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有限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固定和切开复位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东台市人民医院骨科2012—2014年收治的胫骨Pilon骨折患者82例,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切开复位固定,研究组患者采用有限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固定。随访6~18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临床治疗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限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固定和切开复位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患者临床疗效相当,需根据患者病情选取合适的手术方式,并严格遵循手术治疗原则,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胫骨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固定术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为股骨颈骨折患者使用全髋关节置换骨折固定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来研究对比两种方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60例股骨颈骨折研究者,均是来自2018年10月~2020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治疗者,将所有的研究者以字母划分方式来细化为相同治疗人数的两组,两组均为30例患者研究组(全髋关节置换治疗)与对照组(骨折固定治疗)。对两组患者在手术前后的Harris评分以及手术中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手术后的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做详细的记录并进行统计学对比。结果:手术前的两组患者Harris评分无明显差异,而手术后,研究组患者的Harris评分要明显比对照组患者高;研究组患者在手术中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手术后的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也同样比对照组的情况更好。两组之间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不同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结果显示使用全髋关节置换进行治疗的患者效果更好,在临床中更加具有应用价值,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骨折内固定术 全髋关节置换术 股骨颈骨折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切开复位固定对跟骨关节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参与本次研究患者的数量为80例,时间范围2022年5月份至2023年5月份。组别:参照组;实验组;每组40例,参照组:闭合复位固定治疗;实验组切开复位固定,明确治疗效果,手术相关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佳,P<0.05,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差异不大p>0.05,相关指标不及参照组患者,p<0.05。结论:行跟骨关节骨折患者,提供切开复位固定治疗,有利于足部功能的恢复,值得推广。

  • 标签: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跟骨关节内骨折
  • 简介:【摘要】 目的 比较外固定架与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2年5月本院收治的78例四肢骨折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各39例。对照组固定治疗,观察组行外固定架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及手术时间、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外固定架 内固定术 四肢骨折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 切开复位固定治疗老年髋臼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 2018 年 1月至 2019 年 3 月收治的 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髋臼骨折患者 80 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年龄不同,将其分为 60-70 岁组, 71-80 岁组,每组患者各有 40 例。 所有患者均采用切开复位固定进行治疗 。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后髋关节功能,比较伤前及术后 髋部骨折功能恢复量表 (FRS)以及欧洲五维健康量表 (EQ-5D)评分 。结果 60-70 岁组髋关节优良率为 95.00% ,明显高于 71-80 岁组的 77.5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60-70 岁组患者治疗后 FRS 及 EQ-5D 评分较 71-80 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固定治疗老年髋臼骨折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患者 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年龄较轻的患者手术效果更加。

  • 标签: 髋臼 骨折 骨折固定术 老年人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重症胸外伤的治疗中应用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固定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0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重症胸外伤患者64例,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保守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将采用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固定治疗的作为观察组,各32例。比较两组术后1d、2d、3d、7d的疼痛评分、镇痛药物使用量、平均使用次数、住院天数、肺部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不同时间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镇痛平均使用次数、住院天数均低于或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为6.25%低于对照组的25.00%,P<0.05。结论:在重症胸外伤患者的治疗中,应用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固定,可减轻患者疼痛,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肋骨骨折 切开复位 内固定 重症 胸外伤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归纳优质护理服务在脊柱骨折固定中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随机遴选2022年8月~2023年8月,在本院接受脊柱骨折固定患者作为研究样本,从中抽选出60例病患,并按照简单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手术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服务,而观察组则展开优质护理。对比两组脊柱骨折固定术后患者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脊柱骨折固定患者术后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在脊柱骨折固定中对患者展开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明显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具有较高的作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脊柱骨折内固定 护理干预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外固定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的疗效区别。方法10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50例,分别行内、外固定,从平均住院日、骨折愈合时间、远期疗效等几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外固定组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骨折愈合时间平均4.3个月,远期疗效可靠。结论外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疗效优于固定

  • 标签: 外固定 内固定 胫腓骨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切开复住固定加植骨治疗跟骨关节骨折移位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间来我院就诊的80例跟骨关节骨折移位患者作为此次实验的目标对象,对80例患者进行随机对照分组。对照组40例患者应用切开复位固定治疗,实验组40例患者应用切开复位固定加植骨治疗,均随访半年,研究对比两组跟骨关节骨折移位患者的足功能评分、骨折愈合时间、Bohler角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40例患者治疗后跟骨关节骨折移位患者的足功能评分、骨折愈合时间、Bohler角显著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肱骨小头骨折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1995年8月-2000年7月收治肱骨小头骨拆16例,均行切开复位、固定,术后24-48小时即行肘关节功能锻炼,对所有病例均行X线及肘关节功能随访,随访8-60个月(平均18个月)。结果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屈100°-120°,伸0-20°,骨愈合时间为6-9周(平均7周)。前壁旋转功能基本正常,无疼痛及骨片缺血坏死等并发症。结论解剖复位,牢固固定、患肘早期活动是肱骨小头骨折功能恢复良好的前提。

  • 标签: 肱骨小头骨折 外科手术 加压内固定术
  • 简介:目的观察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ENA)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5月-2016年2月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9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8例。研究组采用PFNA固定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股骨近端重建钉(PFN)固定进行治疗,通过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随访1年后髋关节功能评分,同时观察2组患者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2,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及术后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Harri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25%低于对照组的2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粗隆间骨折使用闭合复位PENA固定,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出血量及并发症,加快骨折愈合,操作简便,临床治疗效果较佳,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闭合复位 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 股骨粗隆间骨折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探析后路固定融合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50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使用后路固定融合,对照组使用常规固定。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259±30)min,出血量为(35.5±12.5)ml,住院时间为(5.84±2.62)d;对照组手术时间为(170±25)min,出血量为(75.5±16.0)ml,住院时间为(8.00±1.50)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效15例,有效9例,无效1例;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8例,无效7例,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后路固定融合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具有出血量小、医疗效果明显等特点,有助于患者的病情好转,能有效达到治疗目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脊柱胸腰段骨折 后路内固定融合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了PFNA固定治疗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病人的实际效果。方法:研究中,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6名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病人当成了研究对象。第一步,对所有病人的基本资料进行了分析整理,并且将他们划分成了实验及对照两组,各有23人。实验组患者采用的是以PFNA固定治疗为主的治疗措施,而对照组患者则主要采用的是以人工髋关节置换为主的治疗措施。最后就两组病人的实际治疗效果进行了量化比较。结果:实验组病人的各项手术指标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的病人,之后实验组病人的Harris评分也要明显优于对照组的病人,而且数据差异均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病人来说,对其实施以PFNA固定治疗为主的治疗措施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治疗效果。因此需要在后续临床工作中做好相关治疗措施的推广应用,进而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 PFNA内固定治疗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经皮微创固定在治疗四肢骨折中的价值体现。方法:文章纳入本院 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期间收治病人,入选样本为本院接诊的44例四肢骨折患者,结合患者入院顺序的随机分为1组(n=22)2组(n=22),给予1组患者切开复位固定治疗,给予2组患者经皮微创固定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比对。结果:2组在总体治疗效果上更优于1组,实验差异性显著。结论:经皮微创固定治疗四肢骨折,不仅可满足骨折生物力学、提供骨折血运,且固定牢固,并可促进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其价值巨大。

  • 标签: 经皮微创 固定术 治疗 四肢骨折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经皮微创固定在治疗四肢骨折中的价值体现。方法:文章纳入本院 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期间收治病人,入选样本为本院接诊的44例四肢骨折患者,结合患者入院顺序的随机分为1组(n=22)2组(n=22),给予1组患者切开复位固定治疗,给予2组患者经皮微创固定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比对。结果:2组在总体治疗效果上更优于1组,实验差异性显著。结论:经皮微创固定治疗四肢骨折,不仅可满足骨折生物力学、提供骨折血运,且固定牢固,并可促进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其价值巨大。

  • 标签: 经皮微创 固定术 治疗 四肢骨折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经皮微创钢板固定在胫骨骨折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收进我院2023.01-2023.08的60例胫骨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经皮微创钢板固定治疗,观察围期指标水平、治疗前后的炎性因子水平、生活质量评分。 结果 经观察发现,手术时间为(59.82±7.21)min;中出血量为(98.58±6.25)mL;住院时间为(13.22±6.32)d;骨折愈合时间为(15.11±1.16)周。治疗后的白细胞介素(IL-6)及IL-8水平、肿瘤坏死因子-a(TNF-α)高于治疗前,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SF-36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 经皮微创钢板固定治疗胫骨骨折患者手术时间较短,中出血量较少,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是一种合理的治疗策略,值得临床去借鉴。                                                                                           

  • 标签: 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 胫骨骨折 生活质量评分 围术期指标水平
  • 简介:【 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 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10 月 收治的 64 例 胸腰椎骨折患者为本次的研究对象, 随机分成相同例数的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患者 32 例 。观察组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对照组采用开放椎弓根螺钉固定。对两组围期参数、手术前后椎体前缘高度和伤椎 Cobb角、 Frankel脊髓功能进行观察。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 手术时间、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以及术后 1d 的 VAS 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术后 1 年,两组患者的 Cobb 角均明显降低,椎体前缘高度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与对照组术后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 Cobb 角降低明显,椎体前缘高度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效果满意,相比开放手术,该式具有手术时间短 、出血量少 、切口长度小 、术后 1 d 疼痛轻、术后功能恢复快的优点,具有大力推广价值 。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经皮 椎弓根螺钉 内固定术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157例已确诊为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闭合复位,小切口置入PFNA固定治疗,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157例患者的手术时间为(68.24±22.25)min,中出血量为(46.28±3.72)ml。治疗优的患者96例,良的患者42例,可的患者10例,差的患者9例;优良率为87.90%。结论闭合复位PFNA固定在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时具有较高的治疗效果,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中出血量,被推广应用。

  • 标签: 闭合复位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 股骨粗隆间骨折
  • 简介:目的探讨固定结合椎体成形对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自2014年3月至2015年2月就诊的9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伤椎前高压缩比、椎管侵占率和Cobb角等临床指标均优于治疗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治疗胸腰椎骨折符合生物力学特征,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有效提高胸腰椎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

  • 标签: 内固定 椎体成形术 脊椎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