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神经苷脂治疗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桂林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患儿56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成对照组28例与观察组28例。对照组给予脑蛋白水解物治疗,观察组给予神经苷脂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及后遗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7%(24/28),高于对照组的53.6%(15/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后遗症发生率为39.3%(11/28),低于对照组的71.4%(20/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苷脂治疗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临床疗效明显,可有效改善患儿的神经系统症状,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 标签: 核黄疸 黄疸 新生儿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与探究急性ST抬高心肌梗塞溶栓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0例急性ST抬高心肌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为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期间,经过随机分组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尿激酶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治疗联合尿激酶治疗急性ST抬高心肌梗塞临床效果显著,是治疗该疾病安全有效的溶栓药物。

  • 标签: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塞 溶栓 临床价值
  • 简介:目的探析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50例脊柱胸腰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使用后路内固定融合术,对照组使用常规固定术。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259±30)min,出血量为(35.5±12.5)ml,住院时间为(5.84±2.62)d;对照组手术时间为(170±25)min,出血量为(75.5±16.0)ml,住院时间为(8.00±1.50)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效15例,有效9例,无效1例;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8例,无效7例,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胸腰骨折,具有出血量小、医疗效果明显等特点,有助于患者的病情好转,能有效达到治疗目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脊柱胸腰段骨折 后路内固定融合术 疗效
  • 简介:目的:研究氯吡格雷联合尿激酶治疗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分析其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的94例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尿激酶治疗,观察组则在使用尿激酶治疗的基础上联用氯吡格雷。观察并对比2组患者疗效和治疗过程中、治疗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疗效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过程中、治疗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尿激酶联用氯吡格雷治疗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更好,能有效减少治疗期间和治疗后不良事件的发生,安全性高,值得临床使用。

  • 标签: 氯吡格雷 尿激酶 联用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安全性
  • 简介:目的:采用直接肤结合方法(DPRA)考察两种中药注射剂的过敏反应,评估该方法在中药注射剂过敏反应检测中应用的可能性。方法:运用HPLC法,通过测定两种中药注射剂对半胱氨酸多肽和赖氨酸多肽的消耗,来推测其产生过敏反应的可能性。结果:两种中药注射剂对半胱氨酸多肽和赖氨酸多肽均有不同程度的消耗,预示有潜在的致敏性。结论:该方法可以作为中药注射剂过敏反应的预测方法。

  • 标签: 直接肽段结合方法 中药注射剂 过敏反应 预测
  • 简介:目的探讨尿激酶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ST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介休市人民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50例ST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5例。对照组行常规心肌梗死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尿激酶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脂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水平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激酶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ST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血脂代谢,从而有效保障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心肌梗死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阿托伐他汀 治疗结果
  • 简介:病例:患者,男,47岁。因“被人打伤后头痛头晕1天”于2015年1月15日入院。查体生命体征正常,神志清楚。左额部、面部及左手背皮肤挫伤,左腰部有压痛,右手环指中肿胀明显,触痛,其余未发现明显异常阳性体征。颅脑CT未见明显异常。既往体健,无食物药物过敏史。人院给予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以下简称法舒地尔)和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苷脂钠注射液(以下简称神经苷脂)改善头痛头晕症状。1月15日未出现明显药品不良反应。

  • 标签: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 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 眼结膜炎 药品不良反应 头晕症状 药物过敏史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前路减压内固定对胸腰骨折并发脊髓损伤患者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2012年2月~2016年2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胸腰骨折并发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给予这80例患者有效的分组,对照组40例,给予后路减压融合术治疗;干预组40例,给予前路减压内固定术治疗,对这两组治疗前后的Cobb角度、运动功能以及生活质量评分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干预组患者治疗后的Cobb角度、运动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且干预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一定的统计学价值。结论对胸腰骨折并发脊髓损伤患者给予前路减压内固定治疗,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运动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安全性与有效性,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以在临床医学中得以广泛地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18F-FLT和18F-FDGPET/CT对胸食管癌淋巴结分期诊断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为今后的临床诊断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符合临床诊断标准,拟接受手术治疗的胸食管癌患者25例,在接受手术治疗前,首先展开双显像剂PET/CT检查,淋巴分期诊断,以病理学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对18F-FLT和18F-FDGPET/CT对胸食管癌淋巴结分期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组25例患者中均接受食管癌切除、淋巴结清除术治疗,病理结果显示,发生淋巴结转移者共计18例,对比发现,18F-FDGPET/CT诊断胸食管癌淋巴结分期的准确性、敏感性与18F-FLT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种检查方法诊断特异性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比可知,18F-FLT与18F-FDGPET/CT对食管癌区域淋巴结的诊断准确性、敏感性无差异,但特异性较高,值得关注。

  • 标签: 胸段食管癌 淋巴结分期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