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 数十年来,遥感技术一直被用作精准农业的重要数据采集工具。根据距离地面的高度,遥感平台主要包括卫星、有人驾驶飞机、无人驾驶飞机系统和地面车辆。这些遥感平台上搭载的绝大多数传感器是成像传感器,也可以安装激光雷达等其他传感器。近年来,卫星成像传感器的发展极大地缩小了基于飞机的成像传感器空间、光谱和时间分辨方面的差距。最近几年,作为低成本遥感平台的无人机系统的出现极大地填补了有人驾驶飞机与地面平台之间的间距。有人飞机具有飞行高度灵活、飞行速度快、载荷量大、飞行时间长、飞行限制少以及耐候强等优势,因此未来仍将是主要的精准农业遥感平台。本文的第 1部分概述了遥感传感器的类型和三个主要的遥感平台(即卫星、有人驾驶飞机和无人驾驶飞机系统)。接下来的个部分重点介绍用于精准农业的有人机载成像系统,包括由安装在农用飞机上的消费级相机组成的系统,并详细描述了部分定制和商用机载成像系统,包括多光谱相机、高光谱相机和热成像相机。第 4部分提供了五个应用实例,说明如何将不同类型的遥感图像用于精准农业应用中的作物生长评估和作物病虫害管理。最后简要讨论了将不同遥感平台和成像系统用于精准农业上的一些挑战和未来的努力方向。

  • 标签: 机载成像系统 载人飞机 多光谱图像 高光谱图像 远红外图像 精准农业
  • 简介:<正>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农业(农牧渔业、农林、农牧)厅(局):茶叶是我国人民重要的生活资料,同时又是出口创汇的主要农产品。氰戊菊酯于80年代普遍用于茶叶生产中防治害虫,由于乳油的含量和用药量高,茶叶中的残留量明显高于其它菊酯类农药,大量茶叶样品检测结果表明,氰戊菊酯成为我国茶叶中残留检出和超标最高的农药之一。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茶叶中的农药残留限量规定得非

  • 标签: 氰戊菊酯 农药残留限量 茶叶样 茶树 超标率 用药量
  • 简介:摘要 : 植被分类是高光谱影像分类中的特定应用问题,光谱特征和空间特征是植被分类中常用的类特征,比较这类特征的性能,实际植被分类应用中选择合适的特征类型或者的有效结合具有指导意义。用主成分分析( PCA)提取光谱特征时,常选择前几个主成分( PCs)作为光谱特征,虽然它们包含较大的信息量但并不能保证较高的类别可分和分类正确,针对这一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一种混合特征提取方法,高光谱影像在 PCA的基础上用改进的基于分散矩阵的特征选择方法选出具有较高类别可分的 PCs用于后续分类。利用一景 AVIRIS高光谱植被影像,从分类精度的角度,首先比较了所提出的混合特征提取方法和原始 PCA、独立主成分分析( ICA)及线性判别分析( LDA) 3种常用子空间特征提取方法高光谱影像植被分类中的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混合特征提取方法研究中数据集 1和 2上均获得了最高的总体分类正确,分别为 82.7%和 86.5%。与原始 PCA相比,本研究提出的混合特征提取方法的总体分类正确,在数据集 1和 2上分别提高了 1.5%和 2.5%。由此阐明了所提出的混合特征提取方法高光谱植被分类中的有效。对光谱特征和空间特征高光谱影像植被分类性能的比较中,总体上空间特征获得的分类正确比光谱特征高,特别是 Gabor特征,个数据集上均获得了最高的总体分类正确分别为 95.5%和 96.7%。由此表明空间特征较光谱特征高光谱影像植被分类中更具优势。本研究结果后续改进空 -谱特征方法及其者有效结合,进一步提高植被分类正确提供了参考。

  • 标签: 高光谱影像 植被分类 光谱特征 空间特征 混合特征提取方法 分散矩阵 主成分分析
  • 简介:<正>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药检定(管理)所(站):为了调整和优化农药产品结构,确保农产品的生产,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环境保护,根据农业部“关于加强农药残留监控工作的通知”农农发[2000]12号文件,决定撤销甲基对硫磷和对硫磷(包括混剂)果树上使用的登记。做好此项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 标签: 甲基对硫磷 乳油 农药研究 股份有限公司 集团有限公司 农药化工厂
  • 简介:<正>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农业(农牧渔业、农林、农牧)厅(局),海关总署广东分署、各直属海关:贯彻实施《农药管理条例》,切实履行联合国粮农组织和环境规划署关于《国际贸易中某些危险化学品和农药实行事先知情同意程序国际公约》(PIC),保护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农业部和海关总署决定在我国进出口农药实施登记证明管理。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 标签: 进出口 证明管 农药 事先知情同意 登记 海关总署
  • 简介:摘要 : 叶片湿润时间( LWD)是植物病害模型的重要输入变量之一,它与许多叶部病原菌的侵染有关,影响病原侵染和发育速率。为了准确地预测日光温室黄瓜病害的发生时间和方位,本研究于 2019年 3月和 9月北京不同类型日光温室内按照棋盘格法设置了 9个采样点部署温湿光传感器和目测叶片湿润时间,每隔 1 h采集一次温度、湿度、辐射和叶片湿润数据进行定量估算分析。分析结果表明: BP神经网络模型个温室的试验条件获得了相似的准确度( ACC 0.90和 0.92),比相对湿度经验模型估算叶片湿润时间的准确度( ACC 0.82和 0.84)更高,平均绝对误差 MAE分别为 1.81和 1.61 h,均方根误差 RSME分别为 2.10和 1.87,决定系数 R2分别为 0.87和 0.85;晴天和多云天气条件,叶片湿润时间的空间分布总体规律是南部>中部>北部,南面是叶片湿润平均时间( 12.17 h/d)最长的区域;由东向西方向上,叶片湿润时间的空间分布总体规律是东部>西部>中部,中部是叶片湿润平均时间( 4.83 h/d)最短的区域;雨天的叶片湿润平均时间比晴天和多云长,春季和秋季分别为 17.15和 17.41 h/d。这些变化和差异温室黄瓜种群水平方向的叶片湿润时间分布具有重要影响,与大多数高湿黄瓜病害的发生规律密切相关。本研究预测温室黄瓜病害分布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控制病害流行和减少农药使用具有重要意义,提出的区域化分析温室内叶片湿润时间的方法,可以为模拟日光温室叶片湿润时间的空间分布提供参考。

  • 标签: 日光温室 估算模型 区域化 叶片湿润时间 BP神经网络 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