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红楼梦》中的母史太君,人称老祖宗、老寿星,平时不见她打拳做气功,却是精神抖擞,耳聪目明,享年83岁。有道是,人生七十古来稀,为何母能得享天年,她的养生之道是什么?其实,母的养生方法很简单,

  • 标签: 养生之道 贾母 十二 《红楼梦》 养生方法 老寿星
  • 简介:红细胞性贫血是维生素B12、叶酸缺乏或其他原因致脱氧核糖核酸(DNA)合成障碍的疾病。孕妇及婴幼儿是本病的高发人群,近年来老年人患该病有增多趋势。我院1996年至2002年共收治巨红细胞性贫血36例,现分析如下。

  • 标签: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临床资料 叶酸 诊断
  • 简介:“未来3年,我们的目标是——门店增至1000家,销售收入突破30亿元,利润达到2亿元,同时争取进入资本运营的全新阶段。”对于药品零售业务,甘肃众友健康医药股份公司拟定了相当明确的发展规划。作为直接分管这一板块的高管,甘肃众友健康医药连锁有限公司总经理冬梅又做了细化:“2015年,工作基调非常简单,即‘深耕甘肃,发展新疆,进入陕西’。”

  • 标签: 西北 医药连锁 销售收入 资本运营 药品零售 甘肃
  • 简介:目的检测海岛沿海滩涂34个贝类样品中的重金属Cr、Cd、Hg、Pb、Cu含量,并分析它们食用的安全性。方法采用《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安全要求》(GB18406.4—2001)及我国食品相关重金属限量标准检测,并对检验结果进行评价。结果检测34份贝类样品中,镉含量超标率100%,铅含量超标率58.82%,铜含量超标率14.71%。结论海岛沿岸经济贝类镉、铅和铜含量超过国家规定标准,长期食用会造成人体健康危害,不能供人群安全食用,建议不能食用或少食用。

  • 标签: 海陵岛 贝类 重金属 食用安全 水产品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早粒细胞白血病(APL)髓外复发的高危因素及其预后.方法1998年1月~2003年1月共确诊APL68例,正规采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分化,64例达到完全缓解(CR),其中8例发生髓外复发,分别对其临床特征,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以及预后进行研究分析.结果中枢神经系统(CNS)是APL髓外复发主要部位(87.5%),皮肤和双侧内耳道少见,3例同时伴骨髓复发(37.5%);单因素分析表明:年龄〈45岁与APLCR后髓外复发具有相关性(P〈0.05),无论单因素还是多因素分析均表明初诊WBC>10×10^9是髓外复发的高危因素(P〈0.001,P=0.005);而性别,初诊血小板计数和APL细胞形态学类型,是否发生维甲酸综合征等均与髓外复发无明显相关性.5例患者因未获CR2或CR2后出现骨髓复发死亡(62.5%).平均生存期仅5.8月,明显低于单纯骨髓复发26.3月(P〈0.05).结论初诊高白细胞负荷是APL髓外复发的主要高危因素,CNS是APL的主要髓外复发部位,APL一旦出现髓外复发则预后很差.

  • 标签: 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髓外复发 高危因素 预后
  • 简介:三氧化二砷(As2O3)用于治疗急性早粒细胞白血病(APL)已有20余年,通过特异性降解PML-RARα融合蛋白,As2O3在复发难治和初发APL患者中均获得了较理想的疗效,不良反应较轻,已成为复发难治APL的首选药物。通过进一步临床试验,As2O3有望成为初发APL的一线用药,并可减低甚至取代化疗,使部分APL成为无需化疗而获得治愈的血液学肿瘤。

  • 标签: 三氧化二砷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疗效 不良反应 一线用药
  • 简介:摘要:本文以分两年在同一时季同一地区(福建漳州平和县南胜镇)采摘的不同体积大小(直径1.0-1.5cm;1.5-2.0cm;2.0-2.5cm;2.5-3.0cm)的蜜柚果进行检测分析,得出蜜柚果体积越小,所含柚皮苷越高的关系。这一研究结果对果农疏果时采摘高质量高价值的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并对按照果体积大小进行分类工业化生产得出不同收率的柚皮甙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 标签: 蜜柚幼果  柚皮甙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
  • 简介:蓝氏第鞭毛虫是引起急性腹泻的常见病原体之一。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急性症状又有自限性,加之临床医生对该病认识不足,容易误诊。其感染情况存在明显地区差异,主要与当地卫生状况有关。所以对急性腹泻患者蓝氏第鞭毛虫感染情况调查研究,对于临床和公共卫生方面有指导作用。

  • 标签: 急性腹泻 蓝氏贾第鞭毛虫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骨髓细胞形态检验对巨细胞性贫血疾病诊断作用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于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临床疑似巨细胞性贫血患者选取30例,均实施骨髓细胞形态检验,分析检测结果。结果:骨髓细胞形态检验结果汇总,患巨细胞性贫血患者骨髓细胞形态检验结果高于非患病患者(P<0.05),诊断准确率、灵敏度行计算,数据均较高。结论:巨细胞性贫血临床诊断中,骨髓细胞形态检验的实施能够对患者是否患病做到检出、鉴别,检测所得结果能够为临床疾病确诊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巨幼细胞性贫血 骨髓细胞形态检验 效果
  • 简介:目的观察三氧化二砷(As2O3)治疗急性早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方法1g/L三氧化二砷注射液10ml用5%葡萄糖液500ml稀释,每日一次静点,持续静滴6小时,4—8周为一疗程。结果三氧化二砷治疗APL的CR率高,不良反应轻,与全返式维甲酸(ATRA)和其它化疗药物无交叉耐药,是治疗急性早粒细胞白血病的理想药物。

  • 标签: 三氧化二砷注射液 静脉滴注 药物治疗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 简介:目的了解一氧化氮(NO)、左旋精氨酸(L-Arg)、氨茶碱(Aminophylline)对急性高原病的治疗作用。方法利用右心漂浮导管法对急性缺氧猪应用NO、L-Arg、氨茶碱后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急性缺氧猪应用NO、L-Arg、氨茶碱后,肺血管阻力(PVR)、肺动脉平均压(MPAP)均显著降低(P<0.001-0.05),其中以NO的改变幅度最大。结论NO、L-Arg、氨茶碱均能用于急性高原病的治疗,其中以NO效果最好。

  • 标签: 急性高原病 一氧化氮 左旋精氨酸 氨茶碱 血流动力学
  • 简介:目的:观察在初发急性早粒细胞白血病(APL)中应用小剂量高三尖杉醋碱(HHT)联合全反式维甲酸(ATRA)以及三氧化二砷(ATO)作为诱导治疗方案的疗效及诱导治疗期间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并与去甲氧柔红霉素(IDA)联合ATRA及ATO的治疗方案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了2004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的145例APL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HHT治疗组74例,IDA治疗组71例,对比分析两组的完全缓解率(CR),总生存率(OS)以及无事件生存率(EFS)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45例患者的CR率为97.2%(141/145),HHT组与IDA组两组的CR率相似(98.6%vs.95.7%,P=0.36),到达CR时间分别为32.9d和33.3d(P=0.645),获得分子生物学缓解时间分别为1.9月和2.2月(P=0.091),无显著统计学差异。有4例患者早期死亡(2.8%),其中3例死于颅内出血,1例死于呼吸窘迫(ARDS)。平均随访45.6月(0.17-131.5月),两组间的OS和EFS均无统计学差异(P=0.9,P=0.093)。一共13例患者复发,其中分子生物学复发5例,中枢神经系统复发2例,两组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7%vs.11.2%,P=0.342)。在亚组分析中,无论是中低危还是高危患者中,两组的OS和EFS也没有显示出统计学差异(均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HHT组的血液学毒性显著低于IDA组(P=0.003),合并1级发热的患者比例低于IDA组(28.3%vs.45.1%,P=0.037)。其他肝肾及心脏等重要脏器损害,重要脏器出血等发生率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ATRA及ATO分别联合小剂量HHT和IDA的方案在初治APL患者中的疗效近似,但联合小剂量HHT组的血液学毒性更小,相应的感染发生率更低。

  • 标签: 白血病 早幼粒细胞 急性 高三尖酯碱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