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正畸固定矫治中牙龈发炎的预防性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19年5月于我院行正畸固定矫治治疗的6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研究组对照组各有患者3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预防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佩戴固定矫治器3个月、6个月后牙龈炎发生率分别是6.25%、12.5%,对照组分别是9.38%、31.25%,研究组佩戴固定矫治器6个月后牙龈炎发生率要显著比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是93.7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是71.88%,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要显著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在正畸固定矫治中实施预防性护理能够有效减少牙龈发炎,还能显著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正畸固定矫治 牙龈发炎 预防性护理
  • 简介:体育教学是教育工程中最为基本的教育科目之一,良好的体育教育甚至直接关系着学生日后生存发展的根本能力。在现今高职院校扩招的大背景之下,学校的体育教育中存在的不足已经成为了教育工作中一项非常严重的问题。本文以医学病理的角度,用矫治顽症的途径,来对高职院校体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解决。

  • 标签:
  • 简介:正畸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科学。我院率先在市级医院开展固定正畸已有五年,在诊断及矫治技术方面较为成熟,并有了自己的矫治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及经济效益。1临床资料1.1病例;总数516例。男173例,女343例。年龄2岁8个月~47岁。其中2岁8个月~6岁56例,7岁~10岁49例;11岁~16岁267例,17岁~29岁76例;30岁~47岁58例。

  • 标签: 矫治技术 错 正畸治疗 生长发育期 固定矫治器 不拔牙矫治
  • 简介:目的探讨替牙期上颌发育不足所致反[牙合]的治疗方法效果。方法对10例替牙期上颌发育不足的反[牙合]儿童采用后牙平面式[牙合]垫配合双杆可调式前方牵引器进行矫治。结果经3个月至半年,10例反[牙合]均得到矫正,2年以上观察未见错位复发。结论采用后牙平面式[牙合]垫配合双杆可调式前方牵引器矫治替牙期骨性反[牙合],方法简便,操作容易掌握,效果稳定。

  • 标签: 活动矫治器 前方牵引 替牙期 |
  • 简介:第二磨牙正锁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但一般不被患者所认识,大部分在因牙列不齐就诊时被发现,部分甚至是在矫治后期或结束因第二磨牙萌出异常才出现。笔者收集28例第二磨牙正锁病例,将矫治体会总结如下。1资料方法1.1一般资料2002年3月至2009年3月于我院口腔门诊就诊发现第二磨牙正锁病例28例,

  • 标签: 第二磨牙 矫治后 门诊就诊 2009年 牙列不齐 萌出异常
  • 简介:自1988~1997年笔者等共收治创伤性尿道狭窄男性患者45例,均为骨盆骨折伴尿道损伤后遗症。我们采用后尿道吻合术治疗者33例,尿道拖入法治疗者12例。经过6个月~8年的随访,发现前者治愈率为84.8%(28/33),后者治愈率为83.3%(10/12)。现报告如下:1材料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的年龄6~48岁,早期行单纯膀胱造口

  • 标签: 创伤 尿道狭窄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早期矫治儿童错牙合畸形的临床价值。方法 于2021年6月-2021年12月期间入我院进行治疗的错牙合畸形患儿中选取52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患儿家长选择不治疗观察的26例患儿作为对照组,另选择治疗的26例患儿作为研究组。对照组不采取早期矫正治疗,研究组采取早期治疗,观察患儿矫治时间、治疗时长及牙周健康的变化情况。结果 研究组倾斜牙矫正时间、转位牙矫正时间及治疗时长短于对照组(P

  • 标签: 儿童错牙合 早期矫正 倾斜牙
  • 作者: 王悠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5-15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5期
  • 机构: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文林镇城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王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对于身体健康问题非常关注。如果体内肠子出现了疾病,会对病患的心理以及生理造成影响。因此,体内肠疾病并非普通的感冒发烧,难免会造成一定的心理恐慌。肠梗阻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一旦发病,如果不进行及时治疗,病情恶化非常快,甚至会威胁到病患生命。因此,需要对肠梗阻症状与预防知识进行一定的了解。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错[牙合]畸形是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如疾病、营养不良、内分泌紊乱等因素影响,妨碍了儿童全身和牙颌、颌面的正常生长发育,形成的牙颌面发育畸形。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错[牙合]畸形在我国的患病率高达49%左右,它对口腔健康、口腔功能、颌面骨骼的发育及外貌都有很大的影响。

  • 标签: 口腔护理 固定矫治 错[牙合]畸形 并发症 世界卫生组织 发育过程
  • 简介:目的采用PAR指数对安氏Ⅲ类错畸形的矫治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安氏Ⅲ类错畸形患者60例,对其矫治前后的记存模型进行PAR指数测量、分析及疗效评价。结果矫治后各评估项目分值均低于矫治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矫治后接近理想53例,可以接受7例,无不能接受患者。牙关系无改善或变坏的例数为0,改善12例,极大改善48例。结论安氏Ⅲ类错畸形病情复杂,其矫治过程的影响因素主要表现在牙齿错位、反覆盖、中线不调等方面,但只要合理设计矫治方案,患者积极配合,都能获得良好的矫治效果。

  • 标签: PAR指数 错 安氏Ⅲ类 矫治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无托槽矫治技术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8年 2月 -2018年 8月本院接诊且行口腔正畸治疗的病患 60例,用数字抽签法划分成研究、对照组( n=30)。研究组用无托槽矫治技术,对照组用传统固定矫治技术。对比牙周指数等指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 96.67%,比对照组 76.67%高, P< 0.05。研究组菌斑指数( 0.51±0.24)分、牙龈指数( 0.81±0.16)分,比对照组( 0.87±0.39)分、( 1.42±0.51)分低, P< 0.05。研究组满意度调查结果:舒适度( 8.56±0.21)分、咀嚼功能( 8.35±0.18)分、美观度( 8.34±0.25)分、固位功能( 8.32±0.23)分,优于对照组( 7.28±0.19)分、( 7.62±0.11)分、( 7.39±0.17)分、( 7.68±0.15)分, P< 0.05。结论:于口腔正畸治疗中运用无托槽矫治技术,疗效好,牙周指数的改善明显,且舒适度强,建议推广。

  • 标签: 无托槽矫治技术 疗效 口腔正畸 牙周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口腔固定矫治患者采用定期口腔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观察时间设置为2020年10月-2021年10月,选择观察患者为临床接受口腔正畸固定矫治68例,采用数字表随机分组,34例对照组(常规护理),34例观察组(定期口腔护理),观察两组并发症及菌斑清除情况。结果:相对于对照组来说,观察组的并发症及菌斑清除情况更优,P

  • 标签: 口腔护理 口腔正畸固定矫治 应用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口腔正畸固定矫治患者接受定期口腔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接受口腔正畸固定矫治患者共计535例患作为研究对象,在随机自愿原则下划分两个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的病例共有267例,观察组采取定期口腔护理的病例共有268例,评估两组护理效果,统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护理总有效率较高,并发症发生率低,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口腔正畸 固定矫治 定期口腔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在口腔正畸中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抽选60例进行口腔正畸的患者为对象,选取时间2021年1月至12月,进行单盲法分组,试验组(30例)使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常规组(30例)进行直丝弓固定矫治,对比矫治效果。结果 试验组有96.67%的口腔正畸优良率,常规组仅有80.00%,呈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的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牙龈指数低于常规组,语言功能、美观度、咀嚼功能评分高于常规组,均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口腔正畸中运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有助于提升临床效果,而且美观度高,还能提高牙周健康度、咀嚼功能以及语言功能,值得普及推广。

  • 标签: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 口腔正畸 直丝弓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在口腔正畸中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抽选60例进行口腔正畸的患者为对象,选取时间2021年1月至12月,进行单盲法分组,试验组(30例)使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常规组(30例)进行直丝弓固定矫治,对比矫治效果。结果 试验组有96.67%的口腔正畸优良率,常规组仅有80.00%,呈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的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牙龈指数低于常规组,语言功能、美观度、咀嚼功能评分高于常规组,均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口腔正畸中运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有助于提升临床效果,而且美观度高,还能提高牙周健康度、咀嚼功能以及语言功能,值得普及推广。

  • 标签: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 口腔正畸 直丝弓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