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2 个结果
  • 简介:螺旋藻集中了人体所必需的各种营养成分,由于工业污染,导致汞,铅、镉和砷等重金属大量流入环境,长时间食用被重金属污染的食物,会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

  • 标签: 中的作用 医疗中的 螺旋藻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动脉硬化症的多层螺旋CT改变及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临床诊断为动脉硬化症者的多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资料,将所有的CT图像窖数据导入CT3D工作站,用软件MPR、MIP、VRT、CT-VE进行图像后处理,并就病变血管各种CT改变进行分析和记录。结果24例中,有血管壁钙化24例78处,血管内壁不规则及增厚24例,血管狭窄21例。动脉硬化斑块15例48处。结论多层螺旋CT是诊断动脉硬化症的一种有效方法,其优势在于检查快速和无创伤性。

  • 标签: 动脉硬化症 多层螺旋CT 血管内壁 血管造影
  • 简介:患者女,25岁,因右乳腺内有一肿块,并逐渐增大和疼痛,在家自行热敷无效。于1996年12月8日下午4时口服螺旋霉素2片,当晚8时又服2片。夜间全身出现皮疹,瘙痒难忍,既来院就诊。以急性乳腺炎、螺旋霉素药物过敏入院。查体可见,患者全身皮肤潮红,有散在性大片红色斑丘疹并且有融合现象,呈地图样改变,边缘清晰并稍隆起,口唇及眼脸

  • 标签: 螺旋霉素 药物过敏反应 急性乳腺炎 斑丘疹 10%葡萄糖酸钙 公共交通公司
  • 简介:目的探讨螺旋CT及多曲面重建(MPR)、三维重建(3D)在眼眶外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2例眼眶外伤患者行螺旋CT平扫(轴扫)加冠扫,并在平扫基础上进行多曲面重建及三维重建。采用骨窗和软组织窗进行图像分析,对不同扫描方式提供病变信息进行比较。结果眼眶骨折22例,眶内积气15例,球内异物3例,眼环不连续3例,球后血肿2例,眼球缩小或变形4例,眼外肌增粗、移位1例,视神经增粗1例,颊骨骨折2例,鼻窦积液19例。结论螺旋CT是诊断眼外伤最有效的手段,轴位和冠状住扫描都是非常必要的,螺旋CT的重建技术对眼眶骨折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螺旋CT 眼外伤 解剖结构 眼眶骨折 影像学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16层螺旋血管成像技术(CTA)在诊断颅内动脉瘤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疑有颅内动脉瘤患者行16层螺旋CT脑血管造影检查,层厚0.625mm,应用后处理技术三维重建。结果30例患者患颅内动脉瘤18例,动静脉畸形2例,烟雾病1例。9例正常。10例动脉瘤患者同时行脑血管DSA检查。与CTA检查结论一致。结论16层螺旋CTA能准确诊断颅内动脉瘤,为临床提供精确的诊疗信息。

  • 标签: 16层螺旋CT 颅内动脉瘤 三维重建技
  • 简介:留置胃是临床常用的护理技术操作,它不仅能够通过胃补充营养、水份进行药物治疗,而且还可以通过胃进行洗胃、排出毒素、减轻中毒症状,对于胸腹部外科手术前后的病人,还可以通过胃进行胃肠减压,排出胃肠内积气、积液,能减轻腹胀及吻合的张力,有利于吻合口愈合,预防并发症发生.所以如何合理、牢固地做好胃固定,不但能保证胃作用的发挥,而且也能减轻病人的痛苦,减少护理工作量,降低病人的医疗费用.为此,自2002年7月~2004年12月我们对三种不同的胃固定法进行观察,现将效果比较介绍如下.

  • 标签: 胃管 固定 探讨
  • 简介:自1956年White氏报告,后经仲剑平等在我国改进并推广小肠内固定术以来,使广泛粘连性肠梗阻的手术治疗增加了一种简单易行、效果肯定的方法,但它需要有特制的米—阿氏或小肠固定。不少单位一时找不到合适的管子不得不放弃此手术。我们术前临时用鼻胃改制成简易的小肠内固定,在2例病人应用,均获得良好的效果。介绍如下:取2根相同型号的橡胶鼻胃,将其中一根末端有侧孔部分剪去(亦可不剪),套入另一根鼻胃

  • 标签: 小肠内固定术 广泛粘连性肠梗阻 鼻胃管 手术治疗 十二指肠溃疡 胃癌根治术后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肺动脉栓塞的多层螺旋CT(即MSCT)表现特征,评价MSCT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12例可疑肺动脉栓塞病人,男性8例,女性4例,均采用先MSCT平扫,然后增强扫描。结果12例中平扫westermark征(韦斯克马克征)3例,梗死灶5例,胸膜肥厚4例,少量胸腔积液3例,肺动脉高压1例,增强扫描后见肺动脉主干及肺动脉分支有不同程度的充盈缺损和肺动脉的断面细小。结论MSCT对急性肺动脉栓塞是一种无创性的有效诊断手段。

  • 标签: 多层螺旋CT 肺动脉栓塞 影像学诊断 无创性检查 临床表现 病理特点
  • 简介:目的为临床翼神经切除术提供相关的解剖学数据。方法测量成人颅骨的蝶骨翼与圆管(圆孔)在颅底的出口口径与距离。结果翼管管径(2.86±0.752)mm,圆管管径(3.16±0.243)mm;两出口距离(6.17±1.834)mm。结论所得数据可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 标签: 翼管 圆管 管径 管距 解剖学 耳鼻喉科
  • 简介: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诊断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作用及价值。方法对53例临床诊断为HIE的患儿用西门子SOMATOMSensation4四层螺旋CT机进行扫描,扫描参数为80-120KV,50-70mAs,层厚、层距均为8.0mm。结果53例中,正常4例;HIE49例,其中轻度36例,中度9例,重度4例;伴有蛛网膜下腔出血10例。结论多层螺旋CT能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提供可靠依据,并且具有检查快速、诊断准确和患儿接受的辐射剂量少等优点。

  • 标签: 多层螺旋CT 影像学诊断 新生儿 缺血缺氧性脑病 蛛网膜下腔出血
  • 简介:患者,男性,16岁,因间断头痛1年。突发双眼视力下降2周入院。查体:神志清,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射灵敏。左眼视力0.1,右眼视力0.9。双颞侧偏盲,其他无明显阳性体征。

  • 标签: 颅咽管癌 右眼视力 视力下降 阳性体征 光反射 双颞侧
  • 简介:淋巴瘤是淋巴发育畸形所形成的一种良性肿瘤。头颈部的发病率占36%~88%,是最常见的发生部位,病变的快速增长常可引起急性呼吸道梗阻、瘤体破溃、感染。多年来,外科手术切除始终被认为是首选的治疗手段,但若切除不彻底则可导致肿瘤复发,尤其是瘤体侵及周围神经组织或重要脏器后,手术彻底切除十分困难,易造成神经损伤及其它严重并发症,其发生率为19~33%。资料表明有75%的囊性水瘤位于颈部并侵及其周围深部的重要结构,术中操作不细则易导致术后面神经及喉返神经麻痹。

  • 标签: 淋巴管瘤 硬化治疗 平阳霉素 硬化剂 急性呼吸道梗阻 肿瘤复发
  • 简介:肺部高分辨率CT扫描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扫描方法,因其具有极好的空间分辨率,能清晰地显示肺部细微结构,几乎能达到显示与人体相似的形态学改变.非对称扫描是双螺旋CT所独有的,是将X线扇形束以不相等的阴影宽度同时投射在两个探测器通道上的特殊扫描模式,在一次扫描过程中可以完成薄层和厚层两组扫描,即10mm层厚轴位扫描和1mm层厚的薄层扫描.本文通过对我院39例同时行HRCT和非对称扫描患者的图像进行比较,探讨标准的HRCT和非对称扫描的临床应用价值,以及非对称扫描能否代替标准肺部螺旋扫描及HRCT.

  • 标签: 双螺旋CT 非对称扫描 高分辨率扫描 肺部 CT征象
  • 简介:球囊尿在留置尿管过程中,不需要胶布固定,且不易脱出,便于清洗会阴部而被广泛应用。教科书中,留置尿的长度为普通尿的长度,球囊尿按此长度,则插入过浅,球囊部在尿道内充液可引起尿道损伤。我科于2001年4月—2003年5月对80例男患者留置球囊尿的长度进行观察,避免了上述弊端,现报道如下。

  • 标签: 留置导尿 球囊尿管 尿道损伤 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