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新生儿留置胃意外脱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400例新生儿留置胃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新生儿留置胃意外脱的发生状况及原因,探讨护理对策。结果400例患儿中发生留置胃意外脱41例,留置胃意外脱发生率为10.25%。留置胃意外脱的原因为医护人员因素34例,占82.93%,包括导管固定不当12例(29.27%),患儿约束不佳11例(26.83%),导管维护不当11例(26.83%);患儿因素7例,占17.07%,包括患儿哭闹,2例(4.88%),患儿呛咳2例(4.88%),患儿分泌物过多3例(7.32%)。结论新生儿留置胃意外脱发生率较高,且留置胃意外脱的原因较多,可分为医护人员因素和患儿因素两大类,在实际护理中需加强对患儿的针对性监护。

  • 标签: 新生儿留置胃管 意外脱管 原因分析 护理策略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 普外科留置胃患者中开展舒适护理对患者舒适度以及胃非计划性拔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 普外科 2018 年 9 月 -2019 年 8 月收治的 留置胃患者 92 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 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 46 例。对照组实施留置胃的常规护理,研究 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 舒适度、 胃非计划性拔率以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 研究组舒适度为 95.65%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0.43% ( P<0.05 )。研究组非计划性拔发生率为 4.35% ( 2/46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19.57% ( 9/4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 97.83%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2.61% ( P<0.05 )。 结论 在普外科留置胃患者中开展舒适护理有利于提升护理质量,增加患者的舒适度,降低患者的胃非计划性拔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 标签: 普外科 留置胃管 舒适护理 非计划性拔管率 舒适度
  • 作者: 莫艳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6-16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6期
  • 机构: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中医医院口腔科莫艳一般情况下,牙髓问题的主要是因牙冠外伤或蛀牙所致,进而引发牙髓暴露。如果发生此情况,则容易导致牙髓发炎。口腔内会因细菌影响而发生感染情况,造成牙髓坏死,且感染情况会随着根管与牙髓蔓延,一旦达到根尖部位,则容易侵犯骨,甚至还会出现脓肿情况,如不能有效阻止此病态过程,则易导致牙齿与骨组织丢失情况发生[1]。虽然治疗的及时开展为少数者的选择,但治疗工作的开展也是非常重要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通过对卵巢恶性肿瘤外科术后淋巴囊肿行超声引导下置引流术,探讨其在卵巢恶性肿瘤外科术后淋巴囊肿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27例卵巢恶性肿瘤外科术后淋巴囊肿患者,行超声引导下置引流术。术后3d、7d及2周对其复查超声,观察治疗效果及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7例患者淋巴囊肿均一次性超声引导下置成功,引出液体量105.0~487.0ml/d,平均引出液体量(185.6±113.7)ml/d。患者术后随访2周,淋巴囊肿消失,下肢肿胀疼痛症状消失,治愈出院。27例患者中,因1例多房性淋巴囊肿合并感染,在置引流后、囊内注入抗生素治疗3d,7d复查囊腔缩小,2周后复查囊腔完全闭合。除1例合并感染者超声引导下置管过程中有疼痛感外,余患者均未见疼痛等发生,所有患者经超声引导下置引流治疗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引导下置引流术对卵巢恶性肿瘤外科术后淋巴囊肿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可以为临床治疗卵巢恶性肿瘤术后淋巴囊肿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方式。

  • 标签: 超声引导 置管引流 卵巢恶性肿瘤 淋巴管囊肿
  • 简介:【摘要】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是利用导管从外周手臂的静脉进行穿刺,导管直达靠近心脏的大静脉,避免化疗药物与手臂静脉的直接接触,加上大静脉的血流速度很快,可以迅速冲稀化疗药物,防治药物对血管的刺激,因此能够有效保护上肢静脉,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临床应用中也会有异常情况发生,在护理上,我们根据病情的不同,谨遵医嘱,选用适合的护理方法,通过反复观察,不懈学习,总结经验,全面提升自身护理水平。

  • 标签: 消化内科 PICC 心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 临床免疫检验中常见影响因素与控对策 。 方法: 选择 2018 年 5 月到 2019 年 8 月在我院进行免疫检验的 180 例 患者 ,采取回顾性分析 。所有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 90 例运用加强 控管理 ,对照组 90 例运用常规管理,两组通过准确率以及误诊率进行对比。 结果: 两组通过准确率以及误诊率对比,观察组准确率以及误诊率均好于对照组,( P < 0.05 )。 结论: 通过对临床免疫检验中常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关对策,可有效提升检验准确几率,降低临床诊断治疗的误诊几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腕综合征患者的神经肌电图与病症的相关性,并以此探讨神经肌电图对于腕综合征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从 2011年 5月到 2013年 5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腕综合征患者中选取 90例病例,并对该组所有病患的神经肌电图与其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回顾。结果: 90例患者共检测正中神经 118例,所有腕综合征病患的拇指至腕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平均为 35.9±5.5m/s,中指至腕为 36.4±5.7m/s,阳性分别为 108例( 91.52%)与 102例( 86.44 %),阳性诊断价值良好,正中神经运动电位的潜伏期为 5.7±1.8ms,阳性患者为 95例( 80.51%),所有 CTS病患的正中神经感觉以及运动神经传导检测结果均与正常患者存在显著差异( p<0.05)。结论:通过神经肌电图检查对于诊断腕综合征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可及早发现并诊断腕综合征,使患者得到及早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 标签: 腕管综合征 神经电生理 神经肌电图
  • 简介:目的探析在PICC置患者中采用健康教育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到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行PICC置的肿瘤患者共42例,并将所有参与调查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1例,其中每组患者各2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护理方式为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采用的护理方式为是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健康教育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健康教育干预的方式在PICC置患者的护理中,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健康教育 PICC置管 常规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 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的危险因素与护理方法措施。方法 采集 2013年 9月至 2014年 9月在本院 196例 ICU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非计划性拔的危险因素,并总结对应的护理防范措施。结果 20例 发生发生 UEX的患者的危险因素包括患者意识不清楚、紧张不配合与护理人员操作不当、经验不足、约束不当等。对应的护理防范措施有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情绪变化,改善舒适度,进行自身培训等。结论 对各种潜在的危险因素进行充分正确的评估,采取积极有效的防范措施,能有效减少 UEX的发生率。

  • 标签: 非计划性拔管 ICU 危险因素 护理防范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小肠内置肠排列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 2012年 2月至 2014年 2月收治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 43例给予小肠内置肠排列术治疗的患者资料,观察其术后效果,并与我院 2010年 1月至 2012年 1月收治的给予常规肠粘连松解术的粘连性肠梗阻 41例患者资料,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以及住院时间、并发症。结果:治疗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为 6.9%,对照组为 21.9%,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小肠内置肠排列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效果确切,并发症发生率低。

  • 标签: 小肠内置管肠排列术 粘连性肠梗阻 住院时间 肛门排气时间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行脉留置针时探究行护理持续质量改进后对预防留置针堵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非盲法选择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1月共计 80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400例对照组行传统护理, 400例观察组行护理持续质量改进,对比分析两组静脉留置针堵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留置时间高于对照组、封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 0.05)。观察组堵概率和静脉压发生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 0.05)。结论 行留置针时以护理持续质量改进后,对预防静脉留置针堵管有明显的临床效果,临床值得推广。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预防针管堵管 护理持续质量改进
  • 简介:目的分析评价重症急性胰腺炎护理中PICC置应用的价值效果。方法本次采取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将我院于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7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分成两个不同的组别,每组平均为36例;其中,对照组在护理中采取中心静脉(CVC)置,观察组在护理中采取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PICC)置,进一步比较两组置效果及护理满意情况。结果(1)在置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为5.56%,与对照组的36.11%比较明显更低(P<0.05)。(2)在护理总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为94.44%,与对照组的69.44%比较显著更高(P<0.05)。结论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护理中,应用PICC置,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所以,具备推广及使用的价值。

  • 标签: PICC置管 重症急性胰腺炎 并发症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动脉药盒治疗间歇期堵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减少堵的发生率。方法 对我科 2012年 1月~ 2013年 1月 15例恶性肿瘤患者经左锁骨下动脉药盒进行治疗间歇期发生堵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防治对策。肿瘤患者机体本身呈高凝状态,未按时、按要求冲封,左上臂过度活动日常生活维护不当是治疗间歇期发生堵的重要因素。加强肿瘤患者出院健康教育,告知患者和家属导管维护的重要性。指导患者按时来门诊进行导管维护。针对偏远农村地区的患者积极联系提供导管维护的医院,并定期进行维护随访。 结果在本组15例患者中发生不同程度的堵现象。其中 10例经医生处理后再通。 3例利用介入方法进行导管调整后再通。 2例经处理后仍未通并重新给予置。 结论 规范的冲封技术,正确的药物配制,熟练掌握导管维护的相关知识并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宣教工作,可极大程度上减少堵的发生率。

  • 标签: 肿瘤 锁骨下动脉药盒 治疗间歇期 堵管 护理
  • 简介:目的探究在PICC置出院患者中应延续性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03~2019.03间我院接收的肿瘤PICC置出院患者共98例,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两组各有4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延续性护理,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及非计划拔出现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给予PICC置出院患者延续性护理效果显著,能减少并发症及非计划拔的出现,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 标签: 肿瘤患者 PICC 延续性护理 并发症
  • 简介:人文关怀的重要性在于其为护理的核心,是患者感知医者仁心的依据,是优质护理的重要指征;对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是护士必须履行的基本职责。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中应强化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意识,培养护士关怀能力,将人文关怀理论的主要要素运用于急性胰腺炎患者置前后的护理实践,建立人文关怀护理的管理规范,通过科研提高人文关怀的水平和效果,进一步开展国内外交流与合作,探索发展更适合于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人文关怀护理模式。

  • 标签: 人文关怀 急性胰腺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微为置患者行以 PICC标准护理服务,为患者自护能力、以及护理质量产生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 4月 -2016年 3月期间收治的 39例置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时间分为常规护理组 (19例患者 )和标准护理组( 20例患者),常规护理组行基础性护理服务,标准护理组行 PICC标准护理服务,观察两组的护理质量,患者并发症情况以及患者的自护能力。 结果:标准护理组的护理质量优于常规护理组、并发症情况低于常规护理组,患者的自护能力高于常规护理组,各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将PICC标准护理服务应用在置患者的护理服务中,其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应用且推广。

  • 标签: PICC标准护理 置管患者 自我护理能力 护理质量 并发症
  • 简介:手术器械使用后如未能及时清洗,易干涸形成一层生物膜。细菌生物膜是细菌在生长过程中,为适应生存环境而吸附于惰性或活性材料表面形成的一种与浮游细胞相应的生长方式,其结构包括细菌和自身分泌的细胞外聚合酶(EPS),是细菌的一种具有保护性的特殊生长模式,是影响灭菌剂穿透,造成器械灭菌失败的重要原因。因此高效、彻底的清洗污染器械是保证灭菌质量的关键步骤。吸引头类金属腔器械,由于其种类繁多、内径狭窄,腔狭长,有侧孔等结构特点,增大了清洗及处理的难度。

  • 标签: 清洗效果 手术器械 吸引头 管腔 金属 细菌生物膜
  • 简介:目的观察牙体牙髓患者无疼治疗采用不同程度根填充的使用效果。方法根据填充不同程度将120例牙体牙髓根填充患者分成三组,分别是欠充组、超充组和适充组,各40例,将三组患者填充效果和疼痛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三组患者填充有效率比较,适充组显著高于欠充组和超充组(P<0.05);三组患者疼痛率比较,适充组明显低于欠充组和超充组(P<0.05)。结论牙体牙髓疾病采用根适充法治疗,疗效显著,同时疼痛程度轻,值得进行推广。

  • 标签: 牙体牙髓 根管填充 无痛治疗 适量填充
  • 简介:⽬的对改良针⼑松解术联合正中神经低频脉冲治疗腕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进⾏评价。⽅法选择2015年1⽉⾄2018年12⽉在我院⻔诊就诊的36例腕综合征患者,⾸先对患者实施改良针⼑松解术,再应⽤低频脉冲对患者进⾏正中神经治疗,对患者的症状、体征、神经电⽣理情况进⾏观察。结果所选36例参与研究患者百分之百治愈,正中神经电⽣理检测结果基本趋于正常。结论在治疗腕综合征时应⽤针⼑松解术联合低频脉冲对正中神经进⾏减压修复,可以取得显著疗效、缩短恢复时间1。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PICC带出院患者的延续护理中,应用静脉治疗护理学组进行护理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17年2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120例PICC导管出院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n=60)与对照组(n=60),对照组予以患者常规延续护理,观察组则组间静脉治疗护理学组指导延续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出院随访期间观察组导管脱落率与穿刺点感染率分别为1.67%、3.33%,明显低于对照组11.67%、15.00%的脱落与感染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PICC带出院的患者,采取构建静脉治疗护理学组指导延续护理可显著降低患者出院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静脉治疗护理学组 PICC带管出院患者 延续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