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4 个结果
  • 简介:病员女性,56岁。因反复上腹疼痛伴消瘦3月多来我院就诊。查体发现中上腹深压痛,可扪及约4.0cm×3.0cm大小、质中、可推移的包块。B超检查提示胰尾肿大,因临床怀疑胰腺癌作CT检查。

  • 标签: 溃疡型胃癌 CT诊断 CT检查 胰腺癌 B超检查 成都市
  • 简介:报告手术证实小脑萎缩110例,主要CT表现为小脑半球及(或)蚓部脑沟增多,增宽及不同程度第四脑室、桥前池、桥小脑角池、环池及小脑上池扩大。建议采用后颅窝薄层扫描以减少或避免后颅窝伪影干扰。提出小脑半球或蚓部脑沟在2条以上,小脑半球脑沟宽度超过1mm,蚓部脑沟宽度超过2mm,并有相应的小脑症状及体征,即可诊为小脑萎缩。还讨论了小脑萎缩的原因及其CT表现。

  • 标签: 小脑萎缩 CT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CT检查对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了33例脾破裂的CT表现及临床过程。结果(1)包膜下出血主要表现为包膜下新月征和分层状影;(2)实质出血表现为脾实质内密度不均影;(3)有利于估计腹腔内出血量的估计。结论CT能对脾破裂作出明确的诊断。

  • 标签: 外伤性脾破裂 CT检查 诊断 腹腔积血 临床分型
  • 简介:目的探讨儿童颅脑损伤的CT表现和发病机理,以及CT对儿童颅脑损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200例儿童脑创伤的临床和CT表现,治疗结果和预后。结果200例中,颅骨骨折占17%,脑挫裂伤占17.5%,硬膜外血肿占12%,硬膜下血肿占13%,外伤后腔隙性梗塞占3%,外伤后大面积脑梗塞占0.5%,小脑幕裂孔疝形成占1.5%,弥漫性脑挫裂伤或弥漫性脑白质损伤预后较差。结论CT扫描检查是诊断儿童颅脑创伤的首选诊断方法,它具有快捷、准确而且有效的优点。

  • 标签: 儿童 颅脑创伤 CT诊断 发病机理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不典型肝脓肿的CT特征及其病理基础,并与肝癌进行鉴别。方法:回顾性总结28例经病理证实的不典型肝脓肿的CT动态增强特征。结果:28例病变CT平扫均为模糊低密度影,增强后病灶内见分隔样强化(蜘蛛征),边缘亦有强化,平衡期,病灶边缘与正常肝组织密度相近,病灶趋于缩小,结论:不典型肝脓肿CT特征具有特异性,可与肝癌鉴别。

  • 标签: 不典型肝脓肿 鉴别诊断 CT表现 病理学
  • 简介:目的大脑镰小脑幕硬膜下血肿,是属特殊形态的硬膜下血肿,发病率相对较少。以前常常被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因此,本文在于对大脑镰小脑幕硬膜下血肿能明确诊断,为临床提供可靠的治疗依据。方法分析了2例大脑镰小脑幕硬膜下血肿的发病情况,CT诊断及血肿演变过程。探讨了大脑镰小脑幕硬膜下血肿的发病机理及血肿形态。结果为避免误诊,讨论了大脑镰小脑幕硬膜血肿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鉴别诊断。结论重点论述了CT表现及CT诊断。为今后认证提供参考。

  • 标签: 大脑镰小脑幕 硬膜下血肿 蛛网膜下腔血肿 CT诊断
  • 简介:目的:分析30例膀胱肿瘤的CT表现。方法:病例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男29例,女1例。年龄29-74岁,平均57.4岁,其中移行细胞癌26例,腺癌1例,转移癌3例。结果:肿瘤CT表现:①膀胱肿瘤多表现为向腔内突出肿块,呈乳头状、分叶状、扁平状;②肿瘤易向盆腔内及其它脏器或组织扩散、转移。结论:肿瘤越大,密度多为不均匀,并易钙化。扁平状肿瘤需与慢性膀胱炎鉴别。手术、电切、化疗、放疗、血管介入、生物免疫剂、中药等综合疗法可提高膀胱癌术后复发患者的存活率。

  • 标签: 膀胱肿瘤 CT 表现
  • 简介:目的分析成熟性卵巢畸胎瘤的CT征象,提高CT的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15个卵巢成熟性畸胎瘤的CT表现。结果12个病例共15个成熟性卵巢畸胎瘤。15个病灶全部为囊性,其中单房6个(40%),双房或多房9个(60%),病灶最小13cm×15cm.最大22cm×31cm。15个病灶均发现含有脂肪密度组织,其中有6个囊内为均匀的脂肪密度组织,1个囊壁上有脂肪滴。8个囊内为脂肪及混合软组织密度,其中5个有脂-液平面。5个显示有头结节灶。7个有钙化影,位于囊壁或头结部。1个病灶壁有出血灶。结论成熟性卵巢畸胎瘤有特殊的CT征象,CT定性诊断有很高的价值。个别病灶内脂肪密度组织很少,诊断时应引起重视。

  • 标签: 成熟性卵巢畸胎瘤 CT征象 影像学诊断 鉴别诊断 临床症状
  • 简介:CT仿真结肠镜是CT仿真内窥镜成像(Virtualcndoscopy,VE)技术的一种应用,仿真内窥镜成像这-CT图像后处理技术是可以重建出管腔器官如胃肠道、呼吸道、大血竹等内腔表面的三维立体图像的虚拟内镜技术。结肠CTVE对肠管显示范围可从直肠到回盲部,是一种检查结肠内启、肉和肿瘤的新影像学方法。该技术较纤维结肠镜具有安全无

  • 标签: CT仿真结肠镜 成像
  • 简介:本组收集我院1996年11月~2001年3月以病理证实的和同期作CT、钡餐造影、食道镜检的食管癌患者120例,就其三种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并探讨CT的不典型表现及误诊原因.

  • 标签: 食管癌 体层摄影术 CT
  • 简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其主要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基本有:极强的传染性、发热(>38℃)并伴咳嗽、呼吸加速、气促、或呼吸窘迫综合症、肺部罗音或有肺部实变体征之一以上。重症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低氧血症、甚至出现休克、ARDS、MOD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 标签: SARS CT 重症患者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呼吸窘迫综合症 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
  • 简介:近年来,经皮肺穿刺活检技术手段得到不断地改进和发展,CT导向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肺部病灶的定性诊断.本文将2001年所做的32例经过术及病理证实的病例,作一总结,进行分析探讨以提高诊治水平.

  • 标签: CT导向 穿刺活检 肿块性病变
  • 简介: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抽吸,皮维碘和无水乙醇硬化治疗肾囊肿的价值。方法对67例78个肾囊肿,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抽吸,29例34个囊肿选用1096皮维碘,38例44个囊肿选用无水乙醇硬化治疗,观察术后不良反应及疗效。结果选用10%皮维碘硬化治疗34个肾囊肿,显效26个、有效7个、无效1个,总有效率97.06%;术后出现轻微腰痛10例,低热3例。选用无水乙醇硬化治疗44个囊肿,显效32个、有效10个、无效2个,总有效率95.45%,术后出现睡痛25例,低到中度发热17例,醉态6例,并出现休克1例。选用两种硬化剂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采用无水乙醇硬化治疗术后不良反应明显增多(P<0.01)结论CT引导下穿刺抽吸,硬化治疗肾囊肿是安全、有效的方法,10%皮维碘是一种最佳硬化剂。

  • 标签: 硬化治疗 肾囊肿 CT引导 皮维碘 术后 总有效率
  • 简介:目的探讨动脉硬化症的多层螺旋CT改变及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临床诊断为动脉硬化症者的多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资料,将所有的CT图像窖数据导入CT3D工作站,用软件MPR、MIP、VRT、CT-VE进行图像后处理,并就病变血管各种CT改变进行分析和记录。结果24例中,有血管壁钙化24例78处,血管内壁不规则及增厚24例,血管狭窄21例。动脉硬化斑块15例48处。结论多层螺旋CT是诊断动脉硬化症的一种有效方法,其优势在于检查快速和无创伤性。

  • 标签: 动脉硬化症 多层螺旋CT 血管内壁 血管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