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远古时代,人们的生育活动一直遵循着自然法则。那时候的人们由于居住环境、生活条件的恶劣,对刚刚诞生而又无意抚养的婴儿往往弃之。随着古代文明的形成和实践中逐步积累的医学知识,对尚在腹中的胎儿采取药物堕胎。继而才开始积极寻求避孕的方法。

  • 标签: 避孕 自然法则 居住环境 医学知识 药物堕胎
  • 简介:你对避孕药又爱又怕吗?在享受安全性爱的同时,你是否因为自己服用了避孕药而深深忧虑?在选择口服避孕药时,您会参考哪些因素?认清避孕药的优势与劣势,让你们的性爱更幸福!欢迎广大读者积极参与我们的调查,我们希望得到您最直接、最全面的反馈意见。

  • 标签: 口服避孕药 调查问卷 自我药疗 安全性
  • 简介:目的:介绍新一代避孕药物(COC)的国内外研发进展。方法:综述文献。结果:在最近二十年中,五个新型孕激素已在国外广泛应用,分别是:烯诺孕酮(nestorone,NES)、诺美孕酮(nomegestrolacetate,NOMAc)、曲美孕酮(trimegestone,TMG)、地诺孕素(dien—ogest,DNG)和屈螺酮(drospirnone,DRSP)。

  • 标签: 避孕药物 国内外 综述文献 烯诺孕酮 诺美孕酮 曲美孕酮
  • 简介:目的分析退药原因,加强药品管理,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根据医院2012年上半年退药单,按照退药金额、退药类别、退药原因进行统计,并对退药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各科室均有退药;退药品种以抗生素和中药制剂最多;退药原因主要为遗嘱停药、药品不良反应等。结论根据退药原因,制定相应制度与流程,保证医院用药安全。

  • 标签: 住院药房 退药 分析 措施
  • 简介:目的了解红河州近几年来外采血型错误情况,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减少错型率。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3年5月本站献血者117081人次,初筛错型数182例,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血型标签分配错误14例;抗原漏检82例;抗原误检59例;抗原颠倒8例;弱AX、弱BX抗原存在6例;冷凝集抗体存在13例,错误率0.16%。人为可控因素所致错型数占错型数中的96%,真正疑难血型外采正定型无法准确鉴定的仅占错型数的4%。结论通过专业培训强化责任质量意识,加强核对和考核制度及合理安排工作来降低人为差错,提高初筛血型正确率,本站经过综合整改措施来降低外采错型率,现已把外采错型率控制在1‰以内。

  • 标签: 血型 正反定型 错误原因 改进
  • 简介:目的减少药房常见用药差错隐患,保证患者安全,提高服务质量。方法对465例常见差错隐患进行分析,统计差错隐患种类,找出导致差错隐患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结果药品品种差错类隐患283例,占61.5%,居差错发生的第一位。差错发生的主要原因包括:药品名称相近,处方辨识错误,药品包装相近,药位相邻。结论导致用药差错隐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药房应当结合实际,提出应对措施,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 标签: 药房 用药差错隐患 应对措施
  • 简介:伏立康唑在国内外侵袭性真菌感染治疗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报道的不良反应包括神经系统损害、肝胆系统损害、视觉损害、皮肤反应、变态反应、肾功能损害、周围性水肿、骨膜炎、低血糖等。应用时应充分了解药品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药物间的相互作用,正确判断疾病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

  • 标签: 伏立康唑 药物不良反应 抗真菌药
  • 简介:目的比较干预前后我院骨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情况,为进一步规范我院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7~9月(干预前)和2012年7~9月(干预后)骨科Ⅰ类切口手术,统计、分析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情况,并评价其合理性。结果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干预后由84.67%下降到57.30%(P〈0.01),抗菌药物费用明显减少(P〈0.01),用药合理性明显提高。结论我院为规范骨科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采取的综合干预措施可行、有效。

  • 标签: 综合干预 骨科Ⅰ类切口手术 预防使用抗菌药 围手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