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婴幼儿社区获得性肺炎支原体(MP)肺炎的临床特征。方法对228例婴幼儿肺炎患儿血清采用ELISA法进行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检测,MP—IgM阳性为MP感染组,MP—IgM阴性为对照组,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感染组与对照组发病年龄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发病季节无明显差异(P〉0.05)。2组患儿均有咳嗽、喘鸣及呼吸困难,感染组高热、肺部X线片状阴影、C反应蛋白(CRP)阳性、WBC升高、肺外并发症等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结论MP感染的婴幼儿肺炎以高热为主,且持续时间较长;WBC和CRP增高,肺部X线有肺气肿伴单侧片状阴影;肺外表现多见。对高度怀疑MP感染的患儿,应及时做MP抗体的检查以确诊。

  • 标签: 肺炎支原体 婴幼儿 肺炎
  • 简介:目的观察三关节融合+跟腱延长+跖筋膜切断的手术方法治疗马达加斯加共和国(以下简称马国)小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60足)患儿采用三关节融合+跟腱延长+跖筋膜切断的手术方法治疗,术后长腿管形石膏固定足踝部于矫正位、膝关节屈曲30°,抬高患足,密切观察患肢血液循环,12~14d拆线,6周后拔除克氏针,更换短腿管形石膏固定,逐渐练习关节活动,带管形石膏下地功能锻炼。术后进行疗效评价,术前及末次随访分别测量足跖屈角度、背屈角度及侧位X线片距跟角度。结果术后40例患儿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月至2年,平均16月,畸形矫正满意,未见复发,足负重行走功能良好。其中优34足,良15足,可11足,优良率达81.7%;术后末次随访时跖屈角度与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术后末次随访时背屈角度及侧位距跟角度与术前比较,差异具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结论施行三关节融合+跟腱延长+跖筋膜切断术方法治疗小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只要手术操作过程准确得当,术后矫形处置得当,可以获得满意的疗效;在马国这种一次性手术是治疗小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一种有效方法。

  • 标签: 三关节融合 小儿 马蹄内翻足 矫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