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2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中枢整合技术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应用。方法:此次试验选用2019.1-2021.1期间入住我们医院治疗的10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并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分50例患者,两组分别运用中枢整合治疗技术、常规训练方式来进行此次研究和治疗。将两组患者的训练满意程度、训练效果、以及自理时间进行对比。结果:对治疗大约28天左右的两组患者,在训练满意程度、Breg评分、以及Barthel指数改良等方面分别进行对比之后,发现相较于对照患者,治疗组患者各个方面相较于对照组都有明显改善要高出不少,其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应用中枢整合治疗技术,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的治疗和住院时间,大幅度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而且采用这一技术的患者出现的异常模式较少、疗效较快、并能有效提升患者生活的自理能力、以及对训练工作满意程度,故中枢整合治疗技术值得推广。

  • 标签: 中枢整合技术 脑卒中 偏瘫
  • 简介:【摘要】 目的 评估冠心病患者行FFR(Fractional Flow reserve,FFR)检查过程中阳性小于0.8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护理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首钢医院诊断治疗的296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实施血流储备分数(FFR)检查的冠心病病人入组,根据FFR分为两组:A组(实验组,FFR<0.8,112例);B组(对照组,FFR≥0.8,184例),两组均行标准化FFR检查后依据FFR结果以及临床指征给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比较两组之间行FFR检查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A组(实验组)的总不良反应发生70例(62.5%),其中严重不良反应11例(15.7%),一般不良反应59例(84.3%),无症状42例(37.5%);B组(对照组)的总不良反应发生79例(42.9%),其中严重不良反应2例(2.5%),一般不良反应77例(97.5%),无症状105例(57.1%)。A、B两组在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且A组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所有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经过积极对症处理后均无并发症安全出院。结论 冠心病诊疗过程中行FFR检查时FFR小于0.8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显著高于FFR大于等于0.8的患者,且严重不良反应居多。密切的观察,做好预见性护理,积极的对症处理,有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及相关心血管不良事件。

  • 标签: 冠心病 血流储备分数 不良反应 护理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老年痴呆患者应用盐酸多奈哌齐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于2021年05月--2022年05月就诊于本院48例老年痴呆患者作为探讨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方式分组,常规组24例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24例进行常规治疗同时加用盐酸多奈哌齐。观察两组疗效与不良反应,比较两组用药治疗前后MMSE评分、ADL评分。结果:研究组总体疗效(95.83%)高于常规组总体疗效(83.33%),结果有差异(p

  • 标签: 老年痴呆 盐酸多奈哌齐 MMSE评分 ADL评分 不良反应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基于营养支持的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应用价值以及对ADL评分的影响观察。方法:选取2021年1至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100例。采用盲选法分为观察组(基于营养支持的加速康复外科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治疗)各50例。随后比较判断两组患者的血清指标水平、并发症发生率以及ADL评分。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血清指标水平与ADL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而在实施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各项血清指标水平数值上升更为明显(P<0.05),并发症的发生概率(4%)显著比对照组(24%)更低(P<0.05),ADL评分(78.51±2.74)明显更高(P<0.05)。结论:基于营养支持的加速康复外科护理使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日常行动能力明显改善,缓解手术应激反应,改善营养失衡状态,减少术后并发症,整体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营养支持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 髋部骨折 老年患者 ADL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在对急性脑梗患者治疗中按照高压氧联合经颅磁刺激治疗的效果。方法 按照对比治疗观察的方式开展研究,纳入2021年2月至2022年5月收治患者68例为对象,双盲法均分为对照组(34例,常规治疗)和观察组(34例,常规治疗+高压氧联合经颅磁刺激治疗)。分析患者恢复情况。结果 对比两组治疗前NIHSS评分,无差异,P>0.05,治疗后1周、2周、3周,观察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周、2周、3周,观察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急性脑梗 高压氧联合经颅磁刺激 NIHSS评分 ADL评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临床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是对照研究,对照研究的重要步骤之一是显著性检验。显著性检验通常会得到2个:检验(如t和卡方),以及由检验计算出来的p

  • 标签: 检验值 显著性检验 投稿 临床研究 基本方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热惊厥与血清钠的关系。材料与方法62例热惊厥患儿检查其血清钠。结果62例热惊厥患儿中有44例血清钠下降,而且一次病程中多次惊厥组的10例患儿血清钠全部降低。讨论热惊厥可使电解质紊乱,血清钠降低,反之血清钠下降又易诱发惊厥的发生,故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及时补充钠盐也很重要。

  • 标签: 小儿 高热惊厥 血清钠 电解质紊乱
  • 简介:目的探讨关于危急制度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研究。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在实行危急制度之后抢救的130例儿科患者作为研究组,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在实施危急制度之前抢救的130例儿科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的危急处理时间以及抢救的成功率。结果研究组的危急处理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抢救的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提升护士在临床工作中对于危急的敏锐度,有利于在护理中跟医师进行合理的配合,减少患儿伤残及死亡率,从而降低医患纠纷事件的发生,使得医患关系更加和睦。危急的管理主要以提升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为主要目的,从而更好的为患者服务,改善医患关系。

  • 标签: 危急值 儿科 护理 危急值处理时间 抢救成功率
  • 简介:目的建立正常小儿血清心肌酶的参考范围.方法采集昆明地区245名正常小儿(新生儿45名,2~14岁儿童200名)、50名正常成人的血清,应用日立706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了四项血清酶及同工酶,所获数据经统计学处理.结果处于生长发育时期的小儿,由于其生理和代谢的特点,心肌酶及同工酶活性与成人有显著性差异,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谷草转氨酶(AS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同工酶1~2项(LDH1-2)活性均高于成人,新生儿心肌酶活性高于儿童.结论建立本地区小儿血清酶参考很有必要.

  • 标签: 新生儿 儿童 血清酶 参考值
  • 简介:本文介绍了某医院自行研发临床检验危机自动报警系统,包括系统模块组成、功能、工作原理,以及智能报警系统的优势和应用效果.应用危机智能报警系统,有效减少医务人员在危机报告过程中人为差错和工作量,提高了报警速度和准确率.

  • 标签: 临床检验 危机值 LIS系统 智能化
  • 简介:非劣效试验是旨在显示试验药物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上不比阳性对照药物差的一种设计类型。近年来,由于安慰剂对照试验受到伦理学方面的限制,以及阳性药物的大量存在,使得非劣效试验设计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遗憾的是在目前还没有一个完善的指导原则的情况下,一些非劣效试验设计存在着包括适用条件不符合、阳性对照选择错误、界的确定不合理等诸多问题。为此,本文结合国外的一些研究着重就非劣效试验中对照的选择和界的确定进行总结和讨论,以期为在国内正确使用临床非劣效试验的设计提供参考。

  • 标签: 非劣效试验 对照 界值
  • 简介: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将3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5例,两组患者均实施同方案治疗和常规护理指导,对干预组在常规护理指导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及跟踪随访6个月,干预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的血糖与对照组相比,P〈0.05,差异具有显著意义。结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变化有显著影响。

  • 标签: 护理干预 糖尿病 血糖值
  • 简介:美国得克萨斯技术大学健康科学中心McCall等报告,正在服用华法林的患者在加用阿奇霉素后,其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未发生明显变化。

  • 标签: 阿奇霉素 华法林 INR值 国际标准化比值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不同溶媒对注射用硫普罗宁pH的影响。 方法 采用不同溶媒,根据说明书要求配制后,分别测定pH。 结果 按说明书规定的溶媒配制,其pH在人体能够耐受性范围内;未按说明书规定的溶媒配制,其pH不在人体能够耐受性范围内。 结论 临床上配制时,应严格按说明书要求的溶媒进行配制,提高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标签: 硫普罗宁 pH值 耐受性 安全性 有效性
  • 简介:摘要:在药品检验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趋势下,药品分析行业对简单化、精准化的检验技术给予高度重视与关注,检验行业的建设速度日益加快,众多现代化精密仪器设备获得广泛运用与高度认可。

  • 标签: 电位滴定设定pH值法 标定 酸碱滴定液浓度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危急管理中的问题,运用PDCA循环法改进检验科的危急管理能力。方法通过对检验科危急管理现状的调查,采集之前危急的报告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并结合PDCA循环方法的应用,重新制定合理的检验科危急的管理办法。结果应用PDCA循环方法完善危急管理制度后,检验科医护人员的危急报告率明显提升,从之前的70.12%提高到99.56%(p

  • 标签: 危急值 PDCA循环 管理能力 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