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0 个结果
  • 简介:呼吸暂停是早产常见的临床症状,胎龄越小发病率越高,我科2001年-2002年之间收治早产240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标签: 早产儿 呼吸暂停 护理 心理护理
  • 简介:母乳营养非常丰富,含有大量免疫物质,是婴儿尤其是早产最理想的食品。这不仅是因为母乳的营养价值高,还在于母乳中的某些成份能促进婴儿的生长发育,防御和抵抗致病因子的侵袭。由于早产的生长发育比足月儿快得多,自身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皮肤粘膜防御能力差,极易感染而患病,而早产母亲的乳汁除具备一般母乳的优点外.还有许多独特之处,最适合早产生长发育的需要。

  • 标签: 早产儿母亲 母乳喂养 生长发育 足月儿 营养价值 自身免疫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总结分析早产的监护与护理,旨在指导临床护理工作,降低其死亡率,提高存活率。方法对我科自2006年10月~2007年7月收治的37例早产从呼吸管理、体温管理、营养管理、消化管理、预防感染、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早期干预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早产最易患呼吸窘迫综合征、肺不张、吸入性肺炎等,其次为硬肿症、窒息、消化道出血等其他疾病,故呼吸管理在早产护理中优为重要。另外,早产由于特殊的生理状态,保暖及喂养也是非常重要的。早期干预可帮助早产健全其生理功能,预防治疗并发症。结论早产的监护及护理非常重要,早产实行24小时专人护理,利用各种仪器监护,及时了解病情变化,制定各项护理计划、实施护理措施,是具早产健康的保证。

  • 标签: 早产儿 监护 护理
  • 简介:目的评估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NICU)中住院早产营养摄入和体重增长情况,以期对临床上早产早期的营养支持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从我院NICU出院的53名早产,按出生体重分为体重≤1500g组和体重〉1500g组,计算体重恢复至出生体重的平均时间;体重开始增长的日龄;静脉营养时间;比较出生及出院时体重百分位数。结果53例早产均出现程度不同的生理性体重下降,体重≤1500g组恢复至出生体重时间较长,体重开始增长日龄较晚,静脉营养时间较长,与〉1500g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出生时体重低于第十百分位的占37.7%,而出院时达到64.2%,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早产在出生后早期容易出现生长发育落后,加强营养支持,出院后有必要续惯治疗,以完成追赶性生长。

  • 标签: 早产儿 营养 追赶性生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保健对早产的体格发育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9年4月-2020年4月期间收治的80例早产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随 机数字表方法平分80例早产,即观察组40例采用儿童保健模式,对照组40例采用基础管理,对比两组体格发育和发育商情况。结果:观察组采用儿童保健后早产的 体格发育以及发育商均好于对照组,组间数据以P早产为胎龄小于37周分娩的胎儿,和足月新生儿对比而言,早产因为器官发育问题极易产生黄疸、缺氧和颅内出血等一系列并发症,严重威胁新生儿的生命健康[1]。新生儿身心发育主要阶段为 0-3 岁,应该予以相应的营养,尤其是新生儿需要予以重视,确保其体格和发育商。此次研究探究儿童保健对早产的体格发育以及发育商的影响,内容如下: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早期干预对防治早产脑损伤致神经系统后遗症的临床价值。目的: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目的,将68例早产脑损伤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8例、30例。观察组采取家长自愿,采用早期丰富环境及有针对性的功能练习和手法康复。对照组30例仅接受常规治疗和健康指导。两组患儿在生后3d行头颅CT检查,生后第28天、纠正月龄3个月、6个月、1周岁各检查评估一次(新生儿期采用20项神经行为测定法,婴儿期患儿采用52项神经运动检查法)生后3个月复查CT或MRj检查脑实质变化情况。结果:两组生后6个月、1周岁进行神经行为评估,结果显示差异有显著性(P〈O.05)。观察组2例有神经运动及精神发育异常征象,而对照组6例诊断为脑瘫、3例有精神发育迟滞,听力障碍、语言发育迟缓、癫痫各1例。结论:早期干预措施对早产脑损伤有促进正常神经系统发育及脑损伤后早期修复作用,且干预越早,效果越好。

  • 标签: 早产儿 脑损伤 早期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早产出院后个体化喂养指导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18年2月~2019年6月出院的早产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传统的出院健康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个体化喂养管理指导,比较两组早产出院三个月后体重、身长、头围及神经系统发育的差异。结果:出院后三个月,观察组早产体重(4.23±0.64)kg及身长(53.2±1.26)cm分别高于对照组早产体重(3.67±0.48)kg及身长(50.9±1.23)cm,P<0.05.(此处加上头围及神经系统发育的观察对照数据)

  • 标签: 早产儿 出院后喂养 个体化喂养指导
  • 简介:目的探讨晚期早产和足月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高危因素和临床特点。方法收集新生儿科住院的RDS患儿共106例,按胎龄分为早产组(〈34周)62例和晚期早产/足月儿组(〉34周)44例,回顾分析其特点。结果选择性剖宫产、绒毛膜羊膜炎、妊娠期糖尿病是晚期早产/足月儿组RDS的高危因素(P〈0.05);与早产组相比,晚期早产/足月儿组RDS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效果相对较差(P〉0.05),需要机械通气比例高(P〈0.05);晚期早产/足月儿组RDS更易并发气胸(P〈0.05)。结论1选择性剖宫产和绒毛膜羊膜炎、妊娠期糖尿病是晚期早产/足月儿RDS的高危因素;2晚期早产/足月儿RDS症状更危重,气胸发生率高。

  • 标签: 晚期早产儿 足月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选择性剖宫产
  • 简介:目前早产视网膜病(ROP)已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相关报道认为早产低出生体重是发病的根本基础,对于某些小孕龄、发育差的低出生体重早产来说,不合理氧疗是ROP的重要诱发因素。不合理氧疗包括吸氧浓度高、时间长以及吸氧时的氧分压大幅波动。本文重点介绍ROP与氧疗的关系,以探讨其确切发病原因和机制,寻找有效的预防措施。

  • 标签: 早产儿 早产 视网膜疾病 氧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临床上应用儿科保健在早产智力与体格发育中的应用价值及临床观察。方法:于本院选择198例早产,分为对照组(99例)和观察组(99例),对照组早产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早产行儿科保健干预,分析两组早产的智力、体格、精神及运动等发育情况;分析两组早产的患病情况。结果:观察组早产干预后的发育商与体格发育情况较对照组均有所提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产干预后的精神及运动发育情况较对照组均有所提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产干预后的肺损伤、呼吸道感染及贫血等患病发生率较对照组均有所降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及时对早产进行安全可靠的儿科保健干预,可有效加强儿童体格、精神及智力的发育,值得临床运用。

  • 标签: 早产儿 儿童保健 智力 体格
  • 简介:目的观察抚触配合“鸟巢”对早产护理效果影响。方法将50例在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NICU住院的早产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早产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早产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抚触配合“鸟巢”护理,对早产住院15d的睡眠时间、体质量以及住院天数进行观察记录。结果观察组早产住院15d的睡眠时间、体质量增长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住院天数也较对照组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抚触配合“鸟巢”护理早产可延长睡眠时间,提高睡眠质量,加快体质量增长,从而提高早产的抗病能力,促进早日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减轻了家属经济负担。

  • 标签: 抚触 鸟巢 护理 早产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早期护理干预对早产脑损伤预后的影响。方法:研究时间2022年6月至2023年5月,选择我院收治的7例脑损伤早产,均行超早期护理干预,观察预后质量。结果:7例患儿有效率达到100%(7/7),头颅超声指标显著改善,无1例出现后遗症。结论:超早期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早产脑损伤预后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超早期护理干预 早产儿 脑损伤 预后质量
  • 简介:早产是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重点人群,由于早产身体各器官发育不成熟,免疫功能不完善等特点,造成其抵抗力低下,加之其住院时间长,各种侵入性操作多,极易发生医院感染而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患儿住院费用。因此如何减少早产医院感染是早产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本研究调查山西大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早产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以期对今后防控早产医院感染提供依据。

  • 标签: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发生情况
  • 简介:患儿女。因“生后哭声不畅10余min”入院。系G1P1,母孕36“周,臀位助产娩出,出生体重2340g,羊水I度污染、量适中,无脐带绕颈,生后哭声弱伴有四肢青紫,Apgar评分1min7分,给予清理呼吸道、按摩背部、刺激足底后改善,但哭声弱、不顺畅,偶有口吐泡沫,5min评8分,父母亲否认孕期疱疹病史,母亲儿时有疱疹病史。入院查体:神志清,反应欠佳,哭声弱、刺激后哭声稍尖,口周青紫,面色红润,前囟门平坦,肛周6~8枚疱疹、大小约4~6.0mm,疱液澄清、周围有红晕,部分破溃,时有口吐泡沫,心脏听诊阴性,双肺可闻及少许粗湿哕音,腹部未见异常,大阴唇未遮盖小阴唇,会阴部青紫、有瘀斑,双足淤青肿胀、右足明显,四肢肌张力偏低,拥抱反射减弱。见图1。

  • 标签: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 早产儿
  • 简介:早产喂养不耐受主要是指早产受胃肠功能发育不成熟等因素的影响.在进行肠道喂养时常表现出一系列的呕吐、腹胀、胃潴留等问题。这种喂养不耐受现象严重影响了婴儿对营养的吸收和摄取,降低了其免疫能力。提高了并发症的发生机率。甚至威胁到婴儿的生命安全圆。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胎儿消化系统的发育状况与胎龄和体重存在相关联系.

  • 标签: 喂养不耐受 早产儿 影响因素 临床特征 肠道喂养 功能发育
  • 简介:摘 要:当前,对早产进行营养治疗的主要方式包含肠外营养以及肠内营养,肠内营养包含母乳喂养、早产配方乳以及其他特殊营养物质的配方乳等。而母乳喂养因其比较理想的喂养效果成为早产肠内营养的首要选择。但是当多种因素导致母乳供应缺乏以及母体因疾病影响未能及时供应母乳的时候,经检测合格的母乳捐献者供应的母乳,在通过筛选以及消毒灭菌之后,成为了早产营养供给的第二种方式。因此,母乳喂养成为临床中较常用的一种喂养形式[1-2]。本研究主要探讨母乳喂养对早产生长发育及并发症的影响,具体报道如下。

  • 标签: 母乳喂养 早产儿 生长发育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应用母乳强化剂后的生长效果。方法:研究对象来自于2019年1月至2019年8月时间段60例超低出生体重早产,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母乳强化剂治疗的实验组和非母乳强化剂治疗的对照组各30例。比较两组患儿的身高、体重、头围等基础生长情况和血生化指标。结果:两组患儿同步治疗3个月后实验组患儿的身高、体重、头围增加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母乳强化剂,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生长情况,血生化指标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风险管理在NICU早产实施肠内营养支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NICU收治的早产100例,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肠内营养支持,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风险管理,对比2组患儿的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体重增长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 标签:     NICU     早产儿        肠内营养支持     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