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先天性巨结肠是引起小儿便秘的常见原因,发病率高达(1∶5000)~(1∶2000),成人巨结肠发病较少,占先天性巨结肠发病率的4%~5%[1]。不典型成人巨结肠先保守治疗,但半数保守治疗效果欠佳,往往并发顽固性便秘、肠梗阻、营养不良等症状,严重危害患者身体健康,往往需要手术干预治疗。我科收治1例先天性巨结肠患者,回顾性分析其治疗方法及影响预后因素,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先天性巨结肠 保守治疗 腹腔镜辅助 顽固性便秘 小儿便秘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建立基于信息化辅助的药师实时处方审核模式,并评价该模式的实施效果,为药学服务转型提供支撑。方法以临床用药决策支持系统为审核规则智库建立信息化审核系统,在医师开具处方/医嘱时进行实时预审。医师对系统审出的问题处方/医嘱进行主动修改,也可以发给专职审核药师进行人工审核。对新模式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如处方合格率、医师对系统审核提示的主动修改率和药师审核意见的接受率;医保拒报销费用;医师满意度和患者满意度等指标。结果该系统上线运行1年内,共审核处方245.49万张,审核医嘱413.19万条。医师对问题处方主动修改率平均为86.48%。经药师实时审核后,处方合格率由95.60%提升到99.67%。医嘱合格率由84.27%提升到97.53%。医师修改前后平均每张处方费用减少(146.25±13.49)元;降脂药拒付金额2017年9月份与2016同期分别为9216.24元和20540.20元,同比下降55.13%。医师满意度为98.00%;患者对药学服务满意度达到97.30%,比去年同期提高5.70%。结论基于信息化辅助的药师实时处方审核药学服务模式,可有效提高处方合格率,保证患者用药安全,节省医疗费用。

  • 标签: 信息化 处方 医嘱 实时审核 临床用药决策系统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新辅助放化疗联合热疗对进展期直肠癌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3日至2018年4月23日期间我院进展期直肠癌100例患者(实施奇偶数分组模式),对照组的50例患者进行新辅助放化疗干预,观察组的50例患者进行新辅助放化疗联合热疗干预。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00%)、不良反应(2.00%)、转移率(2.00%)、六个月后复发率(0.00%)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进展期直肠癌患者实施新辅助放化疗联合热疗干预效果明显。

  • 标签: 放化疗 热疗 进展期直肠癌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观察马应龙痔疮栓辅助游离皮瓣间断缝合术治疗复杂肛瘘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5年7月至2017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复杂肛瘘患者中随机选取100例患者作为此次调研分析的对象,按照平均分配的方法,结合统计学原则,将100例复杂肛瘘患者分成对照组、观察组两组。对照组复杂肛瘘患者实施游戏皮瓣间断缝合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实施游离皮瓣间断缝合术的基础上,增加马应龙痔疮栓辅助治疗,对两种治疗模式带来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和研究。结果采用不同的治疗模式针对复杂肛瘘患者进行治疗,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在发生术后并发症、术后疼痛持续时间、创面愈合时间、肛门功能评分级别测定、肛管最大收缩压与最长收缩时间、尿潴留改善程度等指标方面,观察组改善效果明显比对照组更为理想,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检验指标进行对比,差异均非常明显,符合统计学差异标准(P<0.05),治疗方法有效安全,疗效确切,在临床有进一步值得应用或者推广的价值。

  • 标签: 游离皮瓣阻断缝合术 复杂肛瘘 马应龙痔疮栓 辅助治疗 临床疗效 对比 理想 价值
  • 简介:目的研究超声辅助改良塞丁格技术用于颈胸部同步放化疗后PICC置管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11月在本院接受颈胸部同步放化疗治疗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包含50例患者。实验组采用超声辅助改良塞丁格技术进行PICC置管,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PICC置管方式。利用统计学方法对比两组患者一次性完成PICC置管概率,和并发症概率。结果实验组完成概率为100.00%,高于观察组完成概率(82.00%);实验组并发症概率为6.00%,低于对照组并发症概率26.00%(P﹤0.05)。结论超声辅助改良塞丁格技术用于颈胸部同步放化疗后PICC置管能够有效提高一次性置管成功概率,并能减少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概率,增强患者治疗安全性。

  • 标签: 超声辅助改良塞丁格技术 颈胸部 放疗 PICC置管 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硼替佐米辅助治疗老年骨肿瘤对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抽样调查研究方法,2014年3月—2017年1月选择在重庆市开州区人民医院诊治的老年膝关节周围骨肿瘤患者11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给予人工假体置换治疗,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和环磷酰胺辅助治疗,环磷酰胺200mg/m^2在治疗的第1~4d静脉推注;地塞米松20mg/d,在术后第1~2、4~5、8~9、11~12d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辅助硼替佐米治疗,剂量为1.3mg/m2,在治疗第1、4、8、11d静脉推注,其他治疗方法同对照组。在术前与术后6个月进行膝关节主动屈曲活动度的评定,观察与记录关节退变、囊性变、关节面塌陷、坏死等并发症发生情况;在术前与术后6个月检测TNF-α的浓度;随访至今,对比两组的无进展生存时间。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6个月膝关节主动屈曲活动度都显著高于术前(P<0.05),观察组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的关节退变、囊性变、关节面塌陷、坏死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6个月的血清TNF-α值都显著低于术前(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的血清TNF-α值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至今,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无进展生存时间(15.77±2.14)个月和(10.87±3.14)个月,观察组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硼替佐米辅助治疗老年膝关节周围骨肿瘤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血清TNF水平,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 标签: 硼替佐米 膝关节周围骨肿瘤 肿瘤坏死因子 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锌剂辅助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近期疗效及对短期复发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2月在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就诊的轮状病毒性肠炎108例,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锌剂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近期疗效、临床症状持续时间及短期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呕吐、发热、腹泻及脱水纠正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锌剂辅助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近期疗效较好,且短期复发率较低,安全性较高。

  • 标签: 轮状病毒感染 儿童 锌剂 辅助治疗 治疗结果 复发
  • 简介:目的:评价纳洛酮与醒脑静辅助抗结核药物联用对重症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6月间收治的重症结核性脑膜炎患者60例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抗结核药物(吡嗪酰胺、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及左氧氟沙星)标准化抗结核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斟础上加用纳洛酮及醒脑静联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和症状复常时间的差异,以及治疗前后脑脊液各指标(蛋白质、氯化物、葡萄糖)水平测得值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症状(恶心呕吐、体温、头痛、抽搐等)复常时间早于治疗前(P〈0.05),脑脊液各指标(蛋白质,葡萄糖、氯化物)水平测得值均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为76.67%(P〈0.05)。结论:采用纳洛酮与醒脑静辅助抗结核药物治疗重症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疗效果较为确切,有效改善了脑脊液各指标水平,加快了症状的恢复。

  • 标签: 纳洛酮 醒脑静 抗结核药物 重症结核性脑膜炎
  • 简介:摘要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在实际应用中,部分药片所需的特殊剂量没有相应提供。药片分药器作为一种辅助医疗的产品,能够将药片大致切分至所需剂量,便于有特殊剂量需求的患者服药。但据调查,目前市场上所销售的分药器,大多采用刀片切分或者手动研磨的方式进行药片的分量,不能够达到精确分量的要求,并且每种分药器所分剂量存在一定的限制性,不能满足不同特殊剂量的需求。本设计在充分进行市场调研的前提下,针对这些问题对传统分药器进行改良,采用将研磨装置和分量装置相结合的方式对药片进行分量,同时通过考虑材料的选择来避免药物残留导致的分量误差。本产品旨在解决主要功能问题的基础上,对外观设计、色彩搭配、人机关系等方面进行分析,最终得到一个设计方案,力求满足这些特殊剂量需求人群的需要。

  • 标签: 分药器 药片分量 研磨装置 分量装置
  • 简介:目的:评价N-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辅助抗菌药物对支气管肺炎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免疫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间收治的支气管肺炎患儿136例资料,将其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68例);A组患儿给予常规抗菌药物治疗与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B组患儿在A组基础上加用N-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临床症状(体温、咳嗽、喘息和肺部哮鸣音)复常时间和总有效率的差异,以及治疗前后免疫因子即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和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测得值的变化情况。结果:B组患儿治疗后体温、咳嗽、喘息和肺部哮鸣音复常时间均早于A组(P〈0.05),IgA、IgG水平测得值和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均高于A组(P〈0.05)。结论:N-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辅助辅助抗菌药物治疗支气管肺炎患儿的临床疗效较为确切,有效地改善了患儿免疫功能,促进其症状消退。

  • 标签: 支气管肺炎 免疫功能 N-乙酰半胱氨酸 布地奈德
  • 简介:目的:评价益肾强骨汤方辅助抗菌药物治疗对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预防术后切口感染疗效及其对肩关节功能改善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医院收治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85例资料,将其随机分为A组(n=42)和B组(n=43);A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抗感染治疗,B组患者在A组基础上加用益肾强骨汤方,比较两组患者用药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的差异,以及用药后肩关节活动功能Neer的评分值和肩关节功能活动度的变化情况。结果:B组患者用药后Neer评分值和各项肩关节功能活动度均大于A组(P〈0.05),切口感染发生率略低于A组,但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益肾强骨汤方辅助抗菌药物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有效促进了其术后肩关节功能康复。

  • 标签: 益肾强骨汤方 抗菌药物 肱骨近端骨折 肩关节功能 切口感染
  • 简介:伤员的"真实"发生、呈现以及伤情的转归、评估是战场伤员急救训练中的重点与难点。通过采用虚拟现实、计算仿真、人机交互等技术,构建具有生理特性的战创伤虚拟人,模拟真实的战伤伤员;进一步分析急救虚拟交互模型与技术,构建基于战创伤虚拟人的急救交互系统,实现伤情动态变化下的急救技能虚拟交互训练,为战场伤员急救提供实战化的训练工具与技术方法。

  • 标签: 战创伤虚拟人 虚拟仿真 急救技能 交互系统
  • 简介:以“葡萄糖酸钙口服液中钙含量测定”的微课设计为例,针对以问题为中心、激活旧知、示证新知、尝试应用、融会贯通等部分具体操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展示首要教学原理指导下的微课教学设计思路,提出首要教学原理指导下的微课设计尤其适合于实验型微课的设计,为微课教学设计及课程改革提供新思路.

  • 标签: 首要教学原理 微课 教学设计 葡萄糖酸钙口服液
  • 简介: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增长,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在逐步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不断增加。在使用的药物方面,人们对药品的处理效果要求也提高了,顺应时代的发展,我国在医学方面也有了很大的进步,进而在药物处理方面也更加科学合理。本文主要对药物的冻干工艺原理和特点进行简要分析,对药物冻干工艺设计和优化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希望能给我国药物冻干工艺的发展提供借鉴作用。

  • 标签: 药物 冻干工艺 设计 优化
  • 简介:现今我国在医院医用耗材所支出的成本逐渐增加,应设计适用于医院的医用耗材精细化管理系统,重新梳理医用耗材管理流程,区划系统的功能。本文对医用耗材采购汇总、课时计划、资质审核、订单发货、质量监控、对账结算等业务实施医用耗材全流程精细化管理,建立适用于我院规范化、精细化的医疗耗材管理体系。关键词医用耗材;闭环管理;设计研究随着医疗事业的快速发展,每年医院成本中占比较大的医用耗材应用在临床中逐渐增多,对医院收益产生显著影响,闭环管理是为了落实各方面管理责任,要求每个管理者尽职尽责,将工作一步到位,发现问题时做到及时处理及纠正。临床中保证能安全使用,降低患者经济压力,节约医院开支,实施全流程精细化管理。因此,本研究开发一套全新的医用耗材管理系统,通过在各环节对医用耗材实施闭环管理控制,旨在为患者和临床提供更佳的服务和体验。一、医用耗材管理现状(1)目前大部分医院将医用耗材收入纳进科室收入来核算,导致过度医疗与收费混乱,增加患者经济负担和医院医疗成本。根据相关医疗服务价格管理规定,检查和治疗等收费项目中,已包含了大部分医疗耗材费用,部分科室为了个人利益向患者重复收取,不作为科室内部消耗。导致医院医疗成本增长高于医疗收入增长速度,造成医疗成本的增加及资源的浪费1。(2)忽视领用及使用环节的控制,浪费医用材料,只重视于对医用耗材的盲目采购、验收和保管。国家卫生部发行了关于医疗机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规定通知,其中强调了采购、保管、验收等几个重要环节的内部控制,大部分医院把重心放在整章建制、落实岗位责任制的控制,忽略了对医用材料领用及使用环节的控制,科室使用统计平台缺乏领用,最终使医用耗材白白浪费流失。(3)医用耗材管理缺乏信息化管理。医疗成本的增加不能从根本上得到控制及医用耗材领出后的使用情况也不能有效的控制,是因为目前尚未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在医用耗材的领用科室和耗材管理部门、财务部门之间,因此缺乏统一规划及信息化网络平台、反馈式控制。二、加强医用耗材管理的对策一,应将医院耗材明确进行分类管理。医用耗材品种多、型号各异,科室在对收入及成本核算时要根据医用耗材不同型号、规格、生产厂家等进行严格分类管理,严格确认需要收费的医疗耗材目录,对于不在目录收纳范围的医用耗材不得擅自收费。二,加强医用耗材领用、使用环节管理和控制,对于急诊使用的医用耗材,要严格保证安全库存量,在核算收入时,按耗材归类统计患者基本信息,上报给财务,财务科在确认凭据的耗材收入与科室领用数量相符是才能进行账目核销等处理。对于不允许收费的消耗性材料制定出合理的消耗性定额后进行科学型分析,尽量降低成本。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一体化管理模式。结合本院的实际情况,开发出一套适用于本院的HIS系统,通过三维代码确定患者基本信息,及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采集,从患者入院到出院所有医疗服务项目、收费项目、医用材料消耗等费用结算等情况进行全面监控。从传统粗放的管理方式转变为医用耗材精细化管理,使医疗成本、费用等得到有效控制和降低,从而使患者利益得到保障,促进医院持续稳定发展。三、系统工作工程建立一个系统科学的管理体系是为了有效且便于供应和保管医院耗材,管理者在日常工作中也要不断根据使用需求进行调整和整改。将通过招标的医疗耗材信息录入系统,工作人员按照各临床科室申购单及院内库存情况制定购买计划。物品到达后,工作人员应对照采购单进行入库及验收。各科室和实验室选取所需耗材的方式,要养成通过信息系统进行查看和点选的习惯。配送人员根据申请信息送耗材至各科室。若库存不足则立刻寻找第三方物流对应的耗材供应商,生成新的申购计划后进行运输和配送。基本信息、库房管理、低值耗材管理、高值耗材管理、系统维护等是系统功能模板的主要几个板块。一,基本信息包含耗材招标名称、类别、供应商名称等。严格按照《医疗器械分类目录》对数据是进行分类。按照医疗器械注册证中的信息作为录入名称同时结合医生在临床中的使用习惯对其做相应备注2。二,入库管理功能模块。在医用耗材精细化闭环管理系统中将供应商、耗材名称作为第一选项,检索名称后系统会自动检验相应耗材生产厂家、经营企业许可证等的有效性。若某一耗材某项证件临近过期时间3个月或已经过期,系统均会自动弹出报警提示窗口,提醒工作人员及时对供应商资质进行核实,并提前做好下次招标准备,防止不合格产品进入医院、以及缺货等情况的发生。三,低值耗材管理。主要用于可大量消耗的低值耗材科室、由定数包、项目配比、总量控制、费量同步这几个方面组成,但各医院在低值耗材管理方式上各有不同,管理力度也有较大差异。四,高值耗材管理。医院在植入高值耗材时,要确保所有耗材编码的唯一性,确保“一物一码”,通过虚拟库存、备货模式等方式来实现使用后才结算的目的,最终实现隔绝跟台服务和整体回收、整合发放手术耗材,防止交叉使用,加强医疗废物的管理3。四.总结综上所述,注重学科进展的医用耗材精细化管理模式,在耗材的管理过程,贯穿精细化管理的观念和精益求精的要求,通过严格质控管理和信息化系统管理,可保障医用耗材的合规、合法与合理,HIS系统与医院无缝连接,使医院对医用耗材的申购、采购、入库、出库及使用效果跟踪等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信息动态追溯系统,有效的控制了医疗器械的质量安全。参考文献1杜明超,洪建,王孟琳,等.医用高值耗材管理系统在医院的应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20(10)61-62.2林新,王珂.医院医用耗材全流程精细化管理的探讨J.实用医药杂志,2017,34(3)288-288.3车得飞,王志成,王凡,等.医用耗材精细化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33)129-131.

  • 标签:
  • 简介:开展舰艇军医急救技能训练,是提升单舰遂行多样化任务卫勤保障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对现状、功能、勤务的需求分析,明确了舰艇军医急救技能模拟训练应从知识库、技术库、伤员库、案例库4方面入手建立系统数据基础,利用急救技能考核评价体系实现科学的技能训练考评,进一步明确系统构架和运行流程,通过5个功能模块实现系统集成。

  • 标签: 舰艇军医 急救 模拟训练 需求分析 评估
  • 简介:在传统生药学实验基础上,优选出最基础和具有代表性的实验部分;对可实现定量操作的实验内容,结合显微鉴定方法及紫外光谱、高效液相方法等鉴定技术进行定量的实验设计研究.从各类中药的生药学鉴定、理化鉴定、中成药中生药含量测定三个方面实现定量实验设计.这种由定性到定量的实验教学设计,在强化生药学基础实验基础上,让学生具备对生药质量“定量”控制及其品质评价的能力及科研创新能力.

  • 标签: 生药学 实验教学 定量 设计改革
  • 简介:选取中国医科大学105名临床药学专业学生及8名同行评议专家作为研究对象,以中国公共管理案例中心发布的案例评估标准为基本框架,结合教学大纲、国内外文献构建案例评估体系,探索临床药物治疗学PBL教学案例的设计技巧与方法,以期为构建该学科PBL教学案例评估体系提供参考。

  • 标签: 临床药物治疗学 PBL教学法 案例 质量评价
  • 简介:目的本文选择EudragitL100和EudragitRL30D分别作为微丸的肠溶和缓释包衣材料,将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应用于处方筛选过程中,制备卡马西平肠溶缓释微丸。方法采用综合评分法,以6h和12h两点的累积释放量作为评价指标,将包衣时间(间接代表包衣厚度)和增塑剂的比例作为自变量,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对肠溶缓释微丸处方进行优化。结果从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处方的三维响应面图可以看出,评分最优自变量处方为椭圆形的区域,在此区域内任取3点进行验证实验,通过对比评分标准,3批自制样品符合理论释药目标。结论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法可用于卡马西平肠溶缓释微丸的包衣处方优化,所建模型具有较好地预测能力和实用性。

  • 标签: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 肠溶缓释微丸 卡马西平
  • 简介:本文在先前的虚拟筛选发现的命中化合物B51(IC50=37.4μM)的结构基础上,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新型甲基异噁唑/异噻唑衍生物类BACE1抑制剂。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将B51结构中的氰基嘧啶酮片段转化为甲基异恶唑/异噻唑,同时缩短连接氰基嘧啶酮环和酰胺键另一侧咪唑环之间的连接链长度,可以使分子与BACE1的S1'和S2'口袋的契合程度更好,从而提高活性。因此本文设计合成了20个甲基异噁唑/异噻唑类衍生物并对其抑制BACE1酶活性进行了初步构效关系研究。在这些化合物中,5t显示出比B51提高了近10倍的效力。SPR实验结果显示,其与BACE1结合动力学呈现"快结合,慢解离"的特征。所获得的活性甲基异噻唑类化合物分子量小,对正常细胞安全无毒,经PAMPA实验测试具有透过BBB的可能,可作为BACE1抑制剂类抗AD药物设计的新结构骨架。

  • 标签: 阿尔茨海默氏病 BACE1抑制剂 甲基异噁唑/异噻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