峡谷森林区,涵养水源的年经济价值为431.6亿元.

  • 标签: 涵养水源 森林生态系统 经济价值 长江上游 针阔混交林 水源涵养
  • 简介:为探索小流域生态经济系统健康模式,在分析东北低山丘陵区黑牛河小流域现状及特征的基础上,对该区小流域生态经济系统的健康状况进行定量诊断评价。选择31个因素作为参评因子,建立诊断指标体系;运用熵技术支持下的AHP法确定指标权重,选用模糊隶属函数进行指标量化,线性加权函数法建立各级诊断模型,诊断评判出小流域系统健康水平;引进“障碍度”“优势度”等概念进行病理障碍和优势诊断,并针对主要障碍因素和优势提出了小流域健康发展的具体对策与建议。

  • 标签: 健康诊断 指标体系 障碍度 优势度 东北低山丘陵区 小流域
  • 简介:针对河南烟区烤烟生产中施肥时所提供的氮、钾量与烟株生长的需氮、钾规律不吻合现状,采用大田小区试验,设置不同烟草专用氮钾肥基追肥比例10∶0、7∶3、5∶5,并配合钾肥在烟株生长旺长期—圆顶期不同兑水淋施处理,研究不同氮钾肥施用方法对烤烟化学成分、中性致香成分质量分数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1)采用前期施足基肥(70%烟草专用肥),适量追肥(30%烟草专用肥),硝酸钾在旺长期—圆顶期分3次兑水追施的施肥方式能够显著提高中、上部烟叶的钾质量分数,使烟叶糖/碱比、钾/氯比趋于协调,提高了上部烟叶的可用性;该处理与对照相比,中、上部烟叶钾质量分数分别提高了49.70%和95.2%。2)从香气物质上来看,该处理中部烟叶中性致香成分中的棕色化产物、类胡萝卜素类、新植二烯香气物质和香气总量分别比对照提高6.59、45.45、249.13和326.89μg/g,增幅分别达36.96%、36.29%、51.70%和49.52%。3)从经济效益上来看,该处理与对照相比增产125.05kg/hm2,增加产值3737.81元/hm2。因此,烟草专用肥以7∶3的比例分别在移栽时和大培土时施用、全部的硝酸钾肥在旺长期—圆顶期分3次兑水淋施的施肥措施下烟叶化学成分更协调。该处理增加了烟草香气物质的质量分数,从而显著提高了烟叶产值。

  • 标签: 施肥方法 烤烟化学成分 香气成分 经济效益
  • 简介:本文在论述低碳经济的涵义、背景及发达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措施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机遇和挑战。最后,提出了制定国家低碳经济发展战略与发展规划、建立有利于低碳经济发展的法律体系和市场环境、加强低碳技术研究与开发、倡导低碳生活方式、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等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

  • 标签: 低碳经济 低碳技术 对策
  • 简介:利用成本收益法计算辽东地区5个主要树种1个轮伐期内各林龄的价值,以及辽东地区公益林的总价值和单位面积价值,并以此为依据,得出辽东地区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的标准。结果表明:辽东地区公益林的总价值为1146.2752亿元,折合成单位面积公益林价值为9.314万元/hm^2;辽东地区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合理的标准为158.85元/(hm^2·a)。研究结果可为辽东地区森林资源的评估及其生态效益补偿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公益林 经济评价 补偿 辽东地区
  • 简介: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开发建设和生产建设活动的加剧,对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造成的压力越来越大,预防和治理开发和生产建设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已成为当今水土保持工作十分重要且非常紧迫的任务。泉州市积极探索从加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入手,推进经济转变发展方式,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路子,已取得许多成功经验,实现生态与经济双赢。其经验值得借鉴。

  • 标签: 水土保持 生态建设 经济转型提升 成功经验
  • 简介:根据脱钩理论的基本内涵,利用2005~2015年水资源利用增长率与GDP增长率数据,计算得到2005~2015年云南省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压力的脱钩弹性系数D,并根据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压力的脱钩状态划分标准对研究时段内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的脱钩状态进行划分,进而在此基础上分析2012、2015年两个时段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压力的脱钩状态的空间格局及其变化特征。研究表明:脱钩状态类型组成减少,云南各地州脱钩状态较为复杂,差异较大,但这种差异性呈现缩小的趋势;从脱钩状态类型数量组成看,云南省各地州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的脱钩态势总体呈现弱脱钩态势,其总体上经济总量与水资源使用量均在增加,但经济增长速度高于水资源增长率;从脱钩弹性系数D值看,云南省各地州总体上经济增长与水资源利用呈现脱钩态势,有由弱脱钩向强脱钩转变的趋势;从脱钩状态类型的空间分布变化看,经济发展程度较低的滇西等地区主要呈现强脱钩态势,协调性良好;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滇中、滇东等地区,主要呈现弱脱钩态势。

  • 标签: 水资源 经济发展 脱钩状态 空间格局 云南省
  • 简介:生态足迹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可持续发展程度的一种方法,可定量反映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程度。利用生态足迹模型,采用多源数据,以福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评价人类活动对其生态环境的影响作用。分别计算了流域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以及万元GDP生态足迹,并分析其生态安全。结果表明生态足迹不断增加,且渐高于当地的生态承载力,呈现赤字,同时生态压力处于不安全状况,生态经济协调性差,生态环境处于不平衡状态,说明现有的可持续发展模式面临考验,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承受力不相协调。对此,提出了有利于该区生态、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具体生态恢复对策和措施。

  • 标签: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生态赤字 生态安全 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