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2012年12月2日,《中国水土保持科学》创刊十周年纪念座谈会暨第届编委会第次会议在海南亚召开。中国水土保持学会第四届理事会副理事长、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司长刘震主持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主编王礼先教授作了"承前启后开拓创新———纪念《中国水土保持科学》创刊十周年"的报告。

  • 标签: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编委会 创刊 三亚 海南 第四届理事会
  • 简介:根据峡库区消落带的水土流失程度及库区水位变化规律,将145~152m、152~170m、170~177m的消落带分别划为消落带下端、消落带中端与消落带上端,并以峡库区185m观景平台的上游消落带生态治理试点为例,采取植物与工程相结合的治理模式,通过选取植被覆盖率、物种种类、物种多样性、植物生长基质流失量4类指标,对试验区的生态修复效果状况进行监测分析。结果表明:试验区的植被覆盖率沿消落带梯度方向从上至下在观测期内逐年降低;物种种类因受库水长时间的淹没有所减少,均匀性随高程的不同也呈现较大差异,α多样性指数在监测期内随时间的增长逐年降低;库岸受库水的长期浸泡以及浪涌的高频繁冲刷是消落带植物生长基质流失的关键因素,造成消落带上下两端植物生长基质流失比中端严重的主要原因为行船所产生的涌浪,且其随时间的增长日趋严重。

  • 标签: 消落带 植物治理 三峡库区
  • 简介:摘要峡库区水土流失治理是事关库区生态环境改善成败和峡工程长久安全运行的大事。湖北峡库区水土流失面积8517.6km2.轻度以上流失面积约为4600.3km2,总侵蚀量为1280.1万t。水土流失导致土壤退化、旱涝灾害频繁、河床抬高、水利设施被毁等问题,已成为影响湖北峡库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水土流失成因主要有两个方面:是自然生态环境较为脆弱;二是人为因素加剧了水土流失的程度。针对湖北峡库区水土流失的现状及主要成因,提出水土流失治理的措施对策。2009年底,湖北峡库区水土流失治理总面积6775.8km2,比2008年增加111.1km2,其中小流域4829km2,“十一五”累积治理水土流失265.3km2,成果显著。

  • 标签: 三峡库区 水土流失 综合防治
  • 简介:摘要从上世纪90年代参加了全国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示范县的工作,开始编报水土保持方案实践,前后跨越10多年。通过实践,对水土保持方案编报的认识不断深入,编制质量也不断提高。进步认识到必须从源头上加强水土保持管理,立法与行政执法是有力保障;编报水土保持方案对专业技术职称要求的管理,是提高水土保持方案编报质量的基础性工作;科技示范园为方案编制树立了榜样;工程与植物措施相结合,对永久绿化美化的区域以园林绿化标准进行绿化;落实监督、监测措施是水土保持工作必不可少的手段,以促进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制度健康有序、可持续地发展。

  • 标签: 水土保持方案 编制 认识
  • 简介:为进步完善我国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措施的分类体系,并服务于研究与生产,在论述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措施的概念、分类现状基础上,依据措施实施的方式、作用和目标,并结合农艺环节,将水土保持农业技术划分为以改变微地形为主的蓄水保墒技术、以提高土壤抗蚀力为主的保护性耕作技术和以增加植物覆盖为主的栽培技术3大类,等高耕作、沟垄种植、坑田、半旱式耕作、深耕翻、保墒、覆盖、深松、少耕、培肥土壤、合理配置作物、播种保苗、栽培13个亚类和等高耕作等44个型,以供参考。

  • 标签: 农业技术措施 分类 水土保持
  • 简介:切沟侵蚀作为种常见的土壤侵蚀现象,不仅破坏土地资源,也是河流泥沙的主要来源之;但是,由于切沟侵蚀机制复杂,研究手段欠缺,切沟侵蚀研究进展缓慢。切沟侵蚀监测技术是研究切沟不同发育阶段侵蚀速率和构建切沟预报模型的基础。近年来,高精度GPS、维激光地形测量以及RS和GIS等切沟侵蚀监测技术取得了新进展,尤其是高分辨率遥感的应用为较大时空尺度的切沟侵蚀监测提供了可能性。世界范围的切沟侵蚀监测成果表明不同地区切沟侵蚀速率主要为0.16~15m/a。切沟侵蚀预报技术进展缓慢,现阶段还没有广泛应用的切沟侵蚀预报模型。利用高分辨率航空和卫星影像及维激光测量等新技术,开展较大尺度的切沟侵蚀监测是近期的研究热点和主要发展趋势,而从长远来看,发展切沟发育和侵蚀的经验和机制模型、进行不同时间尺度的切沟侵蚀预报是切沟研究领域的发展方向。

  • 标签: 切沟 GPS 三维激光测量 监测技术 侵蚀速率 预报模型
  • 简介:摘要为科学开展深圳市天然气高压输配系统工程水土流失治理,寻找适用本项目的水土保持技术和方法,设置长2000m,宽20m的试验示范段。因地制宜,设置不同类型的生物砖排水沟,喷播适生草本和灌木,实现黄土裸露面有序排水和快速复绿,为该项目全线的生态恢复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宝贵经验。

  • 标签: 天然气 输配系统工程 水土保持 生物砖排水沟 成效
  • 简介:裸露山体缺口依据其形成原因可分为开采坑口、开挖边坡和崩岗等不同类型。在深圳快速发展的31年时间里,工程建设中大量挖山取石造成了众多的裸露山体缺口破碎带,这对城市景观和自然环境都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深圳市布吉郁南、吉冈采石场边坡整治绿化工程通过综合运用新技术、新材料和新方法的设计和施工策略并辅以景观影响度评价,实现了快速覆绿和景观融合的生态修复效果。这些策略对我国其他类似的裸露山体缺口的治理将起到有效的借鉴作用。

  • 标签: 裸露山体缺口 菌土 连续喷丝固土植生 景观影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