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自身免疫脑炎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其发生与免疫系统的“敌我不分”密切相关。免疫系统是身体的防御机制,其作用是识别和攻击入侵的病原体。然而,当免疫系统出现故障时,它可能会攻击和损害自身的组织和细胞,导致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生,其中包括自身免疫脑炎。加强对自身免疫脑炎的认识和意识,提高公众的健康教育水平,有助于早期发现和诊断该疾病,提供及时的治疗和支持。同时,科学家和医生们的努力也将推动该领域的研究和发展,为患者带来更好的康复和生活质量。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自身免疫脑炎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并展望未来该领域的研究和发展。

  • 标签:
  • 简介:有遗传和免疫特异质的个体,在环境因素(感染或毒素等)诱导下可发生自身免疫肝病。许多基因相互影响构成“允许基因原(permissivegenepool),决定着发病的危险程度和疾病的表型,阐明这个复杂的遗传和免疫学基础是后基因时代的巨大挑战。现对药物诱导的自身免疫肝炎作一概要介绍。

  • 标签: 肝炎 自身免疫性 肝硬化 胆汁性 胆管炎 硬化性
  • 简介:自身免疫甲状腺疾病(autoimmunethyroiddisease,AITD)是一组T细胞介导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临床上以Graves(Graves'disease,GD)和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thyroiditis,HT)最为多见,分别以甲状腺功能亢进和甲状腺功能低下为特征。研究统计显示,全球AITD患病率接近5%,仅表现为抗甲状腺抗体阳性而无症状的亚临床AITD的比例会更高,尤其以30至40岁的女性多见。诱发自身免疫攻击甲状腺的机制很复杂,其中,遗传易感性和环境诱发因素是的相互作用认为是导致AITD发病的关键原因。另外,有数据显示,AITD与甲状腺肿瘤发生相关,因此,及时准确的诊治很有必要。本文将就AITD的临床进展及诱导自身免疫病的免疫耐受思路进行简要介绍。

  • 标签: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 GRAVES病 桥本甲状腺炎 自身免疫病
  • 简介:自身免疫甲状腺炎是一类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疾病。理论上免疫调节药物(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硒制剂等)是针对自身免疫甲状腺炎的病因治疗.且近年来的研究提示上述药物可能有一定疗效,但考虑到药物的不良反应以及成本效益比等问题.上述药物目前尚不是自身免疫甲状腺炎患者的常规治疗方法,应用时需综合考虑获益及风险。本文就免疫调节药物在桥本甲状腺炎及产后甲状腺炎中的应用进行简要介绍。

  • 标签: 自身免疫甲状腺炎 免疫调节
  • 简介:自身免疫肝炎(autoimmunehepatitis,AIH)是一类原因不明的慢性进展性肝病,与自身免疫反应密切相关,世界范围内AIH约占慢性肝炎的10%~20%。及时适当的治疗能够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并且尽可能避免肝移植。本文对AIH的发病机理、

  • 标签: 自身免疫性肝炎 诊治 自身免疫反应 慢性肝炎 原因不明 世界范围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进行老年自身免疫肝炎患者的临床检验时,将生化检验与血常规检验分别应用于其中的检验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1年4月,我院中录入的老年自身免疫肝炎患者120名进行研究作为实验组,同时录入同期内我院中接受健康体检的健康老年人群120名,作为对照对象记录为对照组。由检验人员针对两组研究对象的各项血常规指标和生化指标进行检测,对两组研究对象的各项数据进行记录,分析组间差异。结果:对照组的ALT和TBIL指标均低于实验组,ALB和A/G高于实验组,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的淋巴细胞含量低于实验组,而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和中性细胞高于实验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人群出现自身免疫肝炎后,患者的血常规指标和生化指标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所以在对患者进行病情诊断是医务人员可合理选择,临床诊断指标对患者的免疫肝炎进行评估,进而提高患者的诊断准确度,使患者后续治疗工作顺利开展。

  • 标签: 自身免疫性肝炎 血常规 生化检验项目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自身免疫肝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将70例患有自身免疫肝病的老年患者作为观察组,将其空腹静脉血的抗体、生化等指标与同时期前来进行健康检查人群进行对比,并进行熊去氧胆酸与泼尼松联合治疗。结果在患有自身免疫肝病的老年患者中,女性患者比例多于男性;PBC的诊断准确率最高。经治疗后,患者的各种症状有明显改善,P0.05。1.2方法1.2.1检测方法选取清晨空腹时,抽取肘部静脉血。待抽取后立即进行抗凝处理,再利用离心机将血液进行分离。在分离结束后,将血样放置于-20℃的冰箱进行保存,便于之后的检测。严格按照免疫荧光法说明书的操作步骤对血液中的抗核抗体、抗线粒体抗体以及抗中性粒细胞抗体等指标进行检测2。此外,在多普勒超声成像技术的参与下,对患者的肝组织进行穿刺取样,将取出的组织样本放置于浓度为10%的中性甲醛中进行固定,再将固定好的肝组织用石蜡包埋并染色,将其转至病理室进行病理分析与检测。根据血样与肝组织的检测结果对患者的病症进行诊断。1.2.2治疗方法老年自身免疫肝病患者每日服用医院统一煎制化浊解毒的中药,早晚两次,每次150ml。在起始时,泼尼松的用量为30mg/d,之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递减并逐渐稳定于每天10mg。此外,口服熊去氧胆酸的用量标准为每kg10mg/d,一日两次。1.3观察指标在治疗前后检测患者的转氨酶等酶的指标,并根据检测结果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判断。1.4统计学方法选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本研究数据进行分析,以百分数对计数数据表示,卡方测定,计量数据以t测定,均值±标准差表示,P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对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选取30例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患者,采取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结果发病年龄以青壮年为主且女性多于男性。绝大多数患者在2~3周内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有反应。结论经治疗使患者恢复到正常的血液值和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无毒水平。

  • 标签: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肾上腺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
  • 简介:【摘要】 目的 本文主要针对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患者进行研究,并分析其接受输血治疗后的作用及效果。方法 本次80例研究对象均来自2020年1月-2020年12月,病症均为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患者,判定符合纳入标准后,按照治疗方法进行分组,研究组(40例)行洗涤红细胞输血治疗,对照组(40例)行糖皮质激素治疗,并观察分组治疗后 ,各组治疗有效率情况,通过统计学方法分析后予以对比,来判定治疗的有效。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39(97.50%)与对照组总有效率29(72.50%)对比显高,P<0.05 检验结果有意义。研究组包括血红蛋白、红细胞、网织红细胞在内的各项指标对比参照组具有显著优势,数据处理P<0.05,检验结果有意义。结论 输血治疗用于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患者治疗中,临床疗效具有可行,对患者控制病情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很大程度帮助患者恢复健康,故此项治疗方法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输血治疗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丙戊酸(VPA)抑制大鼠实验自身免疫神经炎(experimentalautoimmuneneuritis,EAN)的机制。方法36只实验大鼠随机分为治疗组、模型组和正常组,每组12只,应用P257-81多肽与完全弗氏佐剂的混合液免疫治疗组和模型组大鼠。治疗组于免疫当天至第15天每天腹腔内注射300mg/kg丙戊酸钠,模型组、正常组同时点注射等量的PBS。观察发病情况,坐骨神经病理及免疫组化改变,检测外周血中Th17和Foxp^3+Treg细胞含量及淋巴结中肿瘤坏死因子OL(TNF-α)、1干扰素(IFN-1)、白介素17(IL-17)和β型转化生长因子(TGF—B)mRNA表达水平。结果治疗组的最初发病时间迟于模型组,其高峰期神经系统体征评分显著低于模型组,坐骨神经炎细胞浸润较模型组明显减少(P〈0.05)。模型组与治疗组外周血中Th17、Foxp^3+Treg细胞所占百分比均高于正常组,治疗组外周血中Th17细胞所占百分比低于模型组,Foxp^3+Treg细胞所占百分比高于模型组(P〈0.05)。治疗组淋巴结中TNF—α、IFN-γ和IL-17的mRNA表达水平低于模型组,TGF—β的mRNA表达水平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丙戊酸能够抑制EAN大鼠的自身免疫反应,对EAN有治疗作用。

  • 标签: 丙戊酸 神经炎 自身免疫性 实验性 大鼠
  • 简介:【摘要】报告 1例自身免疫脑炎患者行蛋白 A 免疫吸附时发生低钾血症的个案及护理 。使⽤蛋白A免疫吸附治疗时,治疗前对患者评估⾄关重要。安全、有效、规范的评估、操作和护理有助于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治疗期间需要多学科护理人员共同配合,通过全面观察护理,使患者得到更好的救治。通过该病例的护理关注点为临床应用蛋白 A 免疫吸附发生低钾血症的护理提供参考。

  • 标签: 自身免疫性脑炎 蛋白 A 免疫吸附治疗 低钾血症 护理
  • 简介:1病案摘要患者女,46岁.于1996年因尿黄、乏力,检查发现肝功能异常、黄疸指数升高,住院治疗好转出院.此后患者病情多次反复.本次因黄疸、乏力、皮肤瘙痒伴双下肢浮肿入院.查体:神志清楚,全身皮肤及巩膜明显黄染,未见肝掌、蜘蛛痣.心肺无异常发现,腹平软,肝肋下3cm,脾肋下5cm,质地较硬,全身重度水肿.实验室检查:肝功能:ALT168U/L,AST266U/L,T-BiL315.5μmol/L,C-BiL283.4μmol/L,ALB28.4g/L,A/G0.65,蛋白电泳γ-球蛋白40.9%;电解质:Na+131mmol/L,Cl90mmol/L,K+2.90mmol/L;抗-HAV-IgM、HBV-M、抗-HCV-IgG、抗-HEV-IgG检查皆为阴性;RF、ANA为阳性,血沉114mm/h;凝血酶原时间16.0s,AFP<20μg/L;B超示:①肝体积增大,②肝硬化,③脾增大.

  • 标签: 并发重症 形红斑 性肝炎并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药物性肝损伤患者检测自身免疫抗体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60例药物性肝损伤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并根据肝损伤的缓急情况,将其分为急性组(n=30)和慢性组(n=30),两组患者均接受自身免疫抗体以及肝功能的检测,并对其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各项肝功能指标水平对比,发现组间无差异;而慢性组自身免疫抗体阳性检出率高于急性组,组间存在差异。结论:急、慢性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肝功能指标水平差异较小,但是慢性患者自身免疫抗体的阳性检出率较高,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药物性肝损伤 自身免疫性抗体 肝功能指标
  • 简介:【摘要】总结1例成人隐匿自身免疫糖尿酮症酸中毒伴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护理体会,通过急性期补充血容量、防治休克、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恢复期给予饮食指导及健康教育,控制血糖和心理支持等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急性胰腺炎 护理
  • 简介:目的深入分析了解老年自身免疫肝炎患者的临床检验特点。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60例免疫肝炎患者,按照年龄分为老年组和非老年组,对患者进行身体指标和免疫学检查,最终对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分析结果显示,老年组患者患免疫甲状腺炎的患者比例为6.67%,非老年组比例达13.33%;老年组患者患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比例达16.67%,非老年组比例仅为3.33%。另外,患者的其他身体指标老年组也与非老年组存在较大差异。结论老年自身免疫肝炎患者在临床表现上比青年患者更加容易患自身免疫病,自身免疫能力较差。

  • 标签: 老年人 自身免疫性肝炎 临床检验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用于自身免疫反复流产治疗的价值。方法:病例来源于我院诊治的自身免疫反复流产患者,选取时间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共计102例。将患者分入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有51例。对照组给予小剂量阿司匹林,观察组给予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评估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激素水平改善结果与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流产率、足月产率、胎儿存活率与抗心磷脂抗体清除率评估比较,治疗组流产率在两组中更低,足月产率、胎儿存活率与抗心磷脂抗体清除率在两组中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治疗组HCG、孕酮与雌二醇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HCG、孕酮与雌二醇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治疗组与对照组HCG、孕酮与雌二醇比较,治疗后两组均比治疗前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评估比较,治疗组21.95%,对照组17.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用于自身免疫反复流产治疗能获得良好疗效,患者流产率降低,足月产率与活产率均获得提高,抗体清除有效,雌激素水平获得改善,且不良反应未增加。

  • 标签: []小剂量阿司匹林 低分子肝素 自身免疫性反复流产
  • 简介:本文分析了近几年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治疗自身免疫疾病的临床研究现状,从治疗机理、干细胞动员采集、预处理和临床效果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目前在类风湿关节炎、系统红斑狼疮、1型糖尿和多发性硬化症等临床应用上研究证明HSCT是治疗自身免疫疾病的一种有效手段,尤其对病情较重的晚期患者,在其他疗法不能奏效的情况下,不失为一种挽救患者生命的有价值方法。但目前各方报道疗效还不稳定,如何进一步提高疗效、减少复发率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 标签: 自身免疫性疾病 造血干细胞移植
  • 简介:摘要:人类机体最复杂、最密集的微生态系统——肠道菌群,其微生物数量为体内细胞总数的10倍,最高可达1014株。一旦肠道微生物过度生长,不仅可导致肠道菌群发生变化,而且会引发自身免疫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 ,AIH)。在AIH发病率日益增高且发病机制还不甚明确的当下,通过对肠道微生物在AIH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作一综述,能够为明晰AIH发病机制以及肠道微生物其中的作用提供支持,为临床提出有效的AIH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 标签: 自身免疫性肝炎 肠道微生物 发病机制