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口服轮状病毒疫苗预防小儿腹泻的效果。方法120例接受保健治疗的儿童,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儿童未服用轮状病毒疫苗,观察组儿童口服轮状病毒疫苗,比较两组随访1年的腹泻发生率、腹泻发病严重程度等。结果随访1年,观察组儿童腹泻发生率为13.33%,低于对照组的3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腹泻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泻患儿1年内的发病次数为(1.76±0.33)次,少于对照组的(3.10±0.46)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性口服轮状病毒疫苗有助于预防小儿腹泻的发生,有助于降低发病患儿病情的严重程度,促进患儿的早日康复,值得在儿童预防保健工作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轮状病毒疫苗 小儿腹泻 预防保健 发病次数
  • 简介:目的:评价口服轮状病毒疫苗对防治小儿腹泻患儿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接受保健治疗的患儿120例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安慰剂防治,观察组患儿给予口服轮状病毒疫苗防治,比较服药后随访1年内两组患儿腹泻的发生率、病情严重程度和腹泻次数等指标值的差异。结果:服药后随访1年,观察组患儿腹泻的发生率为13.33%低于对照组为31.67%(JP〈0.05);观察组患儿腹泻病情为重度的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其腹泻病情为轻度的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1年内发病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服轮状病毒疫苗防治小儿腹泻的疗效较为确切,有效降低了病情的严重程度,促进了患儿的康复。

  • 标签: 轮状病毒疫苗 小儿腹泻 预防保健 发病次数
  • 简介:轮状病毒(RV)肠炎是全世界范围内流行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之一,我们对RV肠炎患儿不同时期进行了免疫功能观察,并初步探讨其临床意义。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研究对象:①对照组:正常儿童40例,年龄6月~3岁,平均1岁2个月,男22例,女18例。②观察组:按临床标准确诊的轮状病毒肠炎急性期患儿36例,年

  • 标签: 轮状病毒肠炎 免疫功能 恢复期 急性期 RV肠炎 免疫功能观察
  • 简介:轮状病毒是婴幼儿秋、冬季急性胃肠炎最常见的病原体,占所有肠道感染病因的50%以上。据WHO统计各种原因引起的腹泻患儿住院病人中20%。70%是由轮状病毒感染所致。最近的研究表明,全球每年有41.8—52万儿童死于轮状病毒感染,其中85%发生在低收入国家。发达国家虽然死亡率低,但医疗费用的负担十分惊人。

  • 标签: 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 轮状病毒感染 诊治 急性胃肠炎 低收入国家 肠道感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国产细胞工厂(CF40)代替进口细胞40层工厂在口服三价重配轮状病毒减毒活疫苗(vero细胞)生产中的可能性。方法 用国产细胞工厂与进口细胞工厂培养vero细胞,观察细胞形态、计数、检测细胞活率并进行生化分析;对不同工厂培养的细胞感染轮状病毒,观察细胞病变,检测病毒滴度及浊度;

  • 标签: 细胞工厂 vero细胞 轮状病毒 疫苗制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在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护理中的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20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价值。方法:在我院收治的60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依据医院标签抽签平分,将之平分为每组30例的2组,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接受葡萄糖酸锌治疗。评估两组患儿在临床疗效、症状消失时间上的差异。收治时间为2019.5-2021.1。结果:在临床疗效对比上,观察组的显效+有效总比例(93.33%)高于对照组(76.67%)(P<0.05);在退热、止泻以及脱水纠正时间对比上,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为轮状病毒肠炎患儿选择药物治疗时,给予葡萄糖酸锌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其症状消失时间较为理想,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葡萄糖酸锌 小儿轮状病毒肠炎 临床价值
  • 简介: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对轮状病毒肠炎合并肝功能异常的疗效。方法将54例轮状病毒肠炎合并肝功能异常的患儿分成两纽,均给予腹泻基础治疗,治疗组30例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300mg,对照组24例加用维生素c注射液2g,均静脉滴注,1次/d,观察肝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0%,对照组为50.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常致肝功能异常,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疗效可靠。

  • 标签: 轮状病毒肠炎 肝功能异常 还原型谷胱甘肽
  • 简介:【 摘要】 目的:探究对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实行护理干预所起到的干预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于 2018.05-2019.05 期间所接纳治疗的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患儿 100 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 50 例,常规护理)以及观察组( 50 例,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儿护理结局。 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在进行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护理时,护理干预模式的运用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小儿 轮状病毒肠炎 运用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儿泻停颗粒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方法92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随机分为用儿泻停颗粒治疗组52例和常规治疗组40例.年龄2月~2岁.两组之间年龄、性别、病情无差异.用药3d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儿泻停颗粒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药物.

  • 标签: 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 颗粒 临床观察 治疗组 疗效评定 总有效率
  • 简介:目的:评价喜炎平注射液佐治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确诊为轮状病毒肠炎的住院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喜炎平注射液.观察患儿临床有效率、体征、消化道症状持续时间、住院时间、费用及治疗5d后的神经功能指标,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为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患儿发热、腹痛、腹泻、恶心呕吐、腹鸣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及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神经生长因子(NGF)、神经营养因子(NT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喜炎平注射液佐治小儿轮状病毒肠炎能够更快速改善消化道症状、降低体温、保护神经功能、缩短病程、提高疗效.

  • 标签: 喜炎平注射液 利巴韦林 轮状病毒肠炎
  • 简介:轮状病毒肠炎是由轮状病毒感染所致的腹泻病,多发生于3岁以下婴幼儿。高峰期在每年的秋季和初冬季节,故又名秋季腹泻,临床以腹泻为主要表现,但也有部分患儿发生肠道外其他系统感染。我院近3年采用小儿氨基酸、干扰素早期应用治疗秋季腹泻及其肠道外器官损害效果显著。

  • 标签: 轮状病毒肠炎 早期应用 临床分析 氨基酸 干扰素 小儿
  • 简介:目的总结并分析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应用临床路径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7年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80例患儿作为样本研究资料,依照计算机表法处理为两组,试验组(n=40例)应用临床路径护理干预,对照组(n=40例)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患儿的平均住院时间以及患儿家属的整体护理质量评分均远远优于对照组,呈现出P小于0.05的最终结局,具有探讨研究价值。结论对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应用临床路径护理干预,可减少患儿的住院时间,提升患儿家属的整体护理质量评分,有利于改善患儿预后。

  • 标签: 临床路径 轮状病毒肠炎 患儿 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研究并讨论整体护理在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文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90例患儿,经过患儿的家属同意后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的护理模式,而观察组进行整体护理,针对两组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通过不同的护理的方式,并对其效果进行比较。结果:通过对比分析发现,观察组45例患儿接受了整体护理后,发现护理满意度更佳(P

  • 标签: 整体护理 小儿轮状病毒 感染性腹泻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健康教育在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感染防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中心纳入监测的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共计48例,均于2023/01-2023/12参与研究,并依据抽签法行分组处理,一组设为对照组,一组设为观察组,分别开展常规护理、健康教育,对比不同的护理价值。结果护理有效率,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停止腹泻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观察组用时均较短,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观察组较高,对照组较低,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健康教育在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感染方控制中的应用价值显著,可推广。

  • 标签: 健康教育 小儿 轮状病毒肠炎感染 防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西咪替丁联合思密达对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的治疗作用。方法:自2020年1月-2022年1月我们在治疗大便轮状病毒抗原检测阳性的腹泻婴幼儿298例中,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53例,用西咪替丁10-20mg/(kg·d)静滴, 加思密达口服,对照组145例,用利巴韦林10-15mg/(kg·d)静滴,加止泻药进行对比性研究。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5.17%,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42%,两组间进行比较发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²=26.871,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3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92%,两组间进行比较发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²=15.367,P<0.05)。结论:西咪替丁联合思密达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疗效显著,且早期用药可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轮状病毒 腹泻 药理学分析
  • 简介:【 摘要】目的: 探讨在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中应用整体护理程序的作用。方法: 选取医院 2018 年 6 月至 2019 年 6 月收治的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 96 例,以随机数表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 48 例,对照组中实施小儿腹泻的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应用整体护理程序,比较两组患儿的发热、腹泻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并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 情况。结果: 两组的腹泻、发热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研究组低 于对照组( P<0.05);住院费用比较研究组低于对照组( P<0.05)。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 为 95.83%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9.1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对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应用整体护理干预可促进患儿症状的好转,缩短患儿的住院时间,节省住院费用,并可提高护理满意度 ,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整体护理程序 轮状病毒感染 腹泻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联合思密达对轮状病毒性肠炎治疗的价值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月-2022年1月轮状病毒性肠炎患者共70例,数字表随机分2组每组35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思密达治疗,观察组在该基础上增加复方嗜酸乳杆菌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炎症指标、免疫功能、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患者炎症指标低于对照组,免疫功能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过程不良反应未见,P>0.05。结论:思密达联合复方嗜酸乳杆菌片对于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治疗效果确切。

  • 标签: 复方嗜酸乳杆菌片 思密达 轮状病毒性肠炎 治疗的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轮状病毒性腹泻患儿的全血锌水平,并观察其补锌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2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86例轮状病毒性腹泻患儿。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所有患儿均进行血锌水平检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儿应用葡萄糖酸锌治疗。比较不同年龄段患儿水平血锌水平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本组86例患儿,不同年龄段患儿的血锌水平与正常范围相比均偏低。观察组患儿临床有效率为90.70%,对照组为74.42%,差异明显(P<0.05)。结论:轮状病毒性腹泻患儿存在缺锌情况,给予患儿补锌治疗可获得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血锌水平 轮状病毒性腹泻 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