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工业技术的发展,在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加重了交通负担,随着而来的交通事故也日渐增多。一般情况下,交通事故多半会造成骨盆骨折尤其是粉碎性骨折合并骨缺损发生频率逐年增高。在骨折的临床就诊中,高能量损伤的不断出现,复合损伤增多,解剖关系复杂,因而手术实施难度较大。骨折浮动分类与手术入路息息相关,本文就主要研究骨折浮动分类及其临床意义,并对三柱的概念进行系统的阐述。

  • 标签: 髋臼三柱 髋臼骨折 分类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老年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 2018 年 1月至 2019 年 3 月收治的 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骨折患者 80 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年龄不同,将其分为 60-70 岁组, 71-80 岁组,每组患者各有 40 例。 所有患者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进行治疗 。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后髋关节功能,比较伤前及术后 髋部骨折功能恢复量表 (FRS)以及欧洲五维健康量表 (EQ-5D)评分 。结果 60-70 岁组髋关节优良率为 95.00% ,明显高于 71-80 岁组的 77.5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60-70 岁组患者治疗后 FRS 及 EQ-5D 评分较 71-80 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老年骨折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患者 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年龄较轻的患者手术效果更加。

  • 标签: 髋臼 骨折 骨折固定术 老年人 治疗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骨缺损的重建及假体置换的方法.方法在48例不同原因导致的缺损行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分别采用颗粒性或结构性植骨技术重建及骨水泥或非骨水泥杯置换.结果48例均获得随访,平均28个月.X线显示植骨处均获愈合,无明显骨吸收及假体移位、松动现象.先术前Harris评分33.0~51.0,术后67.0~87.0,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翻修术前Harris评分37.0~53.0,术后72.0~91.0,全翻修术前Harris评分38.0~49.0,术后69.0~88.0,扁平术前Harris评分43.0~61.0,术后77.0~89.0.结论在缺损的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颗粒压配植骨具有覆盖性良好、植骨愈合快、临床应用可靠等优点.当覆盖小于70%时,应用结构性植骨,并尽量选用自体骨材,假体则以非骨水泥型假体为首选.

  • 标签: 关节成形术 置换 髋臼 骨重建
  • 简介:目的:探讨髋关节脱位合并后柱(壁)骨折手术患者的护理,减少并发症的方法。方法:自2002年1月~2008年1月收治髋关节后脱位合并后柱(壁)骨折33例患者,对其进行手术治疗和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并评定其治疗效果。结果:33例髋关节后脱位合并后柱(壁)骨折患者,通过手术治疗和整体护理,均获随访12—72个月,平均42个月,未发现股骨头坏死。其中优26例、良4例、可3例,优良率91%。结论:髋关节脱位合并后柱(壁)骨折手术患者,通过采取围手术期的护理,选择适当的手术时机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 标签: 髋关节后脱位 髋臼骨折 手术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髋关节镜手术治疗轻度成人发育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回顾性研究方式统计于2020年1月至12月期间,因轻度成人发育不良而就诊于我院科室的病人进行调研,参与本次调研病人均采用髋关节镜手术治疗,本次调研共纳入29例病人。总结治疗结果。结果 经手术治疗结果证实,参与本次调研29例病人均存在盂唇损伤情况,损伤我只在前外侧,指针方向为11点至4点种方向。病人盂唇与正常者盂唇对照存在肥厚、宽大等情况,另外损伤程度较重,损伤类型以严重磨损、缘剥离、横断、层裂、纵裂等方式为主。其中对10病人实施了盂唇缝合术,对19例病人实施了盂唇清理术。29例参与调研病人中,10例病人股骨头软骨、均未见损伤,其中有5例病人股骨头软骨存在损伤程度,4例病人和股骨头软骨位置存在联合损伤,有10例病人存在软骨损伤疾病。结论 虽然对病人实施了随访,但随访时间有限,加之关节镜手术不能改变病人生物力学因素,而且无法消除病人髋关节局部应力集中情况,故而此治疗举措长久疗效是否确切有待考察。另外,在手术治疗中,要严格根据斌人手术适应证进行选择,对于已经存在骨关节病,且表现明显病人要慎重考虑是否进行手术治疗,而且要详细告知病人疾病情况,使病人对于手术有合理期望,充分了解手术治疗目的、效果与预后。

  • 标签: 髋关节镜 手术 轻度 成人 髋臼发育不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CT三维重建技术在成人发育不良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5年12月50例单侧发育不良患者,所有患者均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前行盆骨正位X线摄影及CT三维重建(3DCT),根据3DCT数据指导手术。比较手术前后患侧与健侧股骨头中心距理想旋转中心的水平差距以及垂直距离,观察手术的临床疗效。结果通过比较患者手术前后盆骨正位X线资料,可观察到患者前后径显著缩小、后壁增厚且深径变浅。手术前股骨头中心距理想旋转水平距离和垂直距离为(20.15±3.25)mm和(23.49±6.58)mm,手术后股骨头中心距理想旋转水平距离和垂直距离为(2.85±1.26)mm和(3.22±1.25)mm,手术后股骨头中心距理想旋转水平距离和垂直距离与手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CT三维重建技术在成人发育不良患者的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有助于提升手术疗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治疗骨折后髋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中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应用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中2017年4月至2018年6月间收入的所有骨折后款,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患者的一般资料,根据实验要求抽取出73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开展实验,所有患者均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作为治疗方案,记录所有患者的术后康复状况,评价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实验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在接受髋关节置换后,其病症状况均得到改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为100.00%,同时所有患者中仅有1例患者出现复发状况,其余患者未见较为严重并发症,复发率为1(1.30%)。结论应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对于挽救骨折后髋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病症,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优良率,降低患者复发率,具有积极应用意义,值得推广使用。关键词骨折后髋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效果骨折后髋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是老年群体中十分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发病率也逐渐上升1。目前临床治疗此类骨折方式多为手术,其中就包含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等2。本次研究中,探究治疗骨折后髋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中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应用及预后,现总结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中2017年4月至2018年6月间收入的所有骨折后款,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患者的一般资料,根据实验要求抽取出73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开展实验,患者的性别信息为(男39例;女34例),所有患者的年龄信息区间介于41-79岁,平均年龄(58.1±8.1)岁。所有患者在入院时均不患有其他全身性疾病和器质性疾病患者不存在手术禁忌症,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经对比分析未见明显差异,个体化细微差异,不对本次研究结果造成影响,具有可比性(P>0.05)。1.2方法所有患者使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具体方式如下首先,将患者麻醉,保持侧卧位并将其固定。随后选择髋关节后外侧进行切口,使患者下肢往内旋转,并将后方关节囊清除,移除关节头并将残留碎片清理干净,清除多余的关节囊使充分显露,将内软骨及其软组织清理干净,使软骨下骨处视野清晰。第二步将金属杯置入并将其固定,螺钉作为和假体连接的关键,然后安装假体柄,待复位完成后查看患者的髋关节活动能力,并实施清洗和止血,最后将创口缝合。1.3评价标准记录所有患者的术后治疗优良率,并评价患者的术后复发状况。1.4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中涉及到的所有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数据处理,本次研究结果中患者的治疗效果计数资料用率(%)的形式表达,数据采取卡方检验,年龄信息指标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并采取t检验,若p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分期治疗半岁内先天性脱位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外科1998年-2001年采用分期闭合复位治疗半岁内婴儿先天性脱位200例。结果:200例采用分期闭合复位治疗,总有效率为97%;有3例发生股骨头坏死,经观察自愈;有3例于3岁时发现复位不满意需切开复位。结论:分期闭合复位法疗效优于单纯一次治疗半岁内先天性脱位。

  • 标签: 分期 治疗 半岁小儿 先天性髋脱位 闭合复位法
  • 简介:目的评价前外侧小切口与后外侧常规切口手术入路在全置换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不同病因所致需行全置换的患者29例,随即分成前外侧小切口手术入路组17例,后外侧传统切口手术入路组12例,评价两组一般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手术前后髋关节评分等方面。结果两组间比较在术中出血量、手术前后髋关节评分、术后并发症方面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外侧小切口与后外侧传统切口手术入路的选择在全置换术后短期疗效上无明显差异。

  • 标签: 髋关节 关节置换 临床分析 治疗方法
  • 简介:粗隆间骨折是股骨粗隆部位骨折中最常见的一种骨折,发生率几乎与股骨颈骨折相同,而患者的平均年龄则稍高于股骨颈骨折的患者。主要与老年人骨质脱钙、骨质松有关,治疗不当常常引起畸形愈合,导致残废,降低生活质量。因此老年粗隆间骨折越来越多地采用手术治疗。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3月到2009年1月间采用动力螺钉(DHS)治疗60岁以上的老年粗隆间骨折160例的临床资料,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老年粗隆间骨折 动力髋螺钉 治疗不当 疗效分析 股骨颈骨折 股骨粗隆部
  • 简介:在正畸治疗中,上下颌之间牙量比率(Bolton指数)对于诊断、矫治设计和预后估计都很重要,只有上下颌有相匹配牙量关系,才能获得最佳牙弓间关系,达到广泛的牙尖交错咬合和正常的切牙覆覆盖关系。本研究对临汾地区汉族人群恒牙列各类错的Bolton指数进行对比研究,

  • 标签: BOLTON指数 拔牙模式 正畸治疗 预后估计 汉族人群 临汾地区
  • 简介:目的:研究心踝血管指数(CAVI)、踝臂指数(ABI)与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的相关性及这些指标在体检筛查动脉硬化上的应用。方法对481例体检人员进行CAVI、ABI、颈动脉超声检查,对结果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相对于ABI,CAVI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相关度更高(r=0.437,P=0.001),超声检出颈动脉斑块与未检出斑块的人群CAVI、ABI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CAVI正常与异常人群比较,ABI无显著性差异,而IMT、颈动脉斑块阳性率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CAVI和ABI与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均有相关性,针对不同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给出CAVI的正常值范围对于早期诊断动脉硬化更为敏感,但各个指标之间不能相互替代,需要进行综合判断。

  • 标签: 心踝血管指数 踝臂指数 颈动脉超声 内中膜厚度 动脉硬化
  • 简介:新生儿黄疸是由于新生儿胆红素产生过多,肝脏功能不成熟。肠肝循环而导致胆红素浓度增高引起的一组疾病。严重时可导致新生儿神经系统受损,引发胆红素脑病,影响新生儿的智力发育,是严重威胁新生儿健康的“隐形杀手”。因此,积极控制黄疸指数在临床上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高胆红素血症 黄疸指数 新生儿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